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地球出发物理上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的是极其有限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发射的探测器走的最远的也不过才到了太阳系最中间的一千分之一左右。人类到达的离地球最远的地方以光速衡量的话才不过是1秒钟多一点儿(月球),而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的距离是4光年。我们的宇宙始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到现在还在加速膨胀!
    因此,以直接到达现场的方式去探索整个宇宙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必须通过天文观测来了解宇宙。故而,探索宇宙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探测器接收天体各个波段的辐射,而研究人员极少可以像其他自然科学学科那样通过实验等方式有机会亲身接触所研究的对象。
    自从登月不再仅仅是神话或幻想,而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太空科研计划后,这种可以被称为“月球殖民地心态”就一直存在于各国决策者、研究者和思想者心中。到了上世纪60年代,所谓“登月竞赛时代”开始,美苏两国不惜重金比赛登月。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开发月亮表面的氢能、太阳能和矿产资源已不再遥不可及,以月球为基地,对地球实施监视,或以月球为中转站,实施中继太空探索,也成为现实的考量,而冷战的结束,国际多元化政治格局的初步展露,又让新一轮“抢占制高点”成为新老太空国家政府的优先考量之一,凡此种种,让美、欧、日、印,甚至连火箭都发射不利索的韩国,都先后喊出月球上见的口号。
    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太空探索计划中,太空短线能投入实用的项目,总会比基础性、探索性的长线项目得到更多倾斜,而“登顶、冲刺、争先”的关键时刻,也总比打基础、搞预研的普通时刻,可以获得更慷慨的关照和投入:美国航天飞机项目的沉浮,“登月”和“登火星”的取舍,国际空间站计划的一波三折,日本和印度探月进程的时快时慢,都可以找到“殖民地心态”作祟的影子。
    然而太空是人类最不了解、也最无力把握的神秘空间领域和科学领域,在这个最陌生的领域,人类恰是最不应该抱有“殖民地心态”的功利、短视,最应从基础、从预研、从非功利的态度入手,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才不至于在一片漆黑中寻错方向、走错路。
  

  在目前的体制下,要各国摒弃“殖民地心态”,怕是很难做到。和其它项目相比,太空研究项目是国家色彩最浓厚的,也是花钱最多的,抛向太空的数十亿、数百亿、甚至数千亿金钱,都来自国家投资,纳税人税款,不论国体、政体如何,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不可能长期容忍一个重大国家投资项目变成“钓鱼工程”,也不可能容忍大把税款长期虚掷于“无用”的项目上。
  在很多时候,人类并非不想理性,而是不能、不敢理性,即使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富国、强国,在“最烧钱项目”——太空探索方面,也不得不有所取舍,而在国家战略、经济和社会舆论反响等重重考量下,这个取舍之“取”,往往就是那些功利性、现实性的,或者干脆说“最有用”的项目。

  

   同样,在太空探索方面起步不晚、技术水平也不高的欧洲航天局,集全欧盟之力,也未能保住“尤里卡”计划和“赫尔墨斯”、“霍托尔”航天飞机计划等长远项目,只得把精力集中在能赚钱的阿丽亚娜火箭,和有“比赛”性质的太阳系行星探测飞船等“有用项目”上。
   尽管谁都知道争斗是科学研究的大忌,功利心是基础科学的死敌,但太空探索是迄今人唯一一个几乎完全用国家资金来做的重大投资项目,从性质上讲,他必然是功利的,任何国家,任何政体,都不会容忍如此巨额的金钱年复一年只见投入,不见回报。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许多原本的“高门槛科技”,如今都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即使最昂贵的太空探索,如今也出现了私营火箭、卫星发射,和私人自费太空旅游。也许终究有一天,太空研究的门槛会进一步降低,从如今的国家专营,变为既有“官办”也有“民办”,甚至还有DIY的发烧友参与。也许只有到了那一天,我们才能看到,在太空研究领域,“太空殖民地”心态被更多人摒弃,人们开始更多地出于求知、兴趣和好奇,来规划自己的太空探索之旅。
  如果我们能够更超脱一点,无论人类开始探索宇宙是出于什么考虑,结局是人们对宇宙的了解和对宇宙的好奇都会增加,而这个结果也许比开始预设的目标更加重要。与地球表面上不同利益团体之间明争暗斗、有时候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利益冲突截然不同,探索宇宙所关心的是远远超出地球尺度的事情。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放松和淡定的心态去感受宇宙的奥妙,同时也体会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我们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无限广袤的宇宙使人类深切地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时它却又让我们看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能力的无比强大,而这个能力是比宇宙还要令人难以理解的人类自身所拥有的秘密。

反思:宇宙探索下站是哪儿?

重返月球
重返月球

从1969年到1972年,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但总共停留时间还不到13天。

着陆小行星
着陆小行星

小行星是长期资源、潜在威胁和巨大科研价值的结合体。

冲击火星
冲击火星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存?这些问题已经探讨了一个多世纪。

哪儿也别去
哪儿也别去

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阿波罗11号”所处的鼎盛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详细]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