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央视网消息:今天,我们来关注湖南临澧县农民沈克泉和沈昌健父子俩,坚持不懈追寻“超级杂交油菜梦”的故事。为了种出超级杂交油菜,沈昌健一家人坚持了41年。原本从研究油菜到种植,绝大部分的担子都压在父亲沈克泉身上。可是,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那么,现在试验田里油菜长势怎么样?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有没有实现呢? 在临澧县白云村,沈昌健每天都会和他的研发团队在试验田里测量着油菜的生长数据。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年前一片叶,年后就是一个分支,这个是决定我们年后产量的一个标志。 他研发的“沈油杂1号”油菜,具有高产、出油率高、抗病抗倒等优点,去年白云村就有1000多亩油菜栽种了这个品种。 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村民  刘丕贵:油的质量好,我们老百姓都是用他的油菜。 沈昌健说,经过多年研究出来的“沈油杂1号”,明年就有望通过国家品种备案登记,届时就可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技术顾问 沈文祥: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研究所进行了监测,含油率是43.98% ,100斤油菜籽要多打10斤油。 育种、选苗、检测,每一次的实验过程,沈昌健都会详细记录。在他的书柜里存放着23个笔记本,这是一家两代人进行杂交油菜实验的原始记录。翻开最早一本的扉页,上面写着:“1978年秋,沈克泉。”沈克泉是沈昌健的父亲。1978年,沈克泉在贵州养蜂,路边的3株野生油菜引起他的注意。湖南的油菜5月份就已经成熟收割,而眼前这3株竟还在开花,不仅植株壮硕,分枝还特别多。沈克泉如获至宝,立即兴致勃勃地带回家乡播种,想通过改良这几株野生油菜培育出产量高的新品种。 沈克泉 农民 沈克泉:就说我是一个农民,一个种田的黑腿杆,想要搞出个科学来,那是自己梦想天开。 他的想法曾被乡亲们嘲笑为“泥腿子想当科学家”。但沈克泉没有动摇,还把儿子沈昌健也带进了培育计划里。从研究杂交油菜开始,沈克泉留起了胡须,并发誓不成功不剃须。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他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父子俩的巨型油菜出现在国际油菜大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12月8日,70岁的沈克泉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老人把全家人叫到床前,他说:“我没有时间了。油菜事业不要丢,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沈克泉去世后,沈昌健依然坚持着父亲未完成的梦想。2014年2月,沈昌健及其父亲沈克泉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从1978年发现并开始培育杂交油菜品种,到如今,临澧县的油菜花开得一年比一年茂盛。沈昌健一家人走过的,是普通农民41年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我认为农民也能做事,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农民,我做了自己喜欢做,也想做的事。 搞科研就是做数据分析,这条路上沈昌健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3月,他和团队刚刚把油菜花套袋,晚上突然刮了5级大风,将袋子全部吹掉,早上起来到田间一看,沈昌健惊呆了。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尽管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自己还是要鼓足勇气,因为科研就是我的命根子,我一定要想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这一场大风,让原本可以收获的20克种子,最后只收到了1克。但就是这1克种子,延续了沈昌健的科研成果。目前,沈昌健所在的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拥有育种材料700多种。在沈昌健看来,研发好的油菜品种,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提供优质高产的菜籽油。目前,他又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富硒菜籽油,还打算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年之内,打造10万亩高产油菜种植基地,并筹建油脂加工厂,让科研、生产、加工一体化。沈昌健希望,他和父亲研制的超级杂交油菜能种在更多的田间地头,让更多人都能在春天听见油菜花开的声音。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我的梦想是完成父亲的心愿,将自己研制的优质高产的油菜新品种,通过国家备案登记以后,来回报那些曾经支持关心帮助我的人,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详情]

央视 | 2018年12月17日 10:06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原标题:“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罗布泊上空的惊雷巨响,升腾的蘑菇云,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守卫着祖国的安宁与和平。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的爱国奋斗,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后辈不会忘记 在四川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至今完整保存了大礼堂、办公楼、情报中心、将军楼、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20世纪60年代的167栋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这些纪念实物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2018年又被纳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供后人参观学习。 让每一位中物院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当年受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人都出自该院或曾在该院工作,他们是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于敏、王淦昌。 每当有新人进入中物院,他们总会被安排在“两弹一星”元勋的雕像前宣誓,继承“两弹一星”精神。新人的入院第一课,一般都是去基地展览馆参观,“两弹一星”元勋们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简陋的旧设备,让新人仿佛再次回到大批优秀科技人员走进大漠戈壁创业的峥嵘岁月,重新走进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新中国赢得大国地位鞠躬尽瘁的时光长廊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如此。多年来,虽然历经多次编制和体制调整,这里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逢新人来中心,都要到“两弹结合”试验阵地和“东方红”卫星发射场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人民不会忘记。 2018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在第五展区的“科技创新支撑强国梦”专区,设立了“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展览板。“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让人感动落泪,激励亿万人民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传承践行“两弹一星”精神 2018年11月17日,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在北京病逝。作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科研总体负责人,程开甲曾亲自拟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之后又领导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首次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等几十次核试验。程开甲院士病逝后,一时间各界人士纷纷缅怀这位中国“核司令”,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他们为国奋斗的崇高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每一次重温,都是一次次爱国奋斗的思想洗礼。新时代的广大科研人员认同他们的精神,在为国奋斗的传承接力中,跑好属于他们的这一棒。 2018年12月6日,中核集团历时五年自主研发的“龙鳞系统”正式发布,包括主控制站、安全显示站、网关站、工程师站等,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实现100%的国产化,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满足“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的要求。这是中核集团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有助于我国核电技术实现整体出口。 “从‘两弹’的研制开始,核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核工业6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核科技是战略高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从国外买不来的,必须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在新时代,中核集团更要坚持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的问题上下功夫,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不仅要回顾物质成就,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特别是要坚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 余剑锋表示,“两弹一星”精神和“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一代代核工业人用青春汗水铸成的事业之魂、力量之源。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下,中核集团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徐銤,坚持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央视“大国工匠”主人公、中核二三公司核级管道焊工未晓朋,青年科技创新人物、十九大代表王广金,技术造诣深厚的“国防工匠”、十九大代表王多明,被称为“核动力心血管的守护神”的中核建中公司精修班长曹子昆等,他们和十余万中核人一起为核工业发展默默奉献、甘愿牺牲,在实际工作中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并持续赋予其新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 “从‘两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唱响《东方红》,从‘神舟’飞天到‘天宫’交会,从‘悟空’探苍穹到‘墨子’游寰宇,中心的每一次发射,都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接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天,科研人员仍不忘初心,继承“两弹一星”精神,继续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袁于飞)[详情]

中国文明网 | 2018年12月17日 04:54
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
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

  原标题: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走进黑龙江大庆铁人纪念馆,王进喜的豪言壮语和一组石油工人昂首向前的群雕映入眼帘,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那场千军万马会师荒原、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大庆石油大会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量原油和成品油依靠进口,“中国贫油论”甚嚣尘上。1959年9月26日,位于大同镇高台子地区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此时正值新中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将这个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不久,4.8万多人的队伍奔赴大庆打响了石油大会战!也正是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会战中,孕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凭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志气,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探明长垣面积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到实现石油基本自给仅用了三年时间。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建设,挺起了石油工业的脊梁,让中国在世界石油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在铁人纪念馆里,一组复原场景令人动容:茫茫冰原上,工人们凿开厚厚的冰层,排成一条“长龙”用脸盆、水桶、铝盔等盛水运水,硬是靠着人力用了一天一夜时间,运水50多吨,保证了开钻打井的需要……这仅仅是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的一个缩影。面对松辽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因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短缺的物资供应,大庆人战风雪、斗严寒,住地窨子、吃山野菜,解决了一个个生活问题、攻克了一个个建设难关。“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王进喜的名言就是大庆精神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王进喜朴素的话语是大庆人“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精神也一代代传扬了下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可流血流汗,也要让油田高产稳产,攻克了“表外储层”技术,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使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带领1205钻井队先后到苏丹和伊拉克等地打井82口,累计钻井18万米。50多年来,大庆石油人披肝沥胆,勇挑重担,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吨,上缴各种税费2.8万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高水平贡献,在全国工业战线树立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在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中孕育形成,历经风雨仍保持奋斗的底色。 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如今,大庆油田传承弘扬大庆精神,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聚焦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再出发。(柯仲甲)[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2日 03:28
时代楷模张黎明:点亮新时代产业工人创新之路
时代楷模张黎明:点亮新时代产业工人创新之路

  原标题:“时代楷模”张黎明:点亮新时代产业工人创新之路 新华社天津12月11日电(记者毛振华)最近,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张黎明创新工作室里好不热闹。当研发中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钢铁侠”自主识别并稳稳地抓住引流线时,张黎明和团队成员们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张黎明是滨海供电分公司配电抢修一班班长。都说创新是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的事,可作为一名扎根一线31年的老师傅,他不服输。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这些年,在他和团队的创新努力下,公司累计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58项。凭着这股倔劲,张黎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里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被誉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 “钢铁侠”是张黎明带领团队花费数百个日夜苦心钻研的得意之作。它采用激光雷达等精度更高的多维传感器,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相比第一代自动化程度更高,这也是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带电作业称得上电力行业最危险的专业,有了‘钢铁侠’,今后就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在电网上做‘微创手术’了。”张黎明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工作是快乐的,创新让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勉励同事和徒弟们。 为了让电路抢修更快,他和同事们反复试验,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线路变压器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的抢修时间,从过去的45分钟缩短到8分钟。随着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每年能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万元。 没有完美个人,只有优秀团队。埋头创新之外,张黎明仔细琢磨,积累总结近万个故障成因,形成涵盖30大类300多种故障抢修经验的《抢修百宝书》分享给同事们。遇到故障,大家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按图索骥,效率成倍提升。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还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10个创新工作坊,培养出了更多肯钻研、爱创新的“蓝领创客”。 张黎明人送外号“活地图”,这源自他事故诊断的绝活:根据停电范围、故障周边环境、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有限信息,能迅速判断出事故基本性质、大概位置,甚至能准确点出故障成因,为高效完成抢修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而这背后是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苦付出。 技校毕业后来到工作岗位,他下班后时常怀揣着笔记本,沿电力线路边走边记。多年下来,陪伴他熟悉线路的交通工具从老式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再到抢修汽车。 31年如一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抢修线路图1500多张,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这才练就了电路抢修的“火眼金睛”。 电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工作之余,张黎明挂念着老百姓的用电需要。除了抢修班班长,他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张黎明和队员们主动印制了一些卡片发放到社区,创建微信平台,与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人士长期建立爱心服务热线,用爱心搭起了企业与群众的“连心桥”。 看到老旧小区楼道大都又黑又暗,老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他主动将滨海新区发放给他的一万元道德模范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节能LED灯泡。600多层老楼楼道又重新明亮了起来。 “很多居民眼里的小事,我们看到了想不到,师傅看到想到了,还一定要做到。”张黎明的徒弟张雨蔚这样评价他。 “从过去电网建设依靠人拉肩扛,到现在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使用,我从一个侧面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张黎明深有感触地说。 张黎明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从技校毕业生到技能专家,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十九大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详情]

新华网 | 2018年12月11日 09:01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 永不言弃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 永不言弃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 永不言弃 央视网消息:说起用一个体育比赛项目,来命名一种精神,大家会想到中国女排,这个在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体育项目,象征着团结拼搏、永不言弃。 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拼搏印记。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队的最后一击。在这场巅峰对决中,中国女排在先丢一局的情况下,以3:1逆转取胜,时隔12年后再次夺得奥运金牌。 201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 龚翔宇:遇到困难顶着头我也得上,我觉得要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我也得顶住。 永不服输,遇到困难要顶住,短短几个字说出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实现世界冠军五连冠,成为全民偶像,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1981年的日本大阪世界杯说起。在那届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连胜六场杀入决赛,而决赛对手正是东道主日本队,日本队此时已经六获世界冠军,实力非同一般。 日本队的教练小岛孝治先生,他没有刮胡子。他对袁伟民表示,等他们赢了中国队再刮胡子。 不管当时日本队教练的这种举动是挑衅也好,心理战也好。中国队教练袁伟民决心,要让女排队员们用行动作出回答。 比赛开始后,奔着冠军而来的女排姑娘们发挥神勇,很快就拿下了第一局和第二局。 按照当时的赛制计算小分的方法,不管下面的比赛结果怎样,中国队此时其实已经获得了冠军。但此后日本女排却连追两局,2比2平。在决胜的第五局中国队以14比15落后时, 中国队教练袁伟民叫了暂停,他说了一段让郎平后来一直难忘的话。 郎平:他声音有点很激动,就是说你们不要以为你已经拿了世界冠军。但是你如果是说输了这场球的话,你等于还做了夹生饭,或者夹个尾巴。就是说你不是以全胜的战绩拿世界冠军,你最后是输给日本,你算小分拿了世界冠军。你并不是很光荣。 比赛重新开始,日本队员一个重扣,眼看球就要落地。陈亚琼赶到扑救,单手把球捞起,中国队夺回了发球权。 郎平:你看到后几个球,都是四号位了,已经没有快攻的掩护了。就是明打了。反而你也得明打,靠实力往下砸吧。 郎平的这一砸,砸出了中国女排辉煌时代的到来,也砸出了中国人心中蕴蓄已久的激情。当时的中国,电视机还不普及,但几乎每台电视都锁定了这场比赛。荧屏前挤着的往往是几家人,甚至是一个单位的人。大家随着一个球的输赢,一起叹息,一起叫好。记分牌最后定格在17比15,中国队七战七捷,以无可争议的实力获得了世界冠军。领奖台上,姑娘们泪洒衣襟。电视机前,中国人集体欢庆,激动的人们走上街头,自发进行庆祝。 8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和世界强国相比都有一段距离。中国人渴望胜利,也需要一场这样的胜利。中国女排拿到的冠军,让全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女排姑娘这种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也被大家称为“女排精神”。全中国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就连邮票也印上了女排姑娘。 1981年到1986年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女子排球历史上第一支连续五次夺魁的队伍。从1981年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7年,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都经历了许多变化,然而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留了下来,这种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详情]

央视 | 2018年12月10日 09:26
白方礼: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 我心里挺高兴
白方礼: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 我心里挺高兴

  原标题:白方礼——“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我心里挺高兴”(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初冬的暖阳照在天津市憩园公墓的一座铜像上,铜像是一位老人,面容清癯。铜像基座上镌刻着:白方礼(1913—2005)。在这位老人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他凭借“蹬三轮”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白方礼的儿子白国富记得,1987年,退休后的父亲回河北沧县老家探亲,一群整天乱跑、玩娶媳妇游戏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娃们怎么不上学呢?”“没钱上。”白方礼当晚辗转难眠,自己当年就是因为穷才逃难到天津,难道这些孩子要像祖辈一样当文盲? 白方礼退休前是运输工人,干过“人力三轮出租”。让白国富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从老家回津后,父亲又蹬起了三轮车,之前攒的5000元“养老钱”也成了老人的第一笔助学捐款被送到了家乡。74岁,他的人生重新开始。 “您辛苦了一辈子,在家享享福多好。”儿女们好言相劝。“我还干得动,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我心里挺高兴。”那时,白方礼总是一大早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来,风雨无阻,全年无休。就这样,靠着蹬三轮车,一笔笔款项被捐出。1990年9月1日,河北沧县大官厅乡党委和政府赠给白方礼“助教楷模”匾。 那时候,白家并不富裕,白方礼和白国富祖孙三代挤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里。后来,为了多挣钱,将近90岁的白方礼索性在天津站附近搭了个简易塑料棚子住下。他24小时候着活儿,吃的是干馒头蘸酱油,穿的衣服有些是捡来的。一分一角地攒起支教款,达到几百元,他就用皮筋扎起来,送到学校去,天津很多学校的特困学生都收到过白方礼的助学款。 红光中学教师孙玉英还记得,老人是那么慈祥,“他跟我说,我不吃肉、不吃鱼虾,也不买新衣服,省下钱来给贫困学生,以后,我还要资助他们上大学。” 女儿白金凤不忍心,含泪让他回家。他却说,“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别小看我每天挣的这二三十块钱,可是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白国富说父亲一生都尊重有知识的人,他记得父亲常和家人说,“中国要强大,就要重视教育,我就是要用我的微薄之力,为教育事业做点儿贡献。” 2000年一次蹬车时,白方礼摔伤了手臂导致骨折,年纪又大了,再也没办法蹬车。这一年,天津市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将老人接去照顾。儿女们觉得养老院条件不错,白方礼能安心养老。但没几天,老人就自己搬回了家里,“我啥也不能干了,不能再劳烦大家照顾我。” 2004年4月,白方礼因营养不良再次住进了医院。这一年12月,他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而他已经虚弱得不能坐起来、不能说话。2005年9月23日,白方礼辞世,遗物只有一辆破旧三轮车,个人存款为零。为纪念白方礼,他最初资助的沧县白贾村小学更名为白方礼小学。 白国富说,父亲去世十几年来,每年清明,都有不少陌生人前来祭奠。马壮毕业于南开大学,读中学时他定期收到白方礼的资助款。“如果没有白爷爷当年的资助,我可能终生与大学无缘,是他让我的人生充满光明。”工作后,马壮也默默资助了几名贫困学生。(白方礼)[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0日 03:36
人民日报:让载人航天精神激发更大动力
人民日报:让载人航天精神激发更大动力

  原标题:让载人航天精神激发更大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西北大漠,在孕育了“两弹一星”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个航天人的精神圣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洁白的墓台,黑色的墓碑,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这座元帅、将军、士兵相依的不朽军阵,深深震撼着人们。每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前,航天员们都会前来瞻仰长眠于此的700多位献身航天伟业的英烈。 中国航天的秘诀,就在“两弹一星”精神里,也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之中。 “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亲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路艰苦卓绝发展历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说。 1992年,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几乎一切从零开始。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术集成的指挥控制中心、先进的航天测控网开始启用;苍凉戈壁滩建起了国际一流的发射场;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 当首次载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地面,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中国航天人用了11年的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航天界几十年的跨越,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有能力研究建造的载人航天系统,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载人航天精神在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内涵,推动着我国航天领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第一次天地往返,杨利伟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之后,中国载人航天持续不断地踏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第一次出舱行走,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第一次手控对接,刘旺打出了漂亮的“太空十环”;第一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科学和梦想的种子;第一次中期驻留,景海鹏和陈冬顺利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员先后11人、14人次飞向太空,巡游68天,绕地飞行1000多圈,行程4600余万公里,创造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提升载人航天核心能力为重要方向,紧紧围绕空间实验室任务目标要求,载人航天工程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了重要经验,也推动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现在,我国是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是一个已经迈进空间站时代的国家。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周建平说,我们要在后续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进一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为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余建斌)[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07日 04:11
铁道飞虎铸传奇 红色基因代代传
北方网 | 2018年12月05日 08:39
邵明安:为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邵明安:为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邵明安:为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今天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系列报道,我们要带大家来认识一位玩泥巴长大,却把自己的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 他生长在南方的鱼米之乡,却在西北黄土高原默默耕耘了36年;他常年与荒山野岭为伴,寻找生态修复的关键密码,让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取得重大进展。 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明安正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土壤、动物对土壤水循环的影响。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常见的蚯蚓,土壤是生命的载体,邵明安所做的就是探寻土壤中水的秘密。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 邵明安:土壤当中的水它怎么运动的?他(它)原来有个方程,那个方程从来没有被人求解过,我把这个求解了。 寻找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种种关键密码,这就是邵明安一生求解的内容。邵明安出生在湖南常德的农村,1982年,他毅然报考了位于西北的水保所土壤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当时这个26岁的小伙,就历时6天辗转1000多公里,用扁担挑着100多斤行李,只身来到位于陕西杨凌的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从小时候的玩泥巴,到用科学知识来研究土壤,扎根西北36年,邵明安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壤物理领域唯一的一名院士。他一边踩着黄土地,一边紧跟国际科学前沿的步伐,求解了多项生态修复的关键难题。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 邵明安:以前我们灌水,就是70%的田间持水量我们就开始灌,实际上80%到40%都是一样的,那就暂时可以不灌,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邵明安曾经到英国和美国进行访问学习,并攻读了美国爱荷华州立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多次有机会留在国外,但邵明安却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第二天,就带着行李回到祖国,回到了这片他从未真正离开的黄土高原。这些年,邵明安带着学生,跑遍了黄土高原43万平方千米的核心区,测量了近3000个样点,取样几万份,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建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为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截至目前,陕西榆林沙区造林保存面积就达到1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5%,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 高星:一个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是把这个自己的这种个人爱好,跟国家的需求能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一点恐怕是值得现在年轻人学习的。 在学生眼中,邵明安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他曾在病床上为学生讲授“土壤物理学”,也曾挂着心脏和血压动态监测仪为研究生作报告。去年4月,邵明安准备驾车去中国科学院大学上课,心脏病突然发作,几乎命悬一线。多年来,邵明安共培养了100多名研究生。因为他知道,绿水青山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几代人不断接力。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 邵明安:昨天是难忘的,昨天我父母都是农民,今天我根本想不到在黄土高原就是跟土壤打交道,最后还成为院士;辉煌的明天,就是我还是想要立足杨凌,扎根黄土,报效祖国。 [详情]

央视 | 2018年12月03日 10:27
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马荣瑞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门口,矗立着一尊铜色三人群塑:两位身着军装的八路军战士与头顶白羊肚手巾的陕北老乡正挥舞着镢头奋勇向前,破地开荒。 “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执行中央在边区兴起大生产运动的决定,1941年春,王震率领八路军第359旅,肩挎钢枪,手握镢头来到南泥湾——这个位于延安东南45公里的北方小镇,谱写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壮美史诗。 从“荒山臭水黑泥潭”的“烂泥湾”到家喻户晓的“好江南”,南泥湾的命运从此与镢头——这件极其寻常的农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把镢头8寸长,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74岁的侯秀珍老人家里保存的一把老镢头却磨损得只余4寸。那是侯秀珍的公公、时任359旅719团9连连长刘宝宰开荒时用过的。 锈迹斑斑的老镢头是时代的军功章。年逾古稀的侯秀珍依然清晰记得刘宝宰讲述过的那些南泥湾开荒往事—— 359旅刚到南泥湾的时候,遍地全是沙柳滩。战士们就砍梢林开荒——开垦山地种黄豆,开垦旱地种玉米,开垦水田种水稻,一把镢头白天开荒地,晚上掏窑洞,困了累了,就在梢林里搭个草棚安家;渴了饿了,就摘野果代粮充饥……镢头磨短了,南泥湾变样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已然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布满山,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记者见到了大生产运动时期359旅生产生活使用过的各类历史实物:桦树皮做的笔记本、子弹壳做的蘸水笔、359旅战士自产的军服,当然,也少不了部队官兵使用过的各式镢头。 718团的模范班长李位在全团组织的175名突击手开荒竞赛中,挥舞着一把4斤半重的大板镢,每分钟落地48次,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纪录;359旅的排长郝树才挥舞宽1尺、重9斤的特制老镢头,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的劳动英雄。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实物、一张张热火朝天的开荒图片,换来一串串令后人难以想象的数字: 1941年,南泥湾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军队向政府缴纳公粮的先例。 “面对困境,359旅的战士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嘹亮的歌声唤醒沉睡百年的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万亩良田。”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部长牛建华说。 曾经的南泥湾以开荒论成败,用一把镢头刨出个“陕北好江南”,把广袤的沼泽地改造成种植面积一度达7000多亩的水稻田。然而此后70余年间,由于水源、生态等原因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中成千亩水田改为旱田,甚至沦为荒地。 “山上开荒砍光了树,一下雨,山下的稻田就成了黄泥滩。”侯秀珍这样形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泥湾水土流失的严峻情势。 1999年,延安地区开始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侯秀珍二话不说,就扛着公公刘宝宰开荒时的老镢头上了山,在当地三台庄栽了3年树。 1999年,南泥湾完成退耕还林8421亩,2000年4627亩,2003年24000亩……至今,南泥湾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4833亩。 从父辈开荒到儿媳种树,同一把镢头下,南泥湾变绿了,水土流失不见了,稻田保住了! 2013年起,延安市治沟造地办通过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将南泥湾仅存的300多亩水稻恢复到2000多亩,“陕北好江南”重现稻田蛙声。 今年5月,青岛袁米集团运用独创的“四维改良法”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对南泥湾桃宝峪、南阳府等行政村共计500亩次生盐碱地进行农田现代化改造试点,试种的海水稻当年平均亩产就超过500公斤。 “此次试种的海水稻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成熟时稻株通体金黄极具观赏价值。来年,我们准备将实验田扩大到1000亩,搞‘水稻作画’带动当地旅游发展。”青岛袁米集团植保主管刘兆良说。 如今的南泥湾,正在文化旅游、红色教育、森林康养、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道路上累积动能,蓄势待发。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北方网 | 2018年12月03日 10:20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央视网消息:今天,我们来关注湖南临澧县农民沈克泉和沈昌健父子俩,坚持不懈追寻“超级杂交油菜梦”的故事。为了种出超级杂交油菜,沈昌健一家人坚持了41年。原本从研究油菜到种植,绝大部分的担子都压在父亲沈克泉身上。可是,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那么,现在试验田里油菜长势怎么样?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有没有实现呢? 在临澧县白云村,沈昌健每天都会和他的研发团队在试验田里测量着油菜的生长数据。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年前一片叶,年后就是一个分支,这个是决定我们年后产量的一个标志。 他研发的“沈油杂1号”油菜,具有高产、出油率高、抗病抗倒等优点,去年白云村就有1000多亩油菜栽种了这个品种。 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村民  刘丕贵:油的质量好,我们老百姓都是用他的油菜。 沈昌健说,经过多年研究出来的“沈油杂1号”,明年就有望通过国家品种备案登记,届时就可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技术顾问 沈文祥: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研究所进行了监测,含油率是43.98% ,100斤油菜籽要多打10斤油。 育种、选苗、检测,每一次的实验过程,沈昌健都会详细记录。在他的书柜里存放着23个笔记本,这是一家两代人进行杂交油菜实验的原始记录。翻开最早一本的扉页,上面写着:“1978年秋,沈克泉。”沈克泉是沈昌健的父亲。1978年,沈克泉在贵州养蜂,路边的3株野生油菜引起他的注意。湖南的油菜5月份就已经成熟收割,而眼前这3株竟还在开花,不仅植株壮硕,分枝还特别多。沈克泉如获至宝,立即兴致勃勃地带回家乡播种,想通过改良这几株野生油菜培育出产量高的新品种。 沈克泉 农民 沈克泉:就说我是一个农民,一个种田的黑腿杆,想要搞出个科学来,那是自己梦想天开。 他的想法曾被乡亲们嘲笑为“泥腿子想当科学家”。但沈克泉没有动摇,还把儿子沈昌健也带进了培育计划里。从研究杂交油菜开始,沈克泉留起了胡须,并发誓不成功不剃须。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他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父子俩的巨型油菜出现在国际油菜大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12月8日,70岁的沈克泉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老人把全家人叫到床前,他说:“我没有时间了。油菜事业不要丢,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沈克泉去世后,沈昌健依然坚持着父亲未完成的梦想。2014年2月,沈昌健及其父亲沈克泉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从1978年发现并开始培育杂交油菜品种,到如今,临澧县的油菜花开得一年比一年茂盛。沈昌健一家人走过的,是普通农民41年的超级杂交油菜梦。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我认为农民也能做事,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农民,我做了自己喜欢做,也想做的事。 搞科研就是做数据分析,这条路上沈昌健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3月,他和团队刚刚把油菜花套袋,晚上突然刮了5级大风,将袋子全部吹掉,早上起来到田间一看,沈昌健惊呆了。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尽管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自己还是要鼓足勇气,因为科研就是我的命根子,我一定要想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这一场大风,让原本可以收获的20克种子,最后只收到了1克。但就是这1克种子,延续了沈昌健的科研成果。目前,沈昌健所在的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拥有育种材料700多种。在沈昌健看来,研发好的油菜品种,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提供优质高产的菜籽油。目前,他又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富硒菜籽油,还打算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年之内,打造10万亩高产油菜种植基地,并筹建油脂加工厂,让科研、生产、加工一体化。沈昌健希望,他和父亲研制的超级杂交油菜能种在更多的田间地头,让更多人都能在春天听见油菜花开的声音。 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沈昌健:我的梦想是完成父亲的心愿,将自己研制的优质高产的油菜新品种,通过国家备案登记以后,来回报那些曾经支持关心帮助我的人,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详情]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原标题:“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罗布泊上空的惊雷巨响,升腾的蘑菇云,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守卫着祖国的安宁与和平。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的爱国奋斗,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后辈不会忘记 在四川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至今完整保存了大礼堂、办公楼、情报中心、将军楼、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20世纪60年代的167栋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这些纪念实物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2018年又被纳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供后人参观学习。 让每一位中物院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当年受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人都出自该院或曾在该院工作,他们是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于敏、王淦昌。 每当有新人进入中物院,他们总会被安排在“两弹一星”元勋的雕像前宣誓,继承“两弹一星”精神。新人的入院第一课,一般都是去基地展览馆参观,“两弹一星”元勋们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简陋的旧设备,让新人仿佛再次回到大批优秀科技人员走进大漠戈壁创业的峥嵘岁月,重新走进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新中国赢得大国地位鞠躬尽瘁的时光长廊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如此。多年来,虽然历经多次编制和体制调整,这里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逢新人来中心,都要到“两弹结合”试验阵地和“东方红”卫星发射场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人民不会忘记。 2018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在第五展区的“科技创新支撑强国梦”专区,设立了“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展览板。“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让人感动落泪,激励亿万人民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传承践行“两弹一星”精神 2018年11月17日,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在北京病逝。作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科研总体负责人,程开甲曾亲自拟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之后又领导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首次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等几十次核试验。程开甲院士病逝后,一时间各界人士纷纷缅怀这位中国“核司令”,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他们为国奋斗的崇高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每一次重温,都是一次次爱国奋斗的思想洗礼。新时代的广大科研人员认同他们的精神,在为国奋斗的传承接力中,跑好属于他们的这一棒。 2018年12月6日,中核集团历时五年自主研发的“龙鳞系统”正式发布,包括主控制站、安全显示站、网关站、工程师站等,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实现100%的国产化,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满足“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的要求。这是中核集团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有助于我国核电技术实现整体出口。 “从‘两弹’的研制开始,核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核工业6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核科技是战略高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从国外买不来的,必须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在新时代,中核集团更要坚持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的问题上下功夫,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不仅要回顾物质成就,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特别是要坚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 余剑锋表示,“两弹一星”精神和“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一代代核工业人用青春汗水铸成的事业之魂、力量之源。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下,中核集团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徐銤,坚持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央视“大国工匠”主人公、中核二三公司核级管道焊工未晓朋,青年科技创新人物、十九大代表王广金,技术造诣深厚的“国防工匠”、十九大代表王多明,被称为“核动力心血管的守护神”的中核建中公司精修班长曹子昆等,他们和十余万中核人一起为核工业发展默默奉献、甘愿牺牲,在实际工作中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并持续赋予其新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 “从‘两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唱响《东方红》,从‘神舟’飞天到‘天宫’交会,从‘悟空’探苍穹到‘墨子’游寰宇,中心的每一次发射,都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接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天,科研人员仍不忘初心,继承“两弹一星”精神,继续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袁于飞)[详情]

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
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

  原标题: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走进黑龙江大庆铁人纪念馆,王进喜的豪言壮语和一组石油工人昂首向前的群雕映入眼帘,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那场千军万马会师荒原、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大庆石油大会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量原油和成品油依靠进口,“中国贫油论”甚嚣尘上。1959年9月26日,位于大同镇高台子地区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此时正值新中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将这个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不久,4.8万多人的队伍奔赴大庆打响了石油大会战!也正是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会战中,孕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凭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志气,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探明长垣面积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到实现石油基本自给仅用了三年时间。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建设,挺起了石油工业的脊梁,让中国在世界石油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在铁人纪念馆里,一组复原场景令人动容:茫茫冰原上,工人们凿开厚厚的冰层,排成一条“长龙”用脸盆、水桶、铝盔等盛水运水,硬是靠着人力用了一天一夜时间,运水50多吨,保证了开钻打井的需要……这仅仅是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的一个缩影。面对松辽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因三年自然灾害严重短缺的物资供应,大庆人战风雪、斗严寒,住地窨子、吃山野菜,解决了一个个生活问题、攻克了一个个建设难关。“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王进喜的名言就是大庆精神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王进喜朴素的话语是大庆人“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精神也一代代传扬了下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可流血流汗,也要让油田高产稳产,攻克了“表外储层”技术,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使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带领1205钻井队先后到苏丹和伊拉克等地打井82口,累计钻井18万米。50多年来,大庆石油人披肝沥胆,勇挑重担,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吨,上缴各种税费2.8万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高水平贡献,在全国工业战线树立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在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中孕育形成,历经风雨仍保持奋斗的底色。 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如今,大庆油田传承弘扬大庆精神,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聚焦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再出发。(柯仲甲)[详情]

时代楷模张黎明:点亮新时代产业工人创新之路
时代楷模张黎明:点亮新时代产业工人创新之路

  原标题:“时代楷模”张黎明:点亮新时代产业工人创新之路 新华社天津12月11日电(记者毛振华)最近,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张黎明创新工作室里好不热闹。当研发中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钢铁侠”自主识别并稳稳地抓住引流线时,张黎明和团队成员们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张黎明是滨海供电分公司配电抢修一班班长。都说创新是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的事,可作为一名扎根一线31年的老师傅,他不服输。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这些年,在他和团队的创新努力下,公司累计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58项。凭着这股倔劲,张黎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里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被誉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 “钢铁侠”是张黎明带领团队花费数百个日夜苦心钻研的得意之作。它采用激光雷达等精度更高的多维传感器,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相比第一代自动化程度更高,这也是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带电作业称得上电力行业最危险的专业,有了‘钢铁侠’,今后就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在电网上做‘微创手术’了。”张黎明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工作是快乐的,创新让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勉励同事和徒弟们。 为了让电路抢修更快,他和同事们反复试验,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线路变压器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的抢修时间,从过去的45分钟缩短到8分钟。随着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每年能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万元。 没有完美个人,只有优秀团队。埋头创新之外,张黎明仔细琢磨,积累总结近万个故障成因,形成涵盖30大类300多种故障抢修经验的《抢修百宝书》分享给同事们。遇到故障,大家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按图索骥,效率成倍提升。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还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10个创新工作坊,培养出了更多肯钻研、爱创新的“蓝领创客”。 张黎明人送外号“活地图”,这源自他事故诊断的绝活:根据停电范围、故障周边环境、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有限信息,能迅速判断出事故基本性质、大概位置,甚至能准确点出故障成因,为高效完成抢修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而这背后是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苦付出。 技校毕业后来到工作岗位,他下班后时常怀揣着笔记本,沿电力线路边走边记。多年下来,陪伴他熟悉线路的交通工具从老式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再到抢修汽车。 31年如一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抢修线路图1500多张,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这才练就了电路抢修的“火眼金睛”。 电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工作之余,张黎明挂念着老百姓的用电需要。除了抢修班班长,他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张黎明和队员们主动印制了一些卡片发放到社区,创建微信平台,与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人士长期建立爱心服务热线,用爱心搭起了企业与群众的“连心桥”。 看到老旧小区楼道大都又黑又暗,老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他主动将滨海新区发放给他的一万元道德模范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节能LED灯泡。600多层老楼楼道又重新明亮了起来。 “很多居民眼里的小事,我们看到了想不到,师傅看到想到了,还一定要做到。”张黎明的徒弟张雨蔚这样评价他。 “从过去电网建设依靠人拉肩扛,到现在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使用,我从一个侧面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张黎明深有感触地说。 张黎明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从技校毕业生到技能专家,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十九大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详情]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 永不言弃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 永不言弃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女排:团结拼搏 永不言弃 央视网消息:说起用一个体育比赛项目,来命名一种精神,大家会想到中国女排,这个在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体育项目,象征着团结拼搏、永不言弃。 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拼搏印记。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队的最后一击。在这场巅峰对决中,中国女排在先丢一局的情况下,以3:1逆转取胜,时隔12年后再次夺得奥运金牌。 201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 龚翔宇:遇到困难顶着头我也得上,我觉得要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我也得顶住。 永不服输,遇到困难要顶住,短短几个字说出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实现世界冠军五连冠,成为全民偶像,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1981年的日本大阪世界杯说起。在那届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连胜六场杀入决赛,而决赛对手正是东道主日本队,日本队此时已经六获世界冠军,实力非同一般。 日本队的教练小岛孝治先生,他没有刮胡子。他对袁伟民表示,等他们赢了中国队再刮胡子。 不管当时日本队教练的这种举动是挑衅也好,心理战也好。中国队教练袁伟民决心,要让女排队员们用行动作出回答。 比赛开始后,奔着冠军而来的女排姑娘们发挥神勇,很快就拿下了第一局和第二局。 按照当时的赛制计算小分的方法,不管下面的比赛结果怎样,中国队此时其实已经获得了冠军。但此后日本女排却连追两局,2比2平。在决胜的第五局中国队以14比15落后时, 中国队教练袁伟民叫了暂停,他说了一段让郎平后来一直难忘的话。 郎平:他声音有点很激动,就是说你们不要以为你已经拿了世界冠军。但是你如果是说输了这场球的话,你等于还做了夹生饭,或者夹个尾巴。就是说你不是以全胜的战绩拿世界冠军,你最后是输给日本,你算小分拿了世界冠军。你并不是很光荣。 比赛重新开始,日本队员一个重扣,眼看球就要落地。陈亚琼赶到扑救,单手把球捞起,中国队夺回了发球权。 郎平:你看到后几个球,都是四号位了,已经没有快攻的掩护了。就是明打了。反而你也得明打,靠实力往下砸吧。 郎平的这一砸,砸出了中国女排辉煌时代的到来,也砸出了中国人心中蕴蓄已久的激情。当时的中国,电视机还不普及,但几乎每台电视都锁定了这场比赛。荧屏前挤着的往往是几家人,甚至是一个单位的人。大家随着一个球的输赢,一起叹息,一起叫好。记分牌最后定格在17比15,中国队七战七捷,以无可争议的实力获得了世界冠军。领奖台上,姑娘们泪洒衣襟。电视机前,中国人集体欢庆,激动的人们走上街头,自发进行庆祝。 8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和世界强国相比都有一段距离。中国人渴望胜利,也需要一场这样的胜利。中国女排拿到的冠军,让全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女排姑娘这种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也被大家称为“女排精神”。全中国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就连邮票也印上了女排姑娘。 1981年到1986年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女子排球历史上第一支连续五次夺魁的队伍。从1981年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7年,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都经历了许多变化,然而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留了下来,这种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详情]

白方礼: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 我心里挺高兴
白方礼: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 我心里挺高兴

  原标题:白方礼——“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我心里挺高兴”(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初冬的暖阳照在天津市憩园公墓的一座铜像上,铜像是一位老人,面容清癯。铜像基座上镌刻着:白方礼(1913—2005)。在这位老人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他凭借“蹬三轮”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白方礼的儿子白国富记得,1987年,退休后的父亲回河北沧县老家探亲,一群整天乱跑、玩娶媳妇游戏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娃们怎么不上学呢?”“没钱上。”白方礼当晚辗转难眠,自己当年就是因为穷才逃难到天津,难道这些孩子要像祖辈一样当文盲? 白方礼退休前是运输工人,干过“人力三轮出租”。让白国富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从老家回津后,父亲又蹬起了三轮车,之前攒的5000元“养老钱”也成了老人的第一笔助学捐款被送到了家乡。74岁,他的人生重新开始。 “您辛苦了一辈子,在家享享福多好。”儿女们好言相劝。“我还干得动,蹬车给学生们挣点钱,我心里挺高兴。”那时,白方礼总是一大早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来,风雨无阻,全年无休。就这样,靠着蹬三轮车,一笔笔款项被捐出。1990年9月1日,河北沧县大官厅乡党委和政府赠给白方礼“助教楷模”匾。 那时候,白家并不富裕,白方礼和白国富祖孙三代挤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里。后来,为了多挣钱,将近90岁的白方礼索性在天津站附近搭了个简易塑料棚子住下。他24小时候着活儿,吃的是干馒头蘸酱油,穿的衣服有些是捡来的。一分一角地攒起支教款,达到几百元,他就用皮筋扎起来,送到学校去,天津很多学校的特困学生都收到过白方礼的助学款。 红光中学教师孙玉英还记得,老人是那么慈祥,“他跟我说,我不吃肉、不吃鱼虾,也不买新衣服,省下钱来给贫困学生,以后,我还要资助他们上大学。” 女儿白金凤不忍心,含泪让他回家。他却说,“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别小看我每天挣的这二三十块钱,可是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白国富说父亲一生都尊重有知识的人,他记得父亲常和家人说,“中国要强大,就要重视教育,我就是要用我的微薄之力,为教育事业做点儿贡献。” 2000年一次蹬车时,白方礼摔伤了手臂导致骨折,年纪又大了,再也没办法蹬车。这一年,天津市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将老人接去照顾。儿女们觉得养老院条件不错,白方礼能安心养老。但没几天,老人就自己搬回了家里,“我啥也不能干了,不能再劳烦大家照顾我。” 2004年4月,白方礼因营养不良再次住进了医院。这一年12月,他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而他已经虚弱得不能坐起来、不能说话。2005年9月23日,白方礼辞世,遗物只有一辆破旧三轮车,个人存款为零。为纪念白方礼,他最初资助的沧县白贾村小学更名为白方礼小学。 白国富说,父亲去世十几年来,每年清明,都有不少陌生人前来祭奠。马壮毕业于南开大学,读中学时他定期收到白方礼的资助款。“如果没有白爷爷当年的资助,我可能终生与大学无缘,是他让我的人生充满光明。”工作后,马壮也默默资助了几名贫困学生。(白方礼)[详情]

人民日报:让载人航天精神激发更大动力
人民日报:让载人航天精神激发更大动力

  原标题:让载人航天精神激发更大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西北大漠,在孕育了“两弹一星”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个航天人的精神圣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洁白的墓台,黑色的墓碑,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这座元帅、将军、士兵相依的不朽军阵,深深震撼着人们。每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前,航天员们都会前来瞻仰长眠于此的700多位献身航天伟业的英烈。 中国航天的秘诀,就在“两弹一星”精神里,也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之中。 “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亲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路艰苦卓绝发展历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说。 1992年,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几乎一切从零开始。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术集成的指挥控制中心、先进的航天测控网开始启用;苍凉戈壁滩建起了国际一流的发射场;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 当首次载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地面,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中国航天人用了11年的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航天界几十年的跨越,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有能力研究建造的载人航天系统,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载人航天精神在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内涵,推动着我国航天领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第一次天地往返,杨利伟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之后,中国载人航天持续不断地踏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第一次出舱行走,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第一次手控对接,刘旺打出了漂亮的“太空十环”;第一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科学和梦想的种子;第一次中期驻留,景海鹏和陈冬顺利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员先后11人、14人次飞向太空,巡游68天,绕地飞行1000多圈,行程4600余万公里,创造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提升载人航天核心能力为重要方向,紧紧围绕空间实验室任务目标要求,载人航天工程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了重要经验,也推动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现在,我国是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是一个已经迈进空间站时代的国家。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周建平说,我们要在后续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进一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为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余建斌)[详情]

铁道飞虎铸传奇 红色基因代代传
铁道飞虎铸传奇 红色基因代代传

  原标题:铁道飞虎铸传奇 红色基因代代传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11月19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内人头攒动,红歌飞扬。通过瞻仰纪念碑、观看传奇剧场,徐州三中实验学校初中部1300余名师生纷纷表示,他们对铁道游击队队员们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红色主题教育。 据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管理处主任赵曰标介绍,依托铁道游击队传统红色资源优势,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等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枣庄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鲁南铁道大队”这支平日不足100人的抗日队伍,挥戈于津浦线、临枣支线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截军列、打洋行、扒火车、炸桥梁,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并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千余名将士过境,开创出延安与华中、华东联系的“秘密红色交通线”,被萧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1945年12月1日,不费一枪一弹,困守在临城沙沟车站的1000余名日军正规部队向这支抗日游击队投降。 “沙沟是八路军唯一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地方;铁道游击队是全国唯一接受日军正式投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教研部原部长、西柏坡精神研究院院长王聚英表示,沙沟受降,在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上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南麓,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墓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铁道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同样也是被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所崇敬。署名是:日本友人、反战同盟士兵田村申树。 王志胜的儿子王金国今年已69岁,父亲生前经常给他讲起铁道游击队的事迹。为传播铁道游击队精神,王金国主动申请当起了社会红色志愿辅导员,足迹遍及枣庄市驻地部队、中小学等单位。每年清明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他都要来到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义务为游客讲解铁道游击队员的英雄事迹,以铭记历史,激励后人。 铁道游击队精神研究会会长刘侠表示,铁道游击队是枣庄最红的资源、最美的传奇、最亮的名片。铁道游击队爱党爱国、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敢于亮剑、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机智勇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代枣庄人的自觉意识。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景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先后入选全国30条红色经典旅游专线和‘烽火岁月·碧血丹心——抗战圣地寻访’之旅红色旅游推广精品线路。”薛城区旅服局局长单德良说,立足打造红色研学游旅游产品,纪念园以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学生自立自强教育、团队建设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着力点,积极推介入团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教育活动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一日游、二日游活动,设置了“小小红军成长记”“我是小明星”红色体验营,推出了铁道游击队传奇系列实景剧演出,并邀请革命后代、党校教授为青少年、党员干部讲述革命历史、做党性教育报告等,每年来此参观受教育者近100万人,进一步擦亮了铁道游击队红色品牌。 临山小学,因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所在地临山而得名,该校副校长吴怀国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和少先队队会,他们都会组织全校学生来此瞻仰纪念碑,重温入队誓词,在新一代少年心中播撒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万照广)[详情]

邵明安:为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邵明安:为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邵明安:为绿水青山奋斗一生 今天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系列报道,我们要带大家来认识一位玩泥巴长大,却把自己的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 他生长在南方的鱼米之乡,却在西北黄土高原默默耕耘了36年;他常年与荒山野岭为伴,寻找生态修复的关键密码,让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取得重大进展。 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明安正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土壤、动物对土壤水循环的影响。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常见的蚯蚓,土壤是生命的载体,邵明安所做的就是探寻土壤中水的秘密。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 邵明安:土壤当中的水它怎么运动的?他(它)原来有个方程,那个方程从来没有被人求解过,我把这个求解了。 寻找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种种关键密码,这就是邵明安一生求解的内容。邵明安出生在湖南常德的农村,1982年,他毅然报考了位于西北的水保所土壤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当时这个26岁的小伙,就历时6天辗转1000多公里,用扁担挑着100多斤行李,只身来到位于陕西杨凌的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从小时候的玩泥巴,到用科学知识来研究土壤,扎根西北36年,邵明安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壤物理领域唯一的一名院士。他一边踩着黄土地,一边紧跟国际科学前沿的步伐,求解了多项生态修复的关键难题。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 邵明安:以前我们灌水,就是70%的田间持水量我们就开始灌,实际上80%到40%都是一样的,那就暂时可以不灌,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邵明安曾经到英国和美国进行访问学习,并攻读了美国爱荷华州立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多次有机会留在国外,但邵明安却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第二天,就带着行李回到祖国,回到了这片他从未真正离开的黄土高原。这些年,邵明安带着学生,跑遍了黄土高原43万平方千米的核心区,测量了近3000个样点,取样几万份,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建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为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截至目前,陕西榆林沙区造林保存面积就达到1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5%,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 高星:一个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是把这个自己的这种个人爱好,跟国家的需求能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一点恐怕是值得现在年轻人学习的。 在学生眼中,邵明安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他曾在病床上为学生讲授“土壤物理学”,也曾挂着心脏和血压动态监测仪为研究生作报告。去年4月,邵明安准备驾车去中国科学院大学上课,心脏病突然发作,几乎命悬一线。多年来,邵明安共培养了100多名研究生。因为他知道,绿水青山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几代人不断接力。 中科院院士、土壤物理学家 邵明安:昨天是难忘的,昨天我父母都是农民,今天我根本想不到在黄土高原就是跟土壤打交道,最后还成为院士;辉煌的明天,就是我还是想要立足杨凌,扎根黄土,报效祖国。 [详情]

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南泥湾:老镢头刨出个“好江南”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马荣瑞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门口,矗立着一尊铜色三人群塑:两位身着军装的八路军战士与头顶白羊肚手巾的陕北老乡正挥舞着镢头奋勇向前,破地开荒。 “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执行中央在边区兴起大生产运动的决定,1941年春,王震率领八路军第359旅,肩挎钢枪,手握镢头来到南泥湾——这个位于延安东南45公里的北方小镇,谱写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壮美史诗。 从“荒山臭水黑泥潭”的“烂泥湾”到家喻户晓的“好江南”,南泥湾的命运从此与镢头——这件极其寻常的农具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把镢头8寸长,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74岁的侯秀珍老人家里保存的一把老镢头却磨损得只余4寸。那是侯秀珍的公公、时任359旅719团9连连长刘宝宰开荒时用过的。 锈迹斑斑的老镢头是时代的军功章。年逾古稀的侯秀珍依然清晰记得刘宝宰讲述过的那些南泥湾开荒往事—— 359旅刚到南泥湾的时候,遍地全是沙柳滩。战士们就砍梢林开荒——开垦山地种黄豆,开垦旱地种玉米,开垦水田种水稻,一把镢头白天开荒地,晚上掏窑洞,困了累了,就在梢林里搭个草棚安家;渴了饿了,就摘野果代粮充饥……镢头磨短了,南泥湾变样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已然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布满山,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记者见到了大生产运动时期359旅生产生活使用过的各类历史实物:桦树皮做的笔记本、子弹壳做的蘸水笔、359旅战士自产的军服,当然,也少不了部队官兵使用过的各式镢头。 718团的模范班长李位在全团组织的175名突击手开荒竞赛中,挥舞着一把4斤半重的大板镢,每分钟落地48次,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纪录;359旅的排长郝树才挥舞宽1尺、重9斤的特制老镢头,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的劳动英雄。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实物、一张张热火朝天的开荒图片,换来一串串令后人难以想象的数字: 1941年,南泥湾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军队向政府缴纳公粮的先例。 “面对困境,359旅的战士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嘹亮的歌声唤醒沉睡百年的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万亩良田。”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部长牛建华说。 曾经的南泥湾以开荒论成败,用一把镢头刨出个“陕北好江南”,把广袤的沼泽地改造成种植面积一度达7000多亩的水稻田。然而此后70余年间,由于水源、生态等原因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中成千亩水田改为旱田,甚至沦为荒地。 “山上开荒砍光了树,一下雨,山下的稻田就成了黄泥滩。”侯秀珍这样形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泥湾水土流失的严峻情势。 1999年,延安地区开始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侯秀珍二话不说,就扛着公公刘宝宰开荒时的老镢头上了山,在当地三台庄栽了3年树。 1999年,南泥湾完成退耕还林8421亩,2000年4627亩,2003年24000亩……至今,南泥湾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4833亩。 从父辈开荒到儿媳种树,同一把镢头下,南泥湾变绿了,水土流失不见了,稻田保住了! 2013年起,延安市治沟造地办通过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将南泥湾仅存的300多亩水稻恢复到2000多亩,“陕北好江南”重现稻田蛙声。 今年5月,青岛袁米集团运用独创的“四维改良法”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对南泥湾桃宝峪、南阳府等行政村共计500亩次生盐碱地进行农田现代化改造试点,试种的海水稻当年平均亩产就超过500公斤。 “此次试种的海水稻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成熟时稻株通体金黄极具观赏价值。来年,我们准备将实验田扩大到1000亩,搞‘水稻作画’带动当地旅游发展。”青岛袁米集团植保主管刘兆良说。 如今的南泥湾,正在文化旅游、红色教育、森林康养、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道路上累积动能,蓄势待发。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血战台儿庄 历史永不忘
血战台儿庄 历史永不忘

  原标题:血战台儿庄 历史永不忘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通讯员 贾礼章 80年前,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台儿庄战场上拍摄了许多照片,刊登在当时美国的《生活》杂志上。这位著名记者总结说,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的名字很多,像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次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著名的村庄。 如今,发生在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战已经整整过去了80年,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永远不能忘却。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再次踏访大战旧址。 坐落于城区西南郊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馆前用花岗岩铺设的38级台阶,意味着193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24根立柱支撑着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入纪念馆,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千余件文物、保存完好的史料,让人震撼。纪念馆全景画馆利用声、光、画等技术手段,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我抗日健儿在台儿庄痛歼日军、浴血奋战,直至全胜的历史过程,那段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1938年春,日寇的铁蹄踏破了这座美丽古城的祥和宁静。日军板垣、矶谷两个精锐师团,攻临沂,陷滕县,分进合击,猛扑台儿庄。3月27日,日军突破中正门,清真寺被日军占领;28日晚,186团组织敢死队突袭寺内日军;29日,团长王冠五督率敢死队向清真寺强攻。前后七天七夜,中日双方在此展开拉锯战。4月6日,中国军队对日军展开合围,寺内日军纵火焚烧了清真寺…… 记者在清真寺看到,在西小讲堂的南外墙上,每平方米就有弹孔几十个。“仅一个清真寺就打了七天七夜,至今清真寺的墙壁上,仍然弹孔密布、弹片犹存。”据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副馆长李大军介绍,这里也是台儿庄战役乃至二战期间,保留最完好的一处战斗遗迹。目前,台儿庄能够保留下来的二战遗址有53处,见证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成为日军侵华的铁证。 1938年4月7日,在民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6天浴血鏖战,中国军队终于赢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第一次重大胜利。名不见经传的台儿庄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著名诗人臧克家看到台儿庄满目凄凉的情景有感而发,写下了《死灰里萌出了新生的嫩芽》这首诗。他在诗中写道:“台儿庄,红血洗过的战场,一万条健儿在这里做了国殇……台儿庄是中华民族的领土,在这里,我们击溃了寇兵,残破的北城头插上了国旗。”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孔令欣说,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国际援助创造了有利条件。”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基地’。”李大军告诉记者,每年来此参观的人数以百万计,仅今年以来就高达270余万人。 八十载岁月沧桑,八十载砥砺奋进。如今的台儿庄,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台儿庄古城于2008年启动重建,自2010年5月1日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逾3600万人次,2017年接待游客达580万人次。古城荣膺中国旅游创新奖、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中国最美水乡”,被誉为中国古城古镇建设和保护的典范。台儿庄抓住古城重建的机遇,走出了以文化旅游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领城市转型、实现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平型关战役: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战役: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原标题:平型关战役: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光明日报通讯员 武笑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丰富翔实的图片、文献资料和文物一一陈列,那场震惊中外的激战犹在眼前—— 1937年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一部侵占灵丘县城。21日,日军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命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在平型关东侧乔沟一线设伏。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高春平说:“战争开始前,林彪、聂荣臻曾两次到灵丘县城西南山区35公里处的白崖台——乔沟一带进行实地侦察。第一次是他们带着参谋人员和电台去的。首先到平型关关口,爬上关口北侧山岭,对着地图观察平型关以东的山势、河沟、村庄和道路。然后下山沿西跑池、东跑池公路到乔沟至东河南,察看峡谷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第二次则重点勘察了老爷庙前的地形和乔沟西南侧的山地地貌。” 战斗前,115师的部队在冉庄集结。24日傍晚,借着微弱的烛光,师长林彪与副师长聂荣臻在一张军用地图上来回比画,作周密部署。最后,两人下定了决心,并立即下达命令:“于本晚24时出发,向白崖台开进。” “那天晚上,为了隐蔽,参战各部均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而当时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战士们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湿,几乎都成了‘泥人’。再加上晋北山区夜晚寒冷,战士们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高春平说,接踵而至的山洪,又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战士们就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拽着马尾巴从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急流中蹚过,紧急行军,奔向预定的埋伏阵地。 经过一夜的风雨行军,115师参加伏击的第685、第686和第687团全部按照预定时间赶到伏击阵地并迅速构筑工事实施伪装。一夜风雨,寒冷透骨,官兵们浑身上下全是“黄泥汤”,冻得两腿麻木。战士们又冷又饿,但依旧伏于湿地、山岩上待命,士气高昂。而师指挥所就设在能够俯瞰整个战场的乔沟东南侧的山头上。115师张开“口袋”,就等敌人前来。 25日早晨5点30分左右,日军第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圈,聂荣臻传令:“沉住气,无命令不许开火。等日军第21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全部进入预伏阵地后,用手榴弹炸毁敌人最后一辆汽车。” 当敌军先头部队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岔路口时,687团三营九连副连长郭春林打响了第一枪。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发射,把拥塞在公路上的日军一时打得人仰马翻。在685团与敌人反复争夺制高点后,突然阵地上空飞过来两架日军轰炸机。面对危急局面,战士们迅速冲下去,与日军搅成一团,让日军飞机分不清敌我,不敢轻易轰炸。一场激烈的白刃战爆发了,敌我双方在狭窄的阵地上拼起了刺刀。 在白刃战中,685团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率先向敌突击,他一人刺死了十几个鬼子,自己也身负重伤,当一群鬼子向他逼近时,他拉响了仅剩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长达6个小时的战斗,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轻重机枪、军用电台,击毙战马,烧毁敌汽车百余辆,马车200多辆。此战八路军重创了日军精锐王牌师团,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气焰。毛泽东主席在大捷次日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称“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高春平说:“平型关战役,是一次振奋民族精神之战。八路军以简陋的装备,主动迎战日军的主力师团,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一支英勇善战、随时可以为民族国家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队伍。平型关战役,还是一场八路军的扬名立万之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彰显了八路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西迁精神:甘洒青春为家国
西迁精神:甘洒青春为家国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西迁精神”:甘洒青春为家国 央视网消息:62年前,交通大学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响应国家在大西北部署一所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号召,从上海将交通大学搬迁到西安。几十年献身大西北建设,他们凝铸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用奋斗写就“甘洒青春为家国”的感人故事。 1956年,党中央为适应国防形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将交通大学大部分由上海迁至西安。当年24岁的卢烈英是第一批随校西迁的教师。 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师 交大西迁时为马列教研室教师(86岁) 卢烈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就是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所以这是争前恐后。因为上海交大当时要留一点人,所以也可以提出来哪有困难需要留的可以报名,大家基本上都没啥报名的。所以迁校是比较顺利。 为国家建设冲锋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实验器材装上火车向西行进。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床。同事劝他留在上海,但他还是带头迁校,只身来到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师 交大西迁时为机械系教师(90岁) 史维祥:他说我的父亲就告诉我,只有把大西部建设起来,我们整个国家才能够兴旺发达,所以我一定要到西部去,把房子卖掉,夫人、孩子都在上海工作、读书学习,他一个人坚决要走。 老教授率先垂范,更多师生也义无反顾。今年81岁的老教授金志浩,当年是第一批报考的学生。他仍记得那西行列车的乘车证,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 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师 交大西迁时为机械系学生(81岁) 金志浩:唱着《再见妈妈》就一路就奔到西安来了。那个时候哪儿艰苦往哪儿跑,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那是没话的,也不在乎艰苦。 走!去西部!西迁开拓者们让大西北拥有了国家重点大学和一批新兴学科。西迁以来,西安交大的毕业生已近25万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西安交大工商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林舒进曾在偏远的正阳镇挂职扶贫工作。他用专业知识帮农民找销路、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 林舒进:西迁以前有一个口号,就是到大西北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所以我觉得能够到贫穷的地方去,所以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历练。我们觉得学以致用,这个才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如今,“西迁精神”正在新时代催人奋进。西安交大承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在今年建成,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中心,将为国家西部发展提供新的智慧引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徐宗本:一个新开垦的一个地,新的一张纸,大家知道能够展现无限的可能。要建设好它,更需要有西迁精神的延续,这个精神的最核心就是一句话,就是党的号召,国家的决定,这就是我们的选择。[详情]

淞沪抗战:一寸河山一寸血 抗战卫国壮烈歌
淞沪抗战:一寸河山一寸血 抗战卫国壮烈歌

  原标题:淞沪抗战:一寸河山一寸血 抗战卫国壮烈歌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机掩吴淞月,炮掀黄浦波,发扬我民族英威,扫荡敌人侵略的罪恶……”在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口淞沪抗战纪念塔下,刻在浮雕墙上的《淞沪战歌》铿锵奏响81年前那个英勇壮烈的抗日故事,记录着那段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 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都在宝山,如今位于临江公园内的淞沪抗战纪念馆就在当年的遗址上建成,这里也是“姚子青营”壮烈殉国之地。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告诉记者,为了纪念英烈,2015年,临江公园正式改名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 作为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对淞沪会战这段历史极其熟悉:“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全民族抗战中一场重大的战役,历时3个月,战役用时间赢得了空间,为持久抗战打下了基础,保存了力量。经过3个月的充分准备,战争为上海和华东沿海地区工业的内迁,物资、设备和企业机构的转移争取了时间,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宝山是上海的门户,地处长江出海口,地势平坦,联结京沪铁路,又是港口必经之路,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要阻止敌人进入必须在此严防死守。年仅28岁、时任国民革命军营长的姚子青率部600人,面对日军2500人在坦克、飞机、舰炮配合下发起的进攻,浴血鏖战守卫宝山,最后全营官兵全部壮烈殉国。 为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英烈和同胞,2017年8月12日晚,在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淞沪抗战纪念公园胜利广场首度举行了淞沪塔亮灯仪式。淞沪塔下,一台综艺纪实评话《抗日英烈姚子青》在胜利广场首演,吸引了近千名观众观看。 “看史料的时候,我一直在流泪,存放在家里的史料上都是泪痕。”年过七旬的评话艺术家朱庆涛是该剧目的创作策划者和主演,为了还原历史,朱老历经4年,八易其稿。“我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讲述抗战的故事,告诉他们没有前辈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让英烈精神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我的责任!” 警示钟声响彻这片曾被抗战先烈鲜血浸染的大地上,寄托着人们对逝去先烈的缅怀之情。唐磊介绍说:“2015年纪念馆改建,与公园形成了馆园合一、文绿结合的模式。近两年来,观众流量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纪念馆还开展了“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81周年徒步大赛”“一·二八淞沪抗战图片巡回展”等活动,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继承和发扬先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出生在宝山,成长在宝山,当我走进淞沪抗战纪念馆,深感英烈抗战的不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应珍惜和平岁月,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应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淞沪抗战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满了参观者的感悟和决心。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魏娜)[详情]

二七大罢工:虽败荣犹著 英光永世红
二七大罢工:虽败荣犹著 英光永世红

  原标题:二七大罢工:虽败荣犹著 英光永世红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置身繁华的现代化商业圈,耳边是东方红乐曲钟声,眼前是京汉铁路工人不怕流血牺牲冲破黑暗的斗争史料、实物,这样的历史方位感令人震撼,发人深思。”11月17日,乘坐高铁从河南信阳来到郑州购物的丁先生,专门带12岁的儿子登上了二七纪念塔。他说:“这段历史不能忘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乃至世界劳工史上一次著名的斗争,因“二七惨案”的发生,被后人称为二七大罢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剥削,努力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各霸一方,造成了军阀混战。仅1920年至1922年4月,直奉、直皖等各系军阀就先后3次开战,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盘踞在京汉线上的军阀以欺诈、胁迫等一系列卑劣的手段对京汉铁路工人进行残酷的人身压迫和经济剥削。工人没有自由,挨打受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郑州位于京汉陇海两大铁路交会处,工人集中,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重要地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1921年秋天,郑州开办工人夜校传播马列主义,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随之诞生,后来通过罢工斗争,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6个分工会相继成立。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普乐园举行。当日上午,各个铁路分工会代表和各界来宾数百人会聚郑州,冲破反动军警层层阻挠,冲进会场宣告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总会成立之后,为了争自由、争人权,经过秘密会议研究,决定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罢工。 1923年2月4日,上午9时,总工会一声令下,郑州铁路工人首先拉响了罢工汽笛,揭开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序幕,全路工人开始了大罢工。面对总工会罢工宣言提出的条件,吴佩孚等反动军阀在帝国主义指使下开始了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在惨案中,林祥谦、施洋等被杀害。 “这些斗争,是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也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1939年,毛泽东在“二七”纪念大会上说。1963年,董必武为纪念“二七”题诗赞道:虽败荣犹著,英光永世红。 郑州二七纪念塔纪念馆,坐落在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馆内陈列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还原了历史,展现了京汉铁路工人爆发出的工人阶级团结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从“没到过二七塔,就等于没去过郑州”,到见证现代化商业圈的兴盛,郑州二七纪念塔,牢守城市发展的中心,延续着一座城市的标志与灵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塔。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金康说,“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是这次大罢工的发动者、领导者、先锋队和作战部。在这次罢工斗争中,京汉铁路上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为实现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捍卫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以其叱咤风云的革命气魄和同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献身精神,发挥了极为卓越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罢工斗争中的骨干核心力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二七大罢工开创了中国工人阶级与工会跟党走的历史典范。”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及红色教育基地,郑州二七纪念馆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多种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大力宣传二七革命精神。革命传统教育小分队经常下社区进学校进行巡回展览,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还面向社会各界不间断地开展以缅怀先烈,祭奠英魂,感恩前辈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和纪念活动。 “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社会力量首次登上政治舞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有礼说,“二七历史表明,作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的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团结、牺牲、奉献精神,彰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追求公平正义,勇于反抗黑恶势力和残暴统治的拼搏精神。二七精神延续并充实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也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华北平原地道战:“地下长城”铸就抗日丰碑
华北平原地道战:“地下长城”铸就抗日丰碑

  原标题:华北平原地道战——“地下长城”铸就抗日丰碑(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在河北保定市清苑区冉庄村,始建于1959年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静静地坐落在这里。近几年,每年约有150万游客慕名而来,聆听地道战的故事。 在约20万平方米的地道遗址保护区内,如今仍保留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的风貌。那些牲口槽、锅台和石头堡,以及地道中的卡口、兵工厂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战争岁月。 “抚今忆昔,每每想起那烽火连天的日子,最感痛快的就是抗日军民利用自己创造的地道,重击日寇的那一幕幕。”在已故老兵刘政的回忆录中,战区人民的智慧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是战争留给他最宝贵的财富。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响起,日本侵略军开始向华北地区大举进犯,中国大片国土沦丧。盘踞华北各地的日军对占领区居民实施残酷统治、无耻掠夺和血腥镇压。1939年7月23日凌晨,保定冉庄被日军烧成一片火海,民房损毁700多间,13人被杀害,11人被抓走。 为躲避和抵抗日寇,冉庄人民开始在自家室内、房前和院落中挖建各式隐蔽型洞穴,以藏匿妇孺或财物,鬼子来了,跑不及便钻入其中,如同地窖,当地人称“蛤蟆蹲”。然而,尽管隐蔽,只要鬼子一发现,便只有死路一条。 一次次血的教训让人民愈发机智,创造了第二代隐蔽体。原本孤立的洞穴开始演化为洞洞相连、洞下有洞、多层掩体、多口出入,如若敌人发现此洞,便可从其他洞口出走,以便更好地实现掩护。 此后,当地的游击队和民兵开始挖掘“战斗型地道”。相对之前,新地道增添了射击孔,用于打击敌人。冉庄地道根据战争的需要,随战随挖,最后形成了以十字街为中心的4条地道主干线和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支线24条,全长达16公里。 据刘政回忆,地道内设有地下指挥部,有油灯和指路牌,还设有多道陷阱。陷阱口上盖有带活动圆轴的翻板,如敌人走在上边,会立刻翻下去淹死,或被枪尖刺死。地道与13眼水井相通,既可通气又可取水排水。在总指挥部附近,设有储粮室和休息室,不远处有厨房、厕所等设施。 如此一来,地道具备了几大特点:一是“三通”,即高房相通、院落相通、地道相通;二是“三交叉”,即明枪眼与暗枪眼相交叉、高房工事与地堡工事相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相交叉;三是“四好”,即好打、好钻、好藏、好跑;四是“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以便民兵发挥村落战、地雷战、地道战相结合的特点,以极小代价制造敌人的重大伤亡,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刘政曾回忆道,有一次,日伪敌人以600人的兵力直扑冉庄,气焰特别嚣张。“当时,我们只有20个民兵。在村边工事稍事抗击后,便诱敌进入村内。当一群日伪军窜到十字街口的火网圈时,民兵一齐开火,敌人便一个个应声倒地。活着的敌人东张西望,却不见人影,便端着机枪盲目乱扫。就这样,600多名日伪军在不见对手的情况下,拖着死尸、架着伤员,狼狈地逃走了。”而这一仗,也以“20胜600”在当地传为佳话。 以冉庄为起点,地道战在华北平原逐渐推广开来。位于河北南部的邯郸市峰峰矿区,至今也保留着规模很大、保存完整的抗战地道,即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其主巷1626米,复巷304米,支巷达13666米。 如今已是92岁高龄的董伏吉,曾在抗战时期担任自卫队队员,他回忆说,那时候日军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既疯狂地掠夺峰峰矿区的煤炭资源,又经常到占领区“清乡”“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尽管如此,山底村人民自制了作战地雷,在村中构筑工事,依托地道,成功粉碎了日寇的数十次“袭剿”,歼敌近千人,为扭转当时战局、扩大敌后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烈们前赴后继,他们坚强不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旧闪烁着光芒。我们要向游客讲述好这段地道战的故事,让人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同时也要让更多人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继续奋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周明慧说。(记者 史自强)[详情]

“钢铁院士”崔崑:坚守奉献 百炼成钢
“钢铁院士”崔崑:坚守奉献 百炼成钢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钢铁院士”崔崑:坚守奉献 百炼成钢 央视网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崔崑是我国的金属材料专家。他一生矢志于祖国的钢铁材料事业,为我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也被人称为“钢铁院士”。90多岁的他,仍在用坚韧不屈的品格、赤诚报国的雄心默默地奉献。 1960年,崔崑从苏联学成回国。当时,新型高性能模具钢是我国工业生产急需品,但无力自主生产,每年需动用大量外汇进口,且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崔崑:含铬12%。那么这种东西它虽然是耐磨,但是很脆,因为它含铬很高,里面很多硬的颗粒,很大,非常容易断裂。而且这个铬又是我们国家所缺乏的。所以我们就搞一个低铬的,同时又耐磨,这样一个模具钢。我用别的耐磨能够生成颗粒的一种东西,钨和钼,当时的钨和钼是我们国家富有的一种元素,再加点钒,我们就做。 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模具钢 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高性能模具钢谈何容易。当时,我国研究模具钢的实验室基本上是空白,买不到的设备,崔崑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做,比如感应熔炼炉、盐浴炉,这都是研究模具钢必须的设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崔崑:用这个炉子我最担心的什么呢?一个是温度要准确。温度不准确,相差十度的话它的性能就不一样。第二个我的担心怕出事故,因为这个盐浴炉一碰到水就爆炸,所以我就担心这个事情,所以我必须亲自去。 经过反复试验,新模具钢的含铬率由12%降低到4%,制成的模具寿命比旧有模具增加了一倍以上,打破了国外垄断。 艰苦不止在实验室。上个世纪80年代,每当新钢种出产,崔崑便背着沉重的“铁坨坨”,风尘仆仆赶往各单位试用。那时,崔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外面跑,他的足迹遍布全国。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谢长生:交通不便,不像我们现在一出去高铁、飞机,那个时候硬座可能都买不到,有可能买站票走了。 严谨创新,崔崑先后研制出10种新型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模具钢,在数十家工厂得到应用,按当时的标准,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 坚守初心不改 高龄奉献余热 近20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工作者急需一部全面反映特殊钢发展的书籍。2006年,81岁的崔崑开始撰写《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一书,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全书耗时六年,达200万字。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柳林:你想年纪大了以后,写字,眼睛也老花,看东西不清楚,他自己买的电脑,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字他一个个地敲进去,他就自己下载了一个图形编辑软件,他自己把那个图片导进去,在那个上面进行修改。 2013年,崔崑与夫人商量,决定将全部积蓄捐给学校基金会,成立“勤奋励志助学金”,用于资助品学优良经济困难的本科生,每人8000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名学子受到资助,预计可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崔崑:解放以后我们国家完全是走向富强的道路了。我们入党就是因为看到这个国家的新的变化,只有跟着共产党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所以入党我认为是当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自然归宿。共产党人应当是多做贡献,对我们来讲就是能够尽量地多做一些事情,多帮助一些别人。[详情]

姚期智:为中国建一流计算机学科
姚期智:为中国建一流计算机学科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姚期智:为中国建一流计算机学科 央视网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亚裔获奖者,也是世界现代密码学基础的奠基人之一。14年前,他毅然放弃了美国名校的终身教职,回到祖国,倾注所有精力,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姚期智祖籍湖北,幼时随父母去台湾生活,后赴美留学。2000年,凭借在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姚期智获得了有着“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2004年,他作出了人生的重要选择,辞去普林斯顿终身教职,全职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我在中国台湾成长,像我们这种在一个中国文化的环境里面成长的人,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从来不会忘掉我们是炎黄子孙。能够在中国培养人才,能够在中国做出一些前沿的一些科技的突破,我觉得这个意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国际上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主流方向在国内还是空白。回国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在本科生中创办了“软件科学实验班”,又被称为姚班。在致同学们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到:“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培养优秀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员,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为了将来着想,为我们自己的人才着想,我们本科教育,需要开始好好地赶上世界水平。 要赶超世界,姚期智决心从培养本科生开始。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立足学科前沿,亲自为这个实验班设计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并定期更新。他一直坚持姚班的课程必须充满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长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我们宁可说一个学生在五门课里面有三门学不好,但是有两门学得特别特别好。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 姚期智的学生 吴辰晔:姚先生亲自上课,一直上到现在,不停地去备课,帮大家去更好地掌握新的科技的动向。 为拓宽学生视野,姚期智还经常为学生们创造科研和国际交流的机会。截至2016年底,姚班学生已发表论文121篇,有42位学生被选派参加国际会议并作论文宣讲,近1/3的学生都有科研成就,这在国外世界一流大学也非常罕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姚班)它现在真的变成了一个世界上本科生教育的一个品牌,在国外的这一些研究院都是争相想要收他们的。譬如说我们今年的学生,(仅)普林斯顿(大学)就给了我们九个这个奖学金。 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这样评价“姚班”:“姚班有世界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在姚期智看来,这背后,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是重要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在国外想做(创办“姚班”)这件事情,恐怕三年五载才能够推行得了。但是在中国,尤其清华大学,给我们这里做一个特区。 作为校内特区,无论教师评聘、教育教学,姚班都与国际接轨。校内二次招生,不限专业都可报考,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今,越来越多的姚班学生活跃在计算机领域国际舞台。 而姚班并不是姚期智回国后打造的唯一品牌,在科研领域,他也始终走在前沿。预见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在交叉学科,2010年,他在世界上率先成立了交叉信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把计算机科学能够和其他的学科交叉起来,我们要开拓一个在最新的方向,我们不但能够和别人并驾齐驱,而且我们要有一些原创性的方向,让我们能够真的取得一个领先的地位。而且在中国非常注重把创新的高端理论能够和实用结合起来,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他制定了《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带领科研团队围绕计算机和量子、能源、电力、经济等的交叉领域立体布局,组建起了量子计算机实验室、金融科技的实验室等。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更是成为世界瞩目的尖端科研品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创建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这是国际上非常热门的一个世界性的竞赛。我们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在这个竞赛里面少数的领跑者之一。从零开始到现在这个过程,在国外的这些物理学家,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详情]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原标题:“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王昊魁     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无数人来到这里,学习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浙江嘉兴南湖,每天到此瞻仰红船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瞻仰红船后,嘉兴平湖市纪委宣教室主任李昊激动地说:眼前呈现的是一条小船,心中想到的是一个大党。红船——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在这个摇篮里。“自诞生之日起,党就自觉担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行稳致远,驶向光辉的彼岸”。 时光倒流178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都没有成功。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新的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1920年初,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工人阶级最密集的城市上海首先建立。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底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 在上海、北京党组织的联络推动下,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旅欧、旅日的学生中也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研究,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到工人中办学校、组织工会,宣传革命道理,提高工人觉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参加大会的13名党代表,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党的一大召开期间,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会议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进行,并在船上完成了大会的全部议程。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干的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不断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97年的历程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让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97年的历程也深刻影响着世界,让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世界东方高高飘扬,为世界贡献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路。 “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扬帆起航,离不开中国人民大胆探索、无惧牺牲的品德之引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之支撑,顺应了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历史发展潮头,使中国和世界的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说。 何虎生表示,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前进,在斗争中发展。其成立之后历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历经流血牺牲的残酷洗礼,然而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大力践行、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不怕风吹浪打,越过急流险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推动着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充分体现并发扬光大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辛鸣表示,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朝着认准的目标义无反顾,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百折不挠,顺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不断变革,勇于创新,让五千年的民族精神在时代坐标中熠熠闪耀。“中国共产党也塑造了新时代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一个悠久的文明在现代文明中再放异彩,让一个沧桑的民族阔步走向伟大复兴,让一个曾经封闭的大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用行动与作为做出了回答,这就是对我们走的路高度自信,对我们肩负的使命高度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自强不息。”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
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

  原标题: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深秋的延安,晴空万里。凤凰山下的一孔普通窑洞,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一处故居。对抗战时局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全面抗战进行的10个月里,在这里写成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相继攻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一时间,对抗战失去信心者大肆宣扬悲观失望的中国“亡国论”,严重扰乱抗战军心民心。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1938年三四月间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于是又有人高唱迅速击败日本的中国“速胜论”,但就当时中日两军的实际情况而言是不太现实的。 为彻底批驳“亡国论”“速胜论”,毛泽东决定撰写一部关于抗战理论的著作,对全面抗战10个月来的战争经历和经验做个总结性的概括与解释,回应全国人民关于抗战前途、抗战策略、抗战方式的关切,从而指明抗日战争的前进方向。 1936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就指出,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又指出,中日之间最后的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 为写好《论持久战》这部专著,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战争理论著作,1938年5月毛泽东开始废寝忘食地写作。 翟作军当时是毛泽东的警卫员,他曾这样回忆:“主席写《论持久战》,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还一个劲儿伏在桌子上写呀写的。实在写得太累太困的时候,才叫我们给他打盆水洗洗脸,清醒清醒,又继续写。饭吃得很少,脸色也不好看。大家生怕主席累病了,便在值班时加倍注意,劝主席多休息。” 翟作军说:“大概写到第八九天的半夜,主席把我叫去,交给我一卷用报纸卷好的卷卷,叫我过延河送到清凉山解放社去。过了两三天,解放社送来了校样,主席拿到手以后,就又手不释卷,不分昼夜,反反复复地修改起来。”又过了些日子,样书出来后,主席又吩咐他把书分送给中央几位首长看,准备再做进一步的修改。 经过不分昼夜的反复修改,《论持久战》如及时雨般问世。1938年5月底6月初,毛泽东在延安正式作了《论持久战》长篇讲演,有力地批驳了社会上弥漫的“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调,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通过三个阶段,中国必将从劣势到中日平衡再到占据优势,而日本必将由优势到中日平衡再转向劣势。 《论持久战》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再次说明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不仅指明了经过持久抗战中国人民必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在战争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通过持久战不断削弱日军优势、壮大和发展自己的有生力量、夺取抗战胜利的抗战策略,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详情]

五四运动:青年是国之希望
五四运动:青年是国之希望

  原标题:五四运动:青年是国之希望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攻占中国的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山东省,夺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当时的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一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还明文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对。 1919年5月4日,积蓄已久的浪潮在北京爆发,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由此展开,史称五四运动。 当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宅最终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30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对此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次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各地民众一系列罢工和示威游行使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6月10日宣布“批准”曹、章、陆三人“辞职”。当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 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 五四运动的主要途经地北京市东城区,现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利用沙滩后街55号原北京大学数学系楼(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的一部分),举办了“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常设主题展览,综合运用图片、文物复制件、雕塑、油画、音视频、沙盘等形式,重点展现了革命先辈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家雷介绍,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东城区又紧密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整合区内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了红色印记、历史追踪、宏图伟业、名人记忆、文化盛宴、幸福生活6大类别的调研踏访路线,全面开放属地内32个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到首都市民的广泛欢迎。 日前,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织染局小学联合党支部的教师党员来到五四运动的发端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他们在一幅幅展板、展陈前久久驻足,党支部书记杜娟深有感触地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今天的青年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火热的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国梦不断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董城)[详情]

《新青年》: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新青年》: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原标题:《新青年》: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他租住的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即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号,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撰写发刊词《敬告青年》。同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决定给中国的青年办本杂志。36岁的他,满腔热情地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他在发刊词中列举“新青年的六大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00多年后的今天,伫立在两层小楼前,重读这篇3000多字的《敬告青年》,仍有振聋发聩之感。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新青年》杂志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谁能想到,在眼前这方有些逼仄的小院里,诞生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 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皆以《新青年》为舞台,从而使《新青年》领袖群伦成为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镜像。多少青年受此鼓舞,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青年才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新青年》的创刊,是当时黑暗中的一束光。恽代英写给《新青年》的信颇具代表性:“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就渐渐地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比较,它对于一代中国青年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渔阳里的星星之火,给上海城市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青年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聆听历史深处那热烈的憧憬、热情的冀望。“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独立、进取、开放、脚踏实地、富于理性的一代人,正在为了新时代的光荣和梦想,奋发前行。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黎子承)[详情]

人民网评:追本溯源 奋斗才是青春的最好选择
人民网评:追本溯源 奋斗才是青春的最好选择

  “脱发秃头年轻人”“90后踏入中年”“97年油腻男”“佛系青年”“积极废人”“低欲望动物”……一段时间来,网络上兴起一股青年自嘲、颓废、丧气、焦虑之风,有人以传播这些消极亚文化为能事,更多的人则受其熏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本该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变成了死气沉沉、不愿奋斗的“青年大叔”、变成了丧失成功欲的“丧系青年”。 青年时期正处于价值观形塑的关键一程,好比人生大厦奠基时刻。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脚踏实地、奋斗实干,都是创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径。一些人炒作焦虑情绪和颓废文化的做法必须批判,但许多青年人轻易被这些消极亚文化捕获,照见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共性问题。为什么有些青年的锐气、冲劲、创意在慢慢流失?当代青年遭遇的困扰比前辈们更大、更难克服吗?怎样看待压力和焦虑?只要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就不难发现,所谓的“佛系”“低欲”“焦虑”,往往都夸大其词,往往都狐假虎威;也会更加明白,惟有奋斗才是青春的最好选择。 要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互联网浪潮,坐拥父辈辛苦打拼积攒下的奋斗红利,背靠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红利。这些都是新时代青年奋斗出彩的优势,这些优势远大于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抓住这些优势乘势而上,闯开事业新局,创造新的功绩,是当代青年的责任。谁也不要忽视这些优势,被那些消极亚文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谁也不要把这些优势当成“躺赢”“啃老”“佛系”的资本,守着已有成果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必然为其成所累,贪图安逸者必然为安逸所困,这个道理经年不变。 也要看清,青春的腰板,不应该被许多夸大其词的“压力”和“焦虑”所折服。有百岁之童,也有三岁之翁。健全的心智、平和的心态,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根基。动不动就被小情绪、小困难、亚文化打败,显然不是一个有志青年应有的气质。有焦虑、有痛感、有挫折不一定就是坏事,学会正确地面对焦虑、纾解痛感、战胜挫折,学会在战胜焦虑、战胜颓废中战胜自己,青春的翅膀才会越来越坚强,成功的绊脚石才会变成垫脚石。更何况,许多所谓的“压力”和“焦虑”,不过是一些别有意图者拿来吓唬人的“纸老虎”。 更要看懂,奋斗是纾解焦虑、克服失落、战胜怠惰的最好法宝。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焦虑、成功的渴求,堆积成当代青年的“青春烦恼”。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不是用来虚耗的,而是用来闯关过隘、在磨砺中成长的。青年时代选择了奋斗选择了成长,选择奋斗就选择了收获。无论任何时候,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青年人的奋斗精神都不能丢。只要有一颗奋发进取之心,常砥砺刻苦奋斗之行,面朝大海总会春暖花开。 无奋斗,不青春。从“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到“青年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再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奋斗不懈、自强不息是青春的不变主题。奋斗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青年的无限期望,奋斗也是青年人成就个人梦想、实现个人幸福的最好选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详情]

“八一三”淞沪会战:以血荐轩辕
“八一三”淞沪会战:以血荐轩辕

  原标题:“八一三”淞沪会战:以血荐轩辕(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首次大会战,中国军队英勇奋战,坚守三个月,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华战火燃向上海,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率所部第八十七、八十八师等奋勇抵抗,猛攻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翌日,中国空军协同作战。日军大将松井石根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日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等进攻上海,派遣日军航空队空袭上海、南京、南昌等地,且不断增兵,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 中国军队第九十八师奉命开赴上海前线,其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一营中校营长姚子青被派往长江沿岸的重要阵地宝山县城防守。宝山县城位于吴淞口,三面环海,地形突出,而且城墙比较矮,防守困难。9月3日,日军向宝山发动进攻,姚子青营600官兵与敌激战一昼夜,击毙敌人200多名。5日,日军包围了宝山城,全营官兵虽伤亡惨重,仍不动摇。7日,日军不断增援,此时,姚营已与敌人血战数日,只剩下20余人,城墙已经倒塌,日军蜂拥而入。姚子青率领所余士兵继续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将士壮烈牺牲。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于9月10日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营坚守孤城拼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的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高度评价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的崇高伟大的模范”。 “八一三”淞沪会战,还有“八百壮士”用鲜血写下保卫四行仓库的壮歌。 战争爆发后,时任第五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中校主任的谢晋元率部从无锡赶到上海北火车站附近的核心阵地,参加抗战。10月26日,大场等防线失守,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临危受命,任第五二四团中校团副,率领该团一营“八百壮士”(实为452人)进驻四行仓库。谢晋元对全体官兵说:“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全体官兵抱定必死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谢晋元凭数百孤军和弹丸之地,抗击日寇数万,激战四昼夜,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可歌可泣,震惊中外。 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淞沪会战不仅打乱了日军企图“速战速决”的侵华计划与部署,而且激起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信心和勇气,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谴责和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 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上海失陷,但是中国人民越挫越勇、不畏强暴、血战到底,凝聚成“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的民族共识,汇聚为伟大的抗战精神。(记者 励漪)[详情]

以笔作枪 冲击封建政治的勇士王韬
以笔作枪 冲击封建政治的勇士王韬

  原标题:以笔作枪,冲击封建政治的勇士王韬 新华社南京10月31日电(记者邱冰清)1867年,一艘驶往法国的轮船上,有一位中国人王韬。这段欧洲之旅,既成为他开启国人眼界的素材,也成为他思想转变的契机。 王韬,1828年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近代思想家、政论家、报人,18岁中秀才。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思邀请,王韬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在编校译书过程中,他开始逐渐接触西方文明。 1862年,王韬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清政府下令逮捕,后逃往香港。为挣钱糊口,王韬协助英国传教士、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翻译《诗经》《春秋》等中国经典,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 青年时代的王韬就喜欢读“域外书”,然“惟以老母在堂,不敢作汗漫游。”1867年,理雅各邀请王韬前往英国。此时他的母亲已故,没有后顾之忧的王韬欣然接受邀请,踏上欧洲的土地。 异国三年间,他将所见所闻所感,如西方的文化、科学、教育、经济与政治制度等记录下来,后编辑成《漫游随录》,增进了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同时他以其东方文化人的身份,在西方传播了中国文化。 受西方报业的启发,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其创办伊始表现出不同一般的个性:坚持按日出版、由中国人完全自办自营及突出的政论色彩。王韬曾在《本馆日报略论》明确表示,《循环日报》不仅要将国内外要事消息汇于一纸,而且要毫不隐讳地表述报社的看法和主张,“借彼事端发挥胸臆,以明义理之不诬,报应之不爽”。他发表的《变法自强上》《变法自强中》《变法自强下》三篇政论,认为只要中国统治者顺人心,尽人事,亟图变法自强,就能促使中外之势发生变化。 不仅如此,王韬还希望以编纂刊行西方历史著作来增进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从而打破中国官民的封闭状态。同时期望通过对外国史志的介绍、对西方国家强弱盛衰变化原因的探讨,针砭中国现实,刺激国人发奋进取,改革图强。他的《普法战纪》和《法国志略》在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到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等书中对其加以大力推荐。戊戌改良运动的发动者们,试图以其中对国势、政体、民情、科学技术等时代焦点问题的强烈关怀,来引发国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从而促进中国改革运动的早日到来。 甲午一役,中国跌进了更加耻辱的灾难之渊。王韬把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维新主义知识分子身上。1894年,他在上海与孙中山见面,为其写信给当时在李鸿章幕中供事的朋友,请他介绍孙中山与李鸿章见面。1895年,他与“公车上书”后名声正响的康有为在上海见面,鼓励他把改革的主张变为改革的政治活动。 王韬欣喜于新一代改革者的政治实践,自己却再无精力投身其中。1897年王韬溘然长逝,一代思想伟人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详情]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原标题: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1889年10月29日 有这样一个人来到了世界上 或许当时的人不曾想到 他会给以后的中国带来怎样的改变 人们知道的是 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 而他的母亲 也在生他之后不久离开了人世 他全靠祖父母抚养长大 而就是这样一个 从小没有完整家庭的孩子 却心怀家国 他曾在狱中备受酷刑 他曾在法庭上大义凛然 他被反动军阀绞杀 从容就义时 年仅38岁 就义前的李大钊。新华社发 他就是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和共产主义者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 李大钊像(资料照片)。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新华社发 尊重历史 缅怀先烈 不能忘记历史 不能忘却纪念 先锋与领路人 1914年2月李大钊在东京留影 他忧国忧民 留日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他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发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他还提携后辈 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 书生与斗士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是他一生的写照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他以共产主义战士的姿态出现 组织工人斗争 开展统一战线 参加国民革命 在敌人面前不受诱惑 在酷刑下不低头 直至英勇赴死 北京大学,李大钊雕像。 简朴也很富足 其实 李大钊自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之后 收入并不少 被任命为教授以后 月薪提到240块 相当于当时 一般劳动者的二十倍 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 然而 他总是十分简朴 上下班是步行 吃饭是烙饼卷大葱 即使来了客人也只加一个鸡蛋 生活简朴的他 在有些方面却很“奢侈” 他把收入的2/3用于革命事业 余下的80元 还要救助困难同学和穷苦百姓 自己家却常常无钱买粮 位于李大钊烈士陵园内的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陈列的李大钊在北大红楼办公室一角。 李大钊就义后 他家里除了书籍外 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 据说,当时的一元钱可以买30斤大米 而他家里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 只值一元钱 位于李大钊烈士陵园内的李大钊烈士汉白玉雕立像。 这就是 那个发表了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的李大钊 一九一八年十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这就是 那个喊出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的李大钊 这就是 那个一锤定音 为党组织定名为“共产党” 的李大钊 如今 李大钊的家乡河北乐亭县 已发展起 集旅游、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现代经济 近年来,河北省乐亭县通过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牧场、引导渔民采用新技术等措施,发展海水生态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场景 李大钊已无法看到 但试想 如果没有像李大钊一样的 千千万万个革命者 我们能否看得到今日之中国? 李大钊、方志敏、瞿秋白、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董存瑞…… 雷锋、王杰、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任长霞、沈浩、柴生芳…… 前人创造的历史 不能忘却 无数革命者和开创者的伟绩 值得被纪念 铭记 是为了继续肩负重任 更是为了在未来笃定前行[详情]

冯子材与镇南关大捷:保家卫国 后辈景仰
冯子材与镇南关大捷:保家卫国 后辈景仰

  原标题:冯子材与镇南关大捷:保家卫国 后辈景仰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周顺彬 “百年痛史湿战衣,千堆忠骨掩萃旗;万里危城风飘絮,烽火南关存一息……”10月26日,广西钦州市群众艺术馆排练厅,馆长陈懿正带领演员排练纪念冯子材的歌曲《冯子材·南关令》。 1884年,法国侵略军悍然对广西镇南关发动攻击。早已解甲退隐、年届七十的冯子材临危受命,出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前敌元帅。由冯子材指挥的镇南关之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开战以来的战争形势,直接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 百余年来,历史始终没有忘记冯子材的丰功伟绩。在其出生地广西钦州,处处可见人们对他的由衷景仰与深切缅怀。 “这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桥梁。”在钦州市区,一座长920米的自锚式悬索桥被命名为“子材大桥”,是钦州人致敬民族英雄的见证。负责桥梁管理的钦州市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廖俊说,虽然时光走远,但我们仍要时刻铭记英雄、感恩英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在普通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钦州市钦北区子材小学,同样为纪念冯子材而得名,该校少先队专门成立了“子材中队”。“要让孩子们以生活在英雄的城市、学习在英雄的校园而自豪。”子材小学校长黎相艳说,在每一次队会上,辅导员都会以各种形式让大家重温“国泰方才民安”的爱国情怀,在少年心中播撒下爱国种子。 “我们正走在前人铺就的‘幸福大道’上。”钦州市子材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钦州市政局局长庞东介绍,大街全长5公里,只要有损坏,就会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这是一条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大街,做好卫生保洁和保证交通畅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崇高的责任。” 在钦州,除了有“子材大街”“子材大桥”“子材学校”,街道办事处也被命名为“子材街道”,满城皆以曾拥有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而自豪。在钦州举办的第九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上,新落成的展会公园内修建了一个“仰萃亭”,“萃亭”正是冯子材的号。 近年来,广西各级各部门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冯子材。电视剧《冯子材》在多家卫视热播,动画片《英雄冯子材》深受青少年欢迎,壮剧《冯子材》走进北京演出……冯子材故居“宫保府”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们没有忘记这位为国为民的英雄,他的精神一直在我们中间传承。”前不久,钦州市举办纪念冯子材200周年诞辰专家座谈会。钦州市委书记王革冰说,我们纪念冯子材,就是要学习弘扬他爱国担当、崇高为民的精神,将这种精神升华为奋斗不止的时代精神,成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抗美援朝精神谱写时代赞歌
抗美援朝精神谱写时代赞歌

  原标题:抗美援朝精神谱写时代赞歌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周晓菲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彼时的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兴。危难时刻,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带着祖国人民的嘱托进入朝鲜战场。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十几万英雄儿女长眠在了朝鲜半岛的土地上。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说:“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战争威胁,我们并没有被帝国主义的威胁吓到,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了国家安全,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他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浩然赞歌。 在战斗的最后时刻,命令重机枪排长撤退,自己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毫无畏惧,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的黄继光…… 据了解,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2014年至2017年,先后有56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率香玉剧社巡回义演半年,用演出所得以及变卖首饰、剧社的汽车,两年内筹到15亿元人民币(旧币),捐献了一架名为“常香玉号”的战斗机。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成千上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担任战地运输和勤务工作,医务工作者组织了大批医疗服务队为中朝军队服务,全国规模的慰问志愿军运动、捐献武器运动、优待志愿军烈军属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士气。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新时代如何理解、诠释并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原中央党史研究室李蓉研究员说:“今天,我们要把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历史记忆的传承需要外在的载体。为让后人全面了解抗美援朝历史,1958年抗美援朝纪念馆在辽宁省丹东市开始兴建。塔高53米、寓意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实现、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抗美援朝纪念塔巍然挺立在纪念馆外。 据抗美援朝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者1000余万人次,为社会各界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缅怀志愿军英烈、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6日 10版) [详情]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于敏:把微薄力量融入祖国强盛中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于敏:把微薄力量融入祖国强盛中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于敏:把微薄力量融入祖国强盛中 央视网消息: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于敏被授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国家需要,于敏都欣然从命,并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 时间回到50多年前。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核弹家族的一员,原子弹,中国有了。但是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威力更大的氢弹,氢弹成为新中国核弹家族亟待补充的重要一员。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理论研究的于敏,接受了一项国家重任,在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从零开始研制氢弹。 于敏:氢弹既有工程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又有科学问题。是三者都有的一种尖端技术,所以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于敏很快扎进去掌握了氢弹的相关知识。一年后,于敏根据上级指示调入核武器研究院,带领部分同事去上海出差,利用那里的计算机集中力量攻克氢弹原理。他带领大家选择出了三个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模型进行验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有一天就很有趣呢,他就说这个物理量不对了。我们去查了查没有错误啊,逻辑上、指令上有没有错误,查也没有错误。就这么追。最后发现了一个晶体管坏了,把这个晶体管一换全部这问题就解决了。 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测算,一个无可挑剔的运算结果出现了。这三个月,也成为中国氢弹史上最著名的“百日会战”,载入史册。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于敏: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成为世界上研制出氢弹速度最快的国家。 在于敏的床头,我们能看到他摆放整齐的各类专业书籍和他最爱看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于敏:我觉得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这个淡泊名利就是自己完全遵守科学的规律,科学的这个态度,这个不会被物欲所惑,外面有什么物欲,不要被它所迷惑,不为权势所屈。[详情]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原标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10月11日起,本报持续刊发《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系列主题报道,在全国各地引发热烈反响。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报道字里行间体现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激励着大家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都需要精神力量的强力支撑和持续推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勇说,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对真理和道义的不懈追求,对国家和民族的勇敢担当,构筑起崇高而神圣的精神领地。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才会产生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才能经受住严峻考验和洗礼。他说:“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需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使之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南昌大学教授郑智斌说:“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望和重温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可以总结经验、获取规律性认识,可以将民族精神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动力。”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回望和重温中华民族的峥嵘岁月,不断加强和深化自我教育、精神滋养和心灵洗礼。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伟大的历史创造伟大的精神。”山东艺术学院王志军说,“从一个小村庄来到高校工作,我懂得奋斗的艰辛,深知奋斗的价值。我们要在时代的风雨中不断磨砺,为更加美好的生活砥砺奋进。”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程刚说,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光明日报开辟专栏讲述系列故事,有深度有温度,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幸福生活需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出来。”山西右玉县委书记吴秀玲说,近70年来,右玉广大干部群众凭借“右玉精神”,绘就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的奇迹。今天的右玉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绿水青山”转变成能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金山银山”,需要继续以“右玉精神”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 “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山东惠民县清河镇党委书记刘其亮说,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贵在实践,重在行动。位于清河镇的白龙湾,自古以来多次发生决口,为了保护家园,清河人民积极投身黄河治理,形成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现在,连年水患的白龙湾被改造成造福当地的水利灌渠,浇灌全镇6万亩良田。“将工作沉到百姓家门口,沉到生产发展第一线。”刘其亮说,在治黄精神激励下,清河镇在打赢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 “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谭嗣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的毛泽东,一代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上下求索,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湖南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工委书记周建雄说,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以开放的视野、改革的思维、团结的意识、实干的作风,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不断进步,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更加幸福,用实绩书写出时代担当。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历史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散发着耀眼光芒。”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蒋晓东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光明日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报道带领我们重温了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矢志奋斗的光荣历史,让我们再次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磅礴力量。” (本报记者李建斌、杨珏、胡晓军、赵秋丽、李志臣、龙军)[详情]

人民日报: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人民日报: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原标题: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社论)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 今天,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开幕。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人阶级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充分发挥了先进阶级的重要作用,绽放出夺目的时代风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以高度的主人翁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中国工会十六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加大维权服务力度,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显著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在党领导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实践中,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时代主题、发展道路、目标任务、根本保证,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贯穿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更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工人阶级就要坚守理想信念,彰显阶级本色,成为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大支持力量、深厚社会基础;就要弘扬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激发劳动热情,凝聚奋斗伟力,以卓越的劳动创造争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就要矢志改革创新,勇立时代潮头,以实际行动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排头兵;就要勤于学习实践,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各级工会就要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承担起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就要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会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实际行动;就要切实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增强工会工作的动力活力;就要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们一定能以奋斗建功新时代,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让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响彻中华大地。[详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

  原标题: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代代传 来源:光明日报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这是一段早已为人熟知的壮丽史诗。 1934年10月起,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这一路,艰苦卓绝—— 征途漫漫。红军将士纵横10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荡气回肠。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路走来,红军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战役战斗120多次。 血染山河。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的红一、红三军团不足8000人;红二方面军的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时有1.7万人,到达陕北的约1万人;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约8万人,到达陕北的约3万人;红二十五军曾发展到近5000人,到达陕北的约3400人。据统计,长征中10余万英烈牺牲,在红一方面军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 这场战略大转移持续了两年之久。82年前的今天,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以北(今属宁夏西吉)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谈起父辈的长征经历,开国少将罗章之子、国防大学教授罗海曦说:“曾经有这样一支军队,用他们的双脚丈量了祖国山河,用他们的意志昭示了中华民族刚毅坚强的品格,用他们的奋斗彰显了中国人民坚决抵御外辱的决心,用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不朽的篇章,用他们的胜利证明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的威力。” 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长征路上的点滴故事,同样让闻者动容。 夹金山下,乡亲们听说红军要翻雪山,都惊愕地摇头说:“只见有人上山走,不见有人下山来,千万不能上去啊!”“为了北上抗日,为了天下穷人的解放,莫说是雪山,就是刀山,也要过呀!”红军对乡亲们说。随后,这支队伍三次翻越夹金山,成功阻击尾随之敌。 滚滚湘江之上,难觅渡船过河,跑江湖的“船老大”们向红军拍胸脯:“你们为穷苦人打天下,命都舍得丢,我们闯江湖的,怕这怕那算什么汉子?一句话,要船给船,要人给人。”数不尽的船只搭起一座长长的浮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在浓浓晨雾掩护下渡过湘江。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王相坤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一个人的长征”的故事—— 因重病在贵州老百姓家里调养的刘排长,可以下床走动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找到红军”。于是,刘排长独自一人踏上长征路。一路上,他全凭红军写下的标语和百姓辗转相传的消息判断红军足迹。他曾被江水阻隔在金沙江边,被一位心向红军的老人收留,在老人的帮助下冒险渡江。就这样,他带病从金沙江畔追到西昌,又从西昌赶到大渡河,终于在一天太阳初升的时候,他在大渡河东岸找到了红军队伍。 “刘排长不过是千千万万个红军战士中的普通一员,然而从他身上,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红军能够胜利到达陕北,创造出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样举世闻名的奇迹。”王相坤说。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故事传承出来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从传唱半个多世纪的《十送红军》到近年来口碑与收视率齐飞的《绝命后卫师》等影视剧,长征题材的艺术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给人以情怀与感动,不断激励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民。 六盘山下,宁夏隆德。隆德县文化馆原副馆长张国勤有着半生的“长征情结”。2000年,他曾骑摩托车“单骑重走长征路”。一年时间,张国勤走访12个省区市、500多个长征遗址和纪念地,沿途搜集到了200多册宝贵资料,拍摄了360多卷胶卷,录制了60多盘录像带,并几乎对长征中所有会师、会议、战役、宿营的遗址都拍了照。几年后他出版了纪实摄影集《追逐红飘带》,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画卷及沿线的风土人情。退休后,张国勤借助当地的“染色剪纸”技艺,创作了大量长征题材的书画、剪纸作品。“现在年纪大了,有余力还是想做点弘扬长征精神的事,让年轻人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得多么不容易。”像张国勤这样追寻长征足迹、弘扬长征精神的普通中国人,还有很多。 “长征已经过去了80多年,我们在革命先烈用汗水和鲜血创造的和平年代里,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应当不忘先烈遗志,弘扬长征精神。”王相坤说,在新时代,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发扬长征精神,勇于担当,艰苦付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刘华东)[详情]

南仁东:矢志不渝筑大国重器
南仁东:矢志不渝筑大国重器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南仁东:矢志不渝筑大国重器 央视网消息:今天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让我们走进我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眼”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从选址、立项到落成启用,南仁东22年扎根贵州深山,锐意创新、矢志不渝地铸造着大国重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近日,“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塑像落成暨“南仁东星”命名仪式在贵州平塘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现场举行。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这是人们对于“中国天眼”的发起者和奠基人的最高敬意。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助理 潘高峰:把他的雕像立在这儿,一方面寄托了FAST人对南老师的怀念,另外我们也希望南老师在这继续用他的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还有真实质朴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带领我们,用更多的成果来回馈社会、回馈公众。 上世纪80年代,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南仁东选择了回国,建一个属于中国的超级望远镜。 FAST是一个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电子学等诸多领域的大科学工程,没有先例可循。正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南仁东把科学家爱跟自己较劲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给FAST选到合适的台址,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连人带树一起冲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 郝晋新:最让我感动的,他就是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要做一件事情必须把它做出来。这个项目在立项的过程当中、在建造的过程当中都遇到了几乎非常致命的、几乎是颠覆性的挫折,但是都挺过去了。 这段画面记录下了南仁东检查吊装平台施工的情形。虽然身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但在施工现场他经常亲力亲为,能上钢架去拧螺丝,能拿扁铲去削平钢材,更能带领团队啃“硬骨头”。为了解决超过国家标准2.5倍以上的钢索疲劳强度问题,南仁东带领团队,历时700多天,经历近百次失败,最终化解了工程建设“致命”的威胁。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现任总工程师 姜鹏:他60多岁的高龄,还爬山调查危岩,爬好几百米的山头,这是他经常做的事,大到工程整体实施方案,小到一个零部件图纸。他使命感是非常强的,这个FAST可以说是燃尽了他最后的20多年吧。 2016年9月,FAST工程整体竣工,实现了三十多项自主创新的专利成果,并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誉。然而,在竣工现场,已经确认为肺癌的南仁东却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 总工程师 南仁东:我感到非常大的压力,是一个新的万里长征的起点,我们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 2017年9月15日,距离FAST建成并投入使用1周年仅差10天时,南仁东因病去世,享年72岁。他留给我们的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第一次让我国在射电天文学领域占据制高点,为我国天文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之重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 总工程师 南仁东:这个东西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回首往事,有苦有甜。一项关键技术突破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详情]

这双手伤痕累累 却做出了“最美敬礼”
这双手伤痕累累 却做出了“最美敬礼”

  原标题:这双手伤痕累累,却做出了“最美敬礼” 排爆民警是警察职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时常与死神擦肩而过,工作却不被外界所知晓。每天的安定生活彰显着他们的工作成果,也是他们的最大渴求。在这个群体中,有一个优秀代表,他就是转业军人、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中队负责人张保国。在19年的公安排爆工作中,张保国功勋卓著,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出色完成1200多次重大活动的防爆安检,带出了一只忠诚担当、业务精良的防爆队伍。张保国直面生死而毫不退缩,却因女儿的一句话而瞬间泪流满面。今天,带您一起了解这位做出“最美敬礼”、离死神最近的排爆英雄。 每一次出警,都是与时间的赛跑; 每一次排爆,都是与死神的博弈。 有人形容排爆民警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每次面对爆炸物, 绝非是剪红线或蓝线的单选题, 这仿佛在刀尖上舞蹈, 每时每刻都是对他的极大考验。 排爆工作进行时, 穿着近40公斤重的防爆服, 全神贯注,汗流浃背, 周围安静得仿佛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那,是一颗怀着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女儿,高三了,有什么打算吗?” “爸,我想当警察,你们排爆队有女警吗?” 2018年5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张保国“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在授奖仪式上,他举起因伤而无法伸直的右手,郑重地敬了一个礼。这个敬礼刷爆网络,被网友称为“最美敬礼”。 张保国的工作经历并不复杂。1988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专业毕业后,在部队从事弹药修理、销毁的工作。1999年,作为紧缺人才,在部队待了15年的张保国转业到济南市公安局从事排爆防爆工作。2002年济南市公安系统机构改革实行民警双向选择,他又主动要求继续留在排爆防爆岗位,并担任了新成立的排爆中队中队长,前前后后和“爆炸物”打了34年的交道。 “保国刚来那会儿都还没有专门的排爆队伍。2002年的时候,根据形势需要和治安管理实际,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增设了排爆民警。济南市局也是那时候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支专业排爆队。”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纪委书记潘江东从事治安业务工作30余年,也是济南首支排爆队的直接负责人,他感慨道,“当时排爆队包括张保国一共5个人,除了他,剩下4个人现在都没有从事相关工作了,也只有他坚持了下来。” 张保国刚到岗没多久,就遇到了一起棘手的案子。1999年12月25日下午,济南市邮政局邮件分拣处的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包裹的重量和表明的内装物品明显不符,怀疑里面有爆炸装置,迅速联系警方。 当时排爆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先进的防护器材,作为全市公安机关当时唯一一名专业排爆手,张保国沉着应战,戴了顶派出所借来的钢盔,找了床被子,小心翼翼将邮包裹住,慢慢向外走,最终把爆炸可疑物稳稳放到车上,运到郊外销毁。 其实一顶钢盔和一床棉被几乎是没有任何防护作用,张保国却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他的使命所然。“我是排爆队长,我就是第一排爆手。只要有排爆任务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你们谁党龄长谁上!”他曾在排爆现场对战友说的这番话,排爆队的所有队员人尽皆知。 张保国穿上防爆服,准备排爆 在军营待的时间长了,张保国说自己有“一股子拧劲儿”,这股劲儿也反应到了日常起居。直到现在,所有的鞋子、水杯,他都必须要摆放整齐并朝向一个方向。“习惯了,改不了了。”他笑着说。“之前我的作息都很有规律,当了警察后,案子说来就来,作息没办法保证了。” 虽然“绿装”换“蓝装”,张保国却觉得自己的工作本质并没有变, “不管是当军人还是做警察,不都是要做一支讲纪律的忠诚部队,做的不都是保卫国家、保护百姓的事儿嘛。” 张保国的父亲年轻时当了5年兵,参与了共和国的核工业基地建设,将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大西北。而这种奉献精神也流淌在张保国的血液中。“我从没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有多么伟大。公安工作哪个不危险,哪个不需要全心全意的付出?”张保国反问到。 站在记者面前的张保国绝非刻板印象中的“山东大汉”形象,年过半百的他头发花白,儒雅随和,一边眯着眼笑一边和记者打招呼。如果不是他握手时手背手掌上那令人触目惊心的烧伤疤痕,很难相信他曾在上百个涉爆现场直面生死。 2005年的一起突发事故差点成为张保国排爆生涯的句点。当年3月2日,依照惯例,张保国带着排爆队将废弃弹药运往人迹罕至的山中销毁。正当他在为媒体记者讲解销毁过程时,废弃弹药中的老旧发烟罐突然泄露起火。 “快跑”,张保国用力推开身边的记者和同事,一个健步冲到火药堆旁踢飞发烟罐。但还没来得及撤离,火药堆瞬间蹿起十米高的大火将其包围…… “在爆燃的时候哪怕他呼吸一下,都是致命的。”潘江东说,“因为瞬间产生的灼热空气,一呼吸就会灼伤呼吸道,起水泡,进而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张保国临危不乱,捡回了一条命。他的两边脸颊如今仍有两道深色印记,那是当时头盔的尼龙绳熔化后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 友情提示,受伤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这次事故,张保国全身有8%的面积烧伤,其中双手深二度烧伤,落下七级伤残。 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为了恢复手的功能,张保国选择植皮手术,更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艰难。“刚植皮那会儿,新皮紧紧地绷在手上,手指无法打弯,我就得把双手浸到60度的蜡液中一层层的裹,重复十几次,再迅速把蜡剥离,趁着热劲儿,硬生生地把变形的手指掰直、弯曲。”回忆起当初的康复过程,张保国还是面露难色。 就这样,以惊人的毅力,两个月后的张保国回到了工作岗位,在出院后的第3天又出现在爆炸可疑物的处置现场。 排爆现场的张保国 排爆工作不但危险,而且专业性很强,需要精通炸药、机械、电子、化工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熟悉和了解爆炸装置的各种结构类型,掌握定时、遥控等各种炸弹的排除方法。正是在实战中的不断磨练,张保国练就了一身排爆本领。成长为排爆业务的“领军人才”。 张保国与同事们交流经验 “有时候师父只要在现场一看,是炸弹还是‘诈弹’初步就有了判定,如何处置心里也很快就有了数。”提起“师父”,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中队民警陈龙满口佩服。 不仅仅是在处置现场中累计经验,张保国时刻不忘向书本学理论,要知识,先后撰写发表了十多篇专业论文,指导研发了车底安检系统,还被山东省公安厅评为“齐鲁公安英才标兵型、拔尖型人才”。 张保国平日里是一个右利手,只有在处置现场时会选择左手。他解释,即使全身防护再严实,手还是会暴露在危险中,“如果一旦出事左手没了,至少不耽误右手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他说。 他不想连累家人。面对生死都不会退缩的张保国,提及家人时却眼含泪水。 张保国结识他的妻子李静时还在军营,谈及为什么当初要嫁给他,李静捂着嘴笑答:“因为他很帅啊。” 甜蜜的家庭生活因为张保国的工作特殊性起了涟漪。他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成为了一次次的愧疚和遗憾。 结婚24年,每到节假日,当妻子和孩子有空的时候,张保国却因为各种安保任务和治安管理需要,根本走不开。“我已经好几年许诺自己要休个年假,结果对自己我都食言了。”张保国无奈地说。 “我有时候其实特别希望他出差,一走就几个月的那种。”张保国的妻子语出惊人,原因却让人心酸,“他在外出差的时候,我反倒心里很平静,知道他没危险。我最怕的就是半夜一个电话将他叫走。” 张保国负伤之后,每次出警,无论多晚,李静都会跟着起床,一句话都不问,看着他出门,然后,打开客厅的灯,坐在沙发上等。“我要为他亮着一盏灯,希望他永远记得,家里有人在等他回家。” 无尽愧疚,大爱来偿。张保国将自己的真心无私奉献到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作为中国防爆安检专家委员会14名专家委员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排爆中队,人人都能当主排手,成为了济南市局的一支尖刀力量。 张保国和同事们在执行任务 此外,济南市局在装备的支持保障上下大力气,针对排爆任务危险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协调,多方筹措,争取专项资金,购买排爆机器人、排爆球罐车、频率干扰仪等排爆装备,并成立了“张保国排爆工作室”,大大提升了特警排爆队伍整体战斗力和实战能力, “现在爆炸物品管理更严格,社会治安整体向好,科技装备越来越精良,对警察的保护意识也更加强,涉爆案件更少了,这也是最让我们排爆民警感到欣慰的。”张保国坦言。 张保国的女儿正在读高三,一次,在和妻子一起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张保国问女儿:“高三了,有什么打算吗?” 谁知,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爸,我想当警察,你们排爆队有女警吗?” 张保国瞬间泪流满面。 来源:新警事儿微信公众号[详情]

桃花红雨英雄血 碧海丹霞志士心
桃花红雨英雄血 碧海丹霞志士心

  原标题:桃花红雨英雄血 碧海丹霞志士心——陈化成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秋阳下,上海宝山区友谊路1号葱茏静谧,坐落其中的陈化成纪念馆,静静地伴随着岁月流逝,记录下曾经的炮火硝烟,诉说着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1992年6月16日陈化成殉国150周年纪念日时,陈化成纪念馆利用原孔庙大成殿作为馆舍并正式对外开放,由赵朴初题写馆名。1996年11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纪念馆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2003年1月28日起免费开放,同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迁至孔庙大成殿东侧新址,面积213平方米,3月26日至5月17日试运营,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列内容分为“少年从军、历著战功”“临危受命、血洒宝山”“民族英雄、名垂史册”等3个部分。以多媒体现代化展示手段结合反映鸦片战争的文物及史料全面展示了陈化成英勇壮烈的一生。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邵雍介绍说:陈化成是鸦片战争时期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是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陈化成从小投身行伍,历任金门右营把总、南澳镇右营千总、铜山营水师守备、海檀镇右营游击、署水师提标营中军参将、台湾水师副将、福建水师提督等职。道光十九年五月,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烟运动。陈化成在这场运动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与国内外大大小小的鸦片贩子做斗争,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他令敌人闻风丧胆,英国侵略者曾言:“不畏江南百万兵,唯惧一人陈化成。” 鸦片战争爆发前,陈化成曾率部多次击退英舰在福建沿海的侵扰。战争爆发后调任江南提督,驻守要塞吴淞口,铸炮筑垒、训练士卒、积极设防。1842年6月16日晨,英军调集强大兵力,再次猛攻吴淞西炮台。陈化成指挥激战两个半小时,击毁击伤敌舰4艘,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不料东炮台失陷,陈化成腹背受敌,率孤军奋战。当部将请求陈化成离开炮台时,他表示“有进无退,予欲以死报国”,并拔佩刀身先士卒与敌肉搏。战斗中,他7处受伤,血透征袍,最后喷血阵亡。这次吴淞要塞保卫战,共击毁敌舰8艘,歼灭侵略军600余人。 陈化成的遗体,后来收殓在嘉定的关帝庙里。吴淞的百姓画了两张他的遗像,一张赠送给他的子孙,一张留在吴淞作纪念。下葬那一天,数万名老百姓赶来哭奠,杀牛祭祀,并在路边设置香案,一时哭声震天动地。上海人民在吴淞和上海城中,建起了陈化成纪念堂,并且塑像供奉,每年到纪念日,人们纷纷前往凭吊追念,无不肃然起敬。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老百姓将当年抗击英军侵略、战死于吴淞炮台的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的神像抬进城隍庙,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1937年,在陈化成当年抗击英军的土地上,上海军民又上演了抗击日寇的浴血壮歌。如今,淞沪抗战纪念馆与陈化成纪念馆毗邻,诉说着中华儿女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的精神传承。 据陈化成纪念馆负责人介绍,纪念馆每年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发挥纪念馆展示育人的作用,每年接待观众超过10万人次。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陈化成已经故去了176年,但他的精神仍然活在当下,激励着后人。在纪念馆的观众留言簿上,成都市华阳中学的学生写道:让我们走近先烈,让波澜壮阔的历史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让英雄的鲜血和生命滋润国家的文化和实力,让我们学习英雄的献身精神,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建设国家!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一位丁姓工程师感叹:铭记一寸山河一寸血,统一与和平来之不易,要有忧患意识,强国意识。一名青年表示:参观了陈化成纪念馆,了解了陈化成抗英的历史,作为一名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更加努力奋斗,好好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加油!(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原标题: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在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木结构四合院,魏源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在这间家庭私塾里,挂着魏源19岁时自撰的一副对联:“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从这副对联里,看得出魏源年轻时候的理想抱负。 魏源,清代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1794年4月出生于湖南隆回。他是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和卓越的改革者,是古老中国走向近代、封闭中国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人物,是最早具有近代意识的民族觉醒的代表、中国近代爱国思潮的开创者。 现在,人们了解魏源,多因魏源的名著《海国图志》。其实魏源在编著《海国图志》之前,就已经有杰出的成就。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而实际具体主编此书的就是魏源。魏源又是经世派首领人物陶澍的重要幕僚,作为陶澍智囊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参与协助漕运改革和水利建设等,成绩显著,并撰有《筹漕篇》《湖广水利论》等著作,将实践上升为理论。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将禁烟主战的林则徐革职流放新疆。林则徐北上途经镇江,与魏源彻夜长谈,并将自己组织人力翻译的《四洲志》以及《澳门日报》《粤东奏稿》等资料交付给魏源,嘱咐他编著一部济世泽民、拯救国家危亡的新书,唤醒国人放开眼界,学习西方,富国自强。1842年,魏源完成了50卷本57万字的《海国图志》,1843年正式印刷出版,这也成为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思想指导,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到1852年,经修订、增补,《海国图志》成为百卷本,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同时,魏源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对清王朝长期昧于世界大事,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封关锁国的闭关政策和媚外求和的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 1857年3月26日,魏源在杭州去世,终年63岁。在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下,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沿着这条新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领导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先后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枪炮厂、山东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21个军火制造局,还聘请西方洋人作为设计师,制造各类枪炮舰船。他们还购买了大量外国舰船,组建了庞大的清朝海军。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办了航运、煤炭、纺织、电讯等40家近代企业,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魏源的一生,致力于开启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隆回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戴鹤说,“魏源传承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髓,吸收了江浙文化‘汉学与理学’的成就,并将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直接激励引导了一代代湖湘子弟、中华儿女奋勇投身民族主权独立和国家富强事业。” (记者 龙军)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四川省农科院三代麦田“守望者”:为了丰收的喜悦
四川省农科院三代麦田“守望者”:为了丰收的喜悦

  原标题:为了丰收的喜悦——记四川省农科院三代麦田“守望者” 新华社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张海磊)10月中旬,位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入小麦播种季。田野间,一个大院引人注目,大院两侧墙上粉刷着“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这里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川西小麦试验示范基地。 去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博士刘淼正在一间大棚旁进行控制性试验,用量筒取定量的水加到不同的泥土盆中,接水,倒水,记录,再重复……刘淼和几位同事长期吃住在基地。算起来,刘淼是这片麦田的第三代“守望者”。 “我们的科研条件比余老师那会儿好多了。”刘淼说。 他说的“余老师”是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余遥,麦田的第一代“守望者”,从1963年开始研究小麦栽培。这位84岁的中国小麦栽培专家已退休多年,现在仍定期来基地对年轻科研工作者进行指导。 记者采访了解,从1972年主动请缨到广汉蹲点开始,余遥与这片麦田结缘40多年。当时小麦生产因发展三熟制面临晚播低产问题,余遥调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选用适宜晚播的春性早熟、抗倒、高产品种。于是,开始以广汉为中心开展小区实验与大田对比。结果表明,当时并不被育种者看好的小麦品种“繁6”在适当增加密度和施肥量、早促早管条件下,比其他品种增产20%以上。 由此,“繁6”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四川、贵州等省大面积种植的主栽品种,最大播种面积达1227万亩。 随后,针对黏湿麦地收效甚微的情况,余遥又主持了“小窝密植栽培增产技术”的研究。1984年该技术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并被列为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大面积推广的十项技术之一。 而今,基地建起了专家大院,不仅有了实验室、培训室、种质资源储藏室等办公场地,还有35亩核心试验田和2000余亩示范田。 小麦专家大院是在汤永禄博士主持下于2004年建立的。汤永禄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余遥的学生,麦田的第二代“守望者”。 提起这个学生,余遥毫不吝啬赞美之词:“除了个子比我矮,其他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我。” 汤永禄说,他跟余遥老师的“缘分”始于一封表达“献身小麦”的自荐信。1993年,进入四川农科院后,汤永禄开始从事耕作制度、作物生理和小麦产业化技术研究。 “我们第二代研究人员不仅仅考虑小麦生产的某一个具体环节,而是对小麦生产全产业链研究。”汤永禄介绍。 黄明水是连山镇种粮大户,曾经因不懂技术导致多年亏本,后来引进了四川省农科院培育的川麦系列新品种和汤永禄团队研发的“小麦精量露播稻草覆盖高效栽培技术”“半旋机播技术”,小麦由原来的亩产300公斤提高到480多公斤。 针对四川特殊的地势地貌和生态条件,汤永禄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了适应稻田复杂环境和丘陵旱地套作种植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并实现了系列化开发,其中3个型号的播种机通过农机检验和推广鉴定,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 近几年,针对稻茬小麦播种质量不高的问题,汤永禄又带队研发了“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现已在西南地区规模化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开始扩大到长江中下游稻茬麦区。 如今,汤永禄除了指导刘淼在内的5个学生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他加了十几个微信群“我是新农人”“小麦产业体系”……只要群里有需要,他都做到有问必答。 “有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无聊,但当看到种粮大户丰收的喜悦时,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说。”汤永禄说。[详情]

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原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召唤着伟大的奋斗精神,凝聚着伟大的团结精神,传承着伟大的梦想精神。从今天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带您共同感受这最强劲的精神动力。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战略科学家。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他曾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当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填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技术空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曾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黄大年。 这本纪念册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留言,是黄大年大学本科毕业时写下的。心怀报国之志的黄大年于1992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成为从事地球物理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2009年,当得知国家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向母校表示要回国。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黄大年(生前):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她需要很多像我这样的回来参与建设。 带着先进技术,黄大年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它能探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封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刘财:就是因为你中国需要,你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你有那么多周边跟这些接壤的地方,人家在你周边布置的什么样的一些东西,你都不知道。黄大年回国,就等于重力梯度仪的研发对中国虽然没有实物的接近,但是技术已经是封锁不了的,这样可以去占领国家、国际上的这样一个前沿的制高点。 这张贴在办公室里的日程表,见证了黄大年的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当天最晚的午夜航班,这样就不耽误白天工作;同事经常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为了实现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回国7年间,黄大年带领由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等400多名高级别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攻关,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李桐林:黄老师怀揣着科技强国这样一个梦想,就是国外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要照着国际上先进的水平,不断地攻关,不断地努力缩小同国外的差距。 2016年12月8日,积劳成疾的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打着吊瓶还在给学生答疑解难。2017年1月8日,年仅58岁的黄大年因病逝世。 在回国整6年的那一天,黄大年写下的“朋友圈”读起来仍让人感慨:“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强大后盾,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从未言败,也几乎从未败过!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其实也简单: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详情]

苏银成:铭记历史崇尚英雄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动力
苏银成:铭记历史崇尚英雄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动力

  原标题:苏银成:铭记历史崇尚英雄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动力 作者:苏银成 软实力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精神的引领 军事文化是军事物质成果与军事精神成果的统一,是一支军队奋进的号角,也是一支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人民军队诞生90多年来,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高扬人民军队文化之魂,积聚和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先进军事文化,并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军事文化作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支撑,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精神的引领。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而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铭记历史崇尚英雄,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此举,为我们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崇尚英雄是军事文化的精神映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左权、彭雪枫等一大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他们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崇尚英雄的生动体现。 培塑英雄是军事文化的时代呼唤,英雄故事能够荡涤心灵。“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军事文化作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软实力,正以前所未有的穿透力激荡着广大官兵的胸怀,凝聚起所向披靡的强大力量。[详情]

新华社评论员: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新华社评论员: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原标题:新华社评论员: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新华社评论员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该如何赓续民族精神,使其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是我们改革发展、实现梦想的深厚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呼唤伟大创造精神。创造书写历史,创造改变中国。纵览千年历史长河,创造的智慧在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中熠熠生辉;创造的精神在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等成就中历久弥新。当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当高铁跑出“中国速度”,电商平台将世界融于一“网”,扫码支付引领消费时尚,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在新时代里正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激发亿万劳动者的巨大创造潜能,我们就能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新时代砥砺伟大奋斗精神。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始终铭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幸福就要奋斗。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鉴往知来,我们愈发坚信: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宏伟蓝图要靠辛勤汗水才能变为现实。当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不能忘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还需要我们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有顽强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攻克重重难关,创造人世间的一切幸福。 新时代汇聚伟大团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这样一种精神,曾让我们的先辈建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曾激励各族人民并肩作战,书写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曾鼓舞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也必将在新时代把我们紧紧凝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迸发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激荡伟大梦想精神。梦想是心中不灭的火炬,是执着前行的动力。穿越战火硝烟,奋进建设年代,续写改革新篇,在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中国人民始终不曾忘记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实现光明的未来。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民族精神照耀前路,我们一定会在接续奋斗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详情]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原标题: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面对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湖北省社科联主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通过《实业计划》提出了旨在全面发展中国经济、实现工业化、从而振兴中华的宏伟建设计划。 但是,正如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因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而最终难免失败的命运一样,在经济上也没能实现中国富强的目标,长期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一直处于积贫积弱的悲惨境遇。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国历史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让神州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中国迎头赶上时代发展潮流,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由于其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历史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尽管已过去了107年,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正是辛亥革命志士曾经为之奋斗事业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循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近现代历史主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既继承了辛亥革命的遗产,又超越了辛亥革命,将中华民族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孙中山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得以实现。(记者  吴储岐)[详情]

“海归”讲解员毛浩夫:让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
“海归”讲解员毛浩夫:让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

  毛浩夫(右四)在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的教学点与参加红色培训的学员交流(2017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新华社南昌10月10日电(记者范帆)十月的井冈山,一场秋雨带来阵阵凉意。结束了一天的培训课程,略显疲惫的毛浩夫回到工作室后并没有休息,他拧亮办公桌上的一盏台灯,翻开一本《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展陈概览》研读,学习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今年29岁的毛浩夫是江西干部学院的一名现场教学老师,毛浩夫的爷爷毛秉华是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毛秉华五十年如一日地宣讲井冈山精神,被誉为“井冈山精神守望者”,1万多场宣讲会见证了他穿越半个世纪的坚守。 今年7月,毛秉华因病去世,这让毛浩夫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时常想起爷爷的叮咛和嘱托,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使命的传承。“爷爷一辈子都在守望井冈山精神,我要接过他的接力棒,让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 毛浩夫(左)向爷爷毛秉华请教党史问题(2017年1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毛浩夫毕业于英国一所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回国后在南昌的一家企业上班。2016年,他辞职回到井冈山,开始跟着爷爷一起学习党史,从“英国海归”到“红色讲解员”,这种身份的转变对毛浩夫而言并非易事。因为并非科班专业出身,此前对于井冈山斗争的历史也并不熟悉,第一次站在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拿着扩音器面向游客讲解历史时,毛浩夫紧张得手心出汗。 “以前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难,无非是提前背好解说词,但现在才发现,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讲述有着不同的反响。”为了让自己的现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详实,毛浩夫不仅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党史资料和相关书籍,还抓住各种机会向党史专家和有经验的讲解员请教专业知识和讲课技巧,研究讨论新的教学方式。 毛浩夫在翻阅党史书籍,补充自己的党史知识(2017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组织学员朗诵红色家书、在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如今在毛浩夫的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生动详实的故事讲述得到学员们的肯定。与此同时,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加直接地感受井冈山精神,他还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长翻译井冈山各景点的解说词,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井冈山精神是穿越历史时空的。”毛浩夫对于井冈山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心目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党和国家的拥护与热爱应该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信仰和追求。 “能够回到井冈山,从爷爷手中接过这副担子,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在巍巍井冈山上,这个年轻人正用他火热的青春将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继续传承。 毛浩夫研读有关井冈山的英文资料,丰富自己的英文讲解素材。如果有外宾来参观,他就用英文为外宾讲解(2017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详情]

视频新闻

2018年10月02日 15:34|播放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