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英国内阁刚达成脱欧方案 “脱欧”事务大臣就辞职

英国内阁刚达成脱欧方案 “脱欧”事务大臣就辞职
2018年07月09日 16:56 新华社

  原标题:管“脱欧”的先脱身了 这事不好弄啊!

  英国多家媒体8日报道,因不满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方案,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当晚深夜提出辞职。

  梅预计将于9日晚些时候在议会提出戴维斯的继任者人选。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内阁刚刚达成脱欧方案,“脱欧”事务大臣就选择辞职,凸显英国内阁在脱欧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可能进一步拖累英国脱欧的进程,并对英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017年3月12日,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在伦敦参加电视节目时讲话。新华社/路透2017年3月12日,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在伦敦参加电视节目时讲话。新华社/路透

  辞职理由:不满刚达成的脱欧方案

  英国媒体报道,戴维斯在写给梅的辞呈中说,当前的脱欧政策会将英国大部分经济控制权交给欧盟,让英国在与欧盟的谈判中处于劣势。

  戴维斯表示,自己无法支持这样的政策,是一个“不情愿的服役者”。据报道,梅在回信中表示,自己不赞同戴维斯就脱欧政策做出的判断。

  本月6日,英国内阁成员经过12小时商谈,就脱欧方案达成一致。方案提出,英国将与欧盟同在“一个货物自由贸易区”并与后者保持紧密贸易关系。同时,英国可自由与其他贸易伙伴订立贸易协议。

6月26日,“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左)和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中)在参加完内阁会议后离开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新华社/法新  6月26日,“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左)和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中)在参加完内阁会议后离开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新华社/法新

  为保障跨境贸易顺畅,英国将执行与欧盟相同的规则手册,确保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英国货物符合欧盟标准。在服务业方面,英国脱欧后将自主制定监管法规,脱欧后英国服务业也不再享受当前自由进入欧盟市场的待遇。

  这一方案被舆论广泛解读为“软脱欧”,并遭到“硬脱欧派”批评。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戴维斯不支持梅6日提出的方案,但其意见最终被“忽视”。

  按计划,英国政府发布脱欧白皮书后,“脱欧”事务大臣要去欧洲多个国家展开游说工作,而这份“不情愿干的差事”可能成了让戴维斯递交辞呈的最后一根稻草。

  若引发政治争斗 拖累脱欧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戴维斯辞职暴露出英国政府内部围绕脱欧问题的争斗,而焦点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硬脱欧”和“软脱欧”两种方式上。

  大致来说,“硬脱欧派”主张英国彻底脱离欧盟和欧洲单一市场,让英国全面掌控边界、移民和司法政策;“软脱欧派”则主张不要彻底与欧盟撕裂,让英国继续留在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

6月2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抵达欧盟峰会现场。 新华社/法新6月2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抵达欧盟峰会现场。 新华社/法新

  戴维斯辞职之举如果引发英国政府内部一些“硬脱欧”高官效仿,可能动摇梅的首相地位和权威,同时还可能引发英国政府内部围绕脱欧问题的新一轮政治争斗,进一步拖累脱欧进程。

  英国内阁的内部分歧,将直接导致与欧盟的脱欧谈判进展缓慢,进度大幅落后预期,增加了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谈判无果而终的风险。

  据悉,欧盟正就无法如期完成谈判制定预案。英国媒体认为,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英国经济可能遭受重大打击。

  脱欧公投已两年 英国继续迷茫

  两年前,英国民众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脱欧。如今,当年的决定并没有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反倒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是6月11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英国议会大楼前的英国国旗和欧盟旗帜。新华社/法新这是6月11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英国议会大楼前的英国国旗和欧盟旗帜。新华社/法新

  戴维斯在辞呈中对梅说,现在很难作出判断,“有可能你是对的,而我是错的”。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当下的迷茫和困惑,但英国依然需要在复杂而艰难的局面中作出选择。

  背景链接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脱欧派”胜出。

  2018年6月20日,英国议会表决通过政府提出的《退出欧洲联盟法案》,确立2019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后的法律框架,废止欧盟法规在英国法律体系中的优先权。该法案的通过是脱欧程序向前推进的关键一步。

  记者:邓茜 张伟 郭洋

责任编辑:张玉

欧盟首相戴维斯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