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3国家赞成废除世界时 中英不在此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6日15:14  国际先驱导报 微博

“取消闰秒将耗费几百亿成本”

  被垄断的时间与中国的立场

  目前,在国际无线电全会给出的表态名单上,16个国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13个国家赞成废除“世界时”,而中国、英国则不在此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 长久以来,人们所讨论的时间大多停留在物理科技范畴,但总有一些时刻会给人们以提醒:时间在谁一边,追究到最后,往往成为科技之外的话题。

  美国等13国支持废除世界时

  2007年,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把该国时区从西4区调整至西4.5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计时专家乔纳林·贝茨评论说:“这是借题发挥的典型例子──通过改变人们的作息时间来表明自己掌控着人民的生活。我不接受把时区往后挪半个小时能带来什么实际利益的说法。”在科学家们看来,时间的问题最终并只应放在科学范畴来讨论,但心急如焚的政治家们显然不这么认为,即将到来的国际电信联盟大会践行的就是另外一套哲学:科学家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官员们投票决定。

  将会出现在日内瓦电信联盟大会参与讨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告诉本报,就他目前收到的会议方给出的名单来看,已表态的国家有16个,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支持废除世界时采用原子时的国家有13个,中国不在此列。

  而早在几年前,《泰晤士报》就曾有一则报道提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希望全球时区的基准点格林尼治也能在网络空间中成为时区基准点——英国人早已意识到对时间的掌控是多么的重要。

  有趣的是,当时布莱尔的理由是:目前在因特网上进行的商务活动大多使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但是大部分计算机时钟将因特网与电子邮件信息上的时间变更成当地时间。因为这个提议,布莱尔曾被美国人嘲讽为“妄图重新掌控世界的查理二世”——因为早在1884年,格林尼治被选为全球时区的基准点,正是鉴于英国当时在国际商务中占据的主导地位。

  技术背后的利益之争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废除世界时转而使用原子时还意味着官方时间将首次与天文意义上的地球自转脱钩。“也就是说,我们所使用的时间第一次与我们脚下的地球没有了关系,”董绍武说,这也许意味着,多年以后,我们的小学生们要顶着星月去上学了——秒钟、分钟和小时的长度不再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相关,而是完全由铯原子的振动频率来决定。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罗伯特马西说:“这种变化将造成深远的文化影响。我们将割断太阳信息与钟表之间的联系。”这还将给天文学家带来影响,迫使他们花巨资修改天文望远镜的操作软件。日晷的精度会变得比现在还要差,而水手几乎不可能再使用六分仪来驾船了。

  这样的调整让有些科学家很恼火,持反对意见的董绍武就因此在无数公开场合与其他科学家争论。在中国,闰秒的信息就是经由国家授时中心通过授时系统发播出去,高精度时间需求部门通过专用定时接收机接收无线电信号,自动进行“闰秒”。董绍武对记者说,中国的相关机构都已经适应了闰秒的存在。即便是北斗导航系统,都已经做了调整。据他了解,北斗导航系统的专家也反对取消闰秒的提议。

  董绍武认为,从技术上而言,现在的国际标准时间体制可以有效运转;其次,现有的时间标准既照顾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利用了原子时的准确秒长,因此没有必要去进行修改。如果取消闰秒,对于中国来说,其成本则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可能要几百亿”。

  这些钱都会花在哪里?董绍武解释说,成本主要涉及接收终端的设备费用,以及软件重新编制的费用。所以,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他希望维持现状。

  而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时间频率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黄佩诚也曾对媒体指出,国内买了很多美国的正版软件和设备,如果修改,要给美国很多钱。他认为,可以参照千年虫时候的改造成本。“上次千年虫的时候,美国自己就花费了几十亿美元。”

  但也有科学家从同样角度认为,闰秒也会造成混乱,导致软件出问题。比如1996年的闰秒致使美联社电台的计算机播出了错误的节目。

  突破垄断需要技术前提

  作为微小的计量单位,一秒钟鲜少能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痕迹,除非是极为特殊的情况,例如,2008年的最后一分钟就有61秒,那一年,正确的新年倒计时是“三、二、一、一”,这多出来的一秒,便是为了协调原子时和世界时误差而出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时间频率除了报时和校准之外,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两个方面体现在电厂发电和高速通讯。

  例如,由于发电厂输送的都是交流电,要使两个电厂输送的电不相互抵消,就要求发电厂配备时标保证双方在同样的频率、同样的相位上同步发电,而时标的精确与否则取决于基准钟(原子钟)的性能。高速通讯方面也是如此,为了避免出现异地通讯“信号打架”的现象,数字信号的发射必须同步。

  但现实是,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卫星技术与时间频率结合产生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发展,以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和重要性成为现代国防重要基础技术支撑。在海湾战争和北约空袭南联盟过程中GPS系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GPS更是直接进入计量、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甚至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目前全世界GPS的时间体系全部依赖美国军方原子时,并溯源到铯原子喷泉钟。美国对GPS持向全世界全面开放免费使用的政策,其潜在战略目的是要让全世界全面永久依赖GPS——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些年美国数次主张废除世界时使用原子时,正是基于这一利益需求。

  作为一个科学家,董绍武在谈到时间之争的利益问题时保持了一贯的谨慎,但他也坦承:“从科学角度讲,当然是国家的技术越强,说话的底气越不一样。”而据报道,直到近些年,我国才实现高精度原子钟的自主发明,针对美国在GPS一国独大的情况,我国于2005年决定发展独立自主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II),预计2012年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前有媒体所传递的“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态度也由坚决反对变得相对缓和”这一信息,董绍武予以否定,“至少我目前所了解到的,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存在态度上的任何变化,我的提案和备稿依然是反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时间 世界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