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罗-阿隆索-洛佩斯(1948——)
佩德罗-阿隆索-洛佩斯1948年出生于哥伦比亚,绰号“安第斯野兽”,被指控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先后奸杀了300多名幼女,1980年被判57 项指控成立,至今仍在厄瓜多尔服刑。
洛佩斯的成长经历极其灰暗,母亲的妓女身份造成了他过早的性成熟,在他8岁时就通过爱抚妹妹获得性快感,同时形成了对女童的“特殊癖好”。他的青少年时期先后遭到多名成年男性的性侵犯,这彻底扭曲了他的性观念。
1980年入狱后,他因为接受了一个名为雷特纳的自由摄影记者的采访而开始被世界关注,采访中他表示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作案方法和享受过程的心理满足感,比如炫耀自己是“本世纪最知名的人”、“只有杀手才能懂得我的快感”、“最喜欢在日出时分看着女童的脸,达到性高潮之后再用双手把她们掐死”等等,毫无内疚和悔改之意。
洛佩斯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惊人的“谋杀记录”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被害人的防范意识不强,洛佩斯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特别提到他非常“喜欢”厄瓜多尔女孩,因为她们“天真无邪且容易信赖他人”;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秘鲁三国政府也难逃其咎,他们往往把辖区内大批女孩的失踪问题归结为人口贩卖以及集体组织卖淫等案件来处理;最后,作为时代背景,20世纪70 年代前后,中南美洲地区诸多国家军政体系的混乱也为洛佩斯提供了近乎“完美”的作案环境。
约翰-韦恩-盖西(1942——1994)
约翰-韦恩-盖西由于常常装扮成一个他自己设计的形象“小丑坡格”参与慈善活动而成被称为“小丑杀手”。盖西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与父亲的摩擦不断。9岁的时候他被他父亲的一个朋友猥亵,青年时又曾离家出走,期间他曾独自在停尸房与一具男性尸体过夜,这些经历都对他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刺激。
1967年,盖西性侵了数名年轻男子,并因此被判处十年监禁。18个月后盖西获得了假释机会,并在1971 年恢复了正式公民身份。盖西此后事业发展顺利,他加入了“乔利小丑”俱乐部后就经常以小丑坡格的形象参与到众多本地聚会和慈善活动。
从1972年开始,盖西至少对33名男孩和年轻男性进行了性侵犯和谋杀,受害者大多是逃亡者和男妓。盖西从芝加哥车站或者街上挑选受害者然后将他们诱骗到家里,随后将他们绑住进行性侵犯并残忍杀死。盖西向警方自首后,他承认自己在1972年至1978年间杀害了大约30多人。
警察随后在盖西家里发现了29具被掩埋受害者的遗体,并在附近的河里发现了4具受害者的遗体,最后盖西被判处死刑。盖西被执行死刑后,他的大脑被移出进行“暴力型反社会人格”特质检查,但结果显示盖西的大脑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在20 世纪90 年代的一次采访中,盖西说他在第一次杀人后感到“精疲力尽”,但同时他还说这次行凶让他感到自己兴奋到了极点,“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死亡能带给我最大的快感”。
杰弗瑞-戴默(1960——1994)
戴默是《沉默的羔羊》中食人医生汉尼拔的另一原型,犯罪史上最冷血、最令人发指的同性恋连环杀手。戴默的典型作案步骤是:绑架,杀人,奸尸,而后吃人。常常是把爱吃的部分留在冰箱里面,再用浓硫酸处理掉尸体的其他部分。
这样一个残暴冷血的杀手,幼年却“漂亮得像个女孩子”,受到父母格外的疼爱,因此他颇为自恋,然而清秀的面容也招致了邻家男孩的多番骚扰,导致戴默的性心理发生扭曲。10岁的时候,他就喜欢拿小动物做试验,常常肢解尸体并用硫酸处理尸骨,这让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杀手日后的作案手段不过是延续了儿时的“玩乐”。
戴默的父母经常发生口角,这种家庭的不和睦最终以离婚收场,父母离异对戴默心理上造成的伤害使得他变得愈发孤僻。戴默中学毕业后没能考入大学,只得入伍服役,但是又因为酗酒而被强制退伍。退伍后的戴默进入了密尔沃基市的一所工厂工作,在那之后他开始经常出入同性恋酒吧并结识了史蒂文·托米——他自1978 年之后选定的第一名被害人,而杀死托米成为他彻底疯狂的开端,持续至1991年,戴默作案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戴默在整个80年代甚至都未进入警方的侦查视野。直到1991年,最后一名受害人黑人青年爱德华挣脱手铐报警,警方在戴默的冰柜中发现尸块和人头才使这个杀人狂魔浮出水面。戴默最终被判957年监禁。1994年囚犯斯卡沃伺机杀死了戴默,声称是“替天行道”——这对不惜杀死他人来逃避孤独的戴默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戴默的故事于1993年初次搬上大荧幕,曾与戴默是校友的漫画家贝克德尔福于2002年出版了漫画集回顾这位杀手的青春期事迹,探索频道还为戴默残酷冷血的一生拍过纪录片。
亚历山大-皮丘希金(1974——)
皮丘希金是俄罗斯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他因为用国际象棋盘记录受害者人数而被俄罗斯媒体称为“棋盘杀手”(Chessboard killer)。皮丘希金的童年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他跟母亲和祖父一起生活。他在四岁时头部受到撞击导致情绪不稳,从此开始接受精神疾病中心的监察。祖父去世后,皮丘希金经常带着狗到比茨维斯基公园散步,而这只狗的墓地后来成为皮丘希金后来的杀人场所。
皮丘希金于1992年首次杀人,受害者是他的同学米哈伊尔·奥季丘克。这次杀人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愉悦感。2001年,皮丘希金开始频繁杀人。皮丘希金在住所附近的火车站挑选受害者,把他们诱骗至比茨维斯基公园,然后用伏特加灌醉受害者,扼死他们或把他们扔下引水道淹死。每当皮丘希金杀死一人,他会将一枚硬币放在手绘国际象棋棋盘其中的一个格子里,并为格子编上号码。
随着俄罗斯警方多次捉错凶手,皮丘希金感到非常失落,开始愈加频繁的作案。
2006年6月16日他终于被俄罗斯警方拘捕。皮丘希金自称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在比茨维斯基公园杀死了63人,震惊了整个俄罗斯。他视谋杀为一种伟大的事业,法庭上他宣称:“我是检控官、法官、刽子手。我决定谁可以活在世上。我近乎神。”精神分析学专家指出皮丘希金具有反社会人格,用棋子纪录受害者数目反映出他将他人视作没有生命的木偶。此外,由于皮丘希金只能通过暴力得到性的快感,杀人就成为了他满足欲望的途径,正如他在法庭上说宣称的“不杀人就如同生命中没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