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周刊圆桌会(11):英国脱欧对中国是利是弊

0

天下周刊圆桌会(11):英国脱欧对中国是利是弊

第527期

2016年07月01日20:14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令人意外”地投出了个“是”,这一结果立时引发世界反应,因为英国及欧盟在世界经济及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这一事件也产生了深刻的后续影响,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将如何受到这一事件影响?欧盟分裂对中国是利是弊?

英国的离开,让欧盟遭遇重创
。英国的离开,让欧盟遭遇重创 。

  讨论嘉宾

  王跃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

  宋敏 北大经济学院金融系系主任

  (本期圆桌会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新浪国际联合推出)

留下没能打动更多英国民众的心。留下没能打动更多英国民众的心。

  王跃生

  英“退欧”催生全球孤立主义,但对中国可能是机会

  全球经济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或者叫格局重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转折标志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传统世界经济全球化日渐式微,旧式全球经济化终结。全球化是美国所主导、二战以后逐渐形成的, 90年代和新世纪初达到顶峰,2007年、2008年进入了一个退潮期、衰退期,或者走入终结期。世界经济迫切需要新的全球化进程,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贸格局出现了几个趋势

  一、从全球主义走向区域主义全球主义被区域主义所取代。这里面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WTO越来越边缘化,多哈会合谈了十几年,仍旧没有谈下来,美国也控制不了全球化进程。

  二、合作和妥协逐渐被竞争和博弈所取代,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

  三、世界经济从一强独大逐渐被两强并存的格局所取代,最强的是美国,第二强当然是中国,虽然中国还没有那么强;

  四、确定的规则逐渐被规则重构所取代,过去的全球化规则都是美国人主导建立的,包括美元体系, WTO, IMF、世界银行等,这些规则现在已经被中国搞得很熟,我们可以善用这些规则,利用我们的优势。所以美国希望换一种打法,于是提出了TPP等等东西,国际经贸新的规则。这些规则本身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单独强调任何一面,一方面他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全球价值链重构,全球国际分工的潮流、需要和特征,代表了先进性,另一方面它也有遏阻、限制、控制中国的意思。中国一方面在这些领域里面跟美国博弈,跟他周旋,另外一方面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带一路”。另外还有FTAAP(亚太自贸区)、RCEP,这是全球大的背景。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以中美两强在规则制定中重新博弈为特征的全球结构重塑时代。

欧洲一体化因为英国的举动遭受重创。英国脱欧的举动被视为是雪上加霜。

  欧盟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全球经济体系和贸易规则重建当中处在一种非常重要,非常独特的地位。欧盟是一个区域主义的始作俑者。现在欧盟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并且从经贸集团变成政治集团了,所以他是区域主义的始作俑者。欧盟的建立,经济、贸易投资方面的规则实际上是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制度基础,也是其他所有区域贸易集团、区域经济集团所学习的一个样板。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在这样一个区域主义的思潮不断兴起,不断抬头的过程中,欧盟实际上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同时,在中美博弈的过程当中,中美两强争夺规则制定权这样一个博弈过程当中,欧盟实际上起着一个协调者和缓冲者作用。当然他主要跟美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当然又并不完全一致,他希望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并不一定绝对排斥中国这样一些国家的利益。比如,欧盟实际上是TTIP的主要的对象,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主要的对手就是欧盟,欧盟实际上是TTIP和“一带一路”两个机制的参与者,因为欧盟的很多国家,特别是南欧国家是我们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者和终点,而且也是我们重要的支点和着力点,所以欧盟的国家是不反对“一带一路”的,他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同时积极发展和中国的关系,它们在当中起着调节者和缓冲者的作用,扮演着这么一个角色。这都是全球经济格局过去的情况,基本上这几年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为了留欧,一名英国女议员付出生命代价。为了留欧,一名英国女议员付出生命代价。

  但是英国“脱欧”意味着欧盟第二大的经济体、第二大国“独立”了。这一方面很大程度削弱了欧盟的地位和谈判能力,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重塑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成为一个跟欧盟不完全一样的利益诉求者,这样一个经济体。英国的角色跟欧盟的角色肯定是不完全一致的。从经贸格局角度来讲,英国脱欧有几个影响:

  第一,它开辟了“全球孤立主义”先河,英国人现在跟谁都不是一伙了,跟美国不是一伙,跟欧盟很好,但是它要离开,跟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所以他现在自己是一方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英国,这么多的利益方,他的诉求跟各国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的角色将来怎么发挥还要观察。总之,他的这样一个做法开辟了一个孤立主义的先河。

  第二,英国脱欧打乱了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进程,大大提高了建立新的国际经贸格局的成本。美国提出来TTIP,现在既有欧盟,也有英国,至少两大经济体要协调他们的利益。比如说中国,中国想跟欧盟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现在英国脱出去了,中国是不是还要跟英国谈一个中英自由贸易区?而欧盟跟英国之间本身也要建立一种新的经贸关系安排,这会是什么样的安排?这大大增加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成本。

  第三,打破了现有的国际经贸制度和格局。对中国来讲,退欧这件事对我们来讲有不利的冲击,也可能会带来有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说,中国发展跟欧盟关系,比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欧盟反对的国家往往是一些所谓新欧洲国家,东部欧洲,新加入的国家他们的反弹更强烈。我们跟独立出来的英国谈的话,可能更容易获得认可,有助于推进与欧盟谈判进程。同时英国的出现,也会改变中国在跟美国的博弈当中建立我们所主张的国家经济秩序过程中的处境。总之,从国际经贸格局角度讲,英国退出欧盟,全球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进程会发生改变。很多事情要重新谈,有些地方可能要重新讨价还价,有些本来已经大家认可的规则可能要改变,会使整个国际经贸规则的进程不确定性变得更强。而中国作为一个更重要的经济体,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规则当中中国更多的是得益,而未必是受损。我们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失去机会。

为脱欧欢呼的英国民众
。为脱欧欢呼的英国民众 。

   宋敏:

   脱欧是一种倒退 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英国公投以多数赞同的票数表达了选民脱欧的愿望。 虽然该结果并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但作为民主国家, 英国政府表示尊重民意, 将尽快启动脱欧程序。同时,欧盟也表达了相应的意见。

  金融市场作为基于未来预期的市场对公投事件产生了迅速的反应。英镑当日一度跌了10%, 欧元也大幅度下跌。同时避险资金涌入美元、日元及瑞士法郎等,引起这些货币的强势升值。全球股票、债券市场也产生大幅震荡。金融市场发生如此震荡是因为英国脱欧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所引起。

  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中国金融市场也带来冲击。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因资本项目未完全放开,受全球资金流动影响较少, 但是,此次英国脱欧事件对中国金融市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第一是脱欧事件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影响。相对英镑及欧元的贬值,人民币将有一定升值压力。但相对美元及日元,人民币可能又有贬值压力。这是因为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不如美元及日元等更具流动性及可投资性。因人民币目前己与一篮子货币挂钩,其币值的升降取决于篮子中货币值变化听决定。脱欧事件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复杂效应将对全球汇率市场带来持续动荡, 而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性也将产生极大的压力。

  第二, 欧盟占中国出口额为第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欧元及英镑的贬值将减少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影响中国相关出口企业的利润。这些因素会影响中国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另外,中国在欧盟包括英国的直接投资因欧元及英镑的贬值也承受了一定的损失。脱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给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学者认为,脱欧背后是全球孤立主义的兴起。学者认为,脱欧背后是全球孤立主义的兴起。

  第三,此次脱欧事件是全球化的重大退步。中国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会受脱欧事件的负面影响。作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 英国脱离欧盟将撕裂欧盟共同体。而欧盟共同体是二战后欧洲诸国为避免欧洲历史上多次民族纷争而进行的政治与经济联盟, 是人类发展史无前例的伟大实验。英国脱欧事件是欧洲一体化的倒退。投资者担心欧盟内其它国家将效仿英国采取公投, 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终导致欧盟解体。而欧盟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盟的解体(相伴随的欧元解体)将是全球化的重大退步。虽然欧盟解体是极端事件,但英国的脱欧将削弱欧盟的影响。英国作为欧盟的重要国家, 在推动欧盟向市场化与开放的方向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了英国的欧盟是否会走向更多的贸易保护及监管也为投资者关注。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都需要一个和平共赢的全球环境。任何全球化的倒退都给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敬请期待天下周刊圆桌会第12期)

责任编辑:白飞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文章关键词: 英国 脱欧 全球化 中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