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8月11日04:18 新京报

分享

  原标题:哥伦比亚新法规 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

  在生前表达过不愿捐献器官意愿的除外;法案提出者称此举能扩大捐献器官来源,挽救更多人生命

  据新华社电 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日前批准了一项有关国民捐献器官的新法规,规定所有哥伦比亚公民都被默认为器官捐献者,除非公民在生前表达过不愿捐献器官的意愿。

  这项法案的提出者、哥伦比亚国会议员罗德里格·拉腊说,这是一项具有人文关怀的法案,因为目前在哥伦比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越来越多。新法规取消了死者家属决定是否捐献死者器官的权利,扩大了捐献器官的来源,有望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根据哥伦比亚国家器官移植基金会的统计数据,去年哥伦比亚共有2256名患者需要接受器官移植,而器官捐献者只有195人。此外,只有2%的人最终能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因为每个被移植的器官背后都有22名患者等待移植。

  当地医学专家称,每位捐献者提供的器官组织可以挽救7到10名患者生命。

  ■ 延展

  解决器官捐献难题 各国都有哪些招数?

  供体不足是现今器官捐献领域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为此,各国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人参与器官捐献。

  英德美

  同意捐献享受税收优惠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对器官捐献采取的是“登记”制度,即自愿选择是否在死后捐献器官。而在德国,为了鼓励更多人捐献器官,政府通过了一项新的器官捐献法,规定所有医疗保险机构每年要定期对投保人进行书面询问“是否愿意在去世后捐赠器官”。

  而在美国,政府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人们签署器官移植和捐献协议。鼓励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社会性鼓励,比如协议签署者如果患病需要移植器官, 将享有一定优待;另一种是经济性鼓励,政府会给登记的志愿者减轻个人所得税。此外,向器官移植捐献专门组织捐财物的,也会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

  西班牙

  不反对即代表同意捐献

  但也有一些国家同哥伦比亚的做法一样,比如西班牙器官捐献法规定,在西班牙,所有公民都被视为器官捐献者,除非公民本身在生前表达过不愿捐献器官的意愿。这种意愿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进行表达。

  理论上,如果死者生前表示愿意进行器官捐献,而家人表示反对的话,家人的决定将被视为无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疗机构一般会与家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最终获得他们的理解。

  西班牙因此成为器官捐献领域领跑者。早在2011年,该国每百万居民中,就有35.3个器官捐献者,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最高的。而当时美国和欧盟平均水平分别是25人和18.4人。(宗合)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一万年来谁著史

谭伯牛的可贵是秉承司马迁的衣钵,站在了少林拳和葵花宝典之间,有才情又不失史识和史直地展现人和人之间,种种出发点的不同和利益的平衡。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房价到底是怎么决定的?

妥协时,守住底线便能保存尊严

因各人底线不同,或者说,对世界的认知与自我的期许不同,故而对妥协或苟且的定性则有异。

朝鲜再发导弹 日本心中窃喜

朝鲜再发两枚“芦洞”导弹,用意何在?

  • 马未都:傅园慧给人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 网络订餐黑店缘何卷土重来
  • 清朝代表团参加过巴黎奥运会吗(图)
  • 作家素描:关于迟子建不是印象的印象
  • 深爱傅园慧洪荒之力与孙杨的绝地反击
  • 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在于什么?
  • 不冲刺高考,美国高中毕业生在干什么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