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马凯获任国务院副总理【简历】

数据标题文字1

马凯,男,汉族,1946年6月生,上海市人,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6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五届中央纪委委员。

1965-1970年 北京市第四中学教员
  1970-1973年 北京市西城区“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1973-1979年 北京市西城区委党校教员(其间:1978-1979年北京市委党校理论班学习)
  1979-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1983年 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3-1984年 北京市西城区计委副主任兼区财办副主任,区计委主任(1984.03任)
  1984-1985年 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兼区计委主任
  1985-1986年 北京市体改办副主任
  1986-1988年 北京市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
  1988-1993年 国家物价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其间:1992.09-1992.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3-1995年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5-1998年 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1997.03-1997.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8-2000年 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
  2000-2003年 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
  2003-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3.05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5.04任)
  2008-2012年 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2012-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2013-国务院副总理

数据标题文字1
诗才青年


有证可查的马凯的第一首诗诞生在北京四中期间
有证可查的马凯的第一首诗诞生在北京四中期间

马凯来到北京是1955年,1959年考进北京市第四中学。有证可查的马凯的第一首诗诞生在四中期间。模仿李白《蜀道难》句式写就的《望东方》是马凯1968年的作品。这首诗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明显烙印,也能看出作者笔触尚显稚嫩。不过,作者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样子跃然纸上,而且这份创作热情日久弥增。1971年,马凯离开了北京四中,下放到北京郊区的“五七”干校。文弱书生从书斋中走出来开始从事一些陌生的活计:平沙丘、修水渠、割小麦、起猪圈、拉粪车。


马凯曾被寄养在老乡家

马凯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奔赴前线,他被寄养在老乡家,后方的生活非常窘迫,每天只能吃黑枣面做的糊糊。按照马凯自己的话,他当时的状态是“浑身发青,死活难辨”,父母在前方也无任何音讯,当时,有人甚至劝老乡把这位未来的部长扔在野外了事。好心的老乡没有这么做,带着马凯辗转寻找父母,在他出生后一年多,找到了他们。

结识发妻

1973年,马凯被调回北京西城区党校,主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期间结识了袁忠秀女士,后来成为马凯的结发妻子。马凯的众多诗作中有一篇写于1973年5月,是一首词——《苏幕遮·初约》,谈到当时的心境,马凯用了“欲见还怯,疑在梦中睡”句子。无论是春节无法赶回家与家人共进年夜饭;还是银婚纪念;或者是与夫人一起出门旅游,马凯都用诗词作品记录了下来。

名字考

马凯的名字出自诗词

马凯的名字出自诗词

唐朝的宋之问有诗云:“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说的是军队凯旋归来的景象。时值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一年,1946年6月,马凯出生在山西兴县的一个八路军后方医院里,为了庆祝胜利,父母觉得名字里头得有个“凯”字。

诗作赏析

《瑞雪》:
玉落千峰素,花飞万里澄。
无痕融水去,尽在蕴春生。
《夜尽日圆》:
万象苍穹总有缘,千般岁月本无边。
绳长难系阳西落,夜尽正催日东圆。
学习型官员


主政深圳四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和香港回归祖国最初四年
1979年,马凯考取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师从卫兴华等人

年逾古稀的卫兴华教授是国内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权威,他在谈到马凯时,对记者用了“踏实”这个词。不过,让卫教授遗憾的是,马凯没有留在学校里面,在学问和官场之间,马凯选择了后者。从1983年起,马凯在西城区计委、北京市体改办、北京市物价局、国家物价局、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部门工作,虽然是在政府部门担任官员,但从没有离开过经济学,更没有离开他主要研究的“价格理论”。


马凯的论文:《计划价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这篇名为《计划价格形成的因素分析》的论文后来刊载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卫教授说,在上世纪80年代,想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登载一篇文章相当困难,当时这本杂志要求严格,一个硕士生,不是论文质量高,绝难获得机会。时隔一年,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上。至今,它仍被价格理论界作为“双渠价格论”的代表作。

语录

马凯把从政称为“下海”

马凯把从政称为“下海”

搞理论出身的马凯把从政称为“下海”:“他们对我进行了‘诊断’,劝我投身于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去,增加一些‘实感’。经过同‘理论偏好’的‘痛苦’斗争,我‘下海’了。”
主持发改委五年


指责宏观调控失效不符合事实
指责宏观调控失效不符合事实

 马凯说,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它的作用或者主要作用是要熨平经济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过去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富有成效的。这些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这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中都有大量的数字和事实表明了这一点。马凯指出,如果我们认同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又说宏观调控不力失效,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没有果断地宏观调控,粮食是继续减产,投资是膨胀,几万亿的流动性回收不了

通过努力,外汇占款所增加的几万亿流动性也回收了。其他方面的矛盾也逐步得到缓解。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历史是可以比较的,如果没有宏观调控,那中国经济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肯定是会出现粮食由于短缺,粮价大幅上升,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上升,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全面的过热。在大起之后,必然会产生大落。

语录

马凯感叹:农民兄弟不容易

马凯感叹:农民兄弟不容易

“这十年来,农业生产资料涨了多少价?”马凯反问,“我们城里人吃猪肉、吃粮食,我们工资涨了多少?农民兄弟种点粮食也不容易,涨点价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不涨价,亏本,谁都不去种粮养猪,东西少了,价格会涨得更高!”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