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31日17:52 亚心网

分享
在朱力扎·土土克家里,当摄影记者拿出相机要拍照时,她先换了身民族服饰在朱力扎·土土克家里,当摄影记者拿出相机要拍照时,她先换了身民族服饰

  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讯(文/图 记者 郭玲)已经77岁的朱力扎·土土克依然能唱出悠美的曲调,像少女一样双手轻扣放在腿上,面带微笑且娇羞,歌曲悠长却带着深沉,像在诉说一个久远的故事。当摄影记者拿出相机时,她提出先去换一身好看的衣服。

  谈话中的朱力扎一直带着微笑,蒙古语、哈萨克语掺杂着来叙述年代久远的故事,时不时地停下来去回忆,微笑中带着努力,认真地将记忆的碎片一块一块拼凑起来,满满都是幸福,却没找到一块在艰苦年代的无奈片段。“当时觉得很幸福,唱着歌做着饭,孩子们放学回来一拥而上,端着碗挤着盛饭,香喷喷地吃完,饱饭后的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哼起我唱的歌。”朱力扎说道。

  在艰苦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朱力扎抚养了23个孩子,还同时做着公益活动,荣获新疆公益界“新疆好人第壹号”称号的故事早已传遍整个阿勒泰地区,但并没有多少人详细地知道每个孩子来到她身边又离开的经历。

  第一个孩子离开时她哭了

  朱力扎一直生活在汗德尕特乡,距离阿勒泰市30公里。前不久,她搬到了阿勒泰市,偶尔在夏天会回到乡村的院子住几天。她丈夫在一年前去世。

  朱力扎在四岁的时候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抱养,1960年通过家人介绍认识了丈夫,“当时结婚很简单,他来我家,把我接走就完了。”朱力扎笑着说,当时的结婚都是这样,简简单单。

  提到这,她又补充了一句,“15岁的时候,因为我养牛养得好,还获得过养殖状元的奖励。”

  朱力扎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是当时支边青年带来的一个6岁孤儿,在她家生活了11个月,他们夫妻还没来得及给小家伙起名字,公社的人就把他带走了。“是个汉族小男孩,我就一直叫他孩子,当时他说汉语我说蒙古语,能大概明白相互的意思。”朱力扎说,孩子离开前,她去街上买了一米二的布,拆了自己和丈夫的衣服,拼起来为孩子做了一套棉衣裤。

  “我们只告诉孩子,公社的人要带他去玩,他就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走了。”孩子离开后,朱力扎哭着唱了首歌,自己编的曲调、自己加的词,“想念我的小男孩,想把他当成我自己的孩子……”

  从此之后,这个孩子的消息便没有了,只记得当时公社给孩子找到了个家,可以送孩子上学。直到五年前,乡里一位老人找到了朱力扎。“她说一个小伙子来乡里找过我,我就知道是他,但是那个老人年纪大了,也想不起来留电话,只知道他现在的工作是开拖拉机。”朱力扎说,当时老人还告诉他,那个孩子现在好像姓王,孩子说后悔离开我,想做我的孩子。

  孩子们都是在我们家上初中

  朱力扎自己有6个孩子,此外的17个孩子多数都来自牧民家庭,因为当时牧民以游牧为主,牧区虽然有小学老师,但上初中必须在汗德尕特乡的中学,当时的中学没有宿舍,牧民都知道这个乡里有对夫妻一直在帮着陌生人抚养孩子。

  “我老伴当时在公社里是会计,所以我们没有游牧,一直定居在汗德尕特乡。”朱力扎说,抚养的第二个孩子是丈夫一个朋友的,因为检查出癌症,将自己20岁的妹妹托付给了他们。这个女孩一直在他们家生活到出嫁,嫁给了一个木匠,婚后还为她家做了些家具,为了表示感谢他们送了匹马,但是孩子没收。

  后来,又有两个孤儿被远方亲人送到朱力扎家,一个两岁半、一个7岁,也一直生活到从家里出嫁。朱力扎指着家里电视机背后全家福上两个姑娘说,“就是她俩,小的嫁到了青河县,大的嫁到了北屯。”

  朱力扎慢慢数着手指给记者算到:1963年,乡里从哈巴河带来了三个孩子,要在汗德尕特乡上初中,其中一个被公社分到了我家里,住了两年就去阿勒泰市上中专了。

  紧接着,有个学生从阿勒泰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去乡里当老师,没宿舍,在家里住了三年;这名老师离开后,一个牧民家的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父母不在了,他也到了上初中的年龄,奶奶要放牧,就将孩子送到了朱力扎家里,大概住了三四年时间;后来又来了个哈萨克族小孩,住了四年;后来又来了个蒙古族孤儿,父母去世,姐妹两人无处可去,姐姐去了别人家,妹妹被朱力扎接回了家,两年后被亲戚接走;再后来远房亲戚送来三个孩子,住了三年,初中毕业离开;一户牧民先送来一个孩子,紧接着又送来两个孩子……

  回忆这些孩子们,朱力扎用了足足两个小时。她说,时间久了,记不清了,名字都叫不全。

  “每次他们初中毕业准备离开我这去继续上学,我又舍不得,又为他们高兴。”朱力扎微笑着说,从自己19岁开始家里就源源不断有孩子来,直到72岁。就在2016年夏天,还有个男孩,在阿勒泰市的卫校学中医推拿,没地方住,在她家里住了两个月。

  “想不起来有什么艰苦的时候”

  朱力扎现在回忆起来,即使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依然觉得没什么艰苦的回忆。因为他们夫妇足够勤快,自己种了小麦、土豆,足够孩子们吃。

  但有一次,家里面粉快没了,当时家里有8个孩子要吃饭。在跟邻居聊天时她提到“家里面粉快没了,等不到麦子熟”。邻居第二天找到了公社去反映这件事,公社便给她送来了面粉。

  “当时我丈夫就在公社当会计,但是他肯定不会去说的。”朱力扎笑了笑。

  说道困难,朱力扎说可能自己经常饿肚子算一点困难,但又立即补充道,身体一直很结实,饿几顿没什么影响。在没有牛奶给孩子们补充营养时,朱力扎会找来鸡蛋兑着开水给孩子们。

  朱力扎家里人口最多的时候,住了13个人,三间屋子,中间的屋子生着火炉作为厨房,两边的屋子为卧室,卧室里都是大炕,孩子们睡一排满满的。

65岁的加依牢汉。勃肯是朱力扎抚养过的孩子之一65岁的加依牢汉。勃肯是朱力扎抚养过的孩子之一

  “在妈妈的歌声中长大”

  65岁的加依牢汉·勃肯是朱力扎抚养过的孩子之一,现在和朱力扎的小儿子旦达一起在阿勒泰市一家诊所工作。

  加依牢汗的爸爸是老师,在牧区当老师,跟着牧民一起一年四季的过着转场的生活。“我在牧区上的小学,该上初中了没地方住,爸爸就把我送到了他们家。”加依牢汗说,因为在牧区上学的孩子基础不好,朱力扎会每天督促他们完成作业。

  在加依牢汗的印象中,朱力扎是个充满幸福感的母亲,每天唱着歌干着活,朱力扎夫妇俩,经常一个拉二胡,一个在旁边唱歌,有时候唱当时传唱的民族歌曲,也有她自己根据情景编唱的歌曲。

  加依牢汗住在朱力扎家里时,一共有8个孩子,因为在多民族的环境下长大,他们都会说三到四种语言:汉语、蒙古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

  “他们都很勤快,我印象中孩子们从来没有饿过肚子,厨房里大多时间都会有妈妈准备的馍馍。”加依牢汗说,每天放学都能吃到热饭。哪个孩子回家晚了她都会出去找,看不出来谁是亲生的,谁是被送来的。

  朱力扎的小儿子旦达说,自己很小的时候,也分不清家里谁是亲哥哥姐姐,父母对所有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后来长大了才慢慢知道的。

  朱力扎说,每次接到,曾经住过他们家的孩子打来电话,说自己毕业了找到工作了,都特别高兴。

  她介绍说,这20多个孩子有在铁矿工作的、有在草原站工作的,有当医生、老师,也有农民、个体,各行各业都有。

  子孙满堂的她带着孩子们做公益

  虽然朱力扎搬到了阿勒泰市,但她还是经常回到汗德尕特乡,因为她在那还有一家哈萨克族的结亲对象朱马别克。

  过节时,老人会带着礼物回到村里,和孩子们来“走亲戚”。今年春节,老人按照哈萨克族风俗准备了“达斯塔尔汗”(抱在布里的食物、糖果等),送去了面粉、羊肉和生活用品,还给朱马别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买了新衣服。

  乡里面婚丧嫁娶都在一起办,借餐具,今年年初,朱力扎攒下了500块钱捐到了村委会用来买餐具。

  2016年9月,壹基金温暖包推出寻找新疆999个好人活动,朱力扎在儿子的帮助下报了名,成为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她带领她的孩子们共同发起一起众筹温暖包,获得腾讯和壹基金配捐后,获得了11个温暖包,为阿勒泰地区特殊学校的65名聋哑孩子提供温暖包。“我的孙子在聋哑学校上学,当时就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事,就参加了这个活动。”

  在温暖包发放仪式上,朱力扎用美妙的歌声唱了一曲蒙古长调。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朱力扎掉下眼泪。

  如今的朱力扎子孙满堂,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孩子们也经常一起做公益。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方寸:恒大在烧钱上不再全心全意
  • 巨婴时代:人人都是个大宝宝
  • 西汉用什么打败了匈奴
  • 触犯贾母核心价值观贾赦遭贾母唾弃
  • 神奇女侠有哪4样神器在身?
  • 小包总:聪明男人如何摆平老妈和老婆
  • 刺激!新西兰体验高空跳伞与蹦极(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