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液氮浇身上!俄科学家完成“冰桶挑战”(图)

  科诺瓦洛夫将液氮倒在头上瞬间 网页截图

  前不久,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的“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知名人士参与。但有人似乎觉得“冰桶挑战”还不够劲。据《每日邮报》17日报道,俄罗斯一名科学家使用液氮进行另类“冰桶挑战”赛,温度低至-195℃。

  俄罗斯34岁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一家液氮生产化工厂工作。在视频中,科诺瓦洛夫抓起装有液氮的桶,将里面冰冷的液体浇到头上。在此之前,科诺瓦洛夫曾从附近折下带有树叶的树枝,并将其伸入液氮桶中,树叶立即被冻结。用手碰触后,这些冰冻树叶立即碎裂成渣。但是当液氮浇到头上后,科诺瓦洛夫没有被冻成冰人,他只是简单地摇了摇头。

  其实,液氮淋身不会让人体冻僵,因为被倒在人体上后,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就会生效。所谓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是指,当液体倒在温度高于其沸点的表面上时,液体就会产生一层绝缘蒸汽,阻止液体与表面直接接触。也就是说,由于液氮温度太低,当其与人类皮肤接触时,巨大温差导致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发挥作用,液氮只是掠过人体表面。据国际台

  (原标题:-195℃液氮浇身上!俄科学家完成“冰桶挑战”(图))

相关阅读

普京:G20,再见!爷不玩了

在中国的习大大和彭阿姨开开心心吃大餐、逗考拉的同时,也有哥们在澳洲过得没那么舒心,甚至连龙虾都没吃就回去了。没错,岛君说的就是咱北边邻居的老大,弗拉基米尔·普京兄。会上到底发生什么了?有话不能好好说吗?怎么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说闹掰就掰了呢?

不需要谁居高临下教老师讲课

《辽宁日报》策划的一组致信中国高校教师、让教师们“别在课堂上抹黑中国”的报道,引发了热烈的舆论争议。这封长长的来信批评一些高校教师缺乏理论认同,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缺乏政治认同,追捧西方三权分立;缺乏情感认同,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

弃北大读技校还原了教育价值

感谢周浩用他一个人执拗而成功的成长经历还原了技能教育之于人生、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这件事,让我国技能教育长足了面子。长期以来,读大学是许多家庭最信赖的成才模式。但是,如果北大清华之路不是青年人喜欢和认同的道路,即便是再体面,在内心里也可能是痛苦不堪的。

避免婚姻悲剧丈母娘大人必读

这样的丈母娘就忘了一点:您闺女的幸福是她自己的。闺女的后半辈子靠的是爷们,不是老娘。儿孙自有儿孙福,您闺女真的离婚改嫁,或者天天这日子过得跟饭馆里的菜——老炒(吵)着,这就幸福吗?

  • 调查:偌大的地下“阴婚”市场(图)
  • “习式外交”让哪些国家感到压力
  • 宋朝人使用的牙刷什么样
  • 宋惠莲为何偏偏只挑衅潘金莲
  • 黄佟佟:张丰毅的崛起拜高仓健所赐
  • 我刚流产老公转身就和小三滚床单
  • 亲历:飓风过境惊心动魄半岛迁移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