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将关注视角对准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文章以“鬼城”(入住率不高,且大量商品房积压的城市)现象切入,认为在房地产业的过剩投资,没有对整体经济运行造成根本影响。经济学家、资深中国研究者乔纳森·安德森称,房地产价格和销量如今都在稳步增长,对“鬼城”的过剩投资是浪费,但也回避了其他危险的投资,产业利润一直在伴随着销售好转。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在有些中国人看来,作为经济厄运即将到来的实实在在的证据是那些空空荡荡的“鬼城”,它们星罗棋布地耸立在中国的山水之间。
一场建设狂潮曾将中国拖出“萧条”,但也造成不良后果。西方对冲基金经理人踏上了前往诸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的旅途,去考察那种怪诞现象,并在惊恐之中让自己相信,房地产大规模供应过剩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崩溃不可避免。
结果发生了什么?好了,房地产价格和销量已经稳步反弹,以至于政府正在考虑采取新的冷却措施。那些人有关供应过剩将摧毁经济增长的预言终结了。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经济学家、资深中国研究者乔纳森·安德森写道,“为鬼城欢呼。”
安德森曾担任瑞士联合银行分析师,现为新兴顾问集团工作,并不是无意义房地产项目的支持者。他的观点是,通过投资“鬼城”来支撑增长,中国将自身从诸如制造业等领域更不明智的过度投资中拯救出来,而那些领域有可能会对经济造成持久的损害。
尽管中国过去几年已经将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用于投资,但安德森先生却未看到太多这种投资导致普遍产业过剩的证据。他注意到产业利润一直在伴随着销售好转,显示制造商依然拥有足够的定价权。
安德森先生将“鬼城”定义为一种相对狭窄的投资,这种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投资方向是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特定类型的建设,尤其是给予补贴的“社会保障房”,而非商品房。他说,这无疑曾是一个“黑洞”,但这个黑洞已经很大程度上流入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