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利益集团压力增加部分国家贸易保护倾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23:49  CCTV经济半小时

  2009年4月2日,G20首脑在伦敦举行第二次峰会。美英作为现有的世界金融格局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强调如何度过危机,而法、德等国则希望抓住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来改变美国和英国所主导的金融格局。而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希望各国携手度过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也希望完成金融体制的改革,从而反映出自己更多的权利。除了中国,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因此他们希望发达国家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短期金融援助。

  尽管有众多分歧,但是面对金融海啸,各国依然能够团结起来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危机。

  英国首相 布朗

  布朗:这是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一天,我们制定了全球经济复苏和改革的行动计划,而不是停留在谈论阶段,我们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我们今天所发出的信号是清晰而且明确的。

  2009年9月24日, G20第三次首脑峰会在匹兹堡召开。此次峰会宣布G20取代G8成为商讨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在这次峰会上,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开始凸显。美国在会议开幕前便抛出了平衡全球经济的提议,意图将注意力转移至中国、德国等贸易盈余国家。而德国则强调金融市场监管依然是首要问题。在IMF改革上各国也存在分歧。美国提出的方案主要是削减欧洲国家的席位和投票权,但是英法等国则认为投票权改革应该和美国的一票否决权改革同时进行。此外,法国明确表示希望银行业奖金实行“封顶”限制,但是美国对此却仍然持保留态度。

  2010年6月26日在多伦多召开了G20第四次首脑峰会。这次会议上,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分歧。美国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促就业”,因此要求继续推动经济刺激计划,而欧洲由于面临主权债务危机,首要任务是“削减财政赤字,度过危机”,因此主张紧缩财政。

  有别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前三次峰会,本次峰会没能就核心问题达成一致。

  巴曙松:国际舆论认为多伦多的这个第四次峰会,达成的有效的成果,就明显小于在危机时期这个华盛顿峰会、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因为危机时期大家感觉到一致行动的这个迫切性。那么这个,经济开始分化复苏之后,要在G20这样一个20国的差异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里面寻找共识难度很大。

  G20从它成立之初,曾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各国利益的分歧,而争议不断。这自然也影响到每次峰会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2008年召开的华盛顿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就应对世界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措施达成了行动计划,并在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国家合作等五个领域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欧盟等二十国集团领袖还做出承诺,至少12个月内不会施行保护主义措施,然而,这些领袖们的共同声明墨迹未干,许多国家就把这一承诺抛在了脑后。在峰会结束的仅仅三天,印度就宣布对进口豆油开征20%的进口税。印度尼西亚宣布对至少500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紧接着,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也纷纷调高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一场贸易保护混战就此拉开序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汤敏

  汤敏:全世界都是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候,发达国家现在正在讨论它会不会二次探底,他们把这个祸水外引,那么从国内的政治舆论来说,从国内的这些利益团体的压力来说等等这些方面很容易使一些国家加大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汤敏告诉我们,金融危机爆发的特殊经济环境,是这些国家没能遵守承诺,而纷纷掀起的贸易战的主要原因。在首次G20峰会召开的12个月之内,20个成员国中,有17个国家相继实施了贸易限制措施。

  汤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汤敏:某些国家你采取这些政策来侵犯了我,所以我也不得不去做些什么,防御的政策,每个国家都认为他有一定理由,每个国家都出于各种各样的说是因为你怎么样了,我才怎么样

  最终,首次华盛顿金融峰会被很多媒体认为是“承诺太多、行动太少”,只能“画饼充饥”。

  如果说在华盛顿峰会上,G20各成员国还有一些时间来争论谁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那么在2009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G20伦敦金融峰会上,“如何摆脱目前危机”、“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如何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则成为伦敦峰会的主要议题, 在这次峰会上,多个国家在声明中承诺“自觉不从事竞争性货币贬值”,但这一承诺的实效也大打折扣。就在不久前,美联储刚刚宣布,正式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曹远征

  曹远征:由于美元是国际上一个中心货币,它一扩大流动性并不复苏美国经济,反而流动性就会流到其他各国,那么引起各国汇率的波动,所以9月份以后各国汇率全部开始波动,那么各国为了平抑汇率,有的国家就开始汇率干预政策。

  不管量化宽松政策能不能够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但它对其他国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让很多经济学家感到忧心忡忡。

  汤敏:你看现在各国都竞相在贬值或者竞相在量化宽松,竞相在扩大他们的货币政策,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发钱,那么最后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出现全世界的流动性过剩,各国都发钱最后结果就是,整个的全世界通货膨胀上涨,很可能危机可能会变成一场更严重的危机。

  事实上,G20的前四次金融峰会,在世界各国携手共度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在峰会上已经达成的共识,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执行。

  曹远征:那么现在它基本上说还是一个论坛性的,是大家达成共识,但共识并不一定是大家,是个决策或者政策性的机构,一定会要这么办

  实际上,在G20峰会上我们看到的合作也罢,争论也罢,都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重新调整经济板块的一个缩影。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中间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那么,作为一个在危机中诞生的对话机制,G20峰会能否走下讲坛,真正把领导人的口头共识变成各国的实际行动呢?

  回顾G20峰会两年来的历程,峰会最初展现了全世界面对金融海啸,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精神,给身处危机中的人们带去了宝贵的信心。可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演化和议题逐渐深入,也有人也对G20峰会有了更多期待,不仅希望看到各国领导人坐而论道,更希望它能发挥出实效。这样的期待能够实现吗?我们再来听听各方分析。

  G20目前对于各国而言更多的是一个论坛性质,它不具备任何约束机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G20的峰会似乎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不过曹远征认为、G20峰会的价值在于,全球能够在这样一个论坛上了解熟悉彼此的需求,从而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共识。

  曹远征:共识,对全球最重要的问题形成共识。首先有共识才能制定政策,如果没有共识其他事都谈不上,所以共识是第一位的。

  曹远征认为,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G20只是一个国际合作论坛,不能赋予G20过高的期望,这一看法也得到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的认同。

  汤敏:首先第一个G20它本身它不应该有太多的约束力,它是一个,还是一个大家之间共识的会谈。所以在这里头首先一个,就是要强调合作,我们过多的去关注它的什么承诺,或者这里头有什么,最后谁不遵守了会,给它一个什么惩罚,我觉得这个呢可能是一种过高的期望。

  对于G20目前发展阶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汤敏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汤敏:老是讨论这些敏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注重求同而且老去讨论那些存异的地方,它就应该来说解决不了问题。第二个,就是这个G20它本身需要一些试措,那么在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可能要多试几种方式,那目前来说老是集中一种,基本上一种方式或者一两个题目,老在讨论,能不能再多几种方式,看看哪个比较好过河。

  那么,G20峰会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被推上全球经济的前台。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平稳,G20峰会究竟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令全世界瞩目?它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曹远征:它现在正在一个十字路口上面,是不是要把它常设化、机制化,那么实际上是在多伦多峰会中间似乎隐含了这个意思,是说要努力把它做到机制化,这个机制化的可能性大于它这个其他的可能性。

  曹远征认为,G20如果要对世界经济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必须向机制化的方向迈进,而这种说法,也得到了汤敏的认同

  汤敏:如果说危机之前,我们需要G20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G20。

  金融危机的阴霾看似渐行渐远,但是各国经济复苏的不一致性还会暴露出层出不穷的问题,G20正在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如何完成从“拯救危机”到“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使命的转换。如何把这一机制常态化,从而使全球经济能够在各国共同利益的推动下稳步前进,这将是G20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汤敏:这20个国家,占了世界经济的80%,如果这20个国家在某些问题上能够有共识,能够一起来推动的话,它对世界经济一定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

  半小时观察

  尽管全球经济正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最初的恐慌和彷徨正在消退,但导致危机爆发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依然没有解决。一些人甚至还寄希望于用传统的货币战、贸易战,将眼前的危机转嫁给别人。这些饮鸩止渴的办法,丝毫无助于全球经济走向复苏,只会给未来的世界埋下更危险的隐患。正因为这样,现在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关闭对话大门,而是继续加强对话的广度和深度,把各国在博弈和协调中达成的共识,变成大家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不管怎么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层次的经济对话,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它走向常态化和机制化,让世界经济听到的是更多的福音,而不是一次又一次争吵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G20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