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维客”有话说

2013年12月05日13:16  新民周刊

  中文“维客”有话说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如果内地某家企业出现丑闻,中文维基立刻会进行条目更新。

  记者|金 姬

  当很多“维基人”在感叹英文维基的反水军行动时,中文维基却有些波澜不惊。中文维基有注册成员超过155万人,但活跃编辑只有6600多人,管理员84人。

  在中文维基现有的73.6万条目中,软文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维基百科中文版第一个条目的书写者、中文维基第一位管理员苑明理(网名mountain)对《新民周刊》表示:“如果商业宣传的手法明显,直接会被社群屏蔽。而隐蔽的手法,中文维基不多。因为中国人接触维基并不容易,企业没必要雇马甲到维基上发软文,因为这样做影响力不大,可能更适合国内在线百科。”

  《新民周刊》发现,中文维基的条目争议往往和书写者所在地有关,有时会上演激烈的政治和文化的交锋。从中文维基上的语言设置就能看出端倪:网站从11年前的简体繁体到现在五种版本——大陆简体、台湾正体、香港繁体、澳门繁体和马新简体。而英文维基并不区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此外,中文维基还设有其他独立运作的方言版本,包括闽南语、粤语、文言文、吴语、闽东语、赣语及客家语维基百科等。

  中文维基也面临和其他语言版本维基百科同样的困境:在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中,老编辑在离开,新编辑补充不上来。简而言之,就是编辑数量当年少而精,现在大而博,活跃编辑的流失,使得志愿者们对条目修改及审核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中文维基的诞生

  和大多数人一样,苑明理是从媒体报道上才知道英文维基的反水军调查的。在他看来,这只是维基百科的一种自我修复罢了,没必要大惊小怪。“恶意编辑的问题,在维基百科创立之初就已存在。人工管理总有失误,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维基百科的魅力,正是在于没有人或部门来决定某个条目应该怎么写。”

  苑明理和维基百科结缘是在2002年9月底,当时正在北京大学读硕士的他检索英文资料时,发现google老是指向同一个网站Wikipedia。“我觉得很有趣,心想这我也能编啊,于是就开始了。”一经注册,苑明理就拥有了维基百科的“编辑”权,这活儿并不轻松。

  早在2001年5月,中文维基就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维基百科计划同时成立,但它并不支持中文输入。当时中文维基百科的页面上全是一些测试文字,没有真正的内容。“我当时和网上认识的一个新加坡小伙,都觉得维基百科很有趣,所以就一起做了汉化。因为软件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整个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

  2002年10月24日,苑明理撰写了第一个具有中文内容的维基百科主页。维基百科总部发现了这个微小但意义深远的变化。3天后,美国方面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后台程序升级,成为支持中文输入的版本。

  不久,网名Formulax的中文编辑也加入进来,和苑明理一起做了站点的翻译工作。11月17日,当界面的翻译工作告一段落时,苑明理翻译了英文条目Computer Science并粘贴上去,“计算机科学”成为了第一条实质性的中文维基条目。 2003年10 月,中文维基的13个管理员投票决定正式中文名,其中有9人选择了苑明理的提议:“维基百科”。

  论战是家常便饭

  “早期中文维基的管理者贡献良多。”苑明理回忆。他们贡献的不止是中文条目,更在于及时将中文维基解决争端、协调众声的机制和规则建立起来。国内习惯地把维基百科的参与者翻译成“维客”,而中文维基的参与者更愿意称自己为“维基人”,这个略带自豪感和满足感的称号更多地意味着一个共同写作的群体。维基人习惯于在存在争议的词条上注明“此章节的中立性有争议”,以示对资料使用者的提醒。

  据苑明理回忆,有时他甚至声称要因此退出维基项目。与大部分争吵的原因不同,对内容的讨论主要围绕中立原则,只不过各方对“中立”的理解不同。维基百科的条目就是在这样严格得近乎苛刻的审查中诞生。“维基百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规则之下的众声喧哗,直到共识。”苑明理总结道。

  2004年,Dictioner在“南京大学”条目中称该校:“科学名世,人文誉远”,并加入上百位知名南大校友名单;又以柳诒徵的《五百年前南京之国立大学》、《南朝太学考》等文献为据,加上了“源自公元258年的南朝太学”的描述。

  这番举动在社群里引发许多维基人的批评。“条目中的溢美之词太多了。维基本身只中立地陈述事实,不参与评价。如果需要加入主观性的评判,可以使用类似‘有观点认为……’的表达方式,并且注意多方观点的平衡表达”。甚至连南大学生也看不下去:“连太学和国子监都扯上了,简直寻根成癖了。那是南京历史,不是南大历史。”

  Dictioner和他的支持者们则不依不饶地回应:“南京大学的学生未必对南大了解够多……寻根癖是很好的事情,尤其百科全书,更需要这种精神。”至今,“源自南京太学”的介绍仍停留于该页面,但争论仍未结束。

  两岸三地的维基人也经常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分歧。今年4月,一个条目引发了部分用户的激烈争论,内容是关于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对共产党发起的一场“围剿”行动,台湾用户批评认为内容偏向中国大陆。今年8月又爆发了有关香港身份的情绪化讨论。由于香港公民持有的香港护照可以免签进入多个国家,这和受到限制的中国护照形成强烈对比。一些内地编辑坚持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作为香港人的国籍标志。对此,有些香港编辑感到很不满。

  在中文维基中,争议最大的管理员是时昭(网名shizhao)。他作为中文维基中编辑次数最多的人之一颇受尊重,却因处事不周而从2007年开始遭遇罢免提案。香港地区的维基百科管理员认为时昭对政治性内容的审核过于严苛,前后共进行了七轮针对他管理员身份的罢免案。维基百科的阅读栏里,保留着每次罢免时正反双方的辩论理由和当事人的陈述,此事直到2011年才告一段落,最终支持罢免196票,反对205票。

  “后来大家觉得罢免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重要的是维护编辑的原则,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政治观去左右编辑内容,这种民主实践,我觉得它是华人地区史无前例的。”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毛向辉说,“维基从来没有政治密室,这也是我们喜欢它的地方。”

  这种争议也体现在中文维基的语言显示上。中文维基百科2002年创立的时候只有两个版本——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然后两个网站合并了。不过,早期的编辑很快发现,新的网站受困于语言分歧引发的问题。中文维基百科2004年试图通过引进语言转换软件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是维基百科上唯一使用语言转换软件的网站。

  今天,中文维基百科网站有五种语言设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全球事务传播经理马修·罗斯(Matthew Roth)表示,无论使用哪种语言,争论都是维基百科的本质。“这个软件还可以看作维基中立原则的一个体现,基于这一原则,它将不同政治体制的编辑聚集在一起,允许他们之间开展卓有成效的讨论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在海外有40个分支机构,香港地区有一个,中国内地却没有。虽然在浏览来源数据上,内地超过香港,居于第二位,但是在中文编辑来源中,香港超过内地,仅次于台湾地区。

  用善意化解恶意

  由于维基百科的错误修正是由无数个电脑前互不相识的维基人人工监控并完成的,因此每一处错误可能很快被修复,也可能会被搁置几个月的时间。

  有时问题会很麻烦,比如Yaohua2000对中文维基的大规模攻击。Yaohua2000曾是中文维基天文学条目的主要贡献者。2004年3月,他在编辑条目“木星冰月轨道器”时更改了条目的规范字体,并在文末署名。这些举动违反了维基百科的编辑规则,在管理员提出质疑后,Yaohua2000仍大面积复制这一做法。

  2004年4月起,Yaohua2000使用机器人在中文维基百科中大量添加没有意义的条目,对年份、干支等词条进行更改,并在文章中添加“Would you like some piggies to eat?”(你想吃些猪崽儿吗?)等奇怪的文字。毫无疑问,面对这样的破坏,管理员们运用了他们所拥有的最大权限——封禁Yaohua2000的账户。

  然而这次破坏所造成的漏洞过于巨大,修复起来十分耗时。令人称奇的是,几乎全世界的维基百科管理员在得知消息后,都自发前来,帮助删除。维基百科的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在2004年5月建立的中文维基用户主页上,写着一句简单的介绍:I am here to help with the vandalbot, if I can。(我来这里帮助修复机器人所造成的野蛮破坏,如果办得到的话。)不久后,维基媒体基金会为管理员们追加设计了“批量删除”的功能,以防备类似的大规模攻击。

  2004年底,苑明理解禁了Yaohua2000。2005年到2006年,Yaohua2000再次对中文维基百科发起了破坏行动。这次他注册了多个用户名,通过技术手段制造恐慌、破坏词条、攻击他人。纵使如此,当Yaohua2000在2007年以原用户名重新登录维基百科,并停止了破坏行为时,一些维基人仍对他表示欢迎。

  实施破坏的人并不少,名为“影武者”的用户曾更换763个账号,不屈不挠地破坏维基百科。但苑明理对此颇显乐观:“整体看来维基用户还是善意者多,否则这个计划不能运行。”

  当志愿者慢慢老去

  中文维基走得并不顺,其他诸多网上“百科”开始占领内地市场。在注意力就是资源的互联网,苑明理对这种蚕食并不太在意。“维基百科不会死,一些在线百科或不尊重版权,随意拷贝媒体内容,或没有真正创作和学习的乐趣,对维基百科不会形成真正威胁。”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如果内地某家企业出现丑闻,中文维基立刻会进行条目更新,而其他所谓的“百科”不但内容更新慢,而且大多文字更像从企业官网复制粘贴的结果。不要忘了,维基百科没有任何形式的广告及营业收入,完全依靠捐赠来维持,社群编辑都是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做着没有经济回报的事,却比那些拥有大量付费员工的在线百科公司做得更好更专业。为什么?维基百科中文版最早期的参与者和管理员之一时昭认为,“国内的在线百科绝大多数没有形成一个社群,这一点对维基百科而言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无意间发现有人在中文维基百科建立了他爷爷严春阳的条目,随手浏览了创建者“stevenliuyi先生”的“功绩”,让他惊叹不已:“中文维基百科的705583篇条目中,有16500篇条目是你创建的,这需要多大的努力!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据悉,“stevenliuyi先生”本名刘翊,去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今年刚赴美深造。刘翊近10年来都是中文维基百科的忠实用户,但直到2010年1月8日才开始参与编辑条目,真正成了一名“维基人”。据悉,“维基人”赞成分享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知道的实用知识,反对发布照抄照搬的网上内容、垃圾信息和其他违法内容。他认为自己很多时候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去年底,有人在知乎网上提问:“大牛们怎样搜集资料?”小刘洋洋洒洒回复了3000多字, 坦承这1.65万条目中,九成都与专业没啥关系,自己几乎一直都在搜集感兴趣的不同领域的资料。他总结,兴趣是促使他乐此不疲持续创编的原因。

  刘翊向《新民周刊》透露,“每天或多或少总会上一会儿维基百科,忙的时候可能只是花十几二十分钟到处看看也不写东西,空的时候有时一天会在上面写好几个小时条目。虽说编辑本身是无偿的,但其实我自己从中是能学到很多新东西的,有时候我写条目也是在巩固我自己的知识,所以还是有动力的。”

  去年11月2日,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首次达到60万,刘翊由“同行”民意推选,负责设计了纪念LOGO,以此呼吁更多人参与到维基百科计划中来。到美国后,需要适应那边学习生活的刘翊在线编辑频率比原先低了不少。像他这样因为时间不够而降低“志愿贡献时间”的编辑不在少数。苑明理最近一年几乎不参与编辑工作,“毕竟我有两个孩子,工作又忙”。

  不可否认,长期让用户无偿贡献,这是非常困难的。就拿每日一微博或者每日一博客来说,能坚持三五年甚至更久的人也是微乎其微,任何厌倦、懈怠的情绪,都有可能让用户流失,“有个新东西更好玩了”,用户在互联网上快速变换的节奏,用户在互联网上行为的转变,让维基百科的活跃编辑正在流失。

  在苑明理看来,经过12年的发展,维基百科基本上无所不包,编辑发挥的余地有限。只有出现新名词时可能需要编辑的大量投入,大多领域只是精益求精的小修小补而已。“做好社群建设,让新老有接替,这其实是维基媒体基金会最大的挑战。”

  链接:

  一、Wiki

  Wiki一词源于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意为“快点快点”。1995年,美国人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开发了这种在Web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的社群协作式写作技术,起名Wiki。

  二、此“维基”非彼“维基”

  2010年,维基百科在其网站首页及各网页,通过文字链形式注明:维基百科与阿桑奇在2006年创立的维基解密(WikiLeaks)不存在任何关系。外界认为,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使用了 Wiki用户界面和网站技术,运营资金均来自捐赠。

  三、维基百科之最

  1第一个维基百科编辑:吉米·威尔士,维基百科的创始人之一,2001年1月15日他在维基百科的首页上写下“世界,你好”。

  2第一家报道维基百科的媒体:英国卡迪夫的《威尔士星期日报》,在2001年8月26日向民众介绍了这个在线的免费百科全书。

  3被编辑次数最多的条目: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同时,仅2010年就有450万人浏览过有关他的维基百科页面。

  4最多产的编辑:英国斯坦福德的理查德·法恩伯勒,他总共在英文维基上完成了75万次的条目编辑。

  网络乌托邦之路

  《大英百科全书》前主编迈克·亨利公开嘲讽维基百科犹如“公共厕所”:“看上去肮脏,用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就算看着干净,也是令人产生错误的安全感”。而维基人相信的是“更多的眼睛发现更多的错误”。

  记者|金 姬

  作为一种平民主义的知识生产方式,一种完全开放的知识传播方式,维基百科对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

  维基百科的创立宗旨就是:“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免费传递一部完整而全面的百科全书,即使最贫穷和最受压迫的人也能轻松查阅。”经过12年的努力,维基百科做到了——登记用户3200万人,被3.65亿名网民使用,是全世界最大的无广告网站。

  维基百科并不是唯一的网上百科全书。2000年,吉米·威尔士(维基百科的创始人之一)和拉里·桑格创立了“新百科”(Nupedia)。他们列了知名学者的花名册,设置了7道编校程序细细把关,每个编写者还必须传真自己的学位证书验明正身——18个月的努力和25万美元只换来了21个词条。威尔士意识到“新百科”需要一个网站来提供内容,这个网站需要有更高的开放度,吸引更多的撰稿人,任何访客都可以在这个新网站随意写东西。这一概念并不新鲜,Everything2就是这样一种关联式数据库,允许任何人发表文章,但谁也不能编辑别人的文章。

  像《大英百科全书》那样的精英在互联网上也是铩羽而归。1999年10月20日,价值1250美元的32卷本《大英百科全书》全部上网,供人们免费查询与下载,但这一模式只维持了2年。由于网络广告发展艰难,《大英百科全书》宣布向个人用户收取60美元的年费。而微软的Encarta,曾被视为对传统百科全书最大的数字威胁,因为它存在于光盘里,随着新电脑免费赠送。等到威尔士在2001年1月15日正式推出维基百科后,其他在线百科全书都成了浮云。

  对于维基百科的运作模式,最大的问题来自对其权威性的质疑。众所周知,正式出版的百科全书,是需要由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花费许多功夫来完成的。18世纪,法国大学者狄德罗网罗了启蒙时代184位学者专家以30年时间编印完成全世界第一套现代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及专业知识百科全书》。而到了维基百科时代,传统百科全书“专家书写”的权力被下放到了每一个网民身上。这如同一块任何人都可以上去涂抹和修改的黑板。

  2004年,《大英百科全书》前主编迈克·亨利公开嘲讽维基百科犹如“公共厕所”:“看上去肮脏,用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就算看着干净,也是令人产生错误的安全感”。威尔士不以为然,因为他坚信多数维基人是善意的,而且网站也会加强管理。维基百科的思想是“更多的眼睛发现更多的错误”,当每个人都可以修改那些他认为不正确的东西的时候,不同观点的彼此冲突和妥协最后就会指向一种最大限度的全面客观。

  此外,维基的技术还保证了每次修改的历史记录都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当读者去搜索一个条目时,他可以看到对这个条目不同的解释方式,最终选择哪一个完全交给读者自己判断。中文维基第一个管理员苑明理指出,维基没有最终的正确条目,它永远都是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中的,参与的人越多就会越完善。

  在水军侵袭、活跃编辑流失的今天,像维基百科这样的网络乌托邦还能维持多久?“维基百科不会迅速消亡,下一个十年至少还会存在。”苑明理告诉《新民周刊》,维基百科还在做各种有意思的探索,如2年前启动的维基数据计划,把维基百科里积累的知识更精细化,变成固定格式,可以让不同语言版本中共享。“人工整理数据后,可以将来用于机器的智能计算。我觉得维基百科将是重要的一个数据来源。”

  苑明理强调,维基百科的一大优点就是所有数据皆可下载,真正贯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民治思想。“即便维基百科消亡了,它某个时期的历史数据会永远存在于地球上,这些知识是大家贡献的,也为全人类所有,这一点不会改变。”

上一页123下一页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3“不要”回击日:勿再就识别区挑衅
  • 体育英超-曼联遭绝杀负 阿森纳2-0 切尔西4-3
  • 娱乐张艺谋回应移民质疑:愿让孩子做中国人
  • 财经任志强:限价式调控还会让房价暴涨
  • 科技中移动成首批4G牌照最大赢家 调查
  • 博客实拍:石家庄晴空和雾霾天对比(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报名胸口碎大石?大学生被熊女友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