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袁文逸
我接到何生根发来的消息,言辞里充满了急切:“我们厂里七个人被拉去服兵役了,他们真的都是流着眼泪去前线的。唉!战争害人啊!”
何生根是一名杭州商人,他和两个股东一起,在2013年夏天到乌克兰首都基辅郊区法斯提夫,开了一家再生纤维厂。当时,何生根看中的是乌克兰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既连欧洲中部有可以打入俄罗斯市场。再生纤维的原料是塑料饮料瓶,通过不同加工制成的再生纤维,可以用在建筑、修路、纺织等诸多领域。向往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何生根投资的厂是乌克兰境内规模最大的。但是,正当厂房已经改建、流水线已经上马时,乌克兰局势却发生骤变。2013年底,以反对中止加入欧盟进程、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为目的的广场运动爆发,之后,乌克兰令人始料未及地陷入内战,东部割据,战事一再升级。
何生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到乌克兰的时候,美元兑乌克兰格里夫纳的价格是1:8,而目前黑市价格已经到了1:30。工厂的生产成本都和美元挂钩,这使得何生根的盈利空间被挤压了大部分。工厂的原料——塑料饮料瓶原本来自乌克兰本土的回收,但是战争开始后,东部的原料根本运不出来。何生根情急之下从远在北非的埃及工厂调货过来。一些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会背着枪翻墙进来,还有人纵火把厂门烧了。“我就赤手空拳冲下去,跟他们说,‘你们乌克兰法斯提夫有200号人靠我这里吃饭!’他们就转身走了”。
何生根身上有着海外商人的胆魄和坚毅。他说自己小时候穷怕了,中学毕业看到报纸上有劳动手套编织机,就借了3万元开厂,结果被人骗得血本无归。他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打工把钱还掉,就进了再生纤维企业打工,也撞进了这个行当。他在新疆、在越南、在埃及都开过厂,艰险辛苦换来了事业越做越大。何生根说,老婆常常埋怨他,家里条件优越,不享天伦却把自己置于险境。“我是把这件事当事业来做的,我希望把它做好。既然其他两个股东信任我,我也要对得起这份责任”。
责任,何生根常常会在他乡说起这两个字。他说,身边有十几个中国工人,是跟他走南闯北打下江山的,他要对得起他们。而何生根当初选择来乌克兰投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看重乌克兰人力成本不高但是人口素质好的原因。何生根指着一个开叉车的工人说,“他每天下班回去前,叉车的油用到哪里他都会做一个刻度几号,如果第二天来发现油少了,他就一定会去查出来谁动了手脚。真的吧厂当成家了。”何生根给我讲了很多他厂里工人的故事。厂里的乌克兰语翻译非常厚道,有时候高额流动资金存在他家里,一分也不会少。有的工人是一家两口都在厂里上班,生怕工厂在战争影响中倒闭,休息日自己跑来加班。有些工人过生日,会在家里做了蛋糕送到办公室里给他分享。何根生说,他挨过穷也有家庭,他非常能体会乌克兰工人现在这种感觉。更何况几乎每个工人都有亲人卷入战争,他们的不幸也让自己心疼。
瓦吉姆是何生根提拔的厂长,平时负责工人的管理。这次,已经40岁出头的瓦吉姆也被征兵去了前线。走之前,瓦吉姆泪流满面。何生根保留了他的工资,告诉他等他回来以后可以回原岗位上班,还给了他一笔补助。“其他的没有办法,我只能给他这点安慰,希望他能够回得来。”
乌克兰此轮局势动荡后,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已经撤离回国。而中国企业、中国商人还有相当部分选择驻留。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常常可以看见中国人。
“乌克兰是很美的,天蓝水清,农产品又丰富,大部分人也单纯。不打仗真叫人舍不得走。”何生根说,目前厂里生产的再生纤维出口欧洲的销量还是能保证,运营一年下来,基本收支持平。他想继续坚持下去,更盼望战争早点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