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在白宫“上访”35年的老人去世了

0

那位在白宫“上访”35年的老人去世了

第373期

2016年01月27日21:56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当地时间2016年1月25日,81岁的康妮在白宫附近的一处收容所逝世。“示威钉子户”康妮、以及白宫门前那顶支撑了数十年、极不和谐但已成为“白宫一景”的破旧帐篷,也从此成为历史……

白宫外的“钉子户”

  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南侧,坐落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行政心脏——白宫。

  这是一个流动的所在,对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是如此,对白宫对面“示威胜地”——拉法叶公园的抗议者而言亦然。他们一波接一波,但大都是“流水的兵”。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例外,她是一位示威者、一名“钉子户”——康塞普西翁·皮克切特(康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中年的她来到白宫,进行反核、反战示威。而从那时起,她便再也没有离开,直到生命的尽头。

  当地时间2016年1月25日,81岁的康妮在白宫附近的一处收容所逝世。“示威钉子户”康妮、以及白宫门前那顶支撑了数十年、极不和谐但已成为“白宫一景”的破旧帐篷,也从此成为历史……

从45岁开始的新人生

  1980年,45岁的康妮带着手写的示威牌来到白宫前,控诉自己遭遇的不公:“我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

  康妮很小就成了孤儿,18岁时远渡重洋,从西班牙移民到美国,嫁给了一个意大利商人。他们领养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但夫妻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康妮最终离开家回到了西班牙。不久后,她带着律师返回美国,想要回女儿。但丈夫已将女儿送出国,留给康妮的,只有一纸离婚协议书。

  失去了一切的康妮再次孤身一人,正如二十年前独自前往美国打拼时一样。孤独无奈的她,来到白宫。她想对政府倾诉她的不满。

  在白宫门前,康妮结识了另一个示威者,当时四十岁的威廉·托马斯。

  托马斯称自己是“无国籍”者,拒绝补办护照,呼吁“追求和平,反核扩散”。

  那时他对康妮说,“既然我们都追求和平和公正,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呢?”于是康妮加入了托马斯的阵营,把行李统统搬到了拉法叶公园,在这里安营扎寨。

  在托马斯的带领下,她开始了解核问题,在看到广岛和长崎被投放原子弹后的照片时,康妮被深深震惊了。渐渐地,她的诉求发生了改变,她不再抱怨自己曾经的不幸,而开始向往来的游客发放传单,宣讲“停止制造核武器,用这些钱消除贫困。”希望让公众了解,核扩散会带来哪些可怕的后果。

  以色列核问题、朝核、伊核问题……哪里有核争议、核风险,都会成为康妮向游客、向白宫里的主人大声疾呼的内容。

  她还抗议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唯有世界和平,才能让康妮安静。

  康妮和托马斯相信,哪怕只能影响几个人的想法,也就足够了。坚持本身,就是渴望改变的证明。

  数十年间,他们忍受着来自警方、流浪汉及不理解他们的人的辱骂和伤害。他们曾被殴打,被骚扰,也曾多次因违规“露营”被监禁。但他们靠好心人的捐助度日,睡在公园里,吃餐馆的剩饭。冬天,没有足够的衣服时,他们不得不在人行道上来回走动,以免在漫漫长夜里被冻死。

  康妮曾说,“我们谈不上在生活,我们只是努力活着。”

一个人的坚持

  康妮的努力也曾得到回报。

  1993年,他们发起的裁军请愿得到议员诺顿的支持,他们共同起草的反核扩散草案,先后10次在国会讨论。这可以算是他们示威历程里最辉煌的一笔了。

  诺顿对康妮的举动予以高度评价,“我们甚至永远不会知道怎样算是成功,因为在示威这件事上,不存在一个寻常意义上的‘结束’。要想理解他们的意义,你需要了解美国行动主义(activism)的历史。”

  1999年,托马斯的母亲去世。托马斯用母亲留下了的遗产买下了一栋房子,向所有漂泊无依的示威者开放,取名“和平之家”。

  但10年后,托马斯去世。康妮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但她仍未放弃战斗。

  这个身材小巧的女人,眼里始终闪着光,对她所称的“一生的事业”充满了热情。她总是戴着一顶棕色的假发,系一条头巾。尽管衣服破旧,但她还是把自己拾掇得很干净,把行李整齐地摞在标志牌后面,还时不时清扫占据的人行道。

  2011年底,康妮因伤病,无法再全天呆在拉法叶公园。“和平之家”的其他示威者便代替康妮,轮流为她在白宫门前的白色破帐篷里“值守”,将示威继续下去。康妮住进了附近的一间收容所,那儿也是她离世的地方。

英雄还是傻瓜?

  作为白宫的老邻居,康妮的反战反核示威,从里根上任第一年便开始,持续到了奥巴马两届任期将尽。

  康妮曾毫不留情的细数这些高级“邻居们”的劣迹,“里根很差劲,老布什参与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战争,然后是克林顿,什么也没做,还有可怕的性丑闻。之后的小布什,上任的时候说‘我来继承我父亲的事业’,他父亲的事业就是在伊拉克制造了大屠杀……”

  康妮曾说,竞选总统不该是靠砸进成百上千万的金钱,她希望能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领导美国走向和平。

  2005年,康妮曾被问道,“如果你抗议了一辈子,也没法让这些事情停止,怎么办?”

  “我不知道。”她回答。

  但,抗议继续。

  今年,在华盛顿寒潮肆虐的冬季,康妮走完了她“抗议”的一生。

  1981年的那个夏天,当康妮第一次在托马斯身旁坐下时,她从未想过核武器和战争与她有什么关系。她来华盛顿、来白宫,只是想要回她的女儿而已。

  如今,康妮的故事成为传奇,她的帐篷已成为白宫一景,著名纪录片《华氏911》里,也出现过这名平凡但坚持的老人。

  《华盛顿邮报》说,康妮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在其他示威者的眼中,她是一位英雄,而在批判者甚至是一些普通路人的眼里,她就是个傻瓜。

  在推特上,曾五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拉尔夫·纳德哀悼康妮的离世,“她为实现和平和公正抗争了超过三十年。”

  美国网友也在社交网上留言纪念康妮,“无论你是否赞同她的做法,你都不得不敬佩她的决心”;“愿你安息康妮,你是言论自由的象征,你将永远成为华盛顿、乃至美国历史上的一部分。”

  (新浪国际 金江歆)

责任编辑:韩旭阳 SN205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文章关键词: 反战 钉子户 白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