现任首相菅直人当天上午在内阁会议上接受所有内阁大臣的辞呈后宣布内阁总辞职。
野田可能于9月2日组建新一届内阁。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混乱的内政、停滞的外交、无奈的经济……身为5年内第6位上台的首相,野田佳彦面临的日本内外局面与几位前任一个模样,是个大烂摊子。更甚的是,还有千年一遇的大震灾带来的狼藉、人类历史上最高级别的福岛核灾难,以及屡屡刷新战后纪录的日元汇率。
野田能在多大程度上拾掇妥当这个烂摊子,直接决定着他能在首相的位子上支撑多长时间。
短命厄运笼罩 挑战远过机遇
民主党2009年在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大胜,一举实现取代自民党而上台的目标。但执政两年来,民主党未能兑现竞选纲领中的许多承诺,终于声誉下降,支持率跌至低谷。
在民主党执政能力遭到质疑、失去民众信任的最大危机形势下出任新首相,野田既要重树民众对民主党政权的信心,又要处理好内政外交课题,摆脱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两任政权的短命厄运,其执政之路面临的挑战显然远大于机遇。
第一关键要务:党内融合
与曾执政半个世纪的自民党一样,民主党内也早已存在着各色各样的派系。这些派系的政策主张不同,“思想、主义”各异,人脉组合各有源流,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夺取政权——才集合在一起。一旦这一目标实现,派系矛盾就开始显现并激化。
民主党内目前最大主要矛盾,是“亲小泽”还是“反小泽”的问题。
野田29日逆转首轮局面而在第二轮胜过海江田,沾的是“反小泽”势力的光。在第二轮选举的投票决战中,“反小泽”各派系力量把选票集中投给了野田,共计215票。
“亲小泽”势力投给海江田的票数为177票。这个数字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如果在野党未来对野田提出不信任案,“亲小泽”势力一旦党内造反而协助在野党,野田的下台就将不可避免。
为此,野田获胜后立即强调“党内融合”和“举党一致”的重要性。
野田近来反复强调,要超越“恩怨政治”,构建团结的民主党,表现出要打破派系框架的开放态度。
野田未来能否贯彻举党一致的理念,关键是如何处理与小泽势力的关系,具体方式将体现于党内人事安排——尤其是掌管党内金钱和人事的干事长一职由谁出任。
应对“扭曲国会” 向在野党妥协
以民主党为主的执政联盟日前在众议院占据多数,但参议院的主动权掌握于在野党手中。“扭曲国会”一直强力掣肘着民主党内阁的政治运作。
对此,野田积极呼吁与在野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进行“大联合”,承诺会履行日前三党协商达成的共识。在该共识中,民主党已作出妥协,同意修改政权公约的部分内容。
然而,实现“大联合”与缓和与小泽派的关系存在根本矛盾。
小泽派坚决反对修改政权公约的内容,而在野党则认为如果民主党不修改政权公约,“大联合”就免谈。
自民党目前对于、野田“举党一致”的主张仍持戒心,认为有必要观察他是否真的会与小泽实现“融合”,之后再确定与野田内阁合作的可能性。
坚持增税 可能重蹈菅直人覆辙
此次5名党首候选人中,只有野田一人明言应该增税。
民主党内多数对采用“堆雪人”方式增税而增加国民负担的做法存在强烈抵抗。海江田万里批评野田是“财政至上”,前原诚司则指其“机械式的增税会加深通货紧缩水平”。
野田执着于增税的背景是,日本的长期国债总额已高达900万亿日元,约为年度GDP的两倍,负债水平居发达国家之首。野田认为,如果不健全财政,有可能陷入与欧美相同的财务/债务危机。
日本政府目前面临的首要经济课题是,须制定包含震灾复兴政策的2011年第3次补充预算。菅直人政权在7月末的复兴基本方针中,测算未来5年的集中复兴期需要追加13万亿日元,而其中过半财源需要通过临时增税来确保。
野田对该方针表示赞成,并积极推进增加法人税和提高消费税。
野田强调,为筹措因高龄化而每年增长1万亿日元的社会保障费用,应该在2015年前把消费税分阶段提高至10%,并计划在明年的普通国会中提出相关法案。
有分析指出,缺乏充分讨论的增税,会导致经济复苏的速度放缓。而如果得不到国民的理解和支持,政权根基也势必产生动摇。去年也是从财务大臣一职升任为首相后,菅直人曾扬言应提高消费税至10%,结果导致该党在参议院选举中惨败。野田如果复制其税收财政政策,极可能重蹈覆辙。
对美外交 绕不过普天间难题
野田的对美外交方针与菅直人没有太大不同,均主张强化日美关系。
借东日本大震灾之机,日美双方这几个月来都对水分极大的美军救灾“朋友作战”大加褒扬,标榜同盟关系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然而,美军普天间基地难题,依然是改善两国关系过程中绝对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在冲绳当地政府和民众反对的情况下,野田新政府恐怕也拿不出比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努兰德29日就野田将出任新首相表示了欢迎:“美国期待着在广泛领域与日本新首相紧密合作”,并称“日美同盟无论在哪位首相领导下都一直保持着稳固,已深深植根于两国共通利益和价值观之中。”
美国国防部高官也强调说:“日美两国无论哪方换了领导人,都一贯构筑着牢固的关系”,并表示“期待新首相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同盟” 。
有分析人士称,其实美国对于日本每年频繁地更换首相感到很无奈,因为增强首脑之间的相互信赖和个人感情这5年来一直就是一句空话。
对华外交 有待“观其行”
对华政策,一直是日本政府外交的重头,现在的分量比以往更重。
中日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关系已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但两国间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两国缺乏政治安全互信。这其中既有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也有现实利益的摩擦。另一方面,两国国民感情脆弱,有民调显示,两国相当一部分民众都对对方国家缺乏好感。
由于野田在“八·一五”期间重申其关于“甲级战犯不是战争罪犯”的固有见解,因此早早便被贴上了“右翼”、“保守”和“鹰派”的标签。
从这些年日本首相更替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历程看,中日关系发展表层上虽受到日本首相个人对华观、历史观的影响,但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还是取决于深层次的利益和矛盾结构。
例如,安倍晋三的保守色彩和历史观是众所周知的“右”,但在其任内实现了停滞5年的中日首脑互访,并提出了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构想。
菅直人向来被视为对华关系温和派,但其任内发生的撞船事件令两国关系一下跌至谷底,而且外交和国防年度白皮书都越来越将中国定位为一个现实威胁。
对此,有分析称,日本新一代的政治家已经不能单纯用“鹰派”和“鸽派”来定义。他们多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派”。野田关于甲级战犯的见解自然需要批判,但他出任首相后,该错误历史观是否进行改变或是收敛,他是否会从大局出发而发展对华关系,确实需要时间去观察、判断。
本报东京8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