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一挥手,带走所有幻彩

特约撰稿:周轶君

大风浪里来的人,有时倒在波澜不兴处。率领阿拉伯部落、阻击奥斯曼帝国的英国军官劳伦斯,碧血黄沙孤胆传奇,最后在家门口骑摩托车意外身亡。 一生驰骋在快车道的舒马赫,2013年末滑雪时摔倒,据说当时时速不超过20公里。唏嘘宿命,难免落俗。但2004年11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离世,一年多以后,一辈子冤家、以色列总理阿里埃尔-沙龙中风昏迷,很快“被宣布”政治生命结束.2014年1月11日,昏迷了8年的沙龙终于走完了生命的历程。这个戏剧性的转折,让人没法儿不相信,巴以难享和平,是一场“天注定”的人间悲剧。


“战争与和平之人”

2006年初以来,脑部偶有反应的沙龙,按说早就与现实政治无关。但最近美国国务卿克里强推巴以和平进程,以色列政坛又开始流行沙龙的名言:“如果你不打算向巴勒斯坦人让步,就压根儿别走进谈判房间。”前路逡巡,以色列又想起了这位强势将军。事实上,过去七年,每临大事,以色列人都会问:如果沙龙继续推行自己的路线图,现在会不同吗?

阿拉伯语有一句颂辞:“战争与和平之人”,曾经用来粉饰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神武,讴歌伊拉克强人萨达姆英明。但这句话本身并非没有道理,打过仗、拿过剑的手,才有资格签订和平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比外号“以色列巴顿”或者“屠夫”的沙龙更接近和平。在他执政晚期,反和谈的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到清除,可能成为未来巴以边界的隔离墙修建起来,犹太定居者单边撤出加沙地带,中间路线的以色列前进党成立,与巴勒斯坦较温和的领导人阿巴斯握手——所有信号,似乎预示着沙龙将展开为万世开太平的创举——这时候,他倒下了,当地媒体暗示跟牛扒吃多了有关。

沙龙之后,虽然前国防部长巴拉克还曾参选,但以色列政坛无疑转入“不见将军们”的文官时代。代行沙龙职务的奥尔默特,曾经是沙龙帐中随军记者,后来开了间律师事务所。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个出生在战后的总理。没有显赫战功,以色列政客们不得不用算计、讨好、恐吓,来为这个生存环境最诡谲的国家选择未来道路。在此之前,以色列政坛从来为浴血的将军们把持。沙龙在“赎罪日战争”中,头部负伤、缠着纱布不下火线的照片,是最具号召力的选举广告。他曾无惧民意,把犹太定居者一个一个抬出加沙,拍胸脯对反对者喊话:“冲我来吧!”。

2006年选举时,曾经有漫画讽刺当时的工党主席佩雷斯,头裹纱布问医生:“我可以一直带到选举日吗?”


强势与实用主义

不断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沙龙的“强势”,来自戎马岁月的生存哲学。而“强势”之于内塔尼亚胡,是表演,是策略。1996年首次竞选总理,内塔尼亚胡因激烈反对与巴勒斯坦人议和而胜利,上任后却与阿拉法特签订协议,同时得罪左右翼势力。年轻气盛的内塔尼亚胡,曾试图挑战沙龙在利库德党内领导地位,但他始终走在沙龙的阴影里。

沙龙不是高歌“金色耶路撒冷”踏进圣城,在哭墙塞“祈祷和平”纸条唯一的将军。他不是以色列唯一有资格谈“战争与和平”的人——1993年前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缔结《奥斯陆协议》,呼吁“铸剑为犁”,称反对者“千万人的怒吼,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母亲的哭泣”。拉宾倒在犹太极端主义者枪下。

沙龙曾经与拉宾走得很近,但终究与拉宾式浪漫与理想保持距离,换句话说,他不相信以坚实的土地,换虚无缥缈的和平。沙龙可以接受“以土地换土地”,只谈买卖,或者“以和平换和平”,互许承诺。他坚信,只有彻底把对手打伏在地,才能谈论下一步。围攻、软禁阿拉法特,“成功地”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塑造成“恐怖分子”。沙龙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阻挠巴以和谈。他重返政坛的出场宣言,就是“来挑事”的。2000年7月巴拉克与阿拉法特的戴维营谈判失败, 巴以之间气氛躁动不安,这个时候,身为反对党党魁的沙龙强行闯入巴勒斯坦人宗教圣地,一把火点燃西岸与加沙地带遍地起义。巴勒斯坦人实施自杀式爆炸、以色列动武复仇,沙龙与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像一对“潜伏”,里外策应,以暴易暴,为中东火炉添柴鼓风。对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离任前的促和努力,沙龙蜻蜓点水般奉迎,心里却惦记着自己的时间表。


半生崇拜“硬道理”

沙龙大半生,崇拜硬道理。这也是以色列人崇拜他的原因。军令算什么,打下来才是硬道理——沙龙在大战中违抗总理梅厄命令,率军空降西奈半岛,却打通重要通道;协议算什么,占领才是硬道理——沙龙身为建筑与住房部长期间,大肆扩张犹太人定居点,扩大版图或留作谈判筹码;国际形象算什么,自有主张才是硬道理——影星简.芳达一身黑衣,站在总理府门外为巴勒斯坦人请命,沙龙根本不为他眼中的妇人之仁开门。

犹太民族渡尽劫波,在纳粹的宣传机器中,曾经被丑化异化。而近些年来,另一种宣传,又为犹太民族披上武力与智力超常的神秘光辉。一个经历流散聚合的民族,终归有些智慧值得分享,中东战争中屡战屡胜的事实,造就了以色列 “不可战胜”的光环。但光环,从来为现实政治服务。沙龙的“战神”形象,来自中东大战期间,以色列政府有心树典型而外国记者乐于追捧。在“硬道理”的宣传之下,沙龙,和信奉拳头的以色列,成了一抹幻彩。贪污腐败的罪名也伤害不了沙龙,很多人忘记了他在黎巴嫩造成的大屠杀,甚至忘记了巴以冲突给以色列家庭带来的痛苦。人们很容易相信,所有苦难都来自于外敌,战胜苦难的方式,就是团结在强势领导人周围,比敌人更强大。一个以色列人告诉我,上学时遭人欺凌,就找来玻璃瓶疯狂捅人报复,直到其他人认为他是“疯子”,不敢再惹——“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他要是读到《狼图腾》,应该会心一笑。

以色列人常常说,如果这个国家没有外敌,很快会因为内斗而分裂消亡——伊朗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卸任时,国际媒体评说,内塔尼亚胡是最怀念他的人。“有人要杀光我们,但是我们会先杀光他们”成了以色列政客拉拢选民最有效的宣传。


“幻彩”已经消散

可是,“硬道理”会不会有迷信的成分?2008年奥尔默特对加沙发动“铸铁行动”,代价惨重却没能达到清除哈马斯的初衷,最后陪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内塔尼亚胡式强硬,往往赢不了国际舆论中的道义战争。就连沙龙自己,连续暗杀哈马斯领导人之后,有没有料到有一天这个极端组织逆袭,彻底拿下加沙地带,日夜威胁以色列南部?而沙龙口中“和平的障碍”阿拉法特去世之后,谈判环境并没有多少改变,和平进程仍然停滞不前。

当以色列人怀念将军时代的“幻彩”,有没有意识到,沙龙自己已经说破,武力并非硬道理。据说早在1982年黎巴嫩大屠杀之后,他曾向同僚提到,“巴勒斯坦国将在我手中建立”。2002年,他公开提议巴勒斯坦建国,尽管巴勒斯坦人并不欢迎他设下的苛刻条件。正是“战无不胜”的沙龙,改造并裂变右翼党派利库德集团,放弃“大以色列”之梦——所谓领土以《圣经》为参照。他开始相信现实家园,而不是梦中故国。

如果沙龙清醒到现在,看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带来的中东政治版图急剧变化,会如何应对?阿拉伯将军们的统治,一个接一个陷入慌乱,激进伊斯兰政党纷纷上台,美国与伊朗修好。周围阿拉伯邻居,早就皆借口犹太国的存在,暗暗发展核技术。这不再是仅仅靠强硬制胜的时代了。

沙龙之后以色列的两位总理,奥尔默特与内塔尼亚胡,都与沙龙相熟,某种意义上说,都继承了他的衣钵。奥尔默特高举前进党中间路线,内塔尼亚胡抓牢强势外衣。将军时代的幻彩终将褪去,以色列早些清醒,早做务实打算并非坏事。然而,现实证明,选民们仍然愿意听内塔尼亚胡谈伊朗人要把我们从地图上抹去。


武士倒在征途

古埃及法老生前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金字塔陵墓,沙龙也早早钦定自传《武士》,形容自己无论在沙场,还是在庙堂,都做顽强斗争。媒体更喜欢把他2001年当选总理,称作“从武士到政治家”的转身。

然而,沙龙政治生涯的高潮还没有到来,“武士”倒在通往谈判室的路上。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