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各国都很重视中产阶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3日10:13  新华网

  各国都很重视中产阶级

  不过,无论如何改革,要保证中产阶级占据社会的大多数始终是欧美政府的目标。在社会学家看来,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角,一个社会应当有六七成的人口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会稳定、健康。

  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将“中产阶级”概念深入人心,“中产阶级”甚至可以看作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状态。

  出于拉票的目的,美国政客向来都是以“中产阶级代言人”自居。也因此,最近,当美国中产阶级陷入困顿,美国政府极力出手相救。奥巴马政府特别成立了拯救中产阶级工作小组,由副总统挂帅,寻求解决之道。

  由于中产阶级所承担的社会经济责任和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举世公认,许多国家都曾或正在将扩大中产阶级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步骤。中国也是如此,今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橄榄型社会的目标。

  对此,李春玲建议,应该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平抑房价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扩大中国的中产阶层数量。

  链接:你是中产吗?

  什么人才算是中产阶级?在全球都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各种统计数据也互相冲突。比如,200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认为,印度有5000万中产阶级人口;同年,世界银行则认为,印度中产阶级人口达2.64亿。

  而且,对于中产阶级,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

  欧美:大多数人

  “除了巴菲特和流浪汉,恐怕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会自认为是中产阶级,”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研究员福斯特说。

  在美国,中产阶级是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取决于收入绝对值,而在于是否满足六项指标:拥有体面住所,包括租房在内;拥有汽车;能够供得起子女上学;拥有退休保障;拥有医疗保险;支付得起家庭度假费用。

  欧洲的情况类似,人们对中产阶级的界定比较简单:除了富人和穷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中产阶级。

  印度:会说英语

  在印度,通常认为说英语的人口属于中产阶级,除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少数人外,一个人在生活中说英语场合越多,就越有可能是中产阶级或富人阶层。因为印度的官方场合和商业场所基本上以英语为主导语言,掌握英语很大程度上是从事高收入工作的必备条件,掌握英语也意味着受到良好的教育。

  印度现在有大约3亿人口以英语为第二或第三语言,这一人口规模与大多数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也基本相符。

  中国:以收入界定

  2005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一份调查结论:年薪6万元到50万元是界定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的标准。在中国,这是“中产阶层”第一次得到这样清晰的数字化界定。

  各国中产的非典型烦恼

  他们是社会的中坚阶层,也是面对压力最多的阶层。各国的中产阶级,都有着典型或者非典型的烦恼

  美国:上学、旅行都差钱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晴川发自北京 36%的美国人如今表示,无力再继续向退休账户里存钱了;43%的美国的退休账户里存款余额不足1万美元;在过去一年中,24%的美国工人表示由于经济恶化打算推迟退休。

  这样一组看似枯燥的数据,隐隐暗示着美国的中产阶级正面临危机。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以教育为例,由于金融危机,州政府进一步缩减教育开支,学校只好涨学费。以拥有20多个分校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为例,今年学费比去年上涨了204美元。而过去五年来,这所学校的学费累计上升了1710美元。

  在此背景下,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处境最为尴尬:富人子弟不缺钱,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名正言顺地申请救济而且成功率很高。但中产阶级子女既缺钱又不一定符合申领救济的资格,于是他们只好去申请学生贷款。

  “在这方面,最难的是中产阶级家庭。”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学生经济救助服务项目主任迪恩·库尔求说。根据加州规定,大学生要申请政府救助,其家庭年收入要在7万美元以下。而那些不够申领的中产阶级家庭子女,由于只得求助于贷款,平均每人身上背着1.4万美元的债务。

  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心理学专业四年级学生贾森·博克就属于这种情况。他的父母都是自由职业者,父亲从事金融服务,母亲是理发师。他们家的收入虽属中产,但却背负着房贷。他每周两天上课,其余时间都在纽波特海滩的公共图书馆打工,每小时挣12美元。由于在打工的同时还要按时完成作业和论文,他每天大概只能睡5个小时。

  能够和家人度假也是中产阶级身份的一种标志。不过,在金融风暴劲风疾吹之下,这种以往寻常美国家庭的享受也逐渐成了一种奢望。记者此前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曾在弗吉尼亚州的旅游点遇到几位来自明尼苏达州的退休老人。他们说,他们本来很希望去中国看一看奥运会,但囊中羞涩,已无力支付海外旅游的费用了。于是他们只好选择费用比较低的国内游,而且还是尽量住在亲友家里,因为“我们还得留点钱在退休账户里养老呢”。

  印度:家庭主妇投身职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亚南发自孟买 印度的中产阶级分为新老两个群体。

  老中产阶级通常来到孟买这样的大城市比较早,抓住了经济改革的机遇,他们仅靠房租,收入就非常可观。但这些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男性家庭成员,对于以经营公司为生的中产家庭更是如此。

  今年68岁的拉克家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迁居孟买较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买下了两处房产,而在这二三十年间,房价上涨了二三十倍。不过,拉克并没打算卖房子,他们一家三代5口人住在一套三居室,另外的一套两居室则用来出租,每个月租金和人民币将近2万元。

  拉克自己还开了个公司,现在已经交给儿子打理。公司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却也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拉克的夫人和儿媳都是家庭主妇,雇有两个佣人、一个司机。生活富足的拉克已经去过迪拜6次了,对拉克这一阶层的人来说,出国旅游往往会首选欧洲。

  新中产阶级不像老中产阶级那样有钱有闲,他们通常受过良好教育,有让人羡慕的工作。今年不满30岁的维希诺伊就是其中一例。他研究生毕业以后,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了。维希诺伊月收入超过10万卢比,这在印度算是高收入,但谈到是否有在孟买买房的打算时,他连称孟买房价如何之高,买房如何不易,况且他还没有计划结婚。

  在印度大城市中,像维希诺伊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异乡客很多,这些群体基本属于白领群体,主要受益于印度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工作机会。不过,生活成本高涨,房价高企也使得他们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他们还面临资产缩水的困扰,加上国内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代表新兴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信用卡持有量和消费都出现了下降。

  印度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信用卡持有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快速增长,在2007/2008财年达到2750万张,而在随后两年分别下降至2470万张和1830万张。

  此外,由于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印度新中产阶层家庭中夫妻双方均工作的比例越来越大。

  比利时:就业成了新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晓燕发自布鲁塞尔 比利时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就是住房和食品,其中住房在许多家庭的开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对在一家中资公司工作、月薪2500多欧元的劳拉说,自己现在租了16平米的一个小房子,每月租金就要400欧元,正准备租住的公寓的月租金要850欧元。劳拉表示,从长远来看肯定还是买房子更合算,但是单身的她现在还无法承受。

  除去这两项,比利时人在其他方面就不需要太操心了。从教育到医疗再到养老,国家的一系列福利政策为人们解决了诸多后顾之忧。

  以教育为例,从幼儿园(接收两岁半以下幼儿的托儿所除外)到大学的收费水平都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公立学校费用低廉,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私立学校的收费也在人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以比利时的幼儿园为例,孩子每个月只需交50多欧元的饭钱,学杂费一年10欧元,学校组织观看演出或者外出游玩每次也只是5欧元而已。一个月下来平均费用不会超过60欧元。

  此外,比利时的医疗保障也很充分,一般的工薪阶层每年只需向保险公司缴纳100欧元左右的保费,看病和买药就可以报销将近95%,所以无论大病小病,都不用担心无钱看病。

  然而,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还是多少给中产阶级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许多公司为了渡过难关而不得不裁员,或者停止招人。在这种大背景下,失业成为让工薪阶层担心的一个问题。

  一位在英国航空公司工作的比利时人表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很担心公司为了压缩成本让自己丢掉饭碗。

  在比利时,失业人员在头半年内可以拿到与工作时一样的工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记者认识的一位朋友表示,虽然失业后的生活保障不存在问题,但生活质量肯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如果从政府拿到失业金的话,需要经常汇报自己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往来情况,因此免费的午餐吃起来也不容易。

  中国:没房子,不敢“中产”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帅蓉发自北京 “我哪算中产阶级,无车无房无孩子,三无人员。”一见面,张小平就无奈地对记者说。

  河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张小平2004年来北京闯荡。最初在一家计算机类杂志社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勤奋又能干,月收入经常在8000元上下浮动。在出版社工作的女朋友每月也有6000多元的收入。

  那时两人的生活过得很“小资”,几乎很少在家自己做饭吃。然而,2009年底,张小平失业了,婚后买房计划也宣告泡汤。

  “2008年底刚开始看房时,东五环外的房子均价7000一平米,当时稍微犹豫了一下,这一犹豫就拖到了现在,房价每平米已经涨到了一万七。”张小平说,这几年,他的财力在不断积累,却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

  “我知道很多人都面临和我同样的问题,如果不是个体的原因,必然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张小平感慨道。

  在北京上地一家大型软件公司上班的周琦也面临着类似的困扰。他和妻子工作不错,收入不菲,算是标准的“中产”家庭。原本他们一直没想买房,直到今年年初妻子意外怀孕,才意识到该有个固定的家。不过周琦无论如何算计,在动辄数百万的房价面前,他备感无力。

  “中国人特别注重房子,认为你有了房子才进入稳定的经济生活状态,这个房子的概念和中产阶级身份是紧密相连的。”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教授李春玲说,目前的房价不太有利于年轻人很快加入到中产队伍里来。

  “由于房价的高涨,中产阶层的生活状况出现了问题,使他们对这个阶层的本质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够强,主要表现为个体不够坚强,总体不够成熟,出现了‘苦奴’心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分析。

  而缺乏社会保障也使得很多即便有房有车的人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场病或者一场意外就变成穷人。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没有上千万不敢说自己是中产阶级吧。”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这些大众概念中的“中产”或“准中产”们大多认为中产是一种不可及的生活状态。(文中人名为化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