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长期以来,北大、清华安居我国一流高校头两把交椅,丝毫无被别的高校“插队”之虞,国家也愣是给足了两名校各种优惠。不料到了2006年高考季节,先是数学大师丘成桐出面痛批北大,继而香港几所大学横空杀出,以优越的培养条件和学校声誉,抢走了不少以往非北大清华不上的各地高考“状元”。一时间,关于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说法大为盛行,各方就此的辟谣和辩白也颇为热闹,深层的原因则是国人对“北大、清华”体制长期以来蓄积的种种不满。不管清华、北大是否还是一流,但它们长期以来那种唯我独尊的气势,也许真的将成为过去,喊两声“狼来了”能让它们更清醒点。[评论]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史
    香港高校大多从1998年、1999年开始在内地招生。最初的香港高校只能委托内地10所高校招生,即学生必须先考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10所大学,之后再经过选拔进入香港高校。而且,每所香港高校的招生名额仅限制在10到30名。
    2003年,国家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但限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6省市;
    2004年,增加到10省市,也是在这一年,香港高校才进入重庆招生;
    2005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范围一下子扩展到17个省市;
    2006年,又增加到20个,这是香港高校在内地大规模轰炸的一年。[详细内容]
港校招生分两类: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照内地高校的招生方式,列入本科一批录取,其填报志愿的时间、方式与其他内地本科一批院校相同,考生可以在填报志愿时选报这2所院校的志愿,如被这2所高校录取,不能再被其他院校录取。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6所高校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详细内容]
香港主要高校一览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与这个城市一起成长,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大学。[详细]
·香港科技大学:
    位於九龙半岛东侧风景秀丽宜人的清水湾畔。依山临海,在喧嚣的繁华闹市之隙,为莘莘学子提供着一方静雅而辽阔的学术空间。创校15年,已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香港科大的迅速崛起,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了一段颇为独特的传奇。[详细]
·香港中文大学:
    成立于1963年10月17日。香港政府根据第一个《富尔敦报告书》的建议,将3所私立文理书院——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合并组成。1986年又成立了第四所书院——逸夫书院。[详细]
·香港理工大学:
    是一所既充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的大学。理大毕业生的实用价值,更被雇主视为同侪之冠。大学在追求卓越学术水平的同时,会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培训、应用研究及专业顾问等服务,支持工商企业的长远发展。[详细]
·香港城市大学:
    于1984年建校,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公立教育机构。城大是一所年轻向上、富于进取的国际化的多科性大学。大学恪守“敬业乐群”的校训,每年为超过20000名的学生提供140多项优质本科及研究学位课程。城大的特色是“位于城市、用于城市、回馈城市”。[详细]
·香港浸会大学:
    创立于1956年,是由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文理型综合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副学士学位。此外,大学每年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国际知名学者及其卓越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详细]
·香港岭南大学:
    是一所规模精细、设备齐全、师资优良的大学,肩负着在香港推动博雅教育的特殊使命,并相信是全亚洲唯一一所受公认的博雅大学。 [详细]
北大与港大孰优孰劣?
世界著名大学秉持的精神
美国的思想库哈佛大学:
    在美国历史上,哈佛培养出众多成就杰出而举世公认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等。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几乎所有的革命先驱都出自于她的门下,她被称作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先后诞生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奖者,他们的一举一动决定着美国的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
赋与法国高贵气质的巴黎大学:
    历史悠久的巴黎大学,称得上现代大学鼻祖。它还一开始就以国际性面对世界。即使在当今世界也弥足珍贵的世界主义,早期就从这里发散出去,但它同时又以“传播法兰西精神最活跃的发源地”而著称。巴黎市享誉世界的特征——最富世界性,又最具法兰西的民族性——正是由巴黎大学熔铸出来的。
博洛尼亚大学推倒欧洲精神壁垒:
    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作为法学院诞生之初,就以富于使命感的形象出现于世。早期,她致力于使罗马法重放光芒,让古罗马文明光照人间,这种努力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到来做了准备;当意大利处于豺狼包围中之时,她又站在斗争前沿。[详细内容]
  6月30日,香港大学给今年内地申请该校求学的学生发出了第一批面试通知,大约有3000名考生接到了通知,这是去年的两倍。同时香港一些大学也在内地展开了宣传战。[全文]
争夺手段一:最高奖13万港元/年
  “香港高校很国际化,给奖学金的话我会选择。”北京161中高三学生小邵的观点代表不少考生心声。据香港大学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透露,今年该校为内地入学新生提供5000万港元奖学金,为历年最高,其中个人全奖每年最高13万港元。[详细内容]
争夺手段二:是头名就能拿高奖
  据了解,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曾表示,今年不管哪个地区的第一名向港科大抛出橄榄枝,港科大都会以高额奖学金予以鼓励。[详细内容]
争夺手段三:4年大学免费学习吃住
  2006年6月,高考刚刚结束,清华、北大、香港高校又拉开了另一场“名校优生争夺战”。北大清华以任意选择学院和专业外加每年丰厚奖学金等优势吸引重庆一所重点中学的三名状元,而香港的大学则以4年大学免费学习、吃住(估算约有40万港元)的优厚条件来吸引学生的报考兴趣。[详细内容]
原因一:永久居留权最具吸引力
  已经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关心悦告诉记者,在香港读完大学后她就打算留在那里工作了。根据相关规定,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权。而这些去香港上了4年大学的孩子们,只要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以顺利地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了。关心悦告诉记者:“只要得到香港的永久居留权,除了美国,去其他100多个国家都是可以免签证的。”[详细内容]
原因二:比北京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被城市大学录取的曹闰和关心悦一样选择学习商科。曹闰认为,相比之下香港社会的商业发达程度高于内地,而且在那里更容易找到比北京更好的工作。[详细内容]
原因三:一年预科让我从容选专业
  在到港的第一年,学生们上的是大学预科,还不算是真正的大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科技资讯和意向专业的部分课程。只有在预科完成后,学生们才会选择所学的专业。学生曹闰认为:“这样的学习制度可以让他多出一年的准备时间,也可以让我们有时间去了解以后要学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详细内容]
原因四:英语氛围比内地好
  目前所有的香港高校都采用全英语教学,内地的考生要想进入这些学校,除了成绩要达到本科一批外,英语成绩也至少要在110分以上。为此,很多考生都把去香港读书看成是出国的“练兵台”。关心悦说:“如果在那上了4年大学,要出国英语肯定没问题了。”关心悦的妈妈告诉记者:“如果在香港学习,每天都是英语环境,肯定对孩子的英语有好处。”[详细内容]
原因五:北大清华品牌价值正在流失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谭五昌认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高校扫成二流,从理论上来说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作为北大、清华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
  香港城市大学将被清华退回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招至门下,充当了一个“救英雄于困厄”的侠客形象,此举不但打出了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印象分,还将内地高校主要竞争对手清华的冰冷和呆滞的体制凸显了出来。而“不拘一格招人才”,一贯是北大、清华的良好口碑;体制弊端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或许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另一个原因。[详细内容]
原因六:论文师资香港好于北大清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更是坦率地说:“无论是经济学论文发表数量还是师资力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名校,都要好于北大、清华。[详细内容]
原因七:香港大学最大优势是国际化
  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考入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再到外国留学。如今在港大已经任教两年。经历过内地、国外和香港的教育体制,刘俏认为,港大的优势首先在于国际化。“在港大有更多的国际视野,各种观念、文化在这里交会,可以让你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而这来源于其生源的国际化和师资的国际化以及特有的国际交流计划。”[详细内容]
专家: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文章指出,香港在硬件、师资以及就业和出国深造等教育优势,以及丰厚的奖学金,将吸引大陆最优秀的学生;今后大陆一流学生将争相竞争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将不再是中国的一流大学”。[详细内容]
丘成桐:北京大学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中国很多大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来,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都是假的。为什么要作假,有钱可捞就有人做。北大也好,其他学校也好,给的是全职引进的钱,一年有捞几百万,为什么不捞?[详细内容]
北大:“二流说”是无稽之谈
  北大和清华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没有直接表态。不过进入本科一批录取后,北大招办负责人则表示,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远高于香港的高校。从招生上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沦为二流”纯属无稽之谈,“北大、清华仍是中国高校中最优秀的”。[详细内容]
香港科大:“二流说”“完全错误”
  “二流说”让前些日子表现高调的香港高校突然“变调”。前天,之前十分活跃的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朱力径表示,因为前段时间港校内地招生太热,“对政府和内地高校造成一定困扰”,因此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不过他仍表示,所谓北大清华“二流说”的说法“完全错误”,不仅北大清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科“都非常突出”。[详细内容]
香港大学:三家都是一流大学
  “港大和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一样,不同的学校特点并不一样。“我们来,不是来抢北大清华的学生,只是招适合港大的学生。”[详细内容]
北大清华的教育改革该反思
  在外来的冲击中,当人们评价最好的大学都变成“二流大学”的时候,对反思我们内地大学的教育和办学方针,应该不是坏事,否则,没有香港各大学办学和内地办学的比较,没有学生自然流动这个“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选择,怎么能看到差距呢?[详细内容]
“二流”论:反思比尴尬更重要
  内地名校“二流”论是个和谐的信号,内地名校没必要尴尬和懊恼,公众更没必要陷入“恐慌”;与此同时,内地教育界尤其是高校,以及公众层面的反思,比尴尬和恐慌更重要。[详细内容]
用行动证明一流名声
  对于著名学府来说,也无需对“二流”之类的说法过于敏感。如果相信自己是一流的大学,那就需要有一流的胸怀、一流的气象,闻过则喜是最基本的前提。需要敏感和认真对待的是学校建设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学术评估体系、学生培养机制等。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北大等高校的种种努力,比如进行论文减负等措施。希望在香港高校的冲击下,大陆高校的改革能更加有效地推动。[详细内容]
甘当二流,才有机会成一流
  香港立法会在讨论让香港成为区域高等教育中心的方案,明确提出香港的大学可以培养未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香港的大学取代北大清华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头羊的势头,已很难阻挡。面对这样的挑战,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内地一流大学应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要甘当二流,当好二流;这样日后才有成为一流的机会。[详细内容]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