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人节是怎么诞生的?参考答案:略。不是卖关子,历史上真没有定论。
有人说,这个习俗来自印度,本来是情侣之间眉来眼去的游戏,不知道怎么就被单身狗推广了;有人说,明明是西班牙国王丧尽天良要处死异端,屁民们怕得只能靠说谎取乐来冲淡恐怖气氛;最普遍的说法是,本来4月1日是欧洲许多国家新年的开端,而16世纪法国开始采用现在的阳历来计算时间, 累觉不爱的保守派还是坚持在4月庆祝新年,好事者为了愚弄他们便各种办起假聚会、送着假礼物,愚人节的节奏就这么被带起来了。
一个节日能这样随随便便办起来,那明天咱们也举办个有普节?其实,愚人节能流行还因为中世纪的生活简直苦哈哈,早上一睁眼全世界都是威胁,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晚上再闭眼,因此人们需要通过群体性的仪式来驱散恐惧、共同面对困难,愚人节的狂欢游戏恰好赶了个巧。放眼现代也是同理,虽然生活水平比中世纪好太多,日常的压力山大还是催生出许多幽默的应对方式,比如洋葱新(tu)闻(cao)之类的存在。


愚人节是舶来品,但自古以来我们就爱在春天里尽情撒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俗节日之一,春社和愚人节在日期上挨得很近,而它从商朝便开始为男女幽欢提供节点,服务两千年,从来不喊累。正经的日子过久了,人总得在固定的某个时段去放飞一下,从爱琴海到尼罗河沿岸、幼发拉底河到黄河流域都不例外。
那为什么现在春季里最能激起男女老少上下齐参与的偏偏是愚人节,背后莫非有什么PY交易?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人类真的离不开撒谎,所以遇见这种专职骗人的节日当然不要太爽。研究显示,男性平均每天说谎3次,女性则是2次,如果你身边有完全诚实的人,请考虑拉他去镜子前看看头顶有没有圣光。英国发展心理学教授Karen Pine说,为了获得生存必须的资源,人类的祖先必须学会欺骗才得以幸存。否则,现在可能不是我们,而是点歪了进化树的蟑螂在上网讨论愚螂节。另有研究表明,撒谎是一种复杂的社交互动,儿童学会说谎是智力发展的体现,可以说学会了这一招,才有资格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刻在骨髓里的欺骗意识不仅让互联网等产业的饼越画越圆,还顺便促进了整容业的壮大,可以说是全面推动了当今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服。


一大帮老司机过了这么久的愚人节,肯定会留下不少经典片段,串一串简直是一台春晚。从手法最低级的“你鞋带开了”到动不动引发轩然大波的媒体事件,今天从来都不缺戏看。平日恪守真实性原则的媒体在4月1日这天有如脱缰的野马,抱着“不骗一骗你简直可惜我的传播量”般的心态四处开弓,躺枪的人上到身居要职的人物,下到不明真相的群众。
例如,1992年的愚人节,《伦敦时报》报道称比利时将被劈成两半儿,分别并入荷兰和法国的领土,英国当时的外交部部长Tristan Garel-Jones差点要在电视上谈谈他对这起“重大事件”的看法。而在1976年的今天,BBC广播请来天文学家Patrick Moore在一档晨间节目里调戏大众,说9点47分的时候冥王星运行到木星背后,导致地球引力下降,大家在这个时刻起跳就会飞得更高。随后数十个听众打进电话称自己飘了起来,还有人说飞太高撞到了屋顶,要求BBC赔偿,这反杀的功力也是没谁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按捺不住的要舍身投入愚人大潮里的冲动?先别急,冲动是魔鬼,搞不好就会拖后腿。正如专家所说,习惯性说谎甚至会影响大脑结构,玩笑要是开过火,后果也远比被朋友拉黑更严重!
2010年的4月1日,一个名叫“朱哥靓”的网民在微博上称,湖北孝感白桦镇于岭村的拆迁户主于杰和妻子将9名拆迁队员锁入屋内烧死,当时微博上线不到半年,还没有现在动不动就几万转发几十万点赞的场面,但也引发了当地的广泛关注。当然,“白桦镇”并不存在,而是为了跟“白话”谐音生造出来的,“于杰”则是影射“愚节”,不得不说编得还挺好,颇有雪芹之风。但因为这个玩笑,“朱哥靓”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500元罚款。2015年8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还在第291条中增加了一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并在网络上传播的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想想真是不寒而栗,看来掌握愚人节的自我修养非常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