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落两起的“中东王”

2014年04月11日15:57  《环球》杂志 微博 收藏本文

  土耳其民众中流传着一段埃尔多安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会面时的谈话。奥巴马对埃尔多安说:“你在保护伊朗。”埃尔多安马上反唇相讥说:“你是以色列的律师,你在保护以色列。”

  《环球》杂志记者/李铭 郑金发(发自安卡拉)

  他曾是一个穷小子,更曾一度深陷囹圄,但他又很快走出低谷,并在政坛大显身手。他不惜和叙利亚刀兵相见,与盟友以色列翻脸,同时铁腕镇压国内反叛势力。他被认为是“新时期的苏丹”,甚至有媒体封他为“中东之王”。

  铁腕、脾气火爆是他的作风,他就是土耳其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时代》周刊曾将他评选为2011年的年度人物。作为土耳其数十年来最强势的领导人,他创造了土耳其的经济奇迹,左右着土耳其的发展方向。而从他在中东居高不下的人气,以及越来越大胆的外交举措看,这位土耳其强人正成为中东不可忽视的风云人物。

  穷小子的总理之路

  现年60岁埃尔多安,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贫寒的穆斯林家庭。少年时他生活很清贫,曾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卖柠檬、小食品以补贴家用。中学毕业后,埃尔多安考入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同时还是当地一家足球俱乐部的半职业球员,一度将加入国家队作为目标。

  埃尔多安并没有沿着体育这条路发展下去。早在大学期间,埃尔多安就追随土耳其前总理吉梅丁·埃尔巴坎,加入了土耳其的伊斯兰运动。1980年军事政变后,他加入土耳其福利党,并成为该党的一名骨干领导人。

  之后,他的政治生涯上并没有出现什么亮点,直到40岁那年。那是1994年,埃尔多安成功当选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市的市长。

  上任后,埃尔多安励精图治,把一个拥挤破败的大都市治理得整洁、干净,而又生机勃勃,外国游客也纷至沓来。这让他获得了良好的政治声誉,为以后更大的政治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保守派,埃尔多安的保守宗教信仰让他付出了惨重的政治代价。

  1998年,埃尔多安在公开演讲时朗诵了一首宗教激进主义禁诗,但刚朗诵了几句,秘密警察随即出现并将他拖走。在被拖走时,埃尔多安还大呼:“这首诗还没颂完。”他最后因“反世俗罪”被判处4个月监禁,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所在的政党也被取缔。

  但在这段时间里,他和旧党派同僚另起炉灶,创建了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该党成立不久就在2002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2003年3月,时任土耳其总统塞泽尔任命埃尔多安为总理并授权其组阁。牢狱之灾后,埃尔多安成功迈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

  个性鲜明的中东强人

  上台之后,埃尔多安在土耳其国内人气急剧飙升,俨然成为中东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在国内,他依靠强大的民意,数次大规模清洗军队高级将领,将之前曾4次政变成功的军方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在不久前的地方选举中,他顶住西方和反对派压力,不惜关闭曝光政府贪腐丑闻的推特和Youtube社交网站。

  在国外,他多次明确对美国说不,拒绝美国借道土耳其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并表示不排除土耳其军队“越界清剿”伊拉克境内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可能。

  对于国内的政治动荡,他直截了当批评西方的干涉,说:“一些外国大使卷入了一些挑衅行动……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否则我们就没必要让你们继续待在我们的国家。”这番言论被认为是针对美国驻土大使弗朗西斯·里恰尔多内,后者曾被报道对土耳其国内的受贿丑闻发表过评论。

  为了赢得阿拉伯世界的尊敬,他对昔日的盟友以色列态度强硬,多次公开批评以色列。

  2009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当时年85岁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为以色列对加沙动武辩护时,愤怒之下的埃尔多安不顾劝阻,拂袖退场而去,全场为之愕然,这成为当天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而哈马斯则对埃尔多安的“勇敢之举”表达了“欢呼和致敬”。

  土耳其民众中还流传着一段埃尔多安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会面时的谈话。奥巴马对埃尔多安说:“你在保护伊朗。”埃尔多安马上反唇相讥说:“你是以色列的律师,你在保护以色列。”对话虽未经证实,但这样的传闻也充分反映了埃尔多安在土民众心中硬朗、霸气的强人形象。

  201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在中东地区国家所做的调查发现,埃尔多安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具人气的政治家,有人称之为土耳其新“苏丹”。在埃及、突尼斯等国年轻人开始走上街头抗议时,一些人在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络上留言说:他们也希望本国能诞生埃尔多安这样的领导人。

  埃尔多安的风光,与他的政绩是分不开的。据统计,2002~2013年间,土耳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左右,人均GDP从2500美元增长到现在的1万多美元,通货膨胀也从70%回落至10%以下。土耳其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从2002年的265亿美元,达到了2012年的922亿美元。特别是2013年,在邻近的欧盟经济一片惨淡中,土耳其仍成功实现了4%的经济增长。

  如今,土耳其已经成为继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之后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新钻”国家的美誉,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寻求更大的政治突破

  在颇为动荡的土耳其政坛,埃尔多安已成功执政10年之久,成为土耳其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理。除了拼经济,这位政治强人相对保守的宗教立场也对他长期执政助益颇多,但这也在土耳其引起了极大争议。

  作为一个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实行着本地区少有的世俗政体。因此,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土耳其一直存在着宗教与世俗,现代与保守的“观念交锋”和“利益碰撞”。

  长期以来,生活富有的世俗精英阶层与传统的穆斯林大众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世俗政治体制尚无法摒除宗教对社会的全方位影响。

  而埃尔多安的强硬伊斯兰主张,迎合了土国内广大中下阶层民众的宗教倾向,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但却遭到世俗精英阶层的强烈不满。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将其评选为“年度人物”时,曾这样评价埃尔多安:他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是个伊斯兰保守派。

  埃尔多安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都会到清真寺做祷告。他西装革履,也主张土耳其妇女在公共场合可以不蒙面纱。但他的夫人和女儿在公开场合则必然佩戴着头巾。

  在埃尔多安的推动下,近年来土耳其推出了包括修建更多清真寺、禁止空姐抹口红等一系列保守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去年,土耳其议会通过了限制酒精类饮料法令,规定晚上10点至上午6点之间禁止售酒、禁止在清真寺和学校附近的饭店卖酒、禁止酒类广告。这些举措被国内世俗派视为“伊斯兰思潮的回归”,背离了“凯末尔主义”。国内青年和世俗精英认为政府独断专行,破坏了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有分析评论称,示威活动把埃尔多安的所有敌人团结到一起,其中包括左派、激进派、大学生、工会积极分子、民族主义者、库尔德人甚至包括足球迷。

  但是,在人数更广大的农村地区,埃尔多安的保守政策却似乎迎合了当地民众的立场,得到他们的广泛支持。

  从目前来看,伊斯兰主义思潮在土耳其有逐渐壮大的趋势,世俗主义日渐衰微。而这也是在众多贪腐丑闻曝光之后,埃尔多安领导的具有较浓宗教保守色彩的正发党仍能在3月底的地方选举中再次高票获胜的原因。

  但随着埃尔多安政府长期执政和伊斯兰化倾向的加强,世俗派力量对现政府以及国家未来走向日益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不安。去年6月开始的席卷土各主要城市的抗议活动就表明了这种担忧。

  已辞职的土耳其文化部长居纳伊也警告说:“党已经分化成了两派:一派是受压制的广大基层群体,另一派是专横傲慢的上层人士。这种专横傲慢的心态是没有前途的。”

  正发党最近再次赢得了大选,也给深陷贪腐丑闻的埃尔多安打了一剂“强心剂”。本次地方选举结果将会对埃尔多安政府下一阶段的政治策略产生直接影响,并决定土耳其短期内的政治轨迹。有舆论就预测,受到本次选举结果的鼓舞,埃尔多安很可能会参加今年8月举行的总统直选,并通过修宪使这个国家的议会民主制转变为“更加强大的总统制”。

  这个中东政治强人正踌躇满志地寻求更大的政治突破。

  文官执政、军人监国

  凯末尔去世后,土耳其军队成功地成为国家坚持凯末尔主义的维护者和仲裁者。1960年后,它多次发动政变,干预政治。然而,军事干预应被用来挽救土耳其的民主,并很快还政于民,而不是寻求长期的军事统治。

  章波

  在土耳其,军队一直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军方曾发动过3次政变,并曾在1997年迫使当时的政府总理下台。可以说,军人干政已成为土耳其的历史传统。

  但自从埃尔多安执政以来,军政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逆转,昔日大权在握的土耳其总参谋长以及海陆空三军统帅,在与埃尔多安的较量中都一一败下阵来。但即便如此,拥有强大实力的军方,仍在土耳其政局中发挥着微妙但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作用。

  突如其来的请辞

  2011年7月29日,土耳其总参谋长厄舍克·科沙内尔及海陆空三军统帅集体向总理府递交辞呈,随后土耳其总统与总理连夜召集会议,迅速任命唯一没有请辞的军方高层将领——宪兵司令内杰代特·厄泽尔为新的陆军司令,代理三军总参谋长一职。

  这场突如其来的辞职风波,暴露了土耳其军方与政府之间矛盾日深,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土耳其媒体认为,4名高级将领的辞职显示了“对政府的抗议”。土耳其军方与政府之间素有罅隙早已不是新闻。土耳其检察机关已先后对众多现役和退役军官发起调查,怀疑他们密谋推翻政府,这些人中不乏将军和上校等级的高官。就在科沙内尔等人辞职前数小时,检察机关刚刚下令逮捕大约20名高级军官,理由是他们涉嫌通过互联网发起反政府活动。这显然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科沙内尔等人随即辞职。

  科沙内尔在致其下属的告别信中说,目前已有包括多名将军在内的250名军官被关进监狱,逮捕他们的行为“既不符合法制惯例,也有违正义,更违背良心”。“在不能保证我部属权利的处境下,我将不能继续担任总参谋长一职。”

  “长时间的调查和监禁给人一种印象——土耳其军队是个犯罪组织。而政府并没有尽力阻止这种情况。”科沙内尔说。

  据媒体报道,由于2011年8月初军方将举行一次事关未来军方人事架构的会议,此前的数日,科沙内尔就频繁地与总统居尔以及总理埃尔多安会面,试图说服他们同意提拔一些当时正在接受调查的官员。但政府方面毫不松口,坚持认为这些将领应该退休。

  在科沙内尔等人辞职后,居尔8月30日对媒体说,对高级军官的调查完全是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进行的,政府并未参与其中。不过他同时表示,4人离去后,土耳其军队将能够建立一个全新的指挥架构。

  军人干政有传统

  其实,在1923年现代土耳其建立之前,其前身奥斯曼帝国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军人干政的历史。对于帝国的新军来说,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解决,就可能会干预国家事务,或者从事反叛活动。尽管1826年奥斯曼帝国废除了新军,但是军方干政的传统留下来了。

  穆斯塔法·凯末尔是土耳其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和土耳其共和国的开国之父。凯末尔本人曾是职业军官,从个人感情上讲,他相信武装部队是最适合于实现土耳其现代化蓝图的力量。这赋予了武装部队在土耳其社会中以优越的地位,有军人背景的人员渗透到了政治和国家机构的大部分领域。

  1938年,凯末尔去世后,土耳其军队成功地成为国家坚持凯末尔主义的维护者和仲裁者。1960年后,它多次发动政变,干预政治。然而,军事干预应被用来挽救土耳其的民主,并很快还政于民,而不是寻求长期的军事统治。

  有学者认为,土耳其每一次军方干政,军方都不认为这是违反民主的行为。土耳其军队的干预不是纯粹地出于权力政治或者军队本身的利益。

  二十世纪80~90年代,土耳其的政治体制仍然赋予高级军官以很大的影响力。1982年,土耳其宪法允许政党政治的发展,同时限制那些侵犯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破坏民主和世俗共和国原则的政党。土耳其军方灵活广泛地执行和捍卫着这些宪法条文,镇压库尔德分裂势力。

  伊斯兰主义曾是土耳其军方和政府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在1960年、1971年和1997年的政变中,军方推翻政府的重要原因就是担心伊斯兰主义的过度影响,因为土耳其军方希望确保国家建立在世俗主义的基础之上。

  但在特定时期,土耳其军方或政府又认可和利用伊斯兰的积极作用。例如凯末尔曾鼓励宗教领导人动员群众反对奥斯曼苏丹。在1980年的政变中,土耳其军方鼓励兴建清真寺和加强伊斯兰教育,以应对左翼和共产主义的影响。只要军方认为凯末尔主义的政教分离和世俗主义的原则没有受到威胁,伊斯兰影响的扩大就会得到宽容。

  但是,军方仍会随时采取铁腕措施确保其作为凯末尔主义卫士的地位。1997年,土耳其军方就毫不犹豫地采取专制主义做法迫使伊斯兰主义政党繁荣党下台。有媒体将其描述为“软政变”。土耳其军队通过三次政变和一次“软政变”,形成了“文官执政、军人监国”这一独特的政治治理模式。

  新版“土耳其模式”

  尽管军人集团干政后又还政于民,但是,军人干政行动本身引发了诸多的争议。在绝大多数西方学者眼中,军人干政现象被视为政治发展的倒退,与民主实践相背离。

  2001年8月成立的正义与发展党脱胎于伊斯兰主义政党繁荣党。正义与发展党2002年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单独组阁,其上台掀开了土耳其军政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以及正发党执政理念的新版“土耳其模式”。

  新版“土耳其模式”在军政关系方面的新变化是:发展民主政治,限制军人的权力。正发党是借助民主选举高票胜选才上台执政的,又通过选举继续执掌政权,从而开创了土耳其的正发党时代。通过修宪、公投等步骤,军人与文官政府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军人在政治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

  近年来,土耳其政府对军界高官的审判显示了其对军队的控制力。由于正发党政府社会经济成就突出,在多次选举中赢得民众的支持,民意基础雄厚,土耳其社会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军人发动政变的企图。也初步改变了“文官执政、军人监国”的政治治理格局。

  有分析称,2011年的土耳其三军司令集体辞职,标志着正发党依靠强大的民意和司法手段可能已经驯化了军队,确保了军权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而目前各方也都愿意靠文官的、民主的程序解决问题,都希望军队老老实实地保持中立。

  在过去一年的政治动荡中,尽管一些反对派也试图让军方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军方则低调表示,不愿卷入政治纷争。但即便如此,鉴于军方拥有的强大实力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军方仍会在土耳其政局中发挥着微妙但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环球》杂志记者/马琼

  凯末尔被认为是现代土耳其的缔造者,他确保了土耳其的独立,并彻底改造了这个国家。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于他“阿塔图尔克”(土语为土耳其国父)的尊称,以表彰他对这个国家所建立的功勋。

  凯末尔1881年生于奥斯曼帝国萨洛尼卡(现属希腊),1899年进入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学习,从此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为新编第十九师师长的凯末尔因伊斯坦布尔保卫战而名扬全国,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的称号,并由此晋升为将军。

  但凯末尔的军事才能未能挽救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的命运。奥斯曼帝国在北非和西亚的属地被英、法、意等战胜国瓜分,本土也沦为半殖民地。国难当头之际,凯末尔成为保卫国家、反抗侵略的领袖。1922年,他领导的土耳其军战胜了英国支持的希腊军队,确保了土耳其的独立。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并连任至1938年11月10日病逝为止。

  在执政期间,凯末尔在土耳其的立法、行政、文教和风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比如规定政府人员必须着西服,妇女不得戴面纱,同时在语言文字上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他严格的政教分离政策,为土耳其的世俗化扫清了道路,并深刻地影响了以后土耳其的历史。

 

上一页123下一页

(编辑:SN089)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辉县破获法轮功“双修”淫乱案
  • 体育曝刘健合同有1页非其签名 恒大中能谈崩
  • 娱乐经纪人否认朱茵怀二胎:不回应失实报道
  • 财经传贵州百灵董事长澳门欠赌债10亿被接回
  • 科技智能路由器大爆炸:谁能杀出血路
  • 博客马未都:鸡缸杯为何拍出2亿8千万天价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霸校花收美国10校录取 自称女汉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