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经受不起重创的国家 这场海地独立以来最强烈的地震,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岛国雪上加霜。 在海地,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公用下水道”这个词。一组数据描述了该国的赤贫:仅20%人口用上自来水、76%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人文盲率为47%、失业率近乎80%,不到半数儿童接受过疫苗接种,人均寿命仅53岁。2008年《卫报》曾报道,海地穷人用粘土制作肮脏泥饼,不是为烧制陶器,而是为了果腹。 此次大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破坏,是因为太子港一带地表土质松软,多泥石化严重的褶皱丘陵,导致地震影响被数倍放大。连相对坚固的海地总统府和大教堂都相继倒塌,那些草草建成的民宅更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崩溃。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家亚恩·克林热指出,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多数地震是由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导致,此次强震却是因为两大板块发生水平碰撞所致;这种地震通常震源较浅,释放出巨大能量。 一些专家分析说,地震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也包含着人为因素:海地长期内乱不断、经济不振,导致当地人大规模砍伐城市周围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海地60%的房屋都属危险建筑和“豆腐渣”工程,有的只是几块铁皮,连遮风挡雨的功能都未必具备,当然不可能防地震和飓风;全国1/4人口聚集在太子港,密度过大导致伤亡惨重;该国医疗卫生极差,应急机制在震前根本不存在。 经过了数十年自然灾害和政治危机,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及国际投资运动已逐渐让人们开始憧憬海地的未来,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给予乍现曙光的海地一记沉重打击,彻底击碎了很多人刚刚积蓄起来的信心。 目前,太子港唯一对外营业的只剩一家阿根廷医院。其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已超负荷运转;“街上有很多等待救治的人,形势非常紧急。我们无法处理这么多伤员。无法进医院的伤者,就被送到建在停车场等空旷地带的临时医院。” 由于太子港大部分公路都毁于地震,搜救队和医疗队的救援行动受阻,灾民情绪出现了恐慌。据当地记者报道,运送饮用水和食物的救援车遭到哄抢;一些危险信号开始出现。海地警方告诉CNN,上千名囚犯从倒塌的太子港监狱逃脱,该市再次笼罩在犯罪团伙的阴云下;目前警方已无法保证首都治安。 全球展开大救援行动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地地震“残酷得让人难以接受”。他调整了13日的行程,取消了原定在马里兰州出席的促进就业活动,以便对海地局势作出及时反应。他允诺,将全力救助海地灾民和当地的4万多美国公民,战胜这一“残酷和巨大的悲剧”。 13日晚,美国国务院也宣布,国务卿希拉里决定中止对大洋洲的访问,立即返回华盛顿处理救灾事宜。美国派出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若干舰只、直升机、运输机和数千名海军陆战队前往海地救援;太子港机场已由美军接管,对国际援助飞机进行调度。 此外,中国、法国、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国的国际救援队,以及联合国相关人员也抵达太子港投入救灾。为恢复通讯联系,中国为灾区提供了车载移动通信基站、太阳能手机、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等在汶川震灾后发挥重要作用的救灾物资。 同时,日本先进陆地观测卫星、法国斯波特-5卫星、加拿大雷达卫星、美国世界观察卫星和快鸟卫星、欧洲遥感卫星和环境卫星拍摄的最新遥感图片,开始向救援机构公开,用于生成应急地图,以帮助救援人员了解最新地貌、识别地形,以更有效地开展救援。 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查尔斯·文森特说,联合国在太子港有1.5万吨救援物资;他希望从距海地较近的萨尔瓦多空运86吨压缩饼干,这足够3万人一周食用。 尽管国际搜救队和医疗组织继续在废墟中搜救幸存者,但一场健康危机仍在这个岛国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称,灾后人们生存的第一要素,就是干净的水源,灾民往往先感到口渴和脱水,而不是饥饿;由于太子港饮用水系统已被震坏,大批无家可归者挤进少数几个救助站,导致饮水供应出现紧缺。这可能在难民营引发大面积霍乱和痢疾等传染病。 在1994年的卢旺达危机中,正是由于大批难民涌入卫生条件极差的难民营,才导致霍乱肆虐,3周内夺去了4.5万条生命。 如果救援者能将饮用水、水净化设备甚至厕所尽快准备好,这类疫病的暴发可以避免。“地震之后,将是一场紧急救援者与死神赛跑的生死之战;水、卫生设施或者死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帕特里克·麦克考米克说。 由于海地很多儿童未注射过基本疫苗,救援医生需要做好接种准备,尽快帮助易受疫病感染的青少年作好预防。 国际灾难和突发事件应急医疗委员会(WADEM)主席德梅特里欧·皮罗斯指出,印度洋大海啸和缅甸风灾告诉我们,如果预防得当,灾后传染病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对常见外伤的医治可能更重要”。 海地公共卫生仍然满目疮痍。艾滋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的盛行,让医护人员不得不准备更多药品,保证患者在灾后混乱中仍能够继续服药。 联合国海地特使、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指出:“现在海地有上万家NGO组织,是世界上除印度外人均占有量最多的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为海地寻求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海地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重建,更是精神上的重生。 档案:海地苦难史 1492年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发现海地岛。海地在印第安语中意为“多山”。 1502年 该岛沦为西班牙殖民地。随后25年内,岛上印第安人被屠戮殆尽。该岛后成为贩卖黑奴的中转站。 17世纪 法国在岛上也建立殖民地。 1697年 法、西签订《勒斯维克条约》,该岛西部1/3被割让给法国,定名为法属圣多明各;东部仍属西班牙。 1804年,海地人通过起义争取到独立,成立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1915至1934年 海地被美国占领,成为美国附属国。二战中它为美提供橡胶等战略物质,战后成为联合国51个创始国之一。 1957至1986年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祖孙三代实行恐怖的独裁专制。 1990年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当选总统,不久后被政变推翻。 1994年 在美国军事干预下,阿里斯蒂德重返总统职位,2004年2月又被叛乱逼走。此后,联合国海地维和行动开始。 2006年2月7日,海地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希望党候选人普雷瓦尔当选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