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萨达姆绞刑与看客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9:03 国际在线

  作者:长平

  布什总统15日表达了对伊拉克政府的强烈不满:“我感到很失望。我觉得他们把行刑搞砸了,特别是对萨达姆的行刑。”他是指行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萨达姆的受刑过程被偷拍了,而且脖子上出现了伤口。随后,在对萨达姆同母异父兄弟巴尔赞的行刑中出现了更大的意外,竟然罕见地身首异处。

  此前赖斯也表达过她的失望,认为应该让受刑者更有尊严地死去。

  他们想要拿萨达姆之死做一个示范,那就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一个犯罪嫌疑人如何公开公正地接受审判、程序化地被定罪、最后有尊严地受刑。这种理想化的构想,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一些阻碍。

  当时,萨达姆被悄无声息地处决了,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其中一些人是因为观念不同,另外一些人则是因为一种失重感——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怎么可以像一个无名的囚犯那样死了呢?世界上每天有那么多普通人的死亡,他可以不知道,但是萨达姆的死,他不能不知道。

  没有特殊的仪式,没有特殊的通告,一切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事情结束之后发布一个简短的消息。这就是普通囚犯的受刑。这对于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来说,无疑深为寂寞;对于习惯了看热闹的民众来说,定会若有所失。

  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纷纷去猜测,在绳索套上脖子之前,萨达姆一定训斥了行刑者。这符合看客的想象。

  关于看客,鲁迅有过精彩的描写。阿Q走上刑场的时候,忍不住唱起“二十年后又是一个好汉”,围观者大声叫好。在小说《药》中,看客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据说在古代欧洲,凡有行刑的盛事,贵妇人贵小姐们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漂亮的帽子,买票前往观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犯人没有表演,那是十分令人失望的;表演越充分,越令人满意。莫言说过,他写《檀香刑》就是要还原古时人们把酷刑当戏剧表演的传统。

  现代社会出于尊重死囚人格的原则,基本上是在不断地消解这种仪式感。但是对于一些大人物来说,尤其是那些浸淫在传统制度和文化中的大人物来说,这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的表演权。相比较古代而言,民主审判程序让现代专制者们都死得那么寂寞,全然无视生前的轰轰烈烈:米洛舍维奇死在监狱里,皮诺切特死在病榻上,跟萨达姆死在绞索下一样,临终都没有任何表演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萨达姆应该感谢那个手机偷拍者,是他让其弥留之际得以延续,而且变相地成为被万众观看的仪式。正如路易十六上断头台被很多画家描摹下来,成为一种意义放大的记录和追思,萨达姆的绞刑最终没有被淹没在无数的绞刑之中而不留痕迹。

  这些意义恰好是在传统的看客心态中保留下来和显现出来的,和现代人追求的现代法治程序并不完全一致。现代法治程序是一个毫无戏剧性的乏味的过程,对于长期受专制统治的

伊拉克人来说,也许全然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在伊拉克之外,我相信传统的看客心态在美国民众中也部分存在,但是中国的媒体和读者之中表露得更加充分。对于诸多国际纷争,中国媒体向来努力地以看客心态进行报道,引导读者置身事外,抛弃价值,无论是非,只看热闹。

  来源:潇湘晨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