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曹林
大改革大博弈大争鸣的时代,每天的舆论场上都充满了喋喋不休的争论。回望这将要过去的2014年,新闻日历中供人讨论的话题其实与往年并无不同,还是对雾霾笼罩的无奈调侃,对落马贪官的穷追猛打,对明星出丑的全民娱乐,对股市房市的无数叹息,对雷人雷语的愤怒声讨——话题没变,但主导舆论场和设置议题的主角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前一轮新闻改革中被边缘化的党报党刊在这一年找到了证明自身存在感的方式,成功地对逆袭了其主流地位的市场媒体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反逆袭,主导了这一年的舆论场。
看看每天主流新闻网站的热点新闻,就知道党报党刊党网在公共话题上是多么活跃。能敏锐捕捉新闻点的商业网站,都在首页用这样的标题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党报发文称中国社会利益分层化日益突出,党报发文称周永康所作所为与党史上顾顺章等叛徒无异,发文批网络用语称语言该规范还是要规范,军报发文再批徐才厚:对形式主义必须露头就打,党刊发文称宪政属于资本主义。够了,不再引述了,看看澎湃新闻的新闻标题、“媒体札记”重点关注和新媒体排行榜上的热点文章,就知道党报党刊在这一年的舆论场中是多么的活跃,而从南到北曾经主导着舆论场的市场化媒体俨然已经找不到存在感,悄然被边缘化。
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这些新媒体平台上,传统党报党刊尤其是央媒占据着绝对优势。虽然这些媒体的头版还像往日一样难看,但新媒体上却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从语态到取向都更贴近年轻人,以极高的粉丝数和阅读量将市场媒体远远甩在背后。在传统介质中被边缘化的党报党刊,在新媒体上重新找到了主流的位置感,新媒体的国家队矩阵很是引人注目。
这种主流的位置感尤其体现在对议题的设置上,党报党刊绝对垄断着主流话题的设置与阐释权。贪官落马的披露和评论是2014年最大的热点,对周永康和徐才厚,从第一时间的信息披露到随后的盖棺论定,党报党刊党网都占尽优势。敏感话题和事件的讨论也贯穿着这一年的始终,从对宪法与宪政关系的阐释分析,到“阶级斗争”、“人民民主专政”引发的舆论争议,再到对“颜色革命”、“自干五”、“网络草根作家”的激烈讨论,议题都是由党报党刊党网设置,其他媒体自始至终缺席并沉默着。
在很多热点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时政的报道中,昔日出尽风头的市场化媒体也黯然失色,APEC会议的新闻和领导人出访的报道,很多独家新闻都来自党报党刊的新媒体平台。
党报党刊党网的反逆袭,深刻地改变着当前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也改变着改革的舆论环境。在经历过前些年众声喧哗和野蛮生长的舆论狂欢之后,被边缘化的党报党刊重回主流,以报复性反弹的力量重新“占领”舆论阵地,在舆论斗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报党刊党网昔日的缺席,使舆论场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官方声音完全被边缘化,而今天党报党刊强势的反逆袭,正在形成另一种话语垄断和失衡。
虽然党报党刊党网在这场舆论权力的转移中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但似乎并没有完成“打通两个舆论场”的任务,两个舆论场仍然是各说各话。在喧嚣的舆论场中,官方媒体掌握着话语权,但民间和网络似乎并不买账,官媒并没有将话语优势成功地转化为权威性和公信力,并没有真正改变宣传劣势和形成有效交流,在交流中弥合分裂和寻求“最大公约数”。尤其在网络舆论场中,甚至形成了情绪化的对立:官方越强调越支持的网友越反对、官方越反对的网友越支持。在一些敏感话题和公共事件上,官媒越强势,网络表现出的反弹力也越强。看来,党报党刊党网最需要做的不仅是依靠权力去“占领”舆论阵地,更重要的是能在改变僵化语态和尊重新闻规律中去赢得公信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