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动”的评选始于十年前的《感动中国》,它超越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关注人性的闪光瞬间,致力于寻找“打动人心的人格力量”,纠正错误、扭曲的价值观,回归人类普世价值,还加入了对社会缺憾、不公的思考。它所树立的榜样有的很草根,并不是一贯的英雄伟岸,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人性突然灿烂,这样的真实感动了几亿中国人。时至今日,从新华网的感动2011,到感动河北,感动重庆,感动邳州,这样的评选已经不胜枚举。[详细]
    白岩松说,“和获奖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就会感到踏实,有信心。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是我们的DNA,一直都在。”这也是很多人爱看感动评选的原因:人们寄望通过评选凝聚一种精神,让主流价值观得以传承。 [详细]

    感动之余,为有些感动追根溯源,不免让人忧虑。2009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为留守儿童办学,为还欠债只身在郑州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难道当地没有实行义务教育?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不闻不问?感动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我们绝不会感谢造就有些感动的成因。[详细]
    换个角度加以理解,诸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传统美德今天被拔高到“感动中国”的高度,意味着我们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让这些“最美”成为普遍的美德。“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看《感动中国》,说明已经世界大同,人们不再需要榜样了。”《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说。[详细]

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会上,最不缺的就是激情澎湃和热泪流淌。可是如果一种感动只在瞬间,或者积聚于某个时刻集中爆发,它的持久性与影响力又何在?若问过去十年里,我们能记得几个感动中国的人物或者“草根英雄”,答案可能令人失望。遗忘是人的本性,或许也是此类评选逃不脱的宿命。当众多的评选蜂拥而至,而他们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缺少必然关联,有时可能还是应景与作秀,瞬间的感动和倾听之后,便是遗忘。 [详细]
    社会需要一种以榜样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困惑在于,需要传承的主流价值,如何被公众所接受?也就是,瞬间的感动如何不被遗忘,而内化为某种行为准则。 [详细]

    感动的力量只能来自真实,而对真实的漠视,或对还原真实的忽视,显然则会反过来妨碍对于感动的真发现与真对待。没有凌空虚蹈,没有宏大叙事,没有道德完美,没有境界顶峰……我们能够被感动,首先是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而后我们亦能够达至。[详细]
    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需要那些让我们感动和温暖的“小人物”,更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小人物”。每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社会面对的现实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建言;少一些极端,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