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9月23日20:15 微天下

分享

  4年一度的美国大选自上月起进入对决阶段后,两党候选人各有攻守:希拉里•克林顿的2.0版“电邮门”继续发酵,克林顿基金会涉嫌“金钱政治”也遭共和党质疑;特朗普团队经过三次调整负责人,选站逐步走上正轨。尽管特朗普目前在全国民调上落后,但双方在决定大选结果的摇摆州选情仍属胶着。无论如何,人们应当认真考虑接连创造竞选奇迹的特朗普如果上台将会采取何种外交政策。

  显然,依靠口无遮拦和不计后果的言行赢得多数共和党保守派选民支持的特朗普并非一无是处。他所谓“美国第一”的政策原则,恰恰反映出当前美国社会在国家实力相对衰落背景下,期望政府对外行动有所收缩,凡事应以维护美国利益为优先考虑的心态。因此,他们要求政治家更多向内关注重振美国首要地位的经济基础,而非不计成本地担任“世界警察”。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原则与奥巴马 “不做蠢事”的战略原则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特朗普“美国第一”的政策原则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以他最具争议性的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修筑“高墙”为例,这就明白无误地展现出他优先考率国内政策问题。非法移民看似社会问题,其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和文化背景。从政治上来看,拉美裔正日益成为美国少数族裔中人口比例最大的群体,而且他们几乎是民主党天然的支持者。拿拉美裔开刀,目标直指奥巴马政府的移民改革,实际上是敲山震虎和釜底抽薪之举。

  从经济上看,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虽然复苏,然而白人中下层却仍然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拉美裔非法移民涌入美国南部州,不仅与这些白人争夺少得可怜的就业机会,实际上对当地的社会生活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多元文化价值观对传统的基督教文明造成冲击。特朗普的修墙计划实际上在许多国家都有先例,比如早些年的柏林墙,以及近年来由于北非难民蜂拥而入,部分中南欧国家建起高大的铁丝网围墙,目标都是防止外来人口的涌入。因此,修墙虽然被美国主流媒体所不齿,然而却受到底层民众的欢迎,至少特朗普期望为他们争夺工作机会。

  “美国第一”的原则还将体现在如何处理与欧亚盟国的关系。事实上,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国内对北约盟国的不满就与日俱增。奥巴马政府对欧洲军费增长缓慢也曾多次表达不满。显然,美国人认为,正是在它的安全保护下,欧洲才能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甚至实现区域一体化,建立欧洲联盟。然而,在欧亚大陆发生战争危机的时候,欧洲在军事上却很少能为美国分忧。在特朗普看来,亚洲的日本与韩国存在同样的“搭便车”行为,美国为他们提供核保护伞,但是日韩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财政责任,因此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特朗普上台后,要求欧亚盟国承担更大的安全防卫责任,将是未来的政策趋势。

  在贸易问题上,共和党在克利夫兰大会上公布的竞选纲领中的政策表述有着极强的特朗普色彩。一方面,美国从以往自由贸易的积极支持者,转变为公平贸易的主张者,这事实上在向民主党的政策方向靠拢。另一方面,纲领出人意料地并未主张废除“北美自贸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是要求磋商“更好的”,或者说对美国更加有利的协议。这似乎显示,美国并不会就此重返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只是要求更加维护美国利益。

  从竞选纲领涉华文字来看,特朗普“总统”基本上继承以往共和党对华政策的表述。这其中包括欢迎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崛起;欢迎与中国扩大贸易,以及中国对美开放市场等。然而,纲领仍然不合时宜地指责中国发展军备、“压制人权”、操弄货币,中国在南海的主张“不利于区域稳定”等。从纲领对美国外部威胁的排序来看,中国被放置在继国际恐怖主义、拥核的朝鲜与试图获得核武器的伊朗之后,俄罗斯之前,与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上的排序差别不大。

  
        总体上而言,特朗普“总统”上台对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显然远大于希拉里•克林顿,后者毕竟有着长期对华打交道的历史。然而,预计新政府将很难摆脱过去七任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框架。从政策领域看,中美经贸关系可能首当其冲成为特朗普开刀的对象。共和党政府可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网络商业窃密等问题上对华施压。在南海问题上,由于近年来美国国内遏制和制衡中国的声音上升,不能排除特朗普“总统”或许会表现出更为咄咄逼人的态势。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目前中国自身的发展和政策取向也成为决定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中美高层互访与战略和经济对话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稳定双边战略关系的重要沟通机制。相信即便特朗普成为总统,两国也能很快度过双边政策摩擦期,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前行。(本文来自新浪国际自媒体联盟成员“坏球”,作者张志新。)

责任编辑:陈智勇

相关阅读

发结婚证的人,别管怎么高潮

我们也期待审批程序更简化。为什么要简化呢?打个比方,你一个发结婚证的部门,为什么还要管别人做爱的姿势呢?就算你管得了做爱姿势,也管不了别人的高潮和生孩子。

谁来打击马六甲海峡的海盗?

有一个办法就是引入大国力量,比如引入中国的海军和海警的力量。倘若如此,估计马六甲海峡也会像红海和亚丁湾那样安全。当然,这些国家估计会非常警惕中国的威胁,宁可让海盗猖獗,也不愿意“引狼入室”。

邻避问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增加居民对监管者的信任,让居民相信官方的风险评估,或许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邻避问题”。而建立信任的起点就是:一个更公开和透明的决策过程。

爱好音乐的领导“靠谱”吗?

“一定要珍惜身边搞音乐的朋友,因为他们比较‘靠谱’!”

  • 陈光标回应“首骗”报道:遭恶意诽谤
  • 警惕打心理健康旗号的邪教“水悦星”
  • 日本兵是不是特别喜欢招惹疯狗?
  • 金庸小说中的受虐狂哪里有痴情可言?
  • “黄晓明承认Baby怀孕”现反转门
  • 感情相处,真是始于才华陷于颜值吗?
  • 德黑兰:抽水烟的女人与暗黑艺术(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