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安:卢浮宫与文化的全球化寻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10: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周庆安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法国号称世界上文化保护政策最完善,文化保护公共语境最严格的民族,都出现了这样的寻租行为,更何况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今天故宫里可以遍地商贩,难保明天不会有人打起故宫冠名权的主意。

  见到法国欲以五亿英镑出租卢浮宫引发争议的消息,就与多次到过中国的一位法国文化界人士去电子邮件相询。其实这只是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而已,实际情况是卢浮宫管理层拟与阿联酋的有关方面达成一个关于卢浮宫的租借协议,以5亿英镑的价格向阿联酋出租卢浮宫的名称、藏品的使用权并提供技术支持。

  据说法国文化界持反对意见的人相当多,他们主要的理由是“在精神上5亿英镑就出卖了法国文化的高贵性和独立性,在物质上大量藏品来回迁移不利于保护”。

  卢浮宫的尴尬境遇,在中国国内也常常遇见。这不过是文化全球化寻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在今天商业主义大潮席卷全球的日子里,有钱的确可以做成很多事情。而很多文化上的事情也需要钱。比如法国文化部长就为此次卢浮宫出租辩护说,所得收入将用于法国国内文化的保护事业。

  但是,文化寻租给商业全球主义之后,如何确保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全球化带来的是自由流动,但是也带来了商业中心对

传统文化中心的解构。在历史上,商业从来没有如此接近文化的内核。这是因为文化寻租给商业,从表面上看不给文化形式带来任何损害,甚至还能盈利。在这个世界上,连法国都缺少钱进行文化保护,更何况中国?但是实际上,文化寻租行为,解构了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当阿联酋、美国甚至南美的智利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复制凡·高的作品时,法兰西文化的精神就被商业主义轻易拍扁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最绵长的东西。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行为、文化产物都来自千百年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今天,我们已经极难在世界上找到最原始、最本身的文化。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另一方面文化被迫寻租给商业,也加剧了这种变革。身处其中,我们难以洞悉这种文化寻租带来的变革利弊多少。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道义上说,我们有必要为我们的后代保存一些原初的、不在我们的手中失去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

  其实法国向阿联酋出租卢浮宫的名称和藏品,从寻租程度上来说还比较浅。尤其在大量发展中国家,将文物、遗址租借甚至出售给海外商人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样做,只能给百年后来者增加遗憾与叹息。所以有学者会在2005年约旦召开的世界文化论坛上说,当年殖民者以枪炮未能做成的事情,今天美元、英镑很容易就做成了。

  当然,文化寻租给经济,尚可保留其部分独立性,最可悲的,是文化被寻租给政治,尤其被寻租给国际政治。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在2003年

伊拉克战争之后,满目疮痍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曾经是文化古国的伊拉克,大量文化流失或者被毁于战火。世界11大博物馆之一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已然藏品寥寥。

  之所以重视卢浮宫今天的尴尬,是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了。法国号称世界上文化保护政策最完善,文化保护公共语境最严格的民族,都出现了这样的寻租行为,更何况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今天故宫里可以遍地商贩,难保明天不会有人打起故宫冠名权的主意。或者退一步说,

三星堆、安阳、兵马俑这些中国文化的皇亲贵胄们,在全球商业主义的狂飙中能否独善其身?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