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一:永久居留权最具吸引力 |
|
已经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关心悦告诉记者,在香港读完大学后她就打算留在那里工作了。根据相关规定,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权。而这些去香港上了4年大学的孩子们,只要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以顺利地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了。关心悦告诉记者:“只要得到香港的永久居留权,除了美国,去其他100多个国家都是可以免签证的。”[详细内容] |
|
|
原因二:比北京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
|
被城市大学录取的曹闰和关心悦一样选择学习商科。曹闰认为,相比之下香港社会的商业发达程度高于内地,而且在那里更容易找到比北京更好的工作。[详细内容] |
|
|
原因三:一年预科让我从容选专业 |
|
在到港的第一年,学生们上的是大学预科,还不算是真正的大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科技资讯和意向专业的部分课程。只有在预科完成后,学生们才会选择所学的专业。学生曹闰认为:“这样的学习制度可以让他多出一年的准备时间,也可以让我们有时间去了解以后要学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详细内容] |
|
|
原因四:英语氛围比内地好 |
|
目前所有的香港高校都采用全英语教学,内地的考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除了成绩要达到本科一批外,英语成绩也至少要在110分以上。为此,很多考生都把去香港读书看成是出国的“练兵台”。关心悦说:“如果在那上了4年大学,要出国英语肯定没问题了。”关心悦的妈妈告诉记者:“如果在香港学习,每天都是英语环境,肯定对孩子的英语有好处。”[详细内容] |
|
|
原因五:北大清华品牌价值正在流失 |
|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谭五昌认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高校扫成二流,从理论上来说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作为北大、清华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
香港城市大学将被清华退回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招至门下,充当了一个“救英雄于困厄”的侠客形象,此举不但打出了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印象分,还将内地高校主要竞争对手清华的冰冷和呆滞的体制凸显了出来。而“不拘一格招人才”,一贯是北大、清华的良好口碑;体制弊端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或许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另一个原因。[详细内容] |
|
|
原因六:论文师资香港好于北大清华 |
|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更是坦率地说:“无论是经济学论文发表数量还是师资力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名校,都要好于北大、清华。[详细内容] |
|
|
原因七:香港大学最大优势是国际化 |
|
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考入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再到外国留学。如今在港大已经任教两年。经历过内地、国外和香港的教育体制,刘俏认为,港大的优势首先在于国际化。“在港大有更多的国际视野,各种观念、文化在这里交会,可以让你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而这来源于其生源的国际化和师资的国际化以及特有的国际交流计划。”[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