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钦独立军司令部官员在前线接受采访

2013年01月17日15:58  南方新闻网

  平安夜炮声

  这一次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的战争是从2012年圣诞节开始升级的。

  2012年12月25日,缅甸政府军要求克钦独立军允许其补给车辆前往一处军事基地,后者以“对方所携带武器可能会用来攻击己方阵地”为由拒绝。随后,政府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开始进攻。笃信基督教的克钦族人,将政府军在圣诞节期间的宣战视作强烈的挑衅。

  炮声早在平安夜就已经响起。24日晚,105mm口径榴弹炮的轰鸣打断了缅甸北部的克钦邦拉咱市(Laiza)的新年庆祝活动,这里是克钦独立军总部所在地,而传来炮声的拉甲羊(Lajayang)缅甸政府军兵营距这里仅有13公里。这一轮炮弹,并未落在克钦独立军的阵地上。缅甸政府军希望一轮空炮能威慑对方。

  克钦邦面积与中国重庆相当。经过此前19个月的交战,克钦独立军的生存空间已压缩至中缅边境的狭长地带,包括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已处于政府军控制之下。

  2011年6月9日,缅甸政府军以保护投资为由,要求克钦独立军撤出中缅共建水电站项目区域的营地,改由政府军接管。冲突由此发生。克钦独立军认为这是政府军试图控制自己管辖区域,扣留了三名穿越该区域的缅甸政府军官兵,对方则抓了一名克钦独立军联络站的联络员,双方随即进入交火状态。

  起初,缅甸政府军曾宣称“会在一星期内拿下克钦”。然而,克钦山区沟壑纵横,山峭林茂,重型武器无法施展,只能以步兵作为战斗主体。克钦独立军坐拥地利,通过“山地丛林与城市街头巷尾相结合的运动战”成功地拖住了政府军。

  “从开战到2012年末,老缅军已经和克钦军在多处地方大大小小交战2400多次。”克钦独立政府内政部官员森瓦不久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介绍说,政府军伤亡被俘人员超过6000人,克钦独立军的伤亡约200人。政府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仅占领交通线沿线和一些城镇据点,广大山区村庄仍在克钦独立军控制中。

  缅甸政府军对缓慢的进度失去了耐心。南方周末记者通过消息渠道获知,2012年9月份,缅甸军方将作战不力的前线主将撤掉,新任的北方军区司令通通农将军是缅甸军队现代立体战专家,擅长多兵种联合作战。克钦独立军司令部李姓秘书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尚没有对方更换主将的消息,“但新近的几次战斗显示,政府军的战术方针的确与以往不同”。

  更换主将以及武器装备优势,让政府军圣诞节以来的持续攻势,比以往更具威胁。地面推进之前,空军会派出战机侦察并空袭克钦独立军目标,并辅以火炮攻击。

  新战术让政府军较为顺利地攻下了克钦军的战略高地“711”据点。“711”据点地处关隘,往南,即可威胁几公里外地政府军兵营,向北即是克钦独立军大本营拉咱,是拱卫克钦大本营的最后屏障。

  “711”据点的战斗持续了数天,阵地易手数次。白天,政府军借助火力优势夺取了阵地,克钦独立军则在夜间偷袭以白刃战夺回。据克钦独立军单方面通报的战况,他们在一次偷袭中就歼敌30人,俘虏6人。但就在1月4日,缅甸新闻局发布通告,政府军部队已经扫清并占领了克钦邦“711”高地及其周边地区。

  “武装直升机和战斗机的轰炸会迫使我们让出阵地,不然的话,就算他们(政府军)有几万人也攻不下。”1月15日,李姓秘书在前线战壕中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独立军士兵非常勇敢,并不惧怕对方的空中优势。”

  随着战事持续扩大,政府军空袭和炮击范围进一步扩展。2012年12月30日18时30分,3发缅军105毫米榴弹炮炮弹落入云南盈江县那邦镇区域,导致一幢民居受损,这些炮弹的目标本来是与那邦镇一河之隔的拉咱。克钦独立军已经发布动员令,将军队原有的6个旅扩充到30000人,不少女性应征入伍。同时,中缅边境上的克钦族难民也连日剧增,据信分布在国境线两侧的逃难人数已达十万人。

  随着“711”高地等一些据点失守,局势已经对克钦独立军不利。由于缺乏弹药和重型武器,很多克钦独立军士兵都拿着破旧的步枪作战。多名克钦独立军士兵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为节省弹药,司令部已经下令士兵须等到敌人近身时才能开枪射击。

  “我们在拉咱的外围修筑了战壕,布置了超过2000人的军队。”李姓秘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建制被打散,这些部队多是混编而成,他们会为了“保卫中央”死守拉咱。而据缅甸伊江新闻社(The Irrawaddy)1月16日报道,政府军已经开始进攻拉咱。

  “一旦缅军攻进拉咱,我们就会炸掉所有大楼,进入山区。”克钦独立军情报处副参谋长阿诺在2011年6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克钦独立军已经做好了重新打游击战的准备。而现在,这已成为不得不为的选择。克钦独立军司令部李姓秘书证实,克钦军政领导正在撤出拉咱,前往勒新(音)地区。

  半世纪恩怨

  不管这场战争最终的走向如何,都将改变目前克钦邦和缅甸政府之间半世纪以来的对峙格局。

  1994年8月4日,处于困难之中的克钦独立军与缅甸军政府“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谈判签署了停战协议。克钦独立军划入政府军序列,编为“缅甸国防军克钦独立部队”。双方将停战时占领的区域划为各自的管辖防区。

  在此之前,克钦独立军作为缅甸国内的少数民族武装之一,已经同缅甸中央政府对抗了近半个世纪。

  “克钦人是丛林旅行的最好伙伴。如果你把他扔进河里,他会口衔鱼儿露出水面。”美国探险家盖洛在他1903年缅甸的游记里如此赞叹克钦人与当地环境的契合。这些幽灵一样的丛林战士几乎天生就是游击战的好手,抗日战争期间,他们发动的“影子战”让日本人吃尽苦头。

  二战结束之后,“缅甸国父”昂山将军曾身穿克钦服饰来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说服克钦民族一起联合建立国家。克钦族人接受了昂山的建议。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响应。1947年2月12日,昂山代表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首领们签订了著名的《彬龙协议》,保障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的权利。1948年1月,拥有五个营兵力的101克钦突击队转入了新成立的联邦国防军。

  克钦人与缅甸中央政府的“蜜月期”十分短暂。随着昂山被刺,他的继任者并没有遵循《彬龙协议》。1949年,克伦族武装反抗缅甸联邦政府,克钦人随后加入了克伦人的抵抗。1960年,克钦独立组织建立,开始了武装斗争。战事蔓延至其他少数民族,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当时的缅甸政府总统奈温曾感慨地说:“缅甸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就有多少支反政府武装。”

  1963年6月至1964年11月,克钦独立军十分活跃,在缅北多地都建立了据点。政府军从1964年12月开始对克钦独立军进行围剿,持续10个月的战斗使得克钦独立军伤亡惨重。为东山再起,克钦独立军派人到泰国、印度等国求援,并开始贩卖毒品走私玉石,以筹措经费。

  政府军和克钦军打打和和,1962年、1973-1974年、1980年至1981年及1994年,双方先后多次签订过停战和平协议。

  根据1994年签订的和平协定,缅甸政府承认克钦独立组织的合法地位,决定在密支那东北部设立“克钦邦自治区”(克钦邦第二特区),允许该武装在仰光、曼德勒、密支那等地设立办事处。克钦独立组织则同意放弃武装斗争路线。但双方在克钦独立组织控制区域上的分歧并未解决。

  即便在和平时期,克钦独立军仍保持着六个旅约两万人的军力。“克钦政府”规定男子从13岁起就必须当兵,且终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后不在军队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战事发生就必须马上回来。

  近二十年的和平,推动克钦地区的经济发展,赌场、玉石、香蕉等都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克钦与中国边境的贸易繁荣起来。克钦军的总部拉咱,就是在这段时期作为口岸发展起来的。这里的流通货币是人民币,手机信号也来自中国。

  重回谈判桌?

  2013年1月10日,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掸邦第三特区(SSPP/SSA)、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发布《就克钦邦战事升级的联合声明》,呼吁在不分裂国家的原则下,希望政府军停止对克钦独立军的战争,双方重启对话。

  克钦的动荡局势已经引起了缅甸少数民族的不安,不少民族武装担心即使他们同政府已经签订了和平协议,克钦独立军的命运也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据《时代周报》援引克钦官员的说法,目前已经有掸邦北部军、崩龙族解放军、果敢同盟军、若开民族军、全缅甸学生民主阵线(学生军)和一些印度民族叛乱武装等陆续参与到战争中,并且都投入到最前线与缅军直接战斗。

  “同盟军与克钦军是友军,唇亡齿寒。但并不是说我们参与了克钦对缅军的战斗。”果敢同盟军新闻发言人1月16日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写道。

  缅甸总统吴登盛1月10日致函缅甸联邦议会说,政府与克钦族独立军讨论停火及政治对话的大门一直敞开。实际上,战争爆发后缅甸政府同克钦独立组织(克钦独立军)的和平谈判已经进行了11次,上一次在2012年10月30日。2012年底,缅甸政府已向克钦独立军发出了新一轮和谈邀请。

  “多年的民族隔阂已经造成冲突双方的信任感极差,要坐下来谈还是需要大国施压。”缅甸问题专家、云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贺圣达介绍说。他认为,目前缅甸政府想要收编克钦独立军,而克钦人希望保有武装实现高度自治,二者立场相差太远,短时间很难有坐在一起谈的基础。

  此次的圣诞节攻势,恰好是从12月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英国外交大臣海格访问缅甸、承认其民主化改革成就时开始。但冲突的升级也让国际社会开始检讨对缅甸民主改革的乐观期待。

  眼下,国际社会各方向缅甸政府的施压正在加强。

  2013年1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希望缅甸政府同有关方面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缅北问题,维护中缅边境地区安宁与稳定。

  美国驻缅甸大使德里克·米切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已经私下向缅甸政府表示了对冲突升级的担忧,并希望双方认识到事态只能通过政治方式而非军事手段来解决。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1月3日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政府对缅甸政府军的空袭表示担忧。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1月2日敦促缅甸政府停止任何伤及平民以及促使冲突升级的举动。而国际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在当地走访发现,缅甸政府军和克钦军都存在虐俘、强奸、强制征兵、集中处决、征用童军以及埋伏地雷等现象。

  1月14日,英国众议院针对克钦形势对政府进行了紧急质询。英国负责外交及联邦事务的副国务大臣阿利斯泰尔·伯特(Alistair Burt)向议员们保证,欧盟针对缅甸的制裁只是暂停,而没有解除,随时可以重启。2012年4月,欧盟议会决定,鉴于缅甸正在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暂停制裁缅甸一年,这项政策将在即将到来的201 3年4月被重新检视。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日本前首相鸠山承认钓鱼岛存领土争议
  • 体育曝足协副主席韦迪离职 法规司司长或接任
  • 娱乐柴静与老公就餐照曝光 与友交流甚欢(图)
  • 财经我国连续两月增持美债仍是美国最大债主
  • 科技苹果阶层符号:正撕下“高富帅”标签
  • 博客柴静:回应观众对《兰考弃儿》的疑问
  • 读书蛇年解蛇:吉祥与邪恶双生花
  • 教育孩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各类考试逾千场
  • 育儿看到残疾胎儿微笑孕妇决意不堕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