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956年问世的报纸和广播天气预报相比,电视《天气预报》显然很年轻。而当一群年轻人着手考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历史的时候,发现确凿的史料很少很少。《天气预报》节目的生日成了一件悬案。于是大家象考古系学生一样,走访、查阅、勘验,最终得到的确切答案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诞生于1980年7月7日。[详细]
城市预报的画面还配上了拉洋片式的风景照片,背景音乐《渔舟唱晚》也开始家喻户晓。198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国家。按照部门分工:《天气预报》节目由国家气象中心制作,中央电视台负责播出并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由此,从1986年10月1日开始,《天气预报》成为中国电视界最早实现“制播分离”的日播节目。 [详细]
当时制作节目的地方——声像室一进大门是几个文件柜充当着屏风功能,几张黄色的大桌子依北墙围成半圈,所有的设备都摆放在上面。播音间依南墙而置,制作、播音、审片都在这里完成,而这个播音间只有1平方米左右。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播音间,尚未考证。这还不算,那时声像室没有空调设备,夏天就只能多摆几个电扇。[详细]
1980年节目启动之初,是没有具体的城市天气预报的,只笼统地讲讲全国天气趋势。1983年年初,《天气预报》中开始出现城市天气预报。最先登场的有8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沈阳、西安、上海、武汉、成都、兰州、广州。城市预报播出没多久就得到了各大城市观众的热烈反响,于是,一批一批地审核增加,达到今天一共是口播34个主要城市。[详细]
那个时候,《天气预报》主持人走到台前根本没有做过任何宣传,以至于后来的报道标题竟是《屏幕上“跳”出一个气象先生》。记者之所以称之为“跳”,是因为所有观众都非常意外,保密工作堪称完美。更有意思的是,在主持人出镜后的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画面里是没有主持人姓名的。后来应观众要求,节目中才出现了一行通栏字幕:主持人 中央气象台 XXX。[详细]
先说早期那根“指点江山”的棍儿,专业的名称应该叫“指示杆”。1993年3月4日简陋的棍上镜了,就是一个小纸筒外面缠上胶布,当时指示的效果还凑合。后来没过几个月,一位来自台湾的热心观众,细心到发现主持人手里那根棍儿不够精致,于是特地订制了一个寄给了节目组。这个棍儿相当专业:杆是乳白色的,红色的头,红色的手柄,“用着特别顺手”。[详细]
最早的《天气预报》片头背景是中央气象台的大楼。之所以选择这个建筑物,最直接的考虑就是直观,告诉大家天气预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而且当时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都相对比较落后,也没有“设计理念”这样的概念,所以研发出来的三维动画科技,刚开始也是在当年还算宏伟的这座九层大楼上小试牛刀。[详细]
20年来,《天气预报》中的人在轮换,画面在更换,但是那首背景音乐——电子琴版的古曲《渔舟唱晚》却是每天播放。甚至有些人完全是因为喜欢《渔舟唱晚》而守候着《天气预报》。渔舟唱晚,表现的是江南的傍晚时分(几乎是夏季《天气预报》播出时刻)渔民收网之后返程中快乐的哼唱。当年负责遴选节目背景音乐的是节目组的一位老同志,名叫曲声浦。 [详细]
最长的天气预报:1999年12月31日,8分30秒,迎接千僖年特别节目,从关注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由宋英杰和杨丹共同主持;最短的天气预报:2008年8月8日,主持人出镜时间40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即将举行,天气预报自豪地为奥运会浓缩了一次;最素色的天气预报: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详细]
恰逢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天气预报》节目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伟大祖国的辉煌节日,同时也献给自己走过的近30年不平凡之路。改版6大看点:标清转高清带来的视觉变化,四季片头整体打包更具亲和力,城市预报打破常规沙盘演绎立体空间,演播室灯光需要有精确对比度,向主持人提出更多要求和挑战,节目制作系统更新换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