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江:和伊朗握手美国改变外交风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14:4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学江

  3月10日,伊拉克各邻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伊拉克安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格达举行了为期一天的会议,美国和伊朗两个冤家对头在会议期间实现了第一次“握手”和“直接接触”。这被美国媒体称为美国外交政策朝着多边和务实方向的一次“转折”和“位移”。

  美国外交政策“位移”的另一个迹象是,新年伊始,美国一改以往的固执,与朝鲜举行了两次双边直接会谈。

  众所周知,美国一向强硬地申明,它是绝不会与这两个“邪恶轴心”国家举行双边直接会谈的。那么,美国外交因何显出向多边和务实方向摆动的迹象?

  首先是为伊拉克形势所迫。自什叶派金顶清真寺被炸以来,伊拉克暴力活动便向内战方向发展且愈演愈烈。在军事清剿屡遭败绩之后,白宫终于意识到单凭军事手段已无法赢得胜利,不得不借助多边外交,以争取对伊局势有重要影响的伊朗和叙利亚两国的配合。美国软化强硬立场,寻求合作的愿望,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其次,白宫试图以外交突破来扭转其在国内“被动挨打”的局面。靠高擎反战旗帜赢得中期选举的民主党人,以反战为己任,新年伊始便向布什挑战:先是在众议院通过了不具约束力的反增兵决议,日前又在参众两院提出了一个具约束力的撤军时间表。面临国会与民意的巨大压力,白宫不得不转而接受由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并得到民主党人与民意支持的与伊朗和叙利亚两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政策建议。

  可见,美国政府向多边外交调整是国内外形势所迫。谁人不知,正是新保守派高擎单边主义和理想主义大旗,引导美国跌进了伊拉克泥潭,且越陷越深。在吃尽苦头之后,白宫认识到,即使是超级大国也无法单打独斗,一手遮天,只有淡化我行我素的单边主义色彩,兼顾他国利益,才能赢得他国支持与国际合作。

  依靠多边机制在朝核问题取得进展,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放弃原先拒不直接会谈的僵硬立场,是朝核六方会谈取得进展的重要因素,证明双方直接接触是有益无害的。当右翼批评说,布什兜了个大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克林顿1994年的框架时,布什答道,两者的不同在于,这是个多边协议,有中国等多个国家作为见证与担保。这表明布什本人明白了多边好于单边的道理。白宫发言人亦表示,这可以成为解决伊核问题的范例。

  此外,也正因伊拉克泥潭,让主战的新保守派和鹰派被民意所抛弃。先是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费斯先后走人,后是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黯然去职,新保守派和鹰派势力风光不再,而务实派的务实主张则开始占据上风。

  5年来,单边主义外交让美国陷入了空前孤立,无论是在阿以问题还是伊核与朝核问题,美国都无法打开局面。这也促使一直在“走平衡木”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开始向多边主义和务实一侧倾斜,倾向于采纳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的某些多边与现实主义政策建议。应该说,美国外交向多边主义靠拢,倾向务实合作,显示出与他国协商、协调与协作的意愿,这是件好事,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助于改善美国国际形象并推动其走出外交困境。但愿美国的这次对外政策“位移”不只是权宜之计。

  (作者为本报驻美国首席记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3-12 第01版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