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拉克之子”的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01  《环球》杂志

  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美国扶植的、由总理马利基领导的什叶派政府开始掌权。一夜之间,逊尼派的政治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被一些媒体认为是战后无数爆炸和冲突的根源之一。

  为了弥合国内各派别分歧,马利基政府推出了欢迎前萨达姆政权的军官可以重新加入现政府的种种举措。马利基政府曾承诺吸收20%的“伊拉克之子”成员进入安全部队,并为其他80%的成员安排其他工作,但迄今进展缓慢。因此,虽然在协助美军打击“基地”组织方面屡立战功,但“伊拉克之子”对伊总理马利基领导的什叶派中央政府一直不信任。

  5月2日,一位逊尼派武装领导人在伊拉克安全部队和美军的联合行动中被“无故”逮捕的事件引发了逊尼派更大的担忧。他们担心什叶派政府从美军手中接过接力棒之后,会跟他们算旧账。然而更现实的一个问题是,逊尼派人士抱怨,在什叶派掌权的政府中,逊尼派升迁以及获得重用的几率“微乎其微”。

  虽然不是捕鱼的季节,记者还是在小镇的河边看到了渔夫萨利赫——出于安全考虑,萨利赫不愿透露他的姓氏。他曾经是萨达姆时期伊拉克空军的飞行员,但如今只能在底格里斯河上闲游,做一个“窘迫的渔夫”。

  “作为逊尼派,我们无法在政府或军队中获得好职位。”萨利赫叹息着,无奈地点燃了一支香烟,然后默默地向底格里斯河奔流的方向望着,似乎在等待属于他的机遇。

  “伊拉克之子”的传奇

  在杜卢伊耶镇,领导着700多战士的的“伊拉克之子”领导人纳德姆·穆罕默德是镇上一位传奇人物。

  他曾经是基地组织的发言人,先后在2004年和2006年被美军长期关押在臭名昭著的阿布格里卜和眼镜蛇一号营地。在2007年8月的一次清真寺礼拜后率领当地人揭竿而起,驱逐“基地”组织,先后5次遭“基地”暗杀,包括两次自杀“人弹”袭击。

  当纳德姆在我们面前掀起上衣时,记者看到他身上满是弹片留下的伤痕。在伊拉克之子的指挥部内,我们看见了满墙被“基地”组织枪杀或者斩首的无辜居民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基地”自杀式袭击者袭击纳德姆未遂,却把自己炸得四分五裂。纳德姆手提袭击者自爆后剩下的头颅拍的照片,令人毛骨悚然。记者在那一刻,切身体会到了“恐怖”二字的含义。

  清真寺被炸

  就在《环球》杂志记者离开18天后,杜卢伊耶镇的宁静突然间被一声巨响打破。

  4月22日夜,一名20岁左右的外来青年,混过了安全检查站,溜进了小镇上最大的清真寺,并随即在祷告的人群中引爆了身上的炸药。顷刻间,清真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屋顶、墙壁上,血迹斑斑。

  清真寺对面不足200米便是当时记者居住的雇员夏南的家。刚刚陪妻子动完手术返回家乡的他,便目睹了这一惨剧。

  “我们当时正准备晚餐,我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当时心情很复杂、矛盾——作为一名父亲,同时又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但是,我马上就决定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由于正值小镇居民傍晚的祷告时间,爆炸当场造成了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其中,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两名阿文雇员阿里·穆萨和阿穆尔·哈米德各有一名堂兄弟在爆炸中丧生。

  事发当晚,阿里·穆萨还在位于巴格达的新华社分社办公室工作。妻子通过电话,告知了他这个噩耗。次日凌晨他才得以赶回杜卢伊耶办理丧事。而阿穆尔·哈米德则强忍着悲伤,继续留守巴格达坚持报道工作,并与英文雇员合作,出色地完成了次日伊拉克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的突发事件报道。

  三天后,当阿里帮助办完葬礼,赶回巴格达工作时,我们几乎没有认出他来,两眼遍布血丝,蓬乱的头发和新长出的络腮胡须竟然已经斑白。“清真寺一向是穆斯林神圣的地方,象征着和平。这是滔天的罪行,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面对如此巨大的悲痛,阿里无法释怀。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4月22日的自杀式袭击似乎吹响了新一轮暴力袭击狂潮的号角:23日,在首都巴格达和巴格达以北的迪亚拉省接连发生的两起自杀爆炸袭击,造成近200人伤亡,是一年多来伊拉克“最为血腥的一天”;紧接着24日,巴格达最重要的什叶派清真寺遭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60人死亡,125人受伤,成为今年以来在单起袭击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从4月初开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北部各省遭到一系列袭击的“血腥一周”开始,到随后的“最为血腥的一天”以及“最为血腥的单起袭击”,加上驻伊美军遭到的重创、伊拉克平民遭到的杀戮,以及恐怖袭击的强度和广度,都使的伊拉克人对未来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了极大担忧。

  悲喜交加

  4天后,捷报传来。

  驻伊美军和伊拉克安全部队4月26日在杜卢伊耶镇东部丘陵地带的清剿中抓获了10名“基地”武装分子,其中有2名是自杀式炸弹袭击者。不仅如此,伊拉克安全部队23日依据线人提供的情报在巴格达抓获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巴格达迪的身份,也随后在28日得以证实。

  巴格达迪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机构“伊拉克伊斯兰国”的领导人,被驻伊美军和伊拉克安全部队通缉多年,然而外界对他的出身以及他对当地武装组织的影响程度知之甚少。巴格达迪的被捕无疑对仍然在伊拉克部分地区活跃的“基地”组织是重重一击。

  伊拉克当地时间27日夜,被安全部队抓获的“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正是5天前袭击杜卢伊耶小镇清真寺的组织和策划者。消息一传开,小镇顿时沸腾了起来:人们聚集在街头,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含泪庆祝……

  在记者看来,这18天前后源自一起自杀式袭击而使小镇产生的巨变,使外国记者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伊拉克人生活的艰辛。18天前,镇上的孩子们还在无忧无虑地打闹;18天后却在帮着大人们清扫清真寺的瓦砾和四散的血迹;18天前,新华社雇员阿里·穆萨的堂兄还在小镇街头自己的店铺门前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18天后,他淳朴的微笑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夏南说,在小镇居民处理善后事宜期间,他们的什叶派兄弟们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惨剧发生后,杜卢伊耶小镇旁边的巴拉德镇——它是个什叶派聚居的城镇,立即发起了捐助包括药物、血液等一切救援物资的活动。“无论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流着同样的血液,这是伊拉克人的血液。恐怖分子袭击的是伊拉克的人民。”夏南回忆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伊拉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