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千万农民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携手千万农民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蹲点在曲周】携手千万农民,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 河北省曲周县前衙村有着30多年的葡萄种植传统,近2400亩耕地中超过2000亩种了葡萄。但是,多年连续种植,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剧,葡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问题成了村民们的心病。大水漫灌、大量施肥、加大人力投入……村民们接连上“猛药”,但效果却不如人意。 更新种植理念、改进种植方式是前衙科技小院开出的“药方”。当记者在村头葡萄地里见到前衙科技小院“院长”王晓奕时,她正在为水肥一体化的管道施工忙得不可开交。 王晓奕和同学李慧丽、李兴都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取样检测和田间管理调研后,他们发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太高,而葡萄生长所需的其他重要养分却很少。“水肥一体化能够精准投入所需肥料,用更少的水、更少的肥,产出更好农产品。”王晓奕告诉记者。 不管种植的是葡萄、苹果还是西瓜,今年上半年前衙村、相公庄、后老营科技小院的农大学生,都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陆续在曲周推广。 “现阶段粮食增长速率明显变缓、化肥投入却持续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越来越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表示,化肥本身是好东西,但是用哪一种、怎么用、用多少,才能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正向作用”,值得研究。 离前衙村不远,中国农业大学曲周“三百亩”试验田里,正在进行玉米、小麦等华北地区常见作物的对比试验,一些实验时长为20年。张福锁把“三百亩”称作“面向未来的实验”。从2009年起,张福锁团队接过“曲周精神”的接力棒,与曲周人民一道向“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目标努力。 2016年9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2018年3月7日,《自然》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绿色增产增效。”两项世界级研究成果,张福锁均为作者之一。他说,在过去10年里,共有1152名研究人员、6.5万名农业推广人员及13万农业相关企业人员,与452个县的2090万农民参与了这一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工作。 依托科技小院,紧密联系农户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张福锁发现,当前农民们正在被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土地产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农户生产力和农民收益,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全球小农户生产转型的最大难题”。 数据显示,当地农户的作物产量和氮肥生产效率最初仅为高产高效试验基地的63%和57%。科技小院入驻5年后,曲周农民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率从2009年的17.9%提高到了53.5%,2009年至2014年全县粮食单产实现了实验基地产量水平的79.6%,全县粮食总产量增长率37%,养分效率提高2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了79%,曲周一跃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老一辈农大人治碱解决了曲周人民吃饭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要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消耗、提高产出。”张福锁希望把在曲周的做法归纳、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农业发展经验,将科教、政府、企业和农民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科技进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中国经济网 | 2019年06月04日 12:40
中国农大扎根河北曲周的故事:靠“减产”挣钱
中国农大扎根河北曲周的故事:靠“减产”挣钱

  原标题:靠“减产”挣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五 新华社石家庄6月4日电题:靠“减产”挣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五 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们指导下,河北省曲周县德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得宾学会了种葡萄靠“减产”挣钱。 “第一年基本没卖啥钱,种了80亩葡萄,都赔进去了。”李得宾回忆起2012年第一年种葡萄时说,虽然亩产7000多斤,但因着色不均匀,葡萄卖不出去,大部分都烂在了地里。 对这次失败,李得宾是有心理准备的。他想探索有机葡萄种植,但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他之前没干过。 听说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里有能人,李得宾就跑到实验站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级农艺师杨合法求教。杨合法是有机农业方面的专家,随即带着李得宾察实情、找原因、出对策。 “葡萄坐果后至少疏除7成以上果穗,亩产量控制在2000斤以内。”杨合法和几位老师看后,让李得宾把好好的果穗除去一大半。杨合法解释说,有机葡萄种植需要经过三四年施用有机肥,才能实现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效果,如果不控制产量,土壤肥力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李得宾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 2014年,葡萄亩产降到了2000斤左右。李得宾带着他的“精品葡萄”开始到外地果蔬市场售卖。虽然个头小了点,但葡萄的品相不错、口感好、甜度高。开始,他还是按照普通葡萄的价格,每斤三五元向外销售。没想到,卖出的葡萄大受欢迎,后来,他的葡萄以每斤十几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这办法真行,农大老师就是厉害,咱农民种地就得相信科技。”李得宾笑得合不拢嘴。 有了中国农大老师的帮忙,李得宾的葡萄种植合作社经营得越来越红火:种植面积从80亩扩大到500多亩,并尝试与蔬菜间作种植;应用富硒葡萄种植技术,葡萄品质进一步提高,每斤价格超过30元;尝试酿制葡萄酒,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几年来,李得宾始终控制着葡萄的产量,直到2018年,土壤肥力非常好后,他才按照建议把每亩产量提高到3000斤左右。 “我种葡萄不追求高产,只追求品质。客户们每年都盼着我的葡萄下果呢!”李得宾说,中国农大老师指的路子就是“供给侧改革”,这路子走对了。 2018年4月,在李得宾的极力邀请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姬廷廷和李增源来到合作社,长年吃住在此,研究实验葡萄种植新技术。他们对36个大棚进行测土配方,开展了精准施肥;建议安装水肥滴灌设备,水肥使用每亩减少近一半,又大量节省了人工;研究数据遥感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并自动控制葡萄大棚温度、湿度…… 眼下,虽然合作社120亩早熟葡萄还有一个月才上市,但李得宾已经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签下了5万公斤订单。 提到今年的收成,李得宾难掩感慨:“我种葡萄能有今天,完全是农大师生的功劳!”[详情]

新华网 | 2019年06月04日 10:18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的故事:研究生“包地”种葡萄
新华网 | 2019年06月02日 11:14
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邯郸市曲周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冀中平原大地上。由于黑龙港流域多条河流长期冲刷淤积形成的封闭地形特征,这一地区历史上饱受旱涝盐碱的危害。而正是在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地域,46年前,却与中国农业大学的老一辈科学家结了缘。46年来,四代农大人扎根曲周大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世纪难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新人。 从5月31日起,《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将播出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今天播出第一篇:《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央广网邯郸5月31日消息(记者杜震 王志达)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初夏时节的冀中平原,微风吹过黄绿色的麦浪。 84岁的曲周县张庄村老人赵文回忆,40多年前,这里都是盐碱地,满眼白茫茫。 赵文:沥涝成灾,高的地方是盐碱地,洼地存水,庄稼都淹死了。 1973年,多名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是其中一员。 石元春:很难啃,群众都没有信心,干部也没有信心。住的三漏房,漏雨、漏土,透风。 在中国农大老师们的改造下,盐碱地这头“倔牛”“听起了指挥”。截止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靠“淋盐”为生的苦日子,成为历史。2009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曲周,中国农大的老师们意识到,住到农村去,才能打通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每个小院都长期驻扎有三四名研究生,他们将农业技术“本地化”,辐射周边村庄,带动曲周走向农业高效绿色发展之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讲十九大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贺敬芝:为三农事业挥洒汗水,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服务三农,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担起的时代使命。 目前,曲周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5.9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一半,建立了世界天然提取物等10个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十年前相比,曲周粮食总产增长了37%,农民收入增长了79%。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总书记一直在号召,我们中国要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然后这一次在园博会上他又特别提出来,我们的绿色发展要为全世界做出样板。这对我们很鼓舞,因为我希望我们做的能变成全世界的样板。 短评 昔日的曲周,白茫茫飞鸟不留;今日的曲周,盐碱变良田,旧貌换新颜。农大人和曲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篇章。一所名校和一座县城牵手46载,创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形成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详情]

央广网 | 2019年05月31日 17:03
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曲周 点赞中国农大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曲周 点赞中国农大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原标题: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曲周,点赞中国农大扎根曲周改土治碱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全媒体记者王翔)5月17日至18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邯郸日报等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的编辑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进曲周县,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改土治碱、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两天的采访,行程紧凑,内容丰富。采访团一行深入到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300亩高产试验田、曲周育苗产业园、王庄科技小院、白寨科技 小院、前衙科技小院、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采访,并同中国农大教授、科技小院师生、县乡村干部、农民群众开展了座谈交流,对中国农大帮助曲周改土治碱的历史以及当前服务曲周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其间,还集体观看了根据中国农大帮助曲周治理盐碱地事迹创作的大型舞台戏剧《天绿》。 采访中,记者们被中国农大师生和曲周农民群众间长期以来建立起的水乳交融般的深厚感情所打动。新华社记者范世辉说:“从老一辈农业专家扎根曲周改土治碱到后期打造高产高效示范田,再到如今创建科技小院,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这是一个延续的、不断传承的过程。他们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只有两脚扎在泥土里,服务‘三农’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人民日报记者丁雅诵则对县校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她说:“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的感情很深,县校合作的历史也很悠久,中国农大给曲周带来了许多帮助,让这里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的模式值得借鉴、传播。” 据了解,1973年,肩负着治理土地盐碱危害的使命重任,一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组来到曲周县,在农业一线搞科研,与农民携手斗盐碱,至此拉开中国农大与曲周县数十年县校合作的序幕。曲周干部群众将农大师生视作亲人,全力为他们在曲周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双方在合作中建立了兄弟般的深厚感情。如今,中国农大与曲周县的合作已逐步走向深层次、宽领域,他们携手前行,共同推进全县“三农”工作大发展。 来源:邯郸新闻网[详情]

北青网 | 2019年05月30日 14:42
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原标题: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河北省南部,有这样一个县:地处华北平原,千百年来却旱涝无常、盐碱成灾,庄家颗粒无收,历史上,当地人以制作粗盐为生。如今却成为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县,这个地方,就是曲周县。实现这个巨大变化的,是中国农业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他们以“解民生多艰,育时代新人”为校训,扎根曲周,为改土治碱、乡村振兴付出满腔热血。 十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等科研人员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既发展绿色农业,又保证农民增产增收,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十分宏大而复杂的问题,更是一个坐在实验室里无法解答的问题。于是,农大师生开启了一项长期计划。 张福锁:大家好,欢迎来到白寨村科技小院。白寨村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 在河北省曲周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存在。这里就是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决定驻扎的地方。为什么选择了曲周?张福锁告诉记者,作为农业县,曲周更有代表性。 张福锁:不管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现在的经济收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粮食产量比平均水平好点,所以这里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这里面临的挑战,恰恰是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福锁口中的挑战,是如何让农业生产既增加产量又要把环境代价降到最低。 张福锁:过去都认为要增加产量必须多投入,我们在做的工作探索增加产量但不多投入,甚至减少现有的投入,因为现在的投入不合理。 如何打通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让农业科技顺利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成了农大师生的努力的方向。2009年,白寨村科技小院应运而生。但小院从设想到落地经历了一波三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是白寨村科技小院的创建者,提起十年前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最让李晓林难忘的,是他初到曲周,发现自己连农民的作息规律都无法适应。 李晓林: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要钱,推广下去。因为我们原来研究的是小麦、玉米,一开始想在实验站周围找一片地,把技术转移到农民的地里,让农民把技术用起来,看能不能把产量提高起来。这一块地大概173亩地,由74户分散承包,是非常典型的华北平原小农户分散种植,当时碰了一鼻子灰。 2009年的初夏时节,李晓林的计划开始实施。按照实验室数据的测算,170多亩地,需要大约3天时间可以播种完成。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实际情况却整整花了11天。 李晓林:一切都和想象的有巨大差异,我们在学校里按理论计算,170亩地,一个拖拉机一个小时可以播二十亩地,三天轻轻松松就做完了。第一天我们比农户来得早,然后开始播种,干到九点钟,农户走了,也没跟我们说。我们问人呢?说回家了。我问没干活,怎么回家了?回答说天热了,就回家去了。九、十点钟,给我们扔那了,我们不敢走,不知道农户什么时候回来,就在那等着。 更让李晓林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实验室里考虑到的限制因素,真正到了田间地头,完全变了样。 李晓林:我说你们赶紧播。回答说不行,要播玉米必须把地先浇了,因为地很干,如果不先浇上,玉米出不了苗。所以播种速度的快慢不在播种机,在多久能把地浇上水。 一个又一个挫折,让李晓林这位从事农业教学多年,有着国外学习经历的教授上了一堂趟又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如何才能真正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真正了解农民、扎根大地,成为了农大师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晓林:为了和农民拉近距离,把后面的活干下去,就住下来了。这段时间发生了一系列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措手不及的事。 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服务于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养殖、蔬菜育苗等领域,将一项又一项的农业技术“本地化”。从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4%和23%,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中国农业大学在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的20多个作物生产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服务“三农”。 实际上,农大与曲周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土治碱时期。当时的曲周是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地方。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是那一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1973年,他正值青壮年,接到任务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攻克难题的先行军中。 石元春:因为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就是曲周,曲周县北部是重中之重。那时候就是从曲周县北部开始的。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这是当地人面对千百年来恶劣自然环境所发出的感叹。粮食几乎绝收,盐碱成灾。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来到曲周县,开始了一场和盐碱地的艰苦斗争。但刚开始,一切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顺利。 年近90岁的赵文曾经是张庄村支部书记,也是当年第一位将农大师生领进村的村支书。赵文回忆说,在他们看来,这些“教书先生”无非是来搞搞调研,搞搞锻炼。 赵文:教书的先生来治碱了,你说谁能相信呢?前面这么多人专门来改碱治碱都没有弄成,不但没改造好,越改造越坏。 化阻力为动力,石元春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开展起工作。 石元春:他叫我们“教书先生”,说你们还是回去教书吧。这是第一个难题,很难啃,群众没信心,干部也没信心。第二个难题,生活上不容易,住的“三漏”房:漏风、漏雨、漏土。 逐渐,农大师生的精神感动了曲周的百姓,也给赵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文:早起吃点早饭,带着干粮,那时候没有暖壶,连水都没得喝,中午在地里啃窝窝头,啃完下午继续干,天黑才走。嘴上起泡,手上起泡,身上起泡,百姓叫我们“三泡”老师。咸萝卜切成丝,弄点葱花炒炒,这就是改善生活了。 努力没有白费。1973年,曲周县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农大的试验田粮食亩产就达到了463斤。 赵文:当年80亩就见效了,“刮金板”上长出好庄稼了,刚开始谁相信呀?最后长出来了,就相信了。一亩地收高粱400斤,“地成方、树成行、道路通排水畅,抽咸补淡,改造土壤”,这一套科学的方法立竿见影。 截止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现如今,曲周县的农业早已走上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农大也依托在曲周扎实的科研,走出了三位院士、两位农大校长,培养了60多位教授,200多名硕士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数十载,攻坚克难,服务乡村振兴的“曲周精神”,也被原校长石元春总结为“责任、奉献、科学、为民”。 曲周县委书记李凡:我们和中国农大的关系能用两个词来形容,第一个叫水乳交融,第二个叫历久弥新。在曲周有这样一句话:“先有试验站、后富曲周县”,曲周的群众对农大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我们始终有新的目标和新的征程,这个合作会永远的深化下去,持续下去。[详情]

央广网 | 2019年05月30日 14:41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曲周县:23万亩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曲周县:23万亩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原标题:中国农大师生扎根曲周县46年 23万亩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导语]五月的冀南大地生机勃勃,微风吹来,麦浪翻滚。在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村南,李凤香正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几个学生,在自家麦田里查看麦子的长势。 [同期]曲周县王庄村村民李凤香:今年小麦长势还行,(每亩地能收)一千一二百斤。 [解说] 李凤香告诉记者,眼前这块地,在40多年前却是一片盐碱地,基本不长庄稼。据历史记载,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是有名的“老碱窝”。有首民谣这样形容当地的盐碱地: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同期]曲周县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盐碱地)种粮食的话,如果遇到风调雨顺可以收点,(当时粮食)主要是靠国家供应,一亩地产量一百多斤,二百斤就是高产。 曲周县王庄村村民王志成 :(以前)我们村东南有一块地, 起名叫飞机场,飞机场什么意思,就是草都不长,村民起名叫飞机场,以前我小的时候,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刮盐,刮土、淋盐。 [解说]1973年,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来到曲周建立试验站,改土治碱。白天他们与群众一起挖沟、筑坝,晚上住在漏雨、漏风、漏土的“三漏”土坯房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头,让千年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同期]曲周县委书记李凡:从1973年中国农大在曲周进行改土治碱到现在,现在整个盐碱地的改良,已实现了全县23万亩的盐碱地变成了现在的米粮川。农业粮食生产这块,也从1973年的每亩地(产量)不足百斤,到现在已经稳定实现了我们的吨粮县。 [解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盐碱地治理取得阶段性成绩之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的师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在曲周不断探 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致富之路,几代中国农大人薪火相传,从改土治碱到粮食高产高效,再到发展现代农业,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曲周,把论文写在了曲周广袤的大地上。46年以来,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先后走出了两任校长,三位院士。实验站为中国农业大学培养了50多名教授、500多名研究生,为曲周县培养了5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骨干。 [同期]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实验员兰佳佳:我也是受各位老师的精神鼓励(来到这里),希望把这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站长江荣风 :新的时代我们要朝着绿色发展,整个农业的绿色发展,我们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就必须要把每个村生产、生活、生态要做好。作为实验站在这,就是要怎么创新技术,让农业从传统的向绿色的农业发展。 艾广德谌诗雨 河北邯郸报道。[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9年05月30日 13:55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四十五周年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四十五周年

  原标题: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四十五周年 2019年05月27日 04 版[详情]

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5月27日 06:06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新华社石家庄4月22日电 题:“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范世辉 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是有名的“老碱窝”。46年前,多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麦田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如今,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成为高产高效示范田。 “三漏房”安营扎寨 4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人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辛德惠院士的墓前凭吊。46年前,作为曲周改土治碱事业的先行者,辛教授来到这里,和群众一起挖渠打井,改土治碱。1999年殉职后,应曲周人民的强烈要求,家人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曲周。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代农大人响应国家号召,在曲周建立了治碱实验站。他们在曲周最苦最穷、盐碱最重的张庄安营扎寨,住着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吃着粗高粱拌粗盐粒和干辣椒的饭,立下“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的誓言。 “老师们的土壤、地质和水文等专业知识与农民的经验一结合,立刻就碰撞出了火花,当年就找到了改土治碱的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说。 15个春秋过去,曲周28万亩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全县粮食单产由1972年的每亩73公斤增加到1988年的每亩237公斤。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根据曲周经验,国家将黄淮海平原等五大区域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93年,由中国农大牵头的“黄淮海平原中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与“两弹一星”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成功治理,在扭转我国南粮北调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宏彦说。 4月19日,河北省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在做饭。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论文写在广袤田野 如何把技术实实在在交到农民手中? 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乡村建起了科技小院。凡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入学后半年学习时间、临近毕业准备论文在北京农大校园外,中间2年几乎都在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搞技术推广,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学生从“科技小院”发来的工作日志。“学生的日志‘有图有真相’,我能时刻关注他们为农服务的收获,所思所想等等。”李晓林说。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渐渐地,师生们习惯并喜欢上了在基层亦学亦研亦工的生活。近10年来,科技小院先后研究或者引进冬小麦、夏玉米、西瓜、苹果、葡萄、棉花等作物高产高效技术37项。仅小麦深耕一项技术,就使当地小麦产量平均增产6%。 科技小院将解决小农户发展的探索和高产高效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其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46年来,从这片盐碱地先后走出了3位院士,近5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这里接受培养。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上。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麦田采集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为“解民生”奉献不已 在曲周首个科技小院里,记者提出给几个女研究生拍照,她们选择了以校训墙为背景,上面写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老一辈科学家在改土治碱中形成的担当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与土地、农民零距离接触中,他们的三农情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 4月19日,河北省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去田地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记者了解,46年来,经过校地深度合作,曲周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17项、“农大108”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高新技术成果40多项。全县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2%和56%,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新时代,实验站踏上了为农服务的新征程,他们立志为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打造“曲周样板”。 4月19日, 河北省曲周县德众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采集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我们要像40多年前在这里改土治碱一样,在农业绿色发展上有所作为,进行第二次‘黄淮海战役’。”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说。 一届又一届农大人一心为农,创造了一所大学和一个地方长期合作的典范。 “学生们走的时候,和村民们难舍难分,有的搂着哭成一团。俺们农民特别需要这种扎根农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研人员。”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动情地说。[详情]

新华社 | 2019年04月22日 20:03
携手千万农民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携手千万农民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蹲点在曲周】携手千万农民,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 河北省曲周县前衙村有着30多年的葡萄种植传统,近2400亩耕地中超过2000亩种了葡萄。但是,多年连续种植,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剧,葡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问题成了村民们的心病。大水漫灌、大量施肥、加大人力投入……村民们接连上“猛药”,但效果却不如人意。 更新种植理念、改进种植方式是前衙科技小院开出的“药方”。当记者在村头葡萄地里见到前衙科技小院“院长”王晓奕时,她正在为水肥一体化的管道施工忙得不可开交。 王晓奕和同学李慧丽、李兴都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取样检测和田间管理调研后,他们发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太高,而葡萄生长所需的其他重要养分却很少。“水肥一体化能够精准投入所需肥料,用更少的水、更少的肥,产出更好农产品。”王晓奕告诉记者。 不管种植的是葡萄、苹果还是西瓜,今年上半年前衙村、相公庄、后老营科技小院的农大学生,都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陆续在曲周推广。 “现阶段粮食增长速率明显变缓、化肥投入却持续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越来越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表示,化肥本身是好东西,但是用哪一种、怎么用、用多少,才能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正向作用”,值得研究。 离前衙村不远,中国农业大学曲周“三百亩”试验田里,正在进行玉米、小麦等华北地区常见作物的对比试验,一些实验时长为20年。张福锁把“三百亩”称作“面向未来的实验”。从2009年起,张福锁团队接过“曲周精神”的接力棒,与曲周人民一道向“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目标努力。 2016年9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2018年3月7日,《自然》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绿色增产增效。”两项世界级研究成果,张福锁均为作者之一。他说,在过去10年里,共有1152名研究人员、6.5万名农业推广人员及13万农业相关企业人员,与452个县的2090万农民参与了这一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工作。 依托科技小院,紧密联系农户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张福锁发现,当前农民们正在被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土地产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农户生产力和农民收益,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全球小农户生产转型的最大难题”。 数据显示,当地农户的作物产量和氮肥生产效率最初仅为高产高效试验基地的63%和57%。科技小院入驻5年后,曲周农民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率从2009年的17.9%提高到了53.5%,2009年至2014年全县粮食单产实现了实验基地产量水平的79.6%,全县粮食总产量增长率37%,养分效率提高2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了79%,曲周一跃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老一辈农大人治碱解决了曲周人民吃饭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要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消耗、提高产出。”张福锁希望把在曲周的做法归纳、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农业发展经验,将科教、政府、企业和农民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科技进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中国农大扎根河北曲周的故事:靠“减产”挣钱
中国农大扎根河北曲周的故事:靠“减产”挣钱

  原标题:靠“减产”挣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五 新华社石家庄6月4日电题:靠“减产”挣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五 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们指导下,河北省曲周县德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得宾学会了种葡萄靠“减产”挣钱。 “第一年基本没卖啥钱,种了80亩葡萄,都赔进去了。”李得宾回忆起2012年第一年种葡萄时说,虽然亩产7000多斤,但因着色不均匀,葡萄卖不出去,大部分都烂在了地里。 对这次失败,李得宾是有心理准备的。他想探索有机葡萄种植,但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他之前没干过。 听说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里有能人,李得宾就跑到实验站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级农艺师杨合法求教。杨合法是有机农业方面的专家,随即带着李得宾察实情、找原因、出对策。 “葡萄坐果后至少疏除7成以上果穗,亩产量控制在2000斤以内。”杨合法和几位老师看后,让李得宾把好好的果穗除去一大半。杨合法解释说,有机葡萄种植需要经过三四年施用有机肥,才能实现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效果,如果不控制产量,土壤肥力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李得宾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 2014年,葡萄亩产降到了2000斤左右。李得宾带着他的“精品葡萄”开始到外地果蔬市场售卖。虽然个头小了点,但葡萄的品相不错、口感好、甜度高。开始,他还是按照普通葡萄的价格,每斤三五元向外销售。没想到,卖出的葡萄大受欢迎,后来,他的葡萄以每斤十几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这办法真行,农大老师就是厉害,咱农民种地就得相信科技。”李得宾笑得合不拢嘴。 有了中国农大老师的帮忙,李得宾的葡萄种植合作社经营得越来越红火:种植面积从80亩扩大到500多亩,并尝试与蔬菜间作种植;应用富硒葡萄种植技术,葡萄品质进一步提高,每斤价格超过30元;尝试酿制葡萄酒,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几年来,李得宾始终控制着葡萄的产量,直到2018年,土壤肥力非常好后,他才按照建议把每亩产量提高到3000斤左右。 “我种葡萄不追求高产,只追求品质。客户们每年都盼着我的葡萄下果呢!”李得宾说,中国农大老师指的路子就是“供给侧改革”,这路子走对了。 2018年4月,在李得宾的极力邀请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姬廷廷和李增源来到合作社,长年吃住在此,研究实验葡萄种植新技术。他们对36个大棚进行测土配方,开展了精准施肥;建议安装水肥滴灌设备,水肥使用每亩减少近一半,又大量节省了人工;研究数据遥感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并自动控制葡萄大棚温度、湿度…… 眼下,虽然合作社120亩早熟葡萄还有一个月才上市,但李得宾已经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签下了5万公斤订单。 提到今年的收成,李得宾难掩感慨:“我种葡萄能有今天,完全是农大师生的功劳!”[详情]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的故事:研究生“包地”种葡萄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的故事:研究生“包地”种葡萄

  原标题:研究生“包地”种葡萄——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三 新华社石家庄6月2日电 题:研究生“包地”种葡萄——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三 新华社记者范世辉 白皙的皮肤,秀气的脸庞,会笑的眼睛。很难想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晓奕同时是一个承包土地种葡萄的“农民”。“我包地种葡萄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看看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是什么样子,防止做技术推广时误导农民、被村民说‘中听不中用’。”谈到包地的初衷,王晓奕腼腆地笑了。 王晓奕是2017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小在城市长大、读书,王晓奕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按照中国农大对她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她的大部分学业要在河北省曲周县农村度过。这里有中国农大建立的“科技小院”,她要吃住在此,一边做研究、写论文,一边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 前衙村有近2400亩耕地,超过2000亩种植了葡萄,有30多年葡萄种植传统。然而,近几年传统的葡萄种植遇到了麻烦。 “多年种植葡萄,土壤‘累坏了’,病虫害加剧,葡萄产量和品质一直在下降。”前衙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云说,群众看葡萄长势不好,就使劲施肥浇水打药,可效果并不明显。 前衙村支柱产业遭遇瓶颈,必须更新种植理念,改进种植方式。 2017年9月,龙书云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请求师生们提供技术指导。随后,王晓奕和同学们来到前衙村,他们住在一个闲置的农家院落里,建立了“前衙科技小院”。 刚到村,王晓奕就和同学们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取样检测和田间管理调研。调查发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太高,而葡萄生长所需的其他重要养分却很少。找到问题根源后,王晓奕等人开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他们在前衙科技小院里做了非常直观的模型,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手把手”培训。 可是,不少村民对科技小院宣讲的技术不以为然。“我种葡萄20多年了,你们弄的这套办法是‘纸上谈兵’,真正用起来肯定不好使!”当时,村民郭连成摇着头说。 王晓奕以前从来没种过葡萄,甚至连葡萄树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要给群众讲种植技术,她心里也没底。群众问的问题经常答不上来,自己憋个“大红脸”。 “自己动手种葡萄,看看这套技术管不管用。”王晓奕和同学们暗下决心。2018年3月,他们自掏腰包凑了6000元,承包了一亩三分地,作为葡萄种植新技术试验田。 对王晓奕来说,这是“背水一战”。“自己种的葡萄树要是长不好,白白损失了承包费不说,以后也就别在村里‘混’了。”她说。 20多岁的娇娇女,从此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爱美的她下地时也会涂防晒霜、穿防晒服,但是那股风风火火的劲头丝毫不逊于真正的农民。农户平时用的普通打药桶,装了半箱药水后她能轻松背起来,穿行在田垄之间。田间的劳作,经常累得她腰酸背疼,浑身像散了架,有时甚至胳膊都抬不起来,吃饭端碗不停地颤抖。但看到新技术在葡萄田里逐渐发挥出优势,她渐渐乐在其中。 白天干农活,晚上写日志、分析数据,王晓奕从什么都不懂到葡萄种植“百事通”,渐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每天一出门就有很多人围过来问这问那。“我们这姑娘可好了,人长得漂亮,葡萄种得也好,乡亲们把她当‘宝贝’。”一位村干部说。 2018年8月,王晓奕种的葡萄丰收了。试验田不仅在水肥上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葡萄的品质还特别好。产量提高10%,节水率41%,综合节肥率43.46%,水肥管理省时省工,除草剂使用次数为零……“硬邦邦”的数据说话,农户们彻底服了,葡萄种植新技术迅速在田间推广。 然而,王晓奕探索改进水肥管理技术的脚步没有停下来。2019年3月,她和当地两个种植户合作,将试验田扩大到了14.7亩。 “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果品等综合计算,如果村里2000多亩地全部用上新技术,每年可增收400万元。同时,可大大节省人工,减少群众劳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龙书云说。[详情]

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邯郸市曲周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冀中平原大地上。由于黑龙港流域多条河流长期冲刷淤积形成的封闭地形特征,这一地区历史上饱受旱涝盐碱的危害。而正是在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地域,46年前,却与中国农业大学的老一辈科学家结了缘。46年来,四代农大人扎根曲周大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世纪难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新人。 从5月31日起,《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将播出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今天播出第一篇:《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央广网邯郸5月31日消息(记者杜震 王志达)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初夏时节的冀中平原,微风吹过黄绿色的麦浪。 84岁的曲周县张庄村老人赵文回忆,40多年前,这里都是盐碱地,满眼白茫茫。 赵文:沥涝成灾,高的地方是盐碱地,洼地存水,庄稼都淹死了。 1973年,多名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是其中一员。 石元春:很难啃,群众都没有信心,干部也没有信心。住的三漏房,漏雨、漏土,透风。 在中国农大老师们的改造下,盐碱地这头“倔牛”“听起了指挥”。截止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靠“淋盐”为生的苦日子,成为历史。2009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曲周,中国农大的老师们意识到,住到农村去,才能打通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每个小院都长期驻扎有三四名研究生,他们将农业技术“本地化”,辐射周边村庄,带动曲周走向农业高效绿色发展之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讲十九大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贺敬芝:为三农事业挥洒汗水,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服务三农,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担起的时代使命。 目前,曲周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5.9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一半,建立了世界天然提取物等10个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十年前相比,曲周粮食总产增长了37%,农民收入增长了79%。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总书记一直在号召,我们中国要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然后这一次在园博会上他又特别提出来,我们的绿色发展要为全世界做出样板。这对我们很鼓舞,因为我希望我们做的能变成全世界的样板。 短评 昔日的曲周,白茫茫飞鸟不留;今日的曲周,盐碱变良田,旧貌换新颜。农大人和曲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篇章。一所名校和一座县城牵手46载,创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形成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详情]

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曲周 点赞中国农大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曲周 点赞中国农大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原标题: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曲周,点赞中国农大扎根曲周改土治碱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全媒体记者王翔)5月17日至18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邯郸日报等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的编辑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进曲周县,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改土治碱、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两天的采访,行程紧凑,内容丰富。采访团一行深入到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300亩高产试验田、曲周育苗产业园、王庄科技小院、白寨科技 小院、前衙科技小院、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采访,并同中国农大教授、科技小院师生、县乡村干部、农民群众开展了座谈交流,对中国农大帮助曲周改土治碱的历史以及当前服务曲周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其间,还集体观看了根据中国农大帮助曲周治理盐碱地事迹创作的大型舞台戏剧《天绿》。 采访中,记者们被中国农大师生和曲周农民群众间长期以来建立起的水乳交融般的深厚感情所打动。新华社记者范世辉说:“从老一辈农业专家扎根曲周改土治碱到后期打造高产高效示范田,再到如今创建科技小院,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这是一个延续的、不断传承的过程。他们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只有两脚扎在泥土里,服务‘三农’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人民日报记者丁雅诵则对县校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她说:“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的感情很深,县校合作的历史也很悠久,中国农大给曲周带来了许多帮助,让这里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的模式值得借鉴、传播。” 据了解,1973年,肩负着治理土地盐碱危害的使命重任,一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组来到曲周县,在农业一线搞科研,与农民携手斗盐碱,至此拉开中国农大与曲周县数十年县校合作的序幕。曲周干部群众将农大师生视作亲人,全力为他们在曲周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双方在合作中建立了兄弟般的深厚感情。如今,中国农大与曲周县的合作已逐步走向深层次、宽领域,他们携手前行,共同推进全县“三农”工作大发展。 来源:邯郸新闻网[详情]

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原标题: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河北省南部,有这样一个县:地处华北平原,千百年来却旱涝无常、盐碱成灾,庄家颗粒无收,历史上,当地人以制作粗盐为生。如今却成为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县,这个地方,就是曲周县。实现这个巨大变化的,是中国农业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他们以“解民生多艰,育时代新人”为校训,扎根曲周,为改土治碱、乡村振兴付出满腔热血。 十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等科研人员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既发展绿色农业,又保证农民增产增收,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十分宏大而复杂的问题,更是一个坐在实验室里无法解答的问题。于是,农大师生开启了一项长期计划。 张福锁:大家好,欢迎来到白寨村科技小院。白寨村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 在河北省曲周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存在。这里就是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决定驻扎的地方。为什么选择了曲周?张福锁告诉记者,作为农业县,曲周更有代表性。 张福锁:不管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现在的经济收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粮食产量比平均水平好点,所以这里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这里面临的挑战,恰恰是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福锁口中的挑战,是如何让农业生产既增加产量又要把环境代价降到最低。 张福锁:过去都认为要增加产量必须多投入,我们在做的工作探索增加产量但不多投入,甚至减少现有的投入,因为现在的投入不合理。 如何打通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让农业科技顺利转化为农民的生产力,成了农大师生的努力的方向。2009年,白寨村科技小院应运而生。但小院从设想到落地经历了一波三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是白寨村科技小院的创建者,提起十年前的故事,仍然历历在目。最让李晓林难忘的,是他初到曲周,发现自己连农民的作息规律都无法适应。 李晓林: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要钱,推广下去。因为我们原来研究的是小麦、玉米,一开始想在实验站周围找一片地,把技术转移到农民的地里,让农民把技术用起来,看能不能把产量提高起来。这一块地大概173亩地,由74户分散承包,是非常典型的华北平原小农户分散种植,当时碰了一鼻子灰。 2009年的初夏时节,李晓林的计划开始实施。按照实验室数据的测算,170多亩地,需要大约3天时间可以播种完成。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实际情况却整整花了11天。 李晓林:一切都和想象的有巨大差异,我们在学校里按理论计算,170亩地,一个拖拉机一个小时可以播二十亩地,三天轻轻松松就做完了。第一天我们比农户来得早,然后开始播种,干到九点钟,农户走了,也没跟我们说。我们问人呢?说回家了。我问没干活,怎么回家了?回答说天热了,就回家去了。九、十点钟,给我们扔那了,我们不敢走,不知道农户什么时候回来,就在那等着。 更让李晓林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实验室里考虑到的限制因素,真正到了田间地头,完全变了样。 李晓林:我说你们赶紧播。回答说不行,要播玉米必须把地先浇了,因为地很干,如果不先浇上,玉米出不了苗。所以播种速度的快慢不在播种机,在多久能把地浇上水。 一个又一个挫折,让李晓林这位从事农业教学多年,有着国外学习经历的教授上了一堂趟又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如何才能真正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真正了解农民、扎根大地,成为了农大师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晓林:为了和农民拉近距离,把后面的活干下去,就住下来了。这段时间发生了一系列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措手不及的事。 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服务于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养殖、蔬菜育苗等领域,将一项又一项的农业技术“本地化”。从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4%和23%,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中国农业大学在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的20多个作物生产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服务“三农”。 实际上,农大与曲周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土治碱时期。当时的曲周是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地方。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是那一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1973年,他正值青壮年,接到任务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攻克难题的先行军中。 石元春:因为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就是曲周,曲周县北部是重中之重。那时候就是从曲周县北部开始的。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这是当地人面对千百年来恶劣自然环境所发出的感叹。粮食几乎绝收,盐碱成灾。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来到曲周县,开始了一场和盐碱地的艰苦斗争。但刚开始,一切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顺利。 年近90岁的赵文曾经是张庄村支部书记,也是当年第一位将农大师生领进村的村支书。赵文回忆说,在他们看来,这些“教书先生”无非是来搞搞调研,搞搞锻炼。 赵文:教书的先生来治碱了,你说谁能相信呢?前面这么多人专门来改碱治碱都没有弄成,不但没改造好,越改造越坏。 化阻力为动力,石元春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开展起工作。 石元春:他叫我们“教书先生”,说你们还是回去教书吧。这是第一个难题,很难啃,群众没信心,干部也没信心。第二个难题,生活上不容易,住的“三漏”房:漏风、漏雨、漏土。 逐渐,农大师生的精神感动了曲周的百姓,也给赵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文:早起吃点早饭,带着干粮,那时候没有暖壶,连水都没得喝,中午在地里啃窝窝头,啃完下午继续干,天黑才走。嘴上起泡,手上起泡,身上起泡,百姓叫我们“三泡”老师。咸萝卜切成丝,弄点葱花炒炒,这就是改善生活了。 努力没有白费。1973年,曲周县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农大的试验田粮食亩产就达到了463斤。 赵文:当年80亩就见效了,“刮金板”上长出好庄稼了,刚开始谁相信呀?最后长出来了,就相信了。一亩地收高粱400斤,“地成方、树成行、道路通排水畅,抽咸补淡,改造土壤”,这一套科学的方法立竿见影。 截止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现如今,曲周县的农业早已走上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农大也依托在曲周扎实的科研,走出了三位院士、两位农大校长,培养了60多位教授,200多名硕士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数十载,攻坚克难,服务乡村振兴的“曲周精神”,也被原校长石元春总结为“责任、奉献、科学、为民”。 曲周县委书记李凡:我们和中国农大的关系能用两个词来形容,第一个叫水乳交融,第二个叫历久弥新。在曲周有这样一句话:“先有试验站、后富曲周县”,曲周的群众对农大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我们始终有新的目标和新的征程,这个合作会永远的深化下去,持续下去。[详情]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曲周县:23万亩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曲周县:23万亩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原标题:中国农大师生扎根曲周县46年 23万亩盐碱滩变成“米粮川” [导语]五月的冀南大地生机勃勃,微风吹来,麦浪翻滚。在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村南,李凤香正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几个学生,在自家麦田里查看麦子的长势。 [同期]曲周县王庄村村民李凤香:今年小麦长势还行,(每亩地能收)一千一二百斤。 [解说] 李凤香告诉记者,眼前这块地,在40多年前却是一片盐碱地,基本不长庄稼。据历史记载,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是有名的“老碱窝”。有首民谣这样形容当地的盐碱地: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同期]曲周县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盐碱地)种粮食的话,如果遇到风调雨顺可以收点,(当时粮食)主要是靠国家供应,一亩地产量一百多斤,二百斤就是高产。 曲周县王庄村村民王志成 :(以前)我们村东南有一块地, 起名叫飞机场,飞机场什么意思,就是草都不长,村民起名叫飞机场,以前我小的时候,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刮盐,刮土、淋盐。 [解说]1973年,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来到曲周建立试验站,改土治碱。白天他们与群众一起挖沟、筑坝,晚上住在漏雨、漏风、漏土的“三漏”土坯房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头,让千年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同期]曲周县委书记李凡:从1973年中国农大在曲周进行改土治碱到现在,现在整个盐碱地的改良,已实现了全县23万亩的盐碱地变成了现在的米粮川。农业粮食生产这块,也从1973年的每亩地(产量)不足百斤,到现在已经稳定实现了我们的吨粮县。 [解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盐碱地治理取得阶段性成绩之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的师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在曲周不断探 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致富之路,几代中国农大人薪火相传,从改土治碱到粮食高产高效,再到发展现代农业,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曲周,把论文写在了曲周广袤的大地上。46年以来,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先后走出了两任校长,三位院士。实验站为中国农业大学培养了50多名教授、500多名研究生,为曲周县培养了5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骨干。 [同期]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实验员兰佳佳:我也是受各位老师的精神鼓励(来到这里),希望把这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站长江荣风 :新的时代我们要朝着绿色发展,整个农业的绿色发展,我们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就必须要把每个村生产、生活、生态要做好。作为实验站在这,就是要怎么创新技术,让农业从传统的向绿色的农业发展。 艾广德谌诗雨 河北邯郸报道。[详情]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四十五周年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四十五周年

  原标题: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四十五周年 2019年05月27日 04 版[详情]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新华社石家庄4月22日电 题:“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 新华社记者许苏培、范世辉 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是有名的“老碱窝”。46年前,多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麦田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如今,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成为高产高效示范田。 “三漏房”安营扎寨 4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人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辛德惠院士的墓前凭吊。46年前,作为曲周改土治碱事业的先行者,辛教授来到这里,和群众一起挖渠打井,改土治碱。1999年殉职后,应曲周人民的强烈要求,家人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曲周。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代农大人响应国家号召,在曲周建立了治碱实验站。他们在曲周最苦最穷、盐碱最重的张庄安营扎寨,住着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吃着粗高粱拌粗盐粒和干辣椒的饭,立下“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的誓言。 “老师们的土壤、地质和水文等专业知识与农民的经验一结合,立刻就碰撞出了火花,当年就找到了改土治碱的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说。 15个春秋过去,曲周28万亩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全县粮食单产由1972年的每亩73公斤增加到1988年的每亩237公斤。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根据曲周经验,国家将黄淮海平原等五大区域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93年,由中国农大牵头的“黄淮海平原中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与“两弹一星”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成功治理,在扭转我国南粮北调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宏彦说。 4月19日,河北省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在做饭。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论文写在广袤田野 如何把技术实实在在交到农民手中? 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乡村建起了科技小院。凡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入学后半年学习时间、临近毕业准备论文在北京农大校园外,中间2年几乎都在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开展研究的同时搞技术推广,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学生从“科技小院”发来的工作日志。“学生的日志‘有图有真相’,我能时刻关注他们为农服务的收获,所思所想等等。”李晓林说。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渐渐地,师生们习惯并喜欢上了在基层亦学亦研亦工的生活。近10年来,科技小院先后研究或者引进冬小麦、夏玉米、西瓜、苹果、葡萄、棉花等作物高产高效技术37项。仅小麦深耕一项技术,就使当地小麦产量平均增产6%。 科技小院将解决小农户发展的探索和高产高效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其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46年来,从这片盐碱地先后走出了3位院士,近5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这里接受培养。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上。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麦田采集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为“解民生”奉献不已 在曲周首个科技小院里,记者提出给几个女研究生拍照,她们选择了以校训墙为背景,上面写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老一辈科学家在改土治碱中形成的担当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与土地、农民零距离接触中,他们的三农情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 4月19日,河北省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去田地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记者了解,46年来,经过校地深度合作,曲周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17项、“农大108”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高新技术成果40多项。全县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2%和56%,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新时代,实验站踏上了为农服务的新征程,他们立志为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打造“曲周样板”。 4月19日, 河北省曲周县德众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采集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我们要像40多年前在这里改土治碱一样,在农业绿色发展上有所作为,进行第二次‘黄淮海战役’。”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说。 一届又一届农大人一心为农,创造了一所大学和一个地方长期合作的典范。 “学生们走的时候,和村民们难舍难分,有的搂着哭成一团。俺们农民特别需要这种扎根农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研人员。”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动情地说。[详情]

视频播报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