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专稿:缅北问题能“效仿”克里米亚模式吗

0

新浪专稿:缅北问题能“效仿”克里米亚模式吗

第74期

2015年01月21日15:40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最近,缅甸北部再度燃起战火,这已经不是这个地区第一次危及中国边境安全,中国和缅甸渊源颇深,政治也交好,为何不能化解这一多年边境隐患?

中缅到底有没有“特殊关系”?

  2015年新年刚过,与中国边境地区安全休戚相关的缅北局势再度恶化,越演越烈的战事和“身陷战区失联中国公民”的传言不断冲击着国人神经:为何存在“特殊关系”的缅甸不顾中国相关利益,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

  毫无疑问,中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无论是历史传统上源远流长的“胞波”情谊,还是如今两国政府层面不断推向新高度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但是从客观现实来看,这种“特殊关系”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的话,那为何“特殊关系”无法维护两国边境稳定?为回答这一问题,有几点值得探讨或反思。

  首先值得探讨的是,上述“特殊关系”是什么内涵的“特殊关系”。换句话说,我们需要考量:中缅间的“特殊关系”是仅限于政府间的“特殊关系”,还是各个层面都深深渗透的“特殊关系”;是拿来救急的“特殊关系”,还是如美英般的无论事易时移都此情不移的“特殊关系”,这是讨论后续问题的前提条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如果说中缅存在“特殊关系”的话,这种“特殊关系”的产生是立足于东亚地区中美对立的逻辑前提下的。从战略上讲,更多的是缅甸政府针对美国及西方政府封锁制裁而打出的“中国牌”,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利益算计。但目前,缅甸因为自身的开放和政治改革,面对的国际压力已大为缓解,战略选择余地大增,这也使它充分意识到了自身在大国地缘战略博弈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基于小国所特有的不安全心理,对外也转向大国平衡战略,可以理解为开始对中国打“美国牌”,也以此降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外交“萝卜太多大棒太少”?

  第二个需要探讨的是我们的传统思维。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总习惯于将心比心,以德报德,甚至以德报怨,但笔者认为,这种思维在国际政治中并非主流,国际社会上流行的是现实主义的“利益算计”,这种“利益算计”同样在东亚许多国家中通行,这也是目前东亚地区“双层结构”的现实体现。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在不少领域不及美国,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这一双层结构。

  三是中国目前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外交战略手段。经贸是当前中国的主要外交推手,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推手作为鼓励性外交工具的“胡萝卜”有余,而作为约束性工具的“大棒”不足。这种情况一方面使“让利外交”成为中国周边外交乃至与发展中国家外交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缺乏保护海外利益的有力手段。就当前缅甸政府而言,其固然需要发展经济,但更紧迫的利益需求是尽快被国际社会重新接受,并尽量抵消国内反对派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眼中的重要影响力。

  四是一些中国公民的国际行为模式需要反思。不少国人具有极强的冒险赌博意识,偏好去动荡地区利用政府管制力不足,通过私下的人情关系进行经济活动获取利益,但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行为的合法性不足,为中国政府在危机期间通过合法途径提供帮助制造了障碍。

缅北问题能与克里米亚问题类比吗?

  此外,此次缅甸北部战火,还有网友联想到去年俄罗斯在乌克兰、尤其克里米亚的行动,那么缅北问题是否也能采用“克里米亚”或“乌克兰”方式解决?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缅北问题与克里米亚问题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虽然在历史上这些地区中有的曾经属于争议领土,且很大一部分居民也与中国有着血缘关系,但是领土争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圆满解决,且目前中国在这些地区也没有武装力量存在;二是即使对待国家间的分歧,从历史文化传统上讲中国更强调“中庸”,“和为贵”,慎用武力,从现实上讲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也突出的是“合作协商”;三是中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外交总的来说还是“环境外交”,即第一要务就是为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陈松川 北京建筑大学国际问题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文章关键词:缅甸缅北问题中缅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