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1日11:49 新浪智库
股市30万亿代价能换来什么?股市30万亿代价能换来什么?

  两个半月前,市场还在欢呼6月12日中国股市的市值首次突破70万亿——抵达71.25万亿元。回头仰望,那是一场历史的巅峰之作,之后的两轮惨烈暴跌一度令股市蒸发逾30万亿元。

  当中信证券(14.61, -1.25, -7.88%)8名高管、财经杂志记者被协助调查之后,海通、广发、华泰以及方正证券(6.61, -0.40, -5.71%)陆续被立案调查。对此,市场显出少有的兴奋,谣言满天飞,感觉终于挖到了股市暴跌30万亿市值的源头。

  对此,新华社评论——中国的金融证券市场不是法外之地。这是常识,监管也是市场的应有之义,在恶性暴跌之后这应是一场监管运动,相信也会有更多人甚至公司被牵出。

  毫无疑问,如果真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甚至借救市进行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惩是肯定的。抓一批,罚一批,甚至是杀一批,是必须的。但在此之外,这些都还只是事后的追究追责,能从根本性上解决问题吗?这些真的是30万亿市值蒸发的意义吗?如果金融市场的制度性漏洞和软肋一直都在,那类似的恶意性攻击、秃鹫、硕鼠就会一直存在。

  这么短的时间,交出30万亿元的学费,堪称史上最为昂贵的学费。暴跌之后,证监系统的反思正在进行,而这种反思更应该包含市场所有的参与主体,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甚至中小投资者。相信这种反思不仅仅是程序和过场,更要从制度上去重新审视——为何在短短8个月之内就吹起了一场泡沫,又在短短两个半月之内如多米诺骨牌般被推倒。

  重新审视A股的交易制度,停牌制度,尤其是金融放杠杆的适当性制度,更不要忽略了监管制度下的真空与滞后。对于配资也好,融资也罢,金融产品和工具的设计,官方架设一条高速公路,行业的不自律却悄然放进了飙车党。融资和配资的风险可控,在券商和配资公司那里是铜墙铁壁,在投资者那里却是形同虚设。

  说起来这是一场股灾,但没见哪个券商被击垮,风险全抛给了投资者——不断被割韭菜。投行本身,尤其是此前徘徊在监管灰色地带的场外配资公司,以杀鸡取卵式的发展,对中小投资者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收割。

  为什么股指冲上5000点才查配资?配资公司放贷给投资者做股票、恒生Homes系统等杆杠性投资中介,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如能从源头上杜绝,早点堵,也许不会发生踩踏式崩盘。6月1日——暴跌两周之前,笔者曾在新浪刊文《暴跌是一次大崩盘的预演吗?》,提及杠杆市的风险,劝远离杠杆,以及对于踩踏惨剧来临时监管的无解。监管的最大功效不在于系统性风险爆发之后的事后监管,更在于点线面的全维度监管以防止系统性风险爆发。

  股市监管还需要太多的基础性设施需要建立和完善,新股上市涨停秀为何总是上演?我们的投资者教育为何如此薄弱?如何才能将散户主导的市场变成机构主导的市场?这些问题看似与暴跌无关,却是千丝万缕。还有不少社保金、保险金、公积金、年金开闸迟迟未能放开进入股市,这些资金全趴在银行喂饱银行等利益集团,如能适度改革,则利于百姓,惠及股市投资者,更会有益于资源合理配置实体经济。

  没有人能神准的预测这两轮暴跌,即便是那些有幸逃过此劫的“股神”。虽然我们在《德林社》的节目里也在关键时点不断提示风险,但我们依然没想到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袭向投资者——可怜了太多人血本无归。也许,会有很多人认为本轮股市的受害者,是贪婪带来的咎由自取,但别忘了——他们不该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不该为制度性漏洞买单,更不应被股市老鼠们所掠夺。希望,下一场牛市来临之后,牛市的故事,不再是一场事故。

  (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 专栏作家 黄利明 德林爆语出品人,曾任新京报、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

连战看阅兵,两岸能否再破冰?

两岸关系要深化,从思想上、政治上都要再破冰才行。如今的抗战纪念活动和历史问题正可以视作一块试金石。两岸间经济议题推动了不少,政治和军事议题属于“深水区”,一时难以下手,那么从抗战史寻求深入突破口行不行?

《百团大战》何以成票房黑马

如果单纯以票房数据为依据,《百团大战》必将在华语电影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看看那些停留在上世纪的叙事语言,看看红头文件里那句“请各影城(院)用一切手段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再看到同档期几部影片的无奈遭遇,电影工作者和观众都会觉得被羞辱。

中共在抗战中无愧中流砥柱

看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22次会战,大多数不都是败仗吗?面对几十万日军进攻,除了台儿庄一仗外,各次会战都以失利告终,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退却丧失了半壁江山。此时,正是靠中共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战场,以游击战拖住了侵华日军的后腿。

谣言入刑,谁当谣言鉴定师?

什么是谣言,什么性质的谣言才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编造谣言者和传播谣言者的法律责任有何区别,无意传播谣言和故意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同等吗?更重要的是,谁是谣言鉴定师,他们判定谣言的依据是什么?

  • 船长:天津集装箱危险品爆炸的思索
  • 别拿女职工更年期保护不当权利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
  • 如何做一个风流又文艺的死鬼
  • 用说人话的方式解读《聂隐娘》
  • 吴淡如:夫妻之间最美好的相处平衡
  • 乘船穿行在莱比锡的绿肺之中
  • close
    3条评论|5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最新评论 刷新
    哈呼呼201322[安徽合肥]
    交学费了
    2015-9-7 10:39举报1回复
    把人心换没了
    2015-9-3 06:14举报回复
    hchk333[河北保定]
    这都是虚的数字,不知笔者是真无知还是假无知!一只十元的股票,如果有人买没人卖可能涨到50元,可是他的实际资产还是原来的十元,所以再次跌回十元是正常的
    2015-9-2 07:30举报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