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10时许,湖南邵阳妇女石燕飞携带汽油瓶冲入会议室,向正在开会的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党委班子成员泼洒汽油并点火,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隆新民及两名副经理被火烧跳楼而亡,另有4人受伤。纵火后,石燕飞跳楼自杀未遂。
根据官方通报,石燕飞的作案动机为:不满公司未同意招收其第二个子女进入公司工作。不过这桩血案的背后,隐藏着地方企事业单位职工世袭的传统与外来关系户挤占编制的矛盾。[详细]
纵火,极端的手段,疯狂的报复,伤亡的悲剧,搅起一池就业“浑浊的自来水”。纵火的“导火索”是什么?长期的职工世袭传统PK外来关系户挤占编制,“摩擦”激化到一定程度肯定会“起火”。可能,类似性质的单位里类似的PK依然进行中,并且,一触即发。如果不能从这此纵火案中汲取教训,理顺就业关系,维系就业公平,悲剧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再发生。[详细]
“职业世袭化”垄断的是高福利、低风险的“铁饭碗”
相对其他一般企业,诸如自来水公司这类垄断性国企,不仅工作轻松而且职业待遇也十分优厚,早已成为人们普遍追逐向往的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年均工资达到53723元,不仅远高于同期私营单位24556元的年均工资,也明显高于2011年非私营单位职工42452元的年均工资。
面对如此霸道硬气而且高福利的单位,无怪乎人们趋之若鹜,削尖了脑袋想进端上国企的金饭碗。因为,凭着在国企工作的这块金字招牌,自然还能找到好对象,这关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质量。想进入国企的竞争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在争抢着一个名额,一个好岗位。这位内退的母亲,想必深有体会。她或许也参与到了那没有硝烟的争夺战中,只是最终未如愿,才采取了纵火报复的极端行为。
国企长期奉行的高度的内部化、权力化、世袭化,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
对于接收内部子女就业(简称接班)的现象,中老年职工并不陌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接班模式既可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又可解决单位的缺员问题。但是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接班制度已经废除。改革开放30年了,对外公开招聘新职工已经成了用工制度的主流。我国劳动就业有关法规,也不允许对某一部分人实行“优先照顾”就业。
类似自来水公司这样垄断性国企的招工就业制度,长期以来普遍奉行的实际上仍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内部职工子女世袭化”做法,而并非目前那些非垄断市场化企业普遍采取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的垄断国企招工,却被高度地内部化、权力化、世袭化,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就业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整个社会机会平等、利益公平分配的根本问题。这诚如有媒体日前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难产”问题时指出的,“最大原因在于既得利益群体阻挠改革进程”,而这其中,就包括“垄断利益群体通过行政垄断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进而将超额利润部门化、个人化”。[详细]
公开招聘制度的诞生,从理论上讲,可以成为根治“职业世袭”的“猛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萝卜招聘”接踵而至。出现“萝卜招聘”现象,是招聘制度挖下的“坑”与带泥的权力的一次播种。招聘制度在先,“萝卜招聘”在后。招聘制度挖出可以播种萝卜的“坑”,并且微环境很适宜其生长,与此同时,“萝卜招聘”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品种”,不断增强“免疫力”。前者凸显“制度轨迹”,后者见证“世袭”的力量与能量。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萝卜招聘盛行缘于“权力带泥”。
从法律层面上说,《就业促进法》已施行好几年了,就业秩序与就业环境有所改观,但不公平就业仍然很猖獗。一方面表现在就业歧视形形色色和人为设置就业门槛;另一方面,“职业世袭”、权力影响就业还很盛行,就业上的不公开因素让就业难雪上加霜。惟有进一步落实好就业促进法,发挥出法律的导向功效与惩戒功能,才能消除就业歧视,规范就业秩序,优化就业环境,维护公平就业的尊严。
面对舆论,凤城应以“北大处理邹恒甫微博”事件为鉴,公开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公信力才能得到维系。
层层关卡拦不住红眼客车奔向不归路,谁能守住生命屏障?
大跃进式的保障房建设让分配、质量、投入等方面均出现问题。
保护女性,不能光靠参与者自觉,法律亦不能缺位,莫让“文化习俗”成犯罪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