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枪击案犯被指孤僻易怒 17岁遇家庭变故

2012年12月16日01:57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亚当兰扎2005年资料照片 亚当兰扎2005年资料照片
康涅狄格州市民聚在一起为枪击事件死难者祈祷 康涅狄格州市民聚在一起为枪击事件死难者祈祷
昨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纪念公园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名工作人员降半旗悼念枪击案遇难者 新华社发   昨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纪念公园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名工作人员降半旗悼念枪击案遇难者 新华社发

  死去的大多是5到10岁的孩子,他们漂亮而可爱,他们原本还有漫长的人生道路……

  灰色的20岁

  腼腆

  他甚至没有在美国传统的高中毕业纪念册上留影,只留下“对照相害羞”的字句。

  孤僻

  同学称:“我从未看到他和谁在一起,也无法想象谁和他处得来。”目前尚未发现他在社交网站上有过账号。

  易怒

  邻居说:“这孩子脾气不小,比同龄的孩子更易怒。”

  枪案已经过去,关于20岁的亚当兰扎及其家庭的信息逐渐浮出水面。通过这些碎片似的信息,美国媒体大致还原出这名问题青年的精神轮廓。

  亲属多事业有成

  亚当的家庭是典型的美式中产家庭,父亲彼得是GE能源金融服务公司的税务副总裁,母亲南希是教师。亚当和哥哥瑞安都接受有良好的教育,24岁的瑞安目前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然而,亚当却不像他的父母兄弟那样成功。据调查人员称,亚当曾有人格障碍方面的问题,并接受过精神疾病的检查。在警方的讯问中,瑞安称他的弟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社交困难,也存在认知障碍。

  邻居伊斯雷尔的女儿与亚当是小学同学。回忆起这名青年,伊斯雷尔说他“有社交障碍”。“他有点孤僻和害羞,不会直视别人的眼睛”,伊斯雷尔说,印象中,亚当瘦弱、脸形瘦长,有一头略脏的金发。

  高中时曾是荣誉学生

  有报道指亚当在高中时成绩优异,好几家当地媒体都报道过他是荣誉学生。

  亚当高中的同学说,“他很安静而且从不与人交往,如果你试图和他交流,他只会说一两句话应付了事。他各方面都很出色,比平均年龄提前三年从高中毕业。”此外,高中同学不认同一些报道中对亚当母亲的描述。“我和我家人都认识南希,她是远近闻名的枪械收藏家,但她不会滥用枪支,这件事应该与她关联不大。”亚当的另一名同学奥利维亚对纽约时报记者说,亚当太孤僻了。“我从未看到他和谁在一起,也无法想象谁和他处得来。”奥利维亚最后说,对于亚当的所作所为,她和同学们都不感到意外。有同学还回忆,南希对亚当的教育严格,期盼他能成才。

  亚当高中毕业后,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更不为外界所知。他甚至没有在美国传统的高中毕业纪念册上留影,只留下“对照相害羞”的字句。此外,目前尚未发现他在社交网站上有过账号。

  17岁时家庭出现变故

  《华盛顿邮报》报道,亚当的父母在10年前开始闹离婚,直到2009年才算终结。17岁的亚当目睹并承受了这一家庭变故。据邻居卡夫称,离婚对孩子的打击很大。“这孩子脾气不小,他们兄弟俩比同龄的孩子更易怒。”不过卡夫并不认为亚当有暴力倾向。“两个孩子看起来非常郁闷。”卡夫说。

  美国青少年心理学家维克多福尔纳瑞认为,20岁是一个“危险的年纪”,对于一个有潜在暴力倾向的年轻人尤其如此,容易发展为严重的精神障碍。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调查人员称,亚当的父亲彼得离婚后再婚,现居住在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当天,他下班回家时见记者找上门,才知道这起枪击案的情况。听到消息后,他“震惊并恐惧”,拒绝对这起惨案发表评论。

  彼得的朋友称,彼得以他的孩子为荣,得知消息后,情绪近乎失控。

  本报综合报道单桂志

  专家分析

  枪手可能患狂躁型抑郁症

  枪手为何能如此冷静地杀害20名儿童?他是否有心理问题?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枪手可能患狂躁型抑郁症。

  不排除有人格障碍可能

  华商报:据报道,犯罪嫌疑人并非问题青少年。那么他是否因精神疾病犯下枪案?

  皮艺军:通过现有的信息还无法判断他是否有精神疾患,其他诸如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分析都只是猜测。但是,枪手在学业方面出色,并不妨碍他有偏执型或冲动型的人格障碍。

  华商报: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校园惨案有无相似之处?

  皮艺军:这些案件有相似之处,比如枪手的家里藏有很多枪械,喜欢玩暴力游戏。此外,这些孩子还面临家庭和学校的高期望、学校的名师教育等压力,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内向型孩子易出现问题

  华商报:枪手今年20岁,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易患哪些精神疾病?

  皮艺军:主要是抑郁症,一般概念上的抑郁症表现为患者将攻击性对准自己,另一种是狂躁型抑郁症。在这个案子里,枪手有可能是狂躁型抑郁症。

  华商报:枪手父母在2009年就离婚了,这是否造成他性格上存在缺陷?

  皮艺军:他这种内向型的孩子易出现这种问题。他将问题积累起来又不与人交流,没有交流就没办法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

  有些人表现出来的不安全因素可能比他(枪手)还严重,但很可能这个人什么都没干。有的人表现得无声无息,做出来的事却让人震惊。如果这个人一直被人忽视,我们就很难弄清楚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华商报:这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治疗?

  对于如何治疗,一方面是服用抗抑郁症的药物,但主要得解决孩子的社交障碍。此外,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民间社团,鼓励更多志愿者加入,建立起这种长效的防范、干预机制。

  本报记者 单桂志

  深度反思

  校园枪击案五大“幕后真凶”

  美国学校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保护学生安全,甚至使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来访的人员是否配备有枪支。然而,5大原因使得枪击案仍时有发生。

  原因一:枪来得太容易

  全美每年大约10万人遭到枪击,超过3万人死亡。但由于和枪支生产商有关的利益集团一直阻挠政府制定有关枪支管制法律,在美国轻易就能搞到一支枪,这在客观上为校园暴力提供了便利。

  原因二:暴力文化盛行

  血肉横飞的暴力内容充斥美国各类传媒、网络游戏,耳濡目染下使得青少年从小崇尚暴力,相信枪能“解决”一切问题,举枪射杀是发泄愤怒最直接简单的方法。

  原因三:心理“炸弹”更可怕

  美国近年发生的数起枪击案,凶手均是有心理问题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专家指出,美国卫生保健体系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有明显缺陷,致使患病的年轻人无法及时接受治疗,从而采取极端的暴力行为。

  原因四:经济危机在作祟

  一些犯罪学家说,时下经济不景气,失业、企业倒闭以及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在民众中间引发恐惧、焦虑和绝望,使得那些最脆弱和最危险的人失去理智采用暴力手段报复社会。

  原因五:校方失职与失信

  81%的学校暴力事件发生前,旁观的学生都知道事件会发生,但是很多人选择不说。

  研究发现,学生没有报告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官方表达了负面的回应。一个没有报告的学生说,如果你说一些事,你就会有麻烦或者被老师询问。中新

  专家建议

  惨案易留阴影应及时疏导孩子情绪

  枪击案对幸存孩子的心理创伤不容忽视。如不及时疏导,心理阴影将伴随孩子一生,对其性格、就业、生活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艾梅西维尔,是桑迪胡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母亲。她说:“当天晚上是一个十分难熬的夜晚。才上一年级的女儿上床前问我,‘妈,你说班里的同学都好吗?’我只能看着她,无法告诉她答案。”

  如何及时疏导孩子情绪,本报连线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心理学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倪晓莉教授,她认为,对于亲历这场枪击案的孩子,这将可能是他们心里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霾。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焦虑、害怕以及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情况。

  首先,校方、家长应该立刻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给孩子进行情绪疏导。应当告诉孩子们可能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朋友了,但不要过度告知孩子情节。更重要的是让受惊吓陷入恐慌的孩子们了解到,这起枪击案是极为罕见的,不要被枪击案打乱正常的生活。其次,要多关爱这些孩子,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友爱的、善良的,不那么可怕,尤其要让他们知道,学校是很安全的,以免产生厌学心理。

  就如何帮助精神受伤害的孩子平安度过心理危机,专家还给出许多建议:

  1.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做他们特别喜欢做的事情,使他们没时间去琢磨那件可怕的事情。

  2.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恐怖事件,这会增加孩子心理负担,并且强化创伤记忆。3.别给创伤者太多概念式的自强口号:如“要坚强,不要哭”,而是多从情感上肯定创伤者,让他们说出感受,表达情绪,释放负面情绪。

  4.创伤过了一段时间,可诱导创伤者说出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他们建造短期或长远的正面人生目标,重拾生活方向。

  5.建议以艺术治疗的方式给予治疗。如集体唱歌、击鼓,通过重复稳定有节奏的情绪疗法释放创伤阴影。

  本报记者付启梦

  记者观察

  枪击案再引起美国枪支管控呼声,却难获支持

  美国“禁枪”难在何处?

  据美国CNN14日报道,校园枪击案发生后,有关禁枪的留言充斥“推特”等社交网络。枪击案当天,在美国白宫网站上,网络签名请愿的人数超过4万人。

  白宫发言人卡尼14日晚表示,尽管康州发生枪击案,但现在还不宜讨论枪支控制问题。而奥巴马的表态也仅仅是呼吁“搁置政治,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尽管对枪击案心有余悸,但大多数共和党和部分民主党人依然选择对“禁枪”保持缄默或反对。本报记者11月曾专门就枪支管控问题采访了美国的持枪者和持“禁枪”观点的民众,并对枪支管控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调查。首先,两百多年来,从殖民者手中争取独立的美国人将枪支看做其生活的一部分。其次,由于美国人将持枪权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中的人权相关联,主张禁枪的声音很容易与干涉“人权”这样的敏感问题挂钩,因此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再次,由于各州的枪支管理法律相互独立,13个州的州外购枪者无需接受背景盘查,令跨州枪支交易、网络和非法枪支买卖在实际监管中漏洞百出。

  最后,在美国,持枪者只要没有精神疾病,交数十美元的注册费就可以合法持枪,特别是如今部分持枪者选择从网上交易,枪支买卖如同其他交易一样不受监管,持枪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易被忽略。

  本报记者徐娟

(原标题:“他有点孤僻和害羞,不会直视别人的眼睛”(图))

(编辑:SN056)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美国小学枪击案至少28人死 多数是儿童
  • 体育科比30分湖人止连败 火箭轻取绿军
  • 娱乐阿娇与男友情侣装现身 男方正面曝光(图)
  • 财经薄王时期重庆富豪资产被划走后执行死刑
  • 科技迅雷CEO邹胜龙自述:迅雷十年反思
  • 博客内蒙3个太阳奇观(图) 王菲17岁素颜美照
  • 读书真实战斗力:朝鲜军事实力大公开(组图)
  • 教育微积分示爱 数学情诗颠覆理科生书呆形象
  • 育儿富商借试管生8胞胎:5子超生或罚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