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气候变化与贫穷究竟是什么关系?从冰川融化到流离失所,从极端天气到生命与财产受损,从干旱加剧到农作物失守……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他们无疑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为了不让气候变化令穷人变得更穷,为了让受到伤害的人们重新绽放笑容,新浪环保特别推出策划《不再遥远-气候贫困的6个样本》,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共同对抗气候贫困。[我要留言]
以前,香泉镇的乡亲们盼下雨又最怕下雨。不下雨就没收成,可是一下雨,就没有路了。 中庄村的路,是一条小河沟,干涸的时候用来当路走,乡亲们进趟城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极大阻碍了村子和外界的交流。
庄村的刘大爷家新修了暖棚,太阳灶,使用沼气的灶台,这是村里“一池三改”项目推广的成果。改造后的圈舍冬天有暖棚,沼气池建到暖棚内,不仅牛羊能更好的过冬,也能保证冬天仍能产生沼气。
香泉镇中庄村是个回汉杂居的社区,在回族村民的传统观念里,上学念书还不如早早学做生意来得实在。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村民们看到生活一天天好过起来,也看到了知识和眼界所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这是一位正在田里收胡麻的老妇人,她的甲亢症状非常明显。老人已经80多岁了,家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所以即使这般年迈,这般病患缠身,她仍然天天在田间劳作。 然而,这辛勤劳作并不能给她以应当的回报——正常亩产120斤的胡麻今年只产了30斤。尽管已经知道这儿的老人下地劳动是正常现象,她说,“这里的老人,只要活着一天都在干活”。 “颐养天年”一词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这位71岁的老人正在发烧,身上的棉袄已经斑驳破旧。家徒四壁的景象与老人苍老忧郁的表情让看到这幅画面的每个人心寒不已。老人家每天来回要走将近3个小时的山路去种地,只靠这个维持他与老伴微薄的生计。“生病了忍着”,是这里村民们不成文的“药方”。
初入火连湾,便感到它的干旱之重。田里的玉米矮得可怜,只能刚刚没过膝盖。枯萎的玉米落满了田间,满目枯黄,让人的嘴唇不禁感到一阵干裂。
村里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很严重,村长说过去村民们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来担水,全村的居民只有一处水源。水源在一条狭沟里,从村庄下到狭沟的路很崎岖。
每当下雨时,这里就会集点水出来,村民们就踩着那条湿滑的小道过来取水。对于他们来说,有水就已经很幸福了,哪还嫌弃什么泥水雨水。村长说以前这里最困扰的是疾病,尤其是妇女病,主要是这里的水太不干净了。好不容易等到有点水的时候,虫子青蛙在泥水里乱扑腾,村民们也只有这样的水喝,根本不敢用这水洗澡。
根据乐施会对中国甘肃永靖、四川马边以及广东阳山等3个典型的因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贫困县的分析,《气候变化与贫困》报告通过案例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条件、房屋设施、牲畜养殖等基本生活生计,造成了外出移民和返贫等后果。受全球变暖影响,中国地表气温将持续上升,生态脆弱区的环境将进一步退化。同时,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及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等限制,贫困地区应对灾害能力更为薄弱。
加大相关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及技术投入;推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引进抗旱和抗洪的农作物,改善基建设施,在洪水泛滥区升高桥梁和道路等, 从根源上加大遏制变暖的力度,达成减贫发展目标……当然,对抗气候贫困,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应该做的大事,也同样是每一位普通人人都应参与其中的要事,拯救气候,请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