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本场论坛的主持人,来自京东方健康物联网医院的王雨楠,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京东方智慧医工事业,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京东方集团成立30周年,也是京东方智慧医工走过的第10个年头,这10年来,我们通过一年一度的IPC大会,和各位大咖各位专家成为朋友,成为了事业伙伴,希望今天用一下午的时间与各位一起激荡脑力,畅想未来,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医工融合 · 赋能智慧健康医疗”,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我们将与各位专家、领导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全周期健康服务模式的典范如何运行;下半场我们则将为大家带来医工融合创新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应用产品的落地分享。
今年,京东方 IPC大会的核心主题是“屏之物联 融合共生”,我们要把屏和物联网技术融入到生活的各种场景。在智慧健康场景下,京东方智慧医工通过10年深耕细作,搭建了一个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医工产品为牵引、数字医院为支撑的健康物联网平台。
下面,有请BOE(京东方)党委书记、智慧医工董事长兼CEO冯强先生,为我们带来“医工融合·赋能智慧健康医疗”主题分享,有请冯总!
冯强: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京东方智慧医工论坛。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论坛2年没有召开了,我们见面也比较少,但是我们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在有序推进,没有中断。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面对面分享业务规划,探讨合作机会。在此,我代表京东方集团,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也特别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众所周知,医疗水平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每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会带动医疗跨时代发展。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智慧端口已经无处不在,人们的生命数据、行为数据和环境数据都能够实时进行采集,数据量也呈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迭代,云算力快速提升,将加快健康医疗行业从信息化、互联化向智能化转变进程。刚刚出版的一本新书,《超越想象的GPT医疗》,也提出了医生、患者、机器人三者结合的工作模式,AI大模型将颠覆产业格局,推动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新的模式下,主要有三大变化,第一是通过创新分级诊疗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二是通过赋能全病程管理,改善服务质量;第三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诊疗技术提升。这种变化将会大幅提升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及质量,改善当前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分布不均衡、患者就医体验不佳、医生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医保支出承压等。
2013年,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京东方进行物联网转型,探索将已有的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发展智慧医工事业,将业务定位为医工融合产品和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提供商,推动“屏之物联”战略在健康领域实践落地。一句话讲,就是坚持科技造福人类的初心,聚焦家庭、社区、医院,通过构建健康物联网平台(软件+硬件),形成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医工产品为牵引、数字医院为支撑的智慧健康管理生态系统,为解决当前健康医疗体系面临的痛点作出京东方的贡献。
具体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产品+服务的双轮驱动策略,在数字医院能力基础上,一方面把数字医院服务能力延伸,向预防和康养两端复用医院核心能力,构建防治养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基于京东方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技术优势,通过开放创新,打造医工融合的产品和技术平台,赋能以人为中心的全病程服务体系。
经过十年的耕耘,京东方基本构筑起智慧医工核心能力平台,探索出一条医工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医为工提供需求来源和临床转化,工为医的技术水平提升持续赋能。
在“医”方面,在北京、合肥、成都、苏州等地运营了4家数字医院和1个医养融合社区,并以此为依托,通过健康物联网医院系统,打通了家庭、社区和医院等场景,形成了全周期健康服务平台,拥有专家超3200名(自有800+合作2400),运营床位4100张,建立若干优势学科,为200多万客户提供了从“预防、诊疗到康复”全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
在“工”方面,拥有软硬件实验室、GMP生物实验室、GMP生产车间等设施,形成技术和产品两大平台,技术平台有智能感知平台、医疗AI平台、健康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生物芯片平台、组织工程平台等,产品主要聚焦智慧终端、分子检测、再生医学等方向,针对市场和临床需求,推动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合作伙伴,包括医院、院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与我们一道,通过协同创新,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推出医工首创产品6款、参与科技部&北京市研发课题8项、授权专利936件、参与发布国家标准6项。下面,我用几个案例,向大家展现一下京东方与合作伙伴在医工融合创新方面的实践。
第一个是心脏膜片,这是京东方再生医学研发的国内首款干细胞膜片产品,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疾病,目前已获得1类创新药IND批件,正在阜外医院推进I期临床试验。
产品需求来源于缺血性心肌疾病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将异体来源干细胞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不含任何外源支架的细胞膜片,然后将其定向贴敷在病灶部位(比如心肌缺血部位),提升了细胞在移植部位的存活时间与利用率,能定向、持久的发挥药效,大幅提升心脏功能。
此技术是一个平台型技术,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通过改变细胞来源、种类等制备成多种产品,应用于软骨损伤、脏器修复等多个场景。同时,我们采用异体来源干细胞,开发了标准化的制备工艺,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第二个是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牵头单位是天坛医院,这是一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4号刚刚在中国卒中学会的年会上进行了启动。针对脑血管病患者复发率高、二级预防依从性差、缺乏预警算法与技术等问题,通过开发一套基于数字医疗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智慧管理系统,整合患者的院内院外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自动反馈危险因素管理状况、达标情况等内容,形成线上线下、院内院外一体化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闭环管理模式,可提高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
这也是一个平台型物联网系统,可针对不同病种,比如骨质疏松、慢阻肺等,提供防控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三个是智慧康养社区解决方案,由我们自主研发。针对老年人慢病管理需求凸显、院内院外服务不连续、缺乏科学/系统的行为管理工具等问题,以多体征检测终端为入口,通过健康物联网平台,实现“人-物-服务”的智慧化连接,为用户提供健康数据监测和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以京东方医疗服务体系为支撑,将康养数据和医疗数据实时互通、资源共享,打通服务流、信息流、人力流,形成实效医养闭环。
目前已在全国落地8个项目,代表性的有我们自建的成都锦城拾光康养社区项目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西安中大康养社区项目,外面也有展览,供大家详细了解。
过去的十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未来,京东方将全面发力,进一步开放平台,携手合作伙伴,在医工融合的土壤里深耕细作,共同打造新生态。
为了更好的打造新生态,我们已经启动了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投资136亿,建筑面积65万方),以医工融合为特色,以三级综合研究型医院做支撑,构建医工产品创新转化平台,聚焦新器械、新医药、新技术三大方向,打造国际一流的医工融合创新硅谷。
以此为核心载体,我们要打造两个闭环。一个是服务闭环,围绕北京医院建设,北京医院作为京东方医疗体系的总院(线上+线下),通过平台化与优质医疗资源合作,以差异化学科定位,优势互补、相互赋能;通过健康物联网赋能全病程管理,将服务延伸至家庭、社区,形成全周期服务闭环;同时作为研究型医院,也是创新转化的源头。这部分后面张伟总会详细介绍。
另一个是医工产品创新转化闭环,通过开放创新孵化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加速平台、科技服务平台,设立专项创投基金,补强创新转化短板,建立从临床需求到产品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化、最后应用到临床,端到端的创新转化体系,并对合作机构和各类人才开放,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和数字医疗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产出更多成果。
各位朋友,在生态的打造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真诚希望各界同仁,特别是在座的各位能够深度参与和鼎力支持。我想,本着“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的理念,在医和工两方面可以深入探讨合作机会。
一是围绕全周期服务,在医教研一体化建设、全病程管理服务联合开发、会员拓展等方面展开合作。
二是围绕医工融合产品,在产品联合开发、临床验证、生产及应用推广、健康物联网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展开合作。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内容。最后,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打造医工融合新生态!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冯总精彩的分享。刚才冯总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叫十年磨一“健”,其实京东方在过去十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为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提供服务的一个平台。携手再出发,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30年希望京东方能与各位同仁一起把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BOE(京东方)高级副总裁、智慧医工首席增长官张伟博士,为大家分享京东方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有请张伟总!
张伟:各位来宾,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再次感谢大家参加京东方2023年的IPC大会。
大家都知道京东方健康医疗到今年来说是正好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10年的过程当中整个战略制定刚才冯总已经给大家做了分享。整个京东方的医疗体系应该说是围绕智慧医工战略逐步扎实往前推进。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过程中这10年京东方是如何思考和如何落地的。下面我就用15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医疗体系的发展路径可能会有几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第一个事件就是随着伦琴射线和青蒿素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标志着医疗进入了现代医疗时代,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现代医疗进入了生物医学的时代,生物医学的时代使我们对整个疾病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更进一步,使经验医疗进入了精准医疗。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医学已经进入到了系统医学的时代。
这个系统医学的时代就对整个医疗服务体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包括对疾病的定义,对医疗机构的定义,对整个健康产业的定义。总的来说,第一点是整个医疗机构不仅仅是着眼于对疾病的治疗,而是着眼于生命全周期的管理。第二个方面是预防具备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预防的重要性远大于治疗。另外一个方面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应该使医疗机构的职能提升,不仅仅是医院能承载医疗服务的职能,整个医疗健康的生态体系承载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在这个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医学的概念下,催生了很多的健康医疗产业生态的合作机构,包括供应链体系,包括数据体系,包括新的生物医疗,核心的问题在于全生命周期的体系下更加专业,更加主动,更加全面,这种情况下整个诊疗技术都会发生深深的改变。所以在十年前京东方在制定智慧医工战略的时候并不是说要建医院,而是围绕着智慧医工战略来构建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服务体系。“医”的概念是指智慧健康医疗的服务生态体系,“工”的概念是健康科技产品与技术。就像刚才冯总说的将科技产品与技术为整个智慧健康医疗体系进行赋能。反过来智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会通过健康科学产品和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来推动整个医疗从疾病治疗向疾病管理进行转变。
在这套系统下,医院如何建,服务体系如何建,医生和护士的职能发生哪些改变,配套体系又发生哪些变革,实际上在这套体系下有两个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第一个是如何来构建这套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来构建整个的能力。用一句话来说,这套体系的建设就是应该建立一个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以健康管理作为核心,以健康科技产品作为一个支持,以数字医院作为一个载体,实现线上与线下技术相融合的分级诊疗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小病在家,慢病到社区,大病才到医院,从而能够把医院的职能向家庭和社区进行延伸。第二个层面医疗的服务不仅仅是治病,主要是用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这套体系下防、治、养就构成了健康医疗的整个核心内涵。一个是分级诊疗的建设,一个是能力体系的建设,整个构思下,数字医院和物联网产生了紧密的连接,医院的概念就不仅仅是医疗治疗的载体,它更加是一个疾病管理的载体。
围绕这个想法,京东方从2016年开始就建设了第一家数字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之后又建立了成都京东方医院、苏州京东方医院,包括北京明德医院,这些医院的建设只是目前智慧生态体系的一个布局,北京医院的建设,就像刚才冯总所提到的,它是一个物联网总院。如何定义北京医院这个项目,在北京全国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里面,一个医院是以什么样的体系,什么样的模式和什么样的能力才有它的发展地位,所以下面用几分钟的时间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北京医院的思考。
首先我想北京医院的建设一定是要有技术创新,它的经营逻辑一定不是一个单家医院的逻辑,而是作为一个物联网体系的支撑的一个逻辑。第二个方面是要有一定规模,在这种规模下一定要达到国家医学中心的诊疗能力。第三个方面一定要把它的职能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从而为整个首都医疗体系进行补缺,进行业务协同,才能有它的发展机遇。
这家医院作为物联网总医院,如何来考虑它的基本思路,我想有几重定义。第一个是对整个医疗服务能力的重新定义,我们提出来叫“康复+”,“康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康复概念,而是全病程全周期的疾病管理。这个体系下我们一个方面要考虑要加强全科系的管理体系建设。第二个方面要把诊疗能力与整个疾病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深入融合,实现医院的高效运营。第三个方面,基于医院的诊疗载体不仅仅局限在医院,而在患者出院以后能依托社区,依托家庭,依托个人的参与度来实现整个医疗的延续性,从而实现整个治疗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使费用最低,同时实现整个医疗学科能在北京与国家医学中心实现协同和互补。所以医疗模式的重新定义也是这个医院重要的一个内涵之一。
第二个重新定义就是对整个疾病的再定义。大家都知道,提到对疾病的认知无非是基于临床数据、临床经验,但是在全病程管理的物联网思维情况下,对整个治疗的再定义是如何思考的?我们想还是从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肯定是利用一些穿戴技术,最大限度地来获取患者生命体征的数据,从而把数据变成模块化,从模块变成系统化,重新思考疾病诊疗的规范和体系。可能今天上午大家在参展过程中已经看到京东方智慧医工中已经推出了一款全球无扰的基于MEMS体系的一个血压监测,这个监测能实时对高血压患者实现24h持续监测。设想如果有5000万高血压患者使用这种设备持续监测获取数据的话,可能基于大数据的背景下对于疾病的认知、对血压的认知会产生颠覆性的作用,从而会推动高血压的管理向人工智能、个性化和精准治疗来转变。所以对于一家医院它的诊疗职能我们想不仅仅是治,更在于基于数据对于疾病的再认知。同时我们想这套数据体系也会形成一套网络,把合肥、成都、苏州甚至我们合作伙伴的医院都纳入到这个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下使数据共享,从而在大数据下对疾病及诊疗规范进行研究。所以物联网总院最大的一个职能就是构建一套非常精准非常全面的数据集成平台,在这套系统下实现数据的高度集成。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整个医院诊疗能力的再定义。大家知道现在医院里面核心的问题是医疗团队还有辅助的诊疗设备,但是在现有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可能医院的诊疗能力会发生一些颠覆性的创新。比如说我们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建立一个影像的诊断平台、病理的诊断平台包括心电的诊断平台,甚至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能实现ICU不同学科信息共享,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家医院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是在整个物联网体系中,它的服务能力不仅仅是靠自身的建设,而更依赖于平台的支撑。北京应该来说是全国优质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在这里我们有全国最优秀的影像学专家、临床治疗专家、临床病理专家。北京医院后续会搭建云诊断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会对京东方进行开放,而且对全国进行开放,从而把全国的诊疗水平能力往前推动一步,也就实现了另外一个理念,诊断和治疗的分离。从而也能靠这套体系把家庭、社区和医院甚至康养中心紧密联系起来,也重新定义了医院它不仅仅是一个看病中心,而更加是一个能力中心。
基于物联网全病程管理这套体系的构建,我们也想对整个医疗模式进行重新定义。这个模式基本的一个想法就是说诊断和治疗要分开,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要分开,实现全新的高效运营。应该来说在住院患者的体系里面,我们的想法是让患者在医院里面待的时间越短越好。对门诊患者我们是减少他的再住院率,尽可能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病基于家庭和社区管理,从而能实现医院、家庭和社区整个体系的联动。这个模式的创新和落地一定会对现有的政策带来新的推动,从而也推动整个医疗模式体系高效运营,基于DRG、DRP付费方面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支持。
北京京东方医院应该是京东方这十年在创新医疗模式方面的一个积极探索,我们也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和一些高校的科研院所、国家医学中心、创新的科技公司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比如说我们在帕金森的早诊早筛和康复治疗方面就和深圳一家中心建立了临床开发和临床应用转化的合作。同时也和国家医学中心在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学科的服务体系,就像刚才冯总所提到的,我们非常有幸能和天坛医院围绕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构建一套体系。京东方这十年走过的路,本着开放的原则,运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系推动京东方健康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也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跟大家就北京医院的建设、规划思路给大家做分享,希望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各位同道、各位医学专家、各位领导能多关心多参与,让我们共建一套全新的全周期生命医疗体系,从而为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伟总的精彩分享。刚才冯总和张总也都提到了和天坛医院的合作,今天我们也非常有幸请到了这个项目主要的负责人李子孝教授,我们请李教授为我们带来天坛医院在整个医工融合方面的进展。
李子孝:感谢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来到京东方IPC·2023年的会议现场。创新的精准医疗体系的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我们主要是从非常小的点入手,告诉大家实际上临床卒中的诊疗过程中,如何从循证走向精准非常关键的一步,刚才无论是冯总还是张总都反复强调了我们跟京东方的合作,确实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牵头了一个大的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我自己也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当时构建了脑血管病的大数据平台,这个大数据平台构建完以后大概覆盖了200万的脑血管病的数据,其中有一部分有影像基因,还有长期随访的数据,这个数据以优秀结题,结题以后国家科技部滚动,我们做十四五课题的建设,因为在十三五建设过程中,从单纯的循证推动下如何促进医生更好地利用循证证据更好地减少医生的负担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十三五做了研究,在像JAVA这样的顶刊发表,但是它赋予医生很多的力量,在做临床路径决策过程,医生需要不停地输入一些数据。所以我们当时跟科技部建议能不能做一些智慧医疗这样的项目去落地,能够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智能决策来减少医生的时间,能赋能于医生,我想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想科技的进步都是让大家放松下来,不是让大家越来越忙,如果一个产品拿到病房去用,他们告诉我这个产品医生加班去用,我想这个产品别来了,如果有了这个产品以后医生在做病人做决策的时候,一下子能知道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是什么,那太好了,肯定有生命力。我想我们整个的发展过程也是类似这样的发展过程。我们知道医学的进步是从经验医学到现在的循证医学为主的研究,我想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从智慧医疗到基因时代的到来,精准医学实际上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包括大家都知道现在新冠的检测实际上也是得益于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快速筛选。
第四阶段我们会进入一些高清的时代,刚才冯总张总也提到了我们医院24h血压的监测,能够判断一个慢病病人的血压长期管理,为我们对高血压病人的管理具有非常关键的价值。因为大家认为血压不是一天一个礼拜测一次就够了吗,不这样的,我们脑血管部门的一级预防也好,还是二级预防也好,实际上对于血压动态的血压变化,对于他未来的复发或者中风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脑血管病作为我们国家最大的疾病负担,大概40%的人,包括在座的人的一生当中就有一次机会得中风,我想这是非常可怕的问题。第二在中风里面大概80%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所以大家看到在80%都是缺血相关的脑血管病的内容。脑血管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它带来的死亡跟致残,而且它对家庭的危害太大了,一个人家庭里有脑血管病的病人,他的长期照料,刚才张总提到了京东方在北京医院的康复作为我们非常关键的切入点,实际上也是在满足广大老百姓巨大的需求。
天坛医院是一个大的医院,我们只管急性期,急性期治完以后病人去哪儿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是我们医生的事情,我想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我自己在麻省总医院学习一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病人太幸福了,他们的病人在医院只住3天时间,没有输那么多液体,但是3天之后他们的社工就会给他联系居家附近的康复网络,直接就转到康复,他们的康复都是建立在干部疗养的地方,都是具有非常好的,有水疗,有游泳各种格式的康复,我想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脑血管疾病的负担大家都是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切入的脑血管病中非常关键的章节就是非致残性的脑血管病,这个脑血管病的特点就是它极易复发,而且极易变成致残,但是又能忽略这样一个疾病的内容。这样一个疾病大家可以看到从复发到致残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何打破复发的链条,让那些非致残的病人不要复发,或者复发以后不要变成致残,实际上是医学界大家看到这些顶刊上面发表的文章都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有获得成功。
这个过程中大家看到我们的药物治疗从循证向精准时代进步,我们循证时代的治疗,在王院长的探索当中找到了非致残性的脑血管病,启动这样一个双抗的联合治疗。大家可以看到主要针对的是极其特殊的人群,是针对24h内的中风的人群,一组给他用阿司匹林,另外一组给他用双联抗血小板,我想这种技术上的或者策略上的进步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创新,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不就是两个药比较吗,但是大家不知道后面有非常深的临床研究循证医学技术的进步。这个技术的进步也是王院长在2013年打破国际上认为双抗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双抗会带来出血的风险,但是实际上他做到了,做到了3R要求,所谓的3个R就是找到一群合适的病人(Right),第二个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就是24小时内,第三个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双抗短程21天就够了,不要像国外3个月一年的时间。所以他这个研究就成为了整个循证医学划时代的意义。
这个划时代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我刚才提到我2017年到了麻省总医院,带我的一个老师叫里斯昂,是全美指南的制定者,非常权威。第一天就带着我去查房,后面还有很多的医学生,来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也很轻微,那个医生就问他“这个时候该怎么治疗”,他说用Chance,我没听懂美国看病怎么还算卦,Chance就是机会嘛,他说不是,他转过来跟我说,就是用Dr.Wang的 Chance方案,所以我这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国的研究对全世界的影响。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发一篇paper,paper只是一个副产品,只要你的意义足够大,它足以能改变很多东西。刚才提到这只是循证的一个基础,而且我这个题目提的是如何从循证到精准。即使这样的双抗我们把脑血管病的早期复发从11%降到8%,但是仍然有8%的人再复发。所以我们王院长基于这样一个大的Chance的研究提出了基因代谢这样的精准抗血小板的治疗时代。为什么会提到这个点,因为他通过研究发现,我们亚洲人群接近50%的人是有携带氯吡格雷这个药物基因的LOFT基因突变,所以这个基因突变对药物是不敏感的,这就导致我们双抗的疗效出现了问题,但是这是一个发现的临床的现象,如何通过循证发现临床现象,迈向基因决策指导下的双抗治疗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这个发现也引起了国际上非常多的支持,包括欧洲药理学的教授他也提到了可能跟它存在非常关键的量效关系。但是如何突破氯吡格雷检测基因的快检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这个就提到产业化的一些问题。以前的基因快检需要24h才能拿到它的结果,但是病人不可能等着你24h出结果,因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决策这个事情。当时就跟我们申请相关专利的一些方案,又跟企业界合作,我们研发了大概在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实现检测这样一个CYP2C19这个基因的设备,通过这个设备我们又启动了一个大的RCT的研究去评价它,又回到循证的证据上去。其实精准循证实际上是闭环的过程。通过精准的把病人CYP2C19有突变基因的病人找出来,如果是突变的病人我们就用替格瑞洛这个双抗的药物,因为替格瑞洛是亚型氯吡格雷它的代谢的途径,它具有非常好的结果,大家看到这是我们研发的这个产品已经在全国现在大量的精准治疗的网络,应用得非常好。我们这个数据也是证明了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能检测的工具。
有了这个检测工具之后,如何去评价它是否能知道临床实践,这就是我们院长在2018年、2019年发起的Chance2研究。这个研究就是把病人筛选出来,一组给他替格瑞洛,另外一组给他氯吡格雷,我们这个研究就证明了,如果有这个基因突变的病人,用替格瑞洛能够相对下降28%的复发的效果。通过这样一个研究可以看到它能带来非常巨大的效果,这篇文章仍然是2021年发在《新英格兰杂志》,这也是脑血管领域精准治疗下的研究,现在这个产品在国内太火了,火得不得了,因为它有大量的研究做支撑,而且也有循证的证据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研究。我想这样一个研究实际上也是从临床问题的需求,从循证到精准,刚才包括张总冯总提到的京东方医院的建设未来要立足于临床的支持,而不是单纯靠医工大家在一起想我们做一个什么产品,虽然我们有经费,但是我们想依靠着患者的需求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这些研究也获得了非常大的国际知名专家的评论,他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是为精准的医学时代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这个也是快检的设备,这个设备我们现在正在医院针对急性期的治疗我们打造了一个急诊的卒中单元,把现在我们跟深圳研发的移动卒中核磁放到这个卒中单元,同时把我们的快检的设备包括一些心电的监测还有血压的实时监测,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国际上提出“卒中单元”的概念,使病人来了以后能在这边实现一站式的诊疗。大家都知道去医院去看病都需要挂号、排队,做检查,又排队又做检查,在我们现在这个模式提出来之后就不再需要这么复杂,来了以后直接做磁共振,证明他是卒中之后快速做基因检测,接着就给他做一系列心电的数字化的检测,去给他指导,包括屏幕上的进一步的展开,我想都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价值。
这些研究也都推动了刚才提到的卒中复发一系列的下降,当然里面还存在很多的未被解决的残余复发的风险,所以我们又建立了新药研发的这个大的组学的平台。这个组学的平台,我们建立了万能的卒中队列,我想这也是为我们的新药研发创建奠定了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基础。当然这个研究卒中靶点探索,我们最近有两篇文章,一篇在《Cell Discovery》,另外一篇是STTT,都是国内相对比较好的杂志,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也为新药物靶点的发现,或者像精准药物的研发奠定非常关键性的基础,也能够找到我们适合中国自己循证证据精准的新药研发的途径。这是我们研发新的靶点,这些新的靶点也都逐步转到企业进行产业化的发展。
今天有这样的内容,实际上也是想告诉大家通过这些靶点,我们又回到精准的循证时代,我们现在启动的Chance-3研究已经结束了,用秋水仙碱针对新药我们发现了炎症的靶点,我们正在做一个新的研究,希望能进一步验证这个精准内容。
这个是代表我们拥军院长也代表我们天坛团队给大家汇报的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再到高清医学,我想有太多需要企业的参与,也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研究以及支持我们队列建设的各个方面的老师们,跟患者以及家属们。
谢谢大家,我的汇报完毕。
主持人:感谢李主任非常振奋人心的分享。我们看到天坛医院不管是在精准医学还是数字医疗,还是我们的医工融合还是新药研发都做了很多的中国第一,希望京东方可以有机会可以和天坛医院一起在接下来的几个十年一起深入合作,把更多来自临床的想法变成临床工具,最后赋能临床。感谢李主任。
刚才李主任提到一个点卒中患者在康复这个环节中国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好在这个现象不仅是专家在呼吁,现在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几年在康复医学领域国家有很多政策出台,有很多大事件的发生。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丽霞教授,为大家分享《以功能为核心的创新的“康复+”模式》,欢迎陈教授!
陈丽霞:谢谢主持人对我的介绍,给我压力。
非常感谢京东方的邀请,很荣幸参加医工结合的论坛。虽然我下午才到的,但是通过前面冯总和张总的介绍以及李主任的介绍,关于医工方面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想今天在座的有很多的技术咖,实际上我技术方面也是一个小白,虽然我从事康复医学已经30年了,但是对于医工结合智慧康复现在才是刚刚入门的小学生。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给我的命题是《以功能为核心的康复+模式》。其实刚才张总在他的演讲中也涉及到“康复+”的模式。我从一个老的康复医生角度来谈一谈自己对“康复+”模式的理解。
我先跟大家复习一下康复医学,我为什么觉得这个题目很好,是因为康复医学就是关于功能的医学,它研究功能的诊断、功能的评估、功能的治疗和功能的预防。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全面医学。
我们如何对功能进行评价,康复医学它不仅对身体的结构和脏器功能进行评价,它还对个体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也对个体的社会参与进行评价。其实刚才冯总和张总介绍了他们京东方十年磨一“健”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愿景,我看到实际上他们是希望建立一个生命全周期的智慧化的管理,通过治病到健康管理,实际上是非常符合ICF的理念的。因为在这样的功能框架中个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仍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康复的对象包括能力受限的伤病残者,主要是指残疾残障;还有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包括内科的病人还有脑卒中的病人等等,再一大块就是老年群体能力受限的患者,当然老年人绝大部分能力不受限,但是当中有一块是能力受限的。
我们看看国内这几年康复医学的发展。我们先从一些基本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残疾人群体是非常非常庞大的,这样一个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实际上其中得到真正康复服务的大概只有10%,不知道现在在座有没有残联的同志,我不是说中国残疾康复做得不好,实际上多方面的因素,我们的残疾人能得到真正康复的并不是很多。再一个我们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老龄化的特点第一用三个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老龄化的路程。第二我们的基数是非常庞大的,到2022年我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将近3亿人,这其中有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等功能障碍的患者大概得有4000多万,这些患者都需要进行康复。从另一个分析来看,关于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服务收入来看,这是他们做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从2011年以来一直是以高约20%的增速在发展,所以说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康复市场的需求和成长都是非常旺盛的。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资源不足。首先专业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太少,大概每10万人能匹配1.2人康复治疗师;另外我们国家的康复医疗机构也是不足的,虽然近年来民营医疗机构包括京东方建的这些医院在高速成长,但是具体到平均水平来讲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再有康复病床非常少,我们的康复病床据统计大概每10万人才有不到2张的康复病床,所以王主任那边的病人看了内科疾病以后没有地方去了,就是因为第一我们的康复网络不完善,再一个我们的康复床位太少,我们收不了病人。
刚才几位专家都讲了医学的发展,看看康复技术的发展,我在想我们康复一直是个人劳动密集型的专业,是靠人、靠治疗师一对一给每个人做治疗,每个人要做40分钟,这是医保规定和医疗质量控制的要求,你算一算一个人一天能做多少个病人,他不眠不休也做不了多少个病人,所以我们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何实现效率的提升,我们寄希望于技术的发展,也寄希望于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的过程。
这就是新技术带来的突破,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也在逐渐应用这些技术,我发现了它的优点,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5G技术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它助力我们实现远程康复,另外一方面就像刚才张总讲的它是非常高速的通道,它可以很清晰地传输各种图片、影像等等。最重要的它可以和其他的智能技术,比如VR机器人相结合,为医疗提供基本的保证。
先讲远程医疗这块,因为刚才听冯总和张伟总讲他们建立的物联网医院就是全病程的管理,我从康复角度讲讲我们康复的远程医疗是怎么做的。传统的康复是这样的,病人需要康复的话,假如以门诊为例,他首次是必须见医生,后期他的康复医疗必须持续规范的坚持一段时间,4周、8周、12周,这是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获益的,因为有些各种原因他不能坚持这样的模式,所以我们想如果通过这样一个远程模式我们选择那些适合的病人,这里特别强调就是适合的病人,通过一些远程的技术,比如说他首次入院可以给他评估,进行方案匹配,匹配以后就可以领取一个设备回家进行训练或者回家进行治疗。这样的话我们通过线上技术可以对他实时进行训练监督,及时方案的调整,以及院后的管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一个治疗师可以实现一对多,一个人盯着好几个,提升了我们的康复治疗的效率。这块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我们跟你们比起来可能还是比较落后,进步是比较晚的,但是我们现在有中央高水平医院项目的支持,我们正在做这项工作。我们选择那些病人,慢性的稳定期的病人,第二需要长期规范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居家进行康复训练。现在我们从五个方面开展,一个是慢性腰痛,这个群体很大,80%的成年人一生中要发生一次腰痛,还有一些稳定性的冠心病患者,COPD和肺癌肺切除的患者。再有我们科的一个特色,青少年脊柱侧弯,他需要每天近来训练,他可以早晨去练,自己在家练,可以晚上睡觉前练,都是可以的。还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还有一个罕见病像血友病,我们在国内做得最好的,这些病人他的病情基本上是稳定的,可以稳定地居家进行训练。这样我们从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中分解出一部分让他在家里进行训练。我自己觉得是康复模式的创新,跟传统康复模式来比它是一个创新。
再有就是VR技术,VR技术其实我们在疫情前就已经立项了,只是疫情的原因现在还没有持续地落地。VR技术我想大家也都是很了解的,它是通过沉浸感、交互性还有想象性,对所有的真实环境进行仿生和模仿,这个过程中它对康复能起到什么作用?第一个作用,理论上它可以实现各种的康复训练的场景。比如我们训练老人防跌倒、过马路、爬台阶,如果在真实环境中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在虚拟环境中保证安全性。再一个王主任可能比较了解,脑卒中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难点在哪里,手的精细功能固态,手的精细功能我们通过VR训练可以进行非常好的提升。再一个每一次提升可重复,我刚才讲了康复是劳动密集型的一门学科,通过这样的技术我们进行了突破。现在就是VR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多,包括脑功能障碍的,现在也可以扩展到老年人群体中去。
再有就是康复机器人,刚才冯总还有张总也都讲到了其最早的康复机器人在康复领域主要是肢体运动,有两种:一种是支撑功能,一种是训练功能。但现在更多的是比如言语辅助进食,涉及到日常生活各个阶段的环节障碍的都有涉及,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他的日常活动能力受限,也就是说他的个体活动能力受限的话,从功能角度来讲他是一个残疾人,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不是自理的。如果借助这些智能化的设备,如果不摆脱对其他人的依赖,能实现ADL自理,其实从功能上讲他就是一个健康人,所以这些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突破。
这个是我刚才讲的主要是肢体功能训练,我们先有的也只是肢体功能训练,我们试用各个品牌的,如果在座各位公司有新的品牌我们也愿意试用,各个品牌的康复机器人。其中我觉得我们做得比较独特的一点,我们把最右边的那个大艾机器人的外骨骼机器人用到了重症医学的ICU病房去。我们为什么想要把它用到ICU病房,因为ICU我们知道它是需要生命监护,各种管路网线不能离开患者,你不可能让他到走廊去训练,也不可能让他到康复大厅去训练,但是这部分人需要早点离床,早点站起来,尽早脱机。怎么办,我们就把这个机器人放在床旁,它可以实现原地的行走,这个我们用得还是比较有心得的。
再有就是智能化的环境,我想包括京东方未来愿景当中建设的这些医院,这些肯定考虑得更加周全,更加全面,更具前瞻性,我想这个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刚才给大家看的ICF构架中一个人的功能状况其实有赖于个体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如果环境更加友好,它的功能就会得到更多的补偿和帮助。当然在座的有神经科专家,我班门弄斧了,脑科学的发展也助力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设备与大脑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实现对功能替代修复、补强、增强,我们知道一个功能失去以后有一部分经过训练是可以恢复的,有一部分经过训练恢复不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助行的东西或者辅助器去进行补偿替代,但是脑机接口技术它还可以能够实现增强。所以这实际上也是脑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成果。现在有这么几种:运动、想象等等,还有加上FES就是功能电刺激各种各样的脑机接口的技术。我想它最大的突破是对于那些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我们知道中枢系统损伤以后基本上不可逆,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发现也是有效果的,比如脊髓损伤SCI,比如说ALS这些疾病,它也都是有效的。这个确实是挺令人鼓舞的。
再有我们用得比较多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康复当中现在这些年中是比较多的,特别是非植入性的,我们叫经颅磁刺激技术,可以用经颅的磁刺激,也可以用经颅的直流电刺激。它的基础理论就是大脑半球的功能平衡,比如说脑卒中以后,可能梗死的大脑半球神经活性就低下了,对侧可能就更加活跃,就不平衡了,这些神经调控技术是让它趋向平衡,或者抑制过兴奋的这一端,或者刺激低兴奋这一端,使它达到平衡,从而实现外周功能的改善。
另外现在它还有一些经颅直流电技术,在中国经颅直流电用的比较多,在国外都是经颅磁刺激用的比较多,研究也比较多,现在还可以进一步伸展到认知功能障碍、吞咽、言语还有现在的抑郁症,精神疾病患者当中也在进行探索和应用。
最后我想说康复科的医生来总结一下“康复+”模式的意义,我想可能要借助最新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等,这些最新的学科的成果,通过医工结合、创新转化,在康复领域来实现在康复服务模式的创新,比如我们用远程技术,用物联网医院来管理患者;实现康复效率的提升,包括使用机器人技术、VR技术,实现一对多,提升康复服务效率;再有康复能力的延伸,比如基于信息系统的精细化的管理,还有康复服务水平的进阶,包括神经调控技术、无创脑刺激,还有生物材料……这些都可以助力我们康复,最终使我们能够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提升我们的效率,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使王主任那边的病人能有地方去,能得到接续性全生命周期的治疗和疾病管理。
康复,最后借用一句名人的话来讲,康复它像一个真正的朋友,知道你的弱点,但让你看到自己的长处,感受你的恐惧但能坚定你的信念,知道你的焦虑但能释放你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它能认识到你之不能,却能强调你所能。这个我觉得是我对康复的理解,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朋友能加入到康复这个朋友圈中,为中国康养事业的发展助力献策。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感谢陈主任非常丰富非常详实的分享,听完这个分享其实我本人还是非常欣慰的。欣慰的一个点,经过子孝主任还有陈主任的分享发现在中国的康复医疗界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为,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很多临床患者的需求。第二点我们在康复这件事上,正如陈主任所说医工融合的科技能帮到医生,能帮到患者,能在很大的舞台,让我们实现这个事业的梦想。所以我非常欣慰。
刚才我们也比较巧,整个医疗服务产业链是防治养三个大的环节,刚才子孝主任和陈主任分别分享了“治”和“养”的环节,还剩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防”。为什么说最重要,因为不管从患者和医生的角度,还是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从给国家省钱的角度,如果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投在健康管理这个环节,一定会有更高效率。
我们有幸地邀请了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高小俊先生,为大家分享落实健康管理的心得与体会,欢迎高会长!
高小俊:尊敬的冯书记、张总,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京东方智慧医工分论坛,今天上午没参加,因为有别的事,今天中午赶过来之后发现这儿高朋满座,特别是听了前面几位专家的报告,很受启迪和教育。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健康中国特别是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工作。我们的理念或者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全生命周期全人群都管起来。所以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
150年前的今天,就是1873年的6月28日,法国的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优生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学家,他曾经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全称叫生理学及医学奖,非常了不起。他在很多方面有创新,特别是对器官移植血管缝合的技术,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写了几本小册子,对生命的见解、人的奥秘,两次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我们知道许多人曾经上过,也很不容易上,这个人就上过两次。特别是他的这些书对人们启发非常大,也成为健康传播的先驱者之一。
2011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74.8岁,北京市是81.12岁,我们最新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年底,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是78.2岁。孕产妇死亡率十万分之十六点一,婴儿的死亡率千分之五,北京市的指标更好一些,人均寿命到了82.47岁,婴儿死亡率是千分之一点四四,孕产妇的死亡率十万分之二点七二。健康指标的持续向好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一个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刚才冯书记在他的报告当中给大家分享了,我们的医疗从1.0到现在的4.0,确实进步非常大,得益于医务人员或者从事医疗科学创新的所有人,包括京东方,孜孜不倦地在这个行业进行创新。当然我更想说的是因为我们健康知识的传播,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健康理念、健康责任在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三年疫情对健康、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对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通过疫情防控,应该说我们老百姓的健康责任、健康意识在提高,比如说我们做核酸检测有的时候一天做一次两天做一次三天做一次,如果到了那个时间节点不去做,不管政府要求还是不要求,我们心里老觉得有个事,或者说我们出门的时候不戴口罩觉得少一个什么东西,这就是健康意识。进了门之后要洗手也是健康意识。所以健康意识的提升在三年疫情当中得到很大的提升。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今年3月份做了最新的统计公布达到40.5%,在全国排名第一,我们的健康素养通过三年疫情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曾经15次讲到健康,2次讲到了健康管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健康,报告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健康管理的前提是做好健康传播,健康传播的概念和推广源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其目的是通过我们行为的改变,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健康传播的理念和意识应该是比较早,源自中国有这么一本书《黄帝内经》,上面说到上医治未病,高明的医生是通过看病的期间向患者传播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做好预防。这本书可能大家许多人都读过,中国非常有名的一本中医典籍。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和预防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得小病、晚得病,可以说健康传播是预防为主的基本手段,是推动健康促进的关键抓手,也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怎么做好健康传播,我想有这么几个想法,给大家做一下分享。第一要依法合规。健康传播涉及医学、公共卫生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因此要坚持依法合规开展,执行好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特别要落实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和宣传部在去年专门制定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指导意见》,也就是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健康传播。
第二要准确无误地传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分支,有传播学一般的规律可循。我理解是注重细节才有影响力,准确无误才有吸引力,特别是医学是一门科学,当不知道不解的疾病出现的时候,有需要的未知和不确定,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比对、再比对,不能把研究的趋势和预测轻易地定性定量并对外发布。因此健康传播最重要的是准确无误,宁可先不说也不能错说。因为我当过新闻发言人,我知道每句话在公共场合在对外发布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避免产生负面的舆情,所以要准确无误。
第三个是要促进医患和谐,医者和患者永远是一条战壕的战友,面对的共同的敌人应该是疾病。因此我们要认真地细致对各种疾病进行研究或者探索。西方医学的鼻祖也就是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一句话“医生应该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刚才天坛医院的李主任专门说到了我们的经验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一直到现在的高精端医学等等这些过程,其实无论再高明的医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医务人员最需要的是尊敬和信任,患者最需要的是关爱和信心。战胜疾病需要医患双方彼此信任相互配合理解,哪怕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要给患者信心和希望,每个医务人员都是义不容辞。
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医患和谐我认为是最应该做的工作之一,或者目前最缺乏的就是我们的死亡教育,北京市正在推医务社工,今年还有10个医疗机构要进行医务社工的多元化的培育,这个是北京市卫健委在牵头做。北京市的医务社工在全国做得最早,协和医院,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做医务社工,但是北京市的医务社工跟其他省市相比还是很大的差距,比如上海、四川都有差距,我想说医务社工也好,我们的医生也好,要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适当的语气,要对所有人进行死亡教育。因为每个人从出生就面对着死亡。有个相声说,看着这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多人就很高兴,起码家长父母就很高兴,有个人说句大实话,这个人看着就要死,刚生下来这个人就要死了,肯定听着不高兴,但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容颠覆的客观事实,人一生下来就是要死。因此从健康到死亡有时很漫长,有时在一瞬间。比如安贞医院、阜外医院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到了医院很短突然就去世了,当然还有很多癌症的需要康复的患者需要很长时间面对病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强调有意义地延长生命,客观地看待生与死,逐步培养并形成向死而生的价值观。
第四个要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传播是从自我的传播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阶段,从而形成知、信、行,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疾病特别是慢病发生的重要的原因,比如说最新的研究,缺乏运动是癌症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而且适量的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癌症的发生和转移。因此知识传播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若干年或更短大时间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理念形成知、信、行,知识和相信以及行动的有机结合,从而长久地维持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乃至中国人健康。
最后一个要分享的就是,要重视慢病疾病防控,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仍然是中国死亡的前三个原因,特别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是我们的国家慢性病是发展中国家的慢性病和发达国家的慢性病同时在我们国家存在,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息。三年的疫情我们的信息发布量大且密,对疫情防控起到关键作用,但传播慢病的知识和传播和防控疫情的知识同样重要,比如我们或多或少听到在体检当中我们发现了肺结节,甚至个别人诊断出了肺癌,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是有几个原因是专家形成共识的,首先第一个是我们的健康意识在提高,大家愿意去查,愿意去做各种体检的检查。第二个我们的机器更精密了,看得更清楚了,第三个我们医务人员的能力更强了,所以说我们现在肺结节感觉查得比较多,查出来的人比较广,主要是这几个原因。但是我们要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百姓健康的意识,主动筛查、主动干预主动进行健康传播,把这类疾病给它提前管控好,做到早预防、早解读、早干预,及时跟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专家的共识,通过健康传播变为慢病防控的行动。
最后我想说的是,健康绝不应该是也绝不是少数人在做,比如医务人员在做,像京东方这样有责任感的企业在做,而应该是全人群去做,每个人去做,大家通过健康传播把自己的健康管起来,百姓的健康目标才能实现。
最后,用李大钊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发言结束语,“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会长的分享,接着高会长的这句话,健康传播工作不只是医务,不只是卫健委疾控局的任务,也是我们健康从业者的使命,更是我们的机会。比如京东方健康物联网医院我们就在线上搭了这样一个科学传播健康传播的平台,把很多专业的健康知识通过最轻便最高效的方式传给普罗大众,比如刚才高会长提到的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到这里今天议程的上半场到这里告一段落,请大家稍事休息,我们15分钟之后再见,会务人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茶歇,15分钟以后准时回来。
--茶歇--
主持人:请各位朋友抓紧落座,欢迎大家回到医工融合 · 赋能智慧健康医疗论坛。
上半场,我们着眼“医”的主题,与各位领导、专家一起探讨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也分享了京东方的思考与实践。
下半场,我们将聚焦“工”的部分,一起探讨显示、物联网、AI、传感等技术在健康医疗场景的落地实践,也会通过一场圆桌会议,带来脑力的激荡,畅想我们的未来。
众所周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在健康医疗场景下,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医生、病患、设备的连接,更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实现城市、社区、医院等紧密联结在一起。
下面,让我们有请BOE(京东方)高级副总裁、智慧医工首席产品官刘家安先生为大家带来京东方健康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分享,有请家安总!
刘家安:谢谢主持人。
京东方医工事业从10年前起步,我们健康科技起步于2017年底,到目前为止有6个年头,京东方的医院已经干到一家一家的医院拔地而起,京东方一直说医工融合,这到底这个“工”要干嘛,因为疫情我们三年没有开合作伙伴大会,到底要干嘛,今天由我作为一个代表来给大家作一个报告。
首先健康科技这边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坚持医工产品的创新,而且是坚持各种技术平台的创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4个,其中再生组织技术平台的创新开场的时候由我们的冯书记已经做了简短的介绍,我在这儿不做赘述。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做医工解决方案,把我们的创新产品,把我们集成的物联网的医疗产品,通过智慧城市、智慧社区,通过智慧医院和专病的数字化和物联网的管理系统我们把它植入进去。
三年没见,我们报告一下我们最新的成果。从产品的积累来看,我们健康城市这边,现在签约接洽5项,实际上提前透露,我们第一座健康城市面向于一个200万以上人口的老龄化城市的项目在6月30号就正式签约,开始施工建设,而且在今年底就要完成这个项目。健康社区已经完成10余家,我们智慧医院升级方案已经交付了15大类,专病数字化管理方案我们在研的有3款,临床相关的有3例,其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和北医三院和天坛医院承接的是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另外北医三院的项目是北京市创新首发项目,今年底也要结题。
我们讲了四个创新的产品技术平台,先介绍一下快速分级诊断技术平台,截止到2023年4月我们这个技术平台已经搭建完毕,而且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正式上市。它所应用的场景是在临床检验科室、基层医院和疾控中心、海关的检验检疫,它的样本是多样本类多病原体类型多核酸类的多检测类型,实现了临床的检验金标准即时快速检测。目前上市的产品也可以说一下,目前上市的产品是甲流、乙流和核酸的30分钟快速检验项目,现在平台在研的项目还有7款,包括新冠病毒、包括甲肝、乙肝等相关产品,应该在今明两年也会陆续上市。大家也会问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做平台,因为我们认为单做一款产品对整个医疗来说接触面太少了,我们只能说先去完成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再不断衍生出不同的产品出来,这也是我们健康科技在坚持的开发策略即所谓的平台开发策略。
第二个技术平台,刚才那个产品已经上市,已经正式销售,这个平台我们目前为止做的是连续体征监测技术平台,截止到6月30号我们平台的原型机,我们平台的六大核心技术,像PPT所展示的先进分子材料的核心技术、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识别技术、纳安级的微电流信号采集技术以及人体工学、动态补偿、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平台已经搭建完毕。我们目前为止首款要上市的产品内部测试已经完成,下一步希望在下一次各位朋友再来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就已经进入到了认证阶段,开始正式报证测试。
这款产品到底要做什么,我们以血糖为例,血糖的技术流派行业里分两派,一派是走人工胰腺,是以德康为代表的,传感器捕捉到我们血糖的信号,及时回复到我们的胰岛素泵,形成闭环的注入。另外一派是以雅培为主导的,坚持做传感器,坚持做血糖监测。京东方在这块有很大的工作要做。单纯做闭环的话,做人工胰腺的话也只能应用于血糖这一单一的领域。我们认为在传感器这个技术平台上,我们认为三大应用场景是可以有突破,而且是填补国内外的技术平台的。第一个就是代谢物的监测,现在上市大家看到的也只是血糖,血尿酸也好、乳酸也好,酒精也好,这些从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而且相关的测试已经在我们内部开始。另外一个应用场景,像帕金森也好,像癫痫病也好,这种治疗药物的浓度监测这个领域,目前在国内还只是空白或者只有试剂盒的方式,通过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连续地24h 、3天、5天、7天或12天更长时间的连续监测。第三个领域就是微量元素领域,通过我们的研发人员的努力,看到钠离子、钾离子或者其他的离子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监测。今明两年我们完成了首款产品的定型和临床测试,之后我们其他的代谢物的监测、药物浓度的监测在陆陆续续进行,我们的平台搭建完成之后就可以通过临床来上市。
第三个平台,我们想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国家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而且在医疗器械这个领域里面市场极其细分,京东方又具有这种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底层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人才,我们想的是把已有的不管是健康类、监测类的,还是运动康复类的,这种医疗器械集成到我们的技术平台上,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京东方智慧医工接入的健康物联网的医疗器械已经超过百余款,能够监测到的生理指标达到300余项,我们未来会配合我们的物联网医院平台,通过我们的手机也好、网关也好、平板也好,或者健康一体机也好,会在真实世界获得每个人自己的数据,从而实现我们的数字孪生人体的实现。
在解决方案这边刚才已经跟大家汇报了,我们第一个项目已经落地,这是京东方第一个面向200万以上的人口,而且是超级老龄化的城市,去针对于围绕着医疗、医药、医保、医养“四医”的联动,去驱动区域医疗大健康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我们主要做的内容是面向社区、面向居家的老百姓和消费者去提供慢病的管理、医养结合和数字康养项目。
数字医院方案,我们刚才已经跟大家汇报了,我们基于物联网显示终端技术已经完成了15类项目的落地,我们目前为止还是在面向急救、门诊、病房、诊所和院外管理五大应用场景,后续我们会在这五大应用场景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进入到临床的场景。
智慧康养社区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利用我们在物联网集成平台上所做的工作,我们目前为止,刚才已经跟大家汇报过我们接入了上百款的医疗器械,检测指标达到300多款,我们落地实施的项目已经超过10余款。我们的想法是什么,就是在社区里面,在家庭里面我们的消费者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全面体检,从而去把这种面向基层的分级诊疗再往下沉一步,让我们的医院真正地能够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把这种康养的项目、健康管理的项目或者康复的项目真正地回归到社区,回归到家庭环境里面去。
全周期的专病数字化管理方案,刚才已经跟大家报告了我们在研的有4款,设计临床的有3款。我们的想法是什么,过去的场景主要还是围绕医院的场景,病人有病挂号到门诊在医院治疗,然后出院,今天子孝主任也讲,确实患者应该获得相应的康复治疗和预防指导,对不起,医生真的没能力和时间。我们的想法也得到了广大的像院长主任的支持,我们把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和康养中心或者康养服务的供应商有机地跟医院结合在一起,把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全病程管理,通过我们互联网的技术也好,通过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也好,把它真正实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闭环式的平台式的全病程的管理就会进入千家万户。
主持人:感谢家安总的精彩分享,虽然时间不够,也替家安总打个小广告,所有的解决方案所有的创新产品在我们的一层展厅都有展出,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去看。
今年的两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国家在提一个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其实一直不只是科技企业,更是我们全国各大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高校也是我们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的主任杨斌博士,为大家分享清华大学在医工结合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欢迎。
杨斌:谢谢,我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杨斌。既然要讲这个题目,我就站在我们清华大学做了什么东西,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的思路是什么,我想从这点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给在座的各位领导有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将来想做医工结合的时候理论性的东西可以先找清华大学合作,未来落地的时候再看京东方怎么去做落地实施。
我们这个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是董家鸿院士,19年的时候清华大学说要搞医工结合,就搞了六大医工结合中心,我们这个是医工结合中心,中心有两个院士的首席专家,一个是张钹院士,一个是陆建华院士,我们医工我是代表工这方面,我们作为共同主任。我们这个中心它的宗旨就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的研究我们整个中心面向健康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这种技术,我们来提出各种的从院前院中到院后,我们叫健康维护、健康恢复和健康出现等等这几个阶段的解决方案,覆盖筛查、诊断、治疗慢病照护慢病康复等等这些领域。
这个事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也是我们的研究路径,我们任何研究肯定要从问题出发,问题从哪儿来,我们现在提一个问题叫CDR即临床需求引领的一个研发。从每个人来讲我们最后的服务是服务于每个人,每个人就希望我生病的时候有人管我,我们就希望得到一种人人事事处处都可及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前面我们讲到了健康维护、健康恢复,住院出院完了就是一个健康促进的过程,前面讲了预防、筛查、诊断、应急、治疗、康复、慢病照护都有,而且在这个体系里面还需要把社会、营养、运动、心理等等这些要素作为健康的要素也要关注进来。这样的话这是我们每个人的需求,也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这个体系我们实现全域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这样我们构建了医工结合团队,由董家鸿院士还有张钹院士两位院士牵头,我们也提出了Tsinghua Healthcare Intelligent System简称THIS。THIS是一套系统,是建立在我们的这个实体机构之上,但是我们传统以前我们讲分级诊疗的时候,只是讲是医疗机构的诊疗,但是每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必须要参与到这个体系里面来,我们希望在这个体系里头能把居民,能把社区的一些健康服务团队、社区基层的医生都囊括进来,形成全社会协调的一个机制。
这里头可以看一下这个架构,从最左边看起,我们希望每个居民能通过智慧的社会系统能管理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基层医生也可以在系统的辅助下应对大部分居民的健康需求。我在社区的站里头有很多的站点,在这些站点里头可以给居民提供同质化高水平的健康筛查服务,除了原有的服务之外。在整个区域内所有的站点是相互连接、相互支持,最后来看你需要到大医院,最后到我们的三级医院去做检查去做治疗,没关系,或者在我的社区站点就可以完成一些检查治疗,都可以。检查完了,治疗完了之后可以回到社区,甚至回到家庭来完成康复。在我的区域内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可以通过专科协同网络跟全国或全世界的医生共同协助,在这个体系里头我们既实现了智慧医院,又实现了我们的智慧健康。
首先讲到智慧健康,在智慧医疗的应用之外,我们首先最重视的是说这个系统是否安全,我们也梳理了关于可信安全的智慧医疗的应用方向,我们也结合一些国家的部门推出这些方向。上个星期中国医师协会我们的一个改组会上我们刚提了这么一个事,我们也希望提出把全国打造成一个智慧健康医疗的应用门户,把大家好的东西给聚拢在一起,我们向其他愿意去做智慧医疗的给推出来,将来这块的工作也会和京东方进行结合。
我们也要去建医院,医院内用到的一些东西,这个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们清华在做的其中一项的人工智能的东西,今天到下午了我们比较累,我们看个比较好玩的东西。这个我们跟人民银行包括跟公安现在已经把国家标准做了,我们也知道通过人脸识别实际上会有一些个人隐私的泄露的风险,我们用声纹,这个我们在几十家银行用了声纹,我们把声纹录入进去就可以在医院内解决可信的问题,真实世界的人和未来数字世界的人怎么能形成一一对应。
我们来构建前面讲到我们的THIS体系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要从技术站点到服务支撑平台还有我们的业务规范,到最后我们通过构建一个数字信用体系来实现智能化的监管。这是我们的站点,站点我们也包含了全科站点、专科站点、高龄照护站点、护理站点等等,这些站点可以是新建的,也可以是按原有的站点再加上一些智能化的装备和网络,给它构建起来。这有我们的社区站点,有我们用车改造的移动医院站点,有我们跟药店合作形成的智慧服务站点。在站点里头我们会给它配备一些装备,使得它具备高水平、同质化的服务能力。当然我们这里也有一个,这是我们做的便携的智能手提医院,通过这个手提医院可以在站点内进行服务,也可以到家服务,可以跟我们的智能中心连接。
通过这些我们刚才讲在我们的THIS站点里头,还有在所有的基层的服务网点里面的数据包括家庭的数据,可以通过我们的隐私计算的方式可以综合,就形成了个人的一个健康档案。根据这个健康档案我们就可以在时空维度上给它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可以实现人的可视化的数字健康的空间。这块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评估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医嘱包括后面的变化,医生可以进去知道患者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看到患者的基因数据,比如患者对二甲双胍可能不敏感,医生开的药品可以去调整。
我们还有远程技术,远程技术加进来之后像远程会诊还有远程检查、远程手术、远程救援等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展开服务,目前这些服务我们都是有的,但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
我们怎么能在有限的专家的情况下,让专家的资源都能够最大化地用出去,这是我们跟协和做的一个颈动脉斑块实时筛查,这是协和百年院庆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成果展出。这个在协和和清华长庚医院还有社区医院用的效果很好,社区医院的医生有这个能力,只要用上我们的设备,戴上它的超声他去查我们就可以实时,标红框,把这个板块给标出来。
当然我们除了这块,我们也有听诊,我们也在做的一些智能听诊系统,把病理性呼吸给找出来,这对哮喘型肺炎很好。前段时间我们和智利建国50周年也合作,给他们提供筛查。未来可以用到老人家庭居家监测,我们现在也做了几款毫米波雷达用于家庭呼吸音的采集,再用上我们后面的算法进行分析。这样的话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体系解决居民找到医生,通过智能系统先应对,如果还解决不了再呼叫我们中心医院的专家再来做远程指导下的会诊。
我们也做了一个远程的应急体系,目前这个也是一个国家重点计划,这里头最有意思的一点,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叫智能移动医院,这是和日本丰田合作做了一个智能移动医院,在去年上海的进博会还有北京的服贸会上都得到了大领导的认可。这是我们去年展示的一些情况,包括我们给冬奥会的支持。
这里头讲到健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前面很多专家也提了,我们现在医生人数有限,包括每千人病床就是6张,现在北京可能高一点,医生人数在二点几个,护士大概是3.16。但是这几个人去解决我们的问题没戏,我们一定要想出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办法。所以我们跟人社部做了一个新职业,健康照护师,我们通过对健康照护师的培训,由院内的系统去支撑他完成院外的工作,在院外按照我们的SOP完成数据采集,由院内医生实现这个方案,这个方案怎么执行,他在院外就严格按照这个方案执行。这是我们的培训界面,经过不同的培训做不同的服务,最右侧的图是他做的脑卒中出院病人评估,我们给他生成一个服务方案,他就严格按照这个方案去实施,这个我们现在在天津、北京也有做实施,也服务了好几千人。这中间有问题也可以通过我们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去呼叫我们的专家,目前我们通过我们健康照护师来做早期出院病人服务,我们叫做Early Supported Charge。比如产妇,现在与清华长庚做出院之后搀扶的盆底康复的服务,我们上门,目前这个服务我们已经做了好几百人的上门服务,效果非常好。
今天上午我还分享了我们一个具体的案例,有一个病人她产后之后很疼,我们经过十次治疗之后这个数据变得非常好,她自己很轻松。这个服务现在很多医院也希望把这个服务拿到他们那儿去展开。
我们还做了一个给糖尿病病人和这些青少年发育有问题做的系统,我们糖尿病管理程序也有,但是我们是免费提供的,因为我们觉得这个玩意儿你收一个钱,加一个软件收钱也不合适,但是鞋可以给他定制,经过医生测量之后定制一双鞋给他,现在得到很多病人的欢迎。不光是糖尿病孕产妇需要,而且这次去了德国,德国商会也找过来说我们也需要定制的服务,我们说OK可以,我们找到你们企业跟企业合作,清华大学把技术原理做起来就OK了。
我们还做了一个东西今天前面包括陈丽霞主任也提了,我们康复科的医生很少,这次新冠阳完之后有很多人在家里不舒服,我们就把院内的康复专家的这些方案做出来,就变成电子药物,在我的电子设备里头就可以去提供服务。目前其实这个服务在美国FDA那儿也有很多的批准的方案,现在中国已经做了大概四十多个适应症,比如腰颈椎痛、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术后的肠黏连这些便秘,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这些我们都有。实际上我们在院内也可以一个医生管几十个病人,我们在院外可以在医生的支持下,一个医生管几百万的病人,都是可以的。
这是我们几个方案,我们看第一个是偏瘫的病人,经过三天治疗后这个手恢复动作。第二个案例是帕金森的病人,他有便秘的情况,经过一天的治疗,第二天恢复了。后面那两个,第三个是脚踝扭伤,我们在家做处理,第二天缓和。最后一个是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我们最近跟北京医院也在启动,想做家庭治疗。这是我们跟其他的医院开展基于健康照护师的专病专委会的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体系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服务模式,北京市发改委给我们批一个工程中心,我们与这个工程中心联合企业打造运营服务模式,我们计划在天通苑地区围绕清华长庚医院构建一个健康医疗服务网络。
通过这个体系我们希望打造出区域专病的照护体系,我们的高龄智慧照护健康体系,还有我们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体系。通过这样的话,院内院外一体化,用真实世界的数据也可以支持推动我们临床学科的精准发展。
最后我们希望我们做出来的工作,实现一个可持续运营的模式,给每个医院也好,给企业也好,可以拿出真正可以实现可盈利可发展的一种高质量发展的东西。
这是我的汇报,谢谢。
主持人:感谢杨主任,刚才这15分钟,我感觉我的大脑已经要爆炸了,信息密度太高了,我们听到了大数据,听到了人工智能,听到了信息化,听到了物联网,听到了传感,清华大学在这方面确实做得非常深入。我相信杨主任一定也是说话算话的,一言九鼎,我们希望拿出一天的时间听杨主任给我们讲。
接下来的这个主题我想在发布之前先做一个小的调研,在座的各位有多少家里有孩子,有多少孩子是有近视的问题,如果有近视这个问题我想一定会对接下来的议题非常感兴趣。现在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不仅仅是孩子的痛,不只是妈妈的痛,不只是爸爸的痛,也是国家的痛,尤其经过疫情三年中国青少年近视率直线上升,这件事也受到了国家的关心。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作为一家以显示以传感技术为特长的企业,我们特别希望能和国家的眼科医学中心同仁医院一些深度的合作,开发一些最新的护眼科技和护眼产品。
接下来让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北京同仁医院的乔利亚主任为我们带来新鲜出炉的研究成果,欢迎乔主任!
乔利亚:非常感谢京东方的邀请,其实我是诚惶诚恐,因为以前讲课我面对的都是大夫,或者我到学校面对的是家长孩子,今天对我是一个挑战。
我今天讲的其实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因为我们在座大部分都是家长,或者你的兄弟姐妹,总之现在身边近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张幻灯片是一个比较概述性的,大家看一下现在的近视状况是什么样的。近视已经成为青少年眼健康头号杀手,听上去不太好,杀手。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因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比如这是我的门诊,我这么多年来的感觉就是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越来越焦虑,然后近视的孩子发生越来越早。比如在我的门诊2岁多就有1800多的近视,11岁4200度的近视,你听听都头疼,但这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应该引起我们警醒的问题。我们最高领导说要重视近视防控是有道理的,再下去我们国防招不到人了,招不到合适的人来为我们保家卫国了。
我们再看近视,下面这些数字型的东西不重要,就是说明很严重。对于现在近视防控的这个问题来说就是五花八门,防控的东西非常多,但是真正到大夫手里说近视防控,这个近视该怎么看,我们突然懵了,该怎么看。最终需要落实到有东西才能给人看,不能光跟家长说“这个孩子少用眼”,你说这句是不是一个空话,他能少用眼吗,现在这么卷,他考试不考试了,学习不学习了,他怎么办,他未来的成长怎么办。所以最终我们医生需要探索出一个什么东西来,我们经常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是生活场景的,学习场景的,在这种很自然的情况下能顺顺利利完成孩子的近视防控。你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很有思想的,到了青春期你说一他就是一,你说一他就不是一,所以要找到一个能吸引住孩子的方法,又能够顺理成章近视防控的措施,这个我们医生解决不了。我们就需要通过社会的各个方向,尤其跟我们的医工结合,能不能找出这样的东西来。
在这之前,我想首先大家对视觉稍微了解一下,我们知道我们的成像,外面一个像,我们看到的每个东西是一个物体,它最终进入我们的眼睛是一个光点慢慢进入我们眼睛去,经过我们眼睛的光学系统最后在我们的视网膜,尤其在黄斑中心的那个位置形成一个倒像,然后再经过视神经传递上来,再经过我们的大脑修正成正像。
什么叫近视,给近视眼一个定义,就是眼球在无调节的情况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驱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的位置。这是正常的情况,近视是什么,近视它不能在前面,跑到视网膜前面来。于是到视网膜的光就不再是一个点,它变成一个光斑,所以影像不清晰,简言之就是影像聚焦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
这是近视的原理图,大家可以看为什么下面贴了两张白色底色的图,你看这张图,因为这个有点太专业。这个结构就是人的晶体,老年人得白内障就是这个东西浑了,这个东西的厚度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造成了不同的近视的状态。大家看这张图,这张图是正常眼球,本来外面的像应该成在这儿,这是我们视网膜的位置,但是这个孩子眼睛长得太快了,一下长得比别人长了这么多,所以他的像在哪儿,对于他的视网膜来说他就在前方,所以这也是一种近视。这个我们就叫做曲率性近视,那个就叫轴性近视,这两个是很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说一说近视的分类,大家今天听一听,科普一下。近视有按读度数分的,有按屈光要素分的,和遗传分的。按照度数分,我们说低度近视,50度以下,我们老是说有的家长来了医院我的孩子25度的近视赶快给我的孩子配个眼镜,这是不对的,我们医学的诊断,是在睫状肌麻痹以下你的近视度数大于50度才能诊断为近视,否则那个叫临界近视状态,不叫近视。高度近视是什么,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太一样,我们国家采用的是600度以上的近视叫高度近视。我们说屈光要素这是刚才我那个图贴出来,大家看到的,一个是叫曲率性近视,一个是轴性近视,为什么列在这儿,告诉大家我们真正近视防控,不是要防控这个曲率性近视,你防控不了,那是个结构性的,长成这样就这样了,它对眼睛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真正麻烦的是上面的轴性近视。我们所有的近视防控都是干这个事,防止轴性近视。
现在近视防控的一些方法我都列在这里,大概主体上第一个是周边离焦原理,周边离焦原理,现在家长都知道有一个东西叫角膜塑形镜,晚上戴白天不戴,孩子眼睛也能看得见,但是它是有一定度数要求的,它的球径是600度之内,柱径是200度。实际上我们在生活当中尤其在外地的一些城市,可能1000度也给你配,让你先配一个,上面再叠加一个眼镜,有这种,实际上这种效果是差的。实际上我们国家获批的最大的度数是600度近视和200度散光。
还有一种叫离焦软镜,这个离焦软镜最大能配到1000度的近视,但是散光解决不了。还有周边离焦的眼镜,就变成的外戴,但是镜片设计是有设计在上面的,它可以到1200度和400度的散光,球径是1200度。这是这些镜子的作用。
所有这些镜子在我的临床观察中它们的作用有多大,55%左右。所以不是说给你一个这个你就全好了的,病人到我这里来我首先要评估他的眼睛是否真的近视,是否有必要配这个镜子,有必要配还要看他的参数是不是有条件配这个,在这个基础上再跟家长谈。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定能配,比如配角膜塑形镜,我的孩子晚上,为了第二天踢球方便,玩方便,不想戴眼镜,那可以,你给他配角膜塑形镜是有这个必要性的,否则就会牵扯到过度治疗的问题。低浓度阿托品现在我们普遍,因为有孩子比如说去验光,你滴的那个浓度是0.1%,我们实际用近视防控的浓度,经过研究显示0.01%是最好的。户外运动,这已经是通过循证论证了的,当然每天你的基础累计要在2小时以上,否则也没什么用。而且户外运动主要对你的防控是发生近视之前,一旦已经有了近视户外运动的作用就没有了。然后光照,光照是指什么,你看现在室内挺亮的,大家都能看到,但是即便在室外阴天的情况下,它的流明度比室内最亮的情况也是万倍的差别,所以户外光照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通过室内的全光谱的灯光改造可以达到一定的近视防控的作用。
下面是红光治疗,红光治疗是近期出现的,但是也是比较受争议的,作为一个临床大夫从我们的角度上来看它是有效的,尤其我是看高度近视的,在我的患者中效果相当好,但是要防止并发症的问题,比如现在社会上吵说它会不会把黄斑照坏,病人问我,我会说如果你现在得了白内障的手术你做不做手术,病人告诉我说得做。白内障的手术感染率万分之五,什么意思,一万个白内障手术的病人有五个会感染,你还做不做,你感染以后最极端的有可能这个眼球要摘除,你不仅没有视力是要摘除的,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做。我就跟病人说,尤其我的病人是高度近视,我说你的孩子目前已经是这种状况了,是需要治疗的,但是任何治疗尤其医学,这个科学不是大仙,都不能百分之百的,你要治疗好可能要冒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能不能接受,能接受上,不能接受你就继续这样近视。因为最终手术治疗成功的成功率也只有95%,也不是人人都有效的。
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利器,现在在临床用得非常好就是远像雾视,这是我觉得这个是医工结合非常好的一个点,而且现在在临床中不光是给孩子用,连我用着都很高兴,非常开心的一个东西。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个远视的离焦眼轴会延长是什么概念,我们刚才说到周边离焦戴着塑形镜什么的,它其实利用一个原因,视网膜中心成像的时候落在视网膜上面,但是所有的周边点你的成像就像现在戴的眼镜,大家这么多人戴眼镜,你只有在你眼睛中心一个点是落在视网膜中心腰位置的,其他边框的成像全部落在你视网膜的后方。落在视网膜后方我们就形成远视性离焦,这种远视性离焦其实就是促进你近视增长的,这也是老百姓有一个感觉,小孩儿戴眼镜怎么回事,越戴度数控制不住,越戴越高,还不如开始不给他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在一定度数之内是有道理的,一般是低度,到了高了以后不能这样子。后面如果有时间会给大家讲到这个。
我们看到成像滞后了以后容易发展成近视,如果我们成像稍微超前一点我们的眼轴有缩短的倾向。
我们成像的位置就成了眼轴发育的指挥棒。打个比方,新生儿,所有的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看不清妈妈的脸,因为他的眼睛非常小,外界的视像进来以后所有都在视网膜后方,在视网膜后方以后,在视网膜中央凹的那个地方是大光斑,他看不清楚,我们大脑接到这个信号以后在视网膜后方怎么办,有办法,长,眼球拼命长,往长了长,跟着光追着光走,这就是我们说的眼球的正视化的过程。当然这个时候的成像是视网膜更后,我说的滞后当然没有我刚才说的那个现象那么明显。成像超前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引起了脉络膜增厚,成像滞后一个重要的坏处就是引起了脉络膜变薄。脉络膜就相当于我们人的一个大的血管系统,对眼睛来说,它的一个全部由密密麻麻的血管网组成的,有弹性。所以说这个网一旦增厚了以后,不管用什么方法,使它增厚,它增厚以后我们的巩膜供血就好。巩膜是什么,我们最终所有说的轴性近视最后延长就是因为巩膜长长了,巩膜在血供好的情况下,没有机械外力牵拉的情况下就比较稳定,当它血供不行了,慢慢就变得很薄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逆转近视的一个原理,主要就是创造一个成像的超前,我们可以用中央雾视的这种疗法。所有的原理越讲越多,我们就讲到成像超前有什么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的晶状体扁平化,就是我跟大家说的这个结构变扁平,这个结构一旦变扁平了以后,这里整个都能放松,一旦放松了以后,眼球就成一个轴像的逐渐式,这个变大,这个变大了以后对视网膜就是一个保护,眼底的并发症也会减少。所以晶状体扁平非常重要,还有就是脉络膜变厚,晶状体扁平发生了巩膜形状的改变,这种力学的改变是超过于我们由于后期再慢慢来的脉络膜的增厚,当然这个太专业了,大家记住它的好处,最重要晶状体扁平化和脉络膜增厚。
这就是成像超前,我刚才说的这些。成像的位置就是一个周边,我刚才说的周边离焦眼镜,是这个周边离焦眼镜,它得到的好处只能是脉络膜的增厚,就是我过程说的塑形镜,但是中央雾视它得到两个好处,一个是脉络膜增厚,还有一个是晶状体的扁平化。
成像超前其实就是远像加上镇静的作用,使一个物体最后呈现在视网膜超前的位置,这个超前不是超前很多,不是,这个超前一定是我们的大脑经过调整你一定神又能把物像看清楚,否则量太大了以后,定神以后还看不清这个物体反倒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我们雾视训练的三大重要因素就是稳定的持续的成像超前,这个超前其实是一种微观的超前,还有专注凝视的聚焦,还有就是合理的雾视量。这个雾视量就是我刚才说的雾视太大的时候,真的大到怎么看都看不清这个物体的时候,反倒增加的近视的进展。
我们凝望远方是有效的,但是大家会发现这个凝望远方很难实现,最后我们希望一个桌面上比如有一个拉远的装置,变近为远,东西在这儿,我坐在这儿,能变近为远,融合了学习娱乐用眼的要求,小孩又感兴趣,他又愿意用,这种情况下他用眼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他的眼睛一种保护治疗,我们希望的是这样。
这个远像屏的发明,这个是我的导师是他们的一项专利,在2021年是获过奖的。我们可以看一下这边是产品的图像,它的原理就是实现了我坐在近处看东西,实际上跟你转化到5米以外这么一个转化。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图片,有成品出来的,拉远装置是一个训练的平台,其实不光是小孩子,成人我用了也觉得很开心,我看大片的时候的一点都不累眼睛,本来成人干眼很多,也很舒服。大家就当一个医学的知识来了解一下。
最后我一定要强调一个高度近视的防控,高度近视的防控因为在我门诊上遇到是特别要紧的事,很多近视,比如打个比方,比如在我的病人里有一个陕西的病人,从3岁开始看,看到11岁到我这儿,就是我说的4200度的那个孩子。当我把他的病例翻出来我就非常痛心,他是非常典型的晶状体不完全剥夺,非常小,他的晶状体的浑浊就像北京天空大晴天丝丝的云,就那么小小的浑浊,但是就是造成了他的成像不清晰,就是我刚才说的,其实在视网膜前形成一个光幕,整个图像都是乱的,所以他看不清晰,眼球就不断长长,很少有在11岁,大家听说过吗,11岁长到4200度,这个是很恐怖的。后来这个病人在我这儿我给他做了双眼的白内障的手术,反倒是做了白内障,把晶体处理好了,这个孩子来的时候双眼的校正视力是0.15,就是个盲人,最后给他治到双眼0.6,眼轴从治疗开始就一直是稳定的,就没有再增加。所以我们有了近视一定去看医生排除病,不能是屈光性的问题,当你病完全排除了,还有一种眼底病灶加渗,这是遗传病,如果处理不了,这个视网膜都脱离下来,最后都成盲人了,所以一定要排除病。当病完全排除了,找不到任何的原因,就是一个近视,这个时候再想到近视的问题,再采用低度近视的延伸,最后对不起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还是控制不住,做手术,我们做后巩膜加固手术,想办法把它能够控制住,把它的增长争取让他是70%成功率的那一部分孩子。
这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乔主任精彩的分享,刚才乔主任说到时间不够的时候,我从在场嘉宾的脸上看到了不舍,相信大家愿意让乔主任讲得再细一点,再多一点。这里也打一个小广告,刚才说到的远像雾视技术由同仁医院最新的最专业最权威的技术,加上京东方全球顶尖的显示技术,共同打造的远像雾视的技术今天刚刚发布,就在我们楼下的展厅,欢迎各位家长,行业伙伴渠道伙伴能去看看,这是一个无限量的空间。
说到黑科技的产品,我们去年底京东方知微生物也有一个新的突破,我们自主研发了分子诊断的重磅产品,只需要一步加样,就能把每个人都做了很多次的核酸检测从6-12个小时的时间缩短到30分钟,这个技术刚才家安总也有提到。
接下来就有请北京京东方知微生物市场总监李鑫先生为我们带来他的分享。
李鑫: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来自知微生物,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用15分钟时间汇报一下我们这样一款产品,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多场景多项目金标准分子POCT的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疫情三年其实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特别多的不便,当然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让广大的民众更多地认识到了核酸检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能够给我们治疗和检测带来哪些优势。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知道呼吸道的病原体的诊断其实面临着,从临床端,还是从检验端,甚至从患者端,面临着这样一些需求和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需求,对于临床来讲,我们以往都是在采用这样的一些抗原抗体的检测方式,由于它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的问题,其实会有很多的检测结果跟我们的临床患者病症不是特别相符。
第二个从检验端来讲,最起初我们这样的一些分子检测需要它有特定的实验室,同时还需要操作人员要有PCR的上岗证,而且需要大量复杂的操作以及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得到这样的检验结果。同时对患者这端,我们想更快速地去拿到一个更准确的结果,实际上要等待的时间是很长的。知微生物的团队我们就基于这样一些临床检验包括患者的一些需求,我们也在致力于分子诊断产品的开发,实际上我们在想到底理想的一个分子诊断的产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像。
我们总结归结下来实际上就是四点,第一个这个产品一定要准确,我相信无论是医疗检验的产品还是任何产品,准确一定是这个产品最基础的基石。第二个对于分子诊断的产品,我们要得到的一个就是快速,我们不能在4个小时、6个小时、8个小时再去得到这样一个检测结果。再有一点实际上就是便捷,我们可以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手工操作步骤,不再需要那么复杂的手工,易错的过程来得到整个检测结果。最后实际上就是灵活,我们要抛开实验室的限制,抛开人员的技术限制,所以我们在这样几个点上给到我们自己产品设计或开发对于自己的要求,第一个对于检测这端我们要使用这样金标准的方法。第二个对于时间上面来讲快速把它定义为30分钟。为什么会定义到这样一个最长的时限,实际上我们在做抗原抗体的时候我们的检测时间就几乎是这样的时间。再有一个便捷,前面主持人也有提到我们仅需要一步加样,其实比抗原抗体更简便,就可以拿到核酸的结果,我们可以抛开一些硬性的要求,可以得到一个快速的检验检测。
刚才提到的金标准,实际上从整个行业的一些规则包括很多专家的共识里面我们都知道对于核酸检测,其实要保证一个结果的准确,无非就是两块,一块是我们如何从患者的样本中去拿到我们所需要检测的更多的核酸。第二个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更准确的把这些我们所需要的核酸特异性地去扩增出来,去放大,通过我们的信号检测转化成已知的结果。我们的研发团队实际上在这两方面做了特别多的工作,我们把手工操作的整个过程全部都融合到我们这样的小卡盒里面。对于另外一个团队就是我们的设备和芯片设计团队,利用我们工程学的一些优势,我们在对仪器设备的研发上面我们做了更多的优化,我们把设备做得会更小。再同时我们在一些加热模块包括我们的光学模块这样一些基础模块上更多的选择和尝试,我们可以做到峰值20度左右的升降温,所以我们有更快的检测速度。同时通过这样的一些机械的变化,我们可以自动化地去完成跟手工操作步骤完全一样的一个核酸提取过程。
在我们整个对于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技术上也做了一些创新,首先我们讲一个就是关于微流控制的创新,我们能精准地去控制液体的进液和进液微量的体量。第二个实际上我们在热力学模块的改造上面,当然对于加热为什么能这么快把一个2小时完成的过程30分钟之内完成,实际上是对于加热介质的选择,第二个是对加热介质形状的优化。再有一个我们做了更多关于光路这块的工作,我们目前这款设备实际上是六路独立的荧光,荧光足够多以后,其实可以更快更高效,在一次实验可以拿到更多的检测结果。同时我们知道对于常规的核酸检测试剂可能大家在运输或者储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温度,比如-20度,我们的提取试剂要在2-8度,有不同的储存温度。我们把整个试剂这块又采用了冻干的工艺,我们现在的成品试剂盒可以在室温下运输和储存。当然在整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实际上大家最怕的一个点,就在于整个实验室的气溶胶污染,我相信有过分子实验室经历或者工作过的老师一定特别惧怕这个事情,因为一旦污染你所有的结果全都没法发报,当然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医工融合的技术,我们把整个的操作和它的反应提取扩增的过程全封闭在这样一个卡盒内,我可以展示气溶胶的零污染。
基于以上我们对产品的理解和研发思路,我们在2022年的8月份拿到了国家局第三类医疗证,就是这样的一款设备。这款设备可以讲是国内唯一一款覆盖了多样本多病原体兼容的定量和定性这样一款分子POCT平台。这个国内也有同类的产品,但是大家可能对于设备适用的类型包括它兼容的检测的,是定性还是定量这块,其实大家都涵盖得很少。我们可以看到右侧我们这款设备的参数,这是我们很保守的一个参数,在温度13度左右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完成整个磁珠法的核酸提取过程,加上不少于40个循环的扩增,整个流程不会超过30分钟。
在今年的3月份我们也拿到了我们的第一张试剂的注册证,也是国家局的三类证,这个在国内也是第一个金标准的分子POCT多联检试剂证。这个试剂我们是检测甲流、乙流和新冠三联体,我们是采用新技术,把新冠的立检基因能区别开这款试剂能鉴别是新冠感染还是普通的流感感染,同时能确认新冠感染到底是真的新冠阳性还是单基因阳性的假阳性。
我们在做这样一些检验产品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临床,对于这样一款产品我们知道流感跟新冠很多它的临床症状是非常相似的,而且从症状上不容易去鉴别的,同时新冠又会联合普通的比如甲流和乙流,会有联合的情况,实际上这款产品就能快速有效鉴别到底是新冠感染还是普通的流感感染。
第二个相较于传统的抗原抗体的检测我们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以把整个的窗口期大大提前,可以做到更早地去确诊到底是新冠感染还是流感感染。我们这一款产品可以应对一些比如流感爆发,比如一些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都可以利用这样一套系统能快速拿到我们的检测结果。
简单放一个小动画,是我们这台设备整个全流程的过程,实际我们采的咽试子之后,直接把样本加入到芯片的样本仓内放到仪器上面,关闭舱门整个核酸提取和扩增的过程就在仪器内全自动完成,时间一到30分钟之后整个结果就会体现在报告单上面。当然这个报告单不会像大家常规去分析是真的阳性还是假的阳性,它的CT值是多少,我们的报告单里会呈现到底哪个是阳性,阳性对应的CT值是多少,我们是把整个质量控制的体系规则全部整合到这样一个软件里面,真正做到样本进结果出。
一个新的技术或者一个新的产品面世的时候,会有很多客户对于你产品的性能会有一些质疑或者一些怀疑,我们这个产品在上市之前的临床实验过程中,包括我们上市以后在很多这样的一些大医院都做了一些相应的比对,左侧我们这个图可以看到我们在报国家局的注册检验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国家新冠的国家级的参考品,实际上我在检验的过程中我用的S7的参考品在它的浓度是46度copies/ml的时候我都能做到100%的检出。所以说我们试剂盒本身的灵敏度200,实际上是我们比较保守的灵敏度。
第二块,我们对于新冠、甲流、乙流这样的样本以3000为初始浓度做了梯度稀释,3倍的梯度稀释,分别在100、300、1000和3000的位置我们做了相应的重复。第一我们需要看每一个浓度下的重复性是否好,看CV值的系数。第二我会根据这样的梯度稀释去做这样的Y=Kx+b曲线,所以整体反映下来我们效果都是很好的。同时也做了梯度的精密度,哪个样本去重复,重复20次或者21次去看CV值,整体控制在3%以下。当然这也是高于国家的标准,国家是5%的标准。
我们知微生物在做这样一个系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做某一款产品或者某一个系列的产品,我们是要做这样的一个兼容性很强的平台化的产品。就体现在了要兼容目前市面上或者临床科室所涉及到的所有的样本类型,包括我们常见的血液、尿液、我们的拭子类产品。第二款就是包括病原体,包括像呼吸道这种病原体,包括结核的,包括一些院感等等这样的系列。还有多核酸,我们不仅能做RNA,还可以做DNA,同时我们对于检测类型,很多人都在说这种小型的分子POCT你是不是只能做定性,实际上我们在明年的一季度会有乙肝高敏定量检测包括艾滋病毒载量检测的定量产品,陆陆续续会上市。这里面列出来的系列,这也是目前我们在研的,包括我们在走注册临床,报证阶段的,相信这些产品都会很快陆陆续续去上市,服务到我们临床的检验科室。
对于这样一套系统,实际上我们给到它的特点是精准化、智能化、快速化、集成化、简便化以及轻量化,相信它具备这样的“六化”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去适应一些应急医疗包括一些应急检验,同时可能对于我们临床比如说一些对于时间或者对于便捷度更多需求的一些临床科室,可以做到真正的窗口诊断。
也希望知微生物能够快速地发展,去按照我们自己设计的路线拿到更多的临床检测产品,服务于临床,谢谢大家。
——圆桌论坛——
主持人:感谢李总的分享,相信这样硬科技的产品能帮助广大临床等等行业的从业者。
昨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在我们朋友圈里的事情,知名的投资人和一个企业家在微信朋友圈里吵起来了,吵的内容是说现在最火的ChatGPT应不应该用来创业。其实这个事给我们一个启发,当一个新技术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一定是有争议和有启发的,这里面一定也有我们各行各业的机会,当然也包括我们医工行业的机会。今天借着京东方IPC的场合,我们邀请了各行各业非常专业的大咖来用一场圆桌论坛的方式来进行讨论。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参与圆桌论坛的各位嘉宾,他们是:
BOE(京东方)高级副总裁、智慧医工首席增长官张伟先生,欢迎伟总!
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梅女士,欢迎帅总!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张宁先生,欢迎张秘书长!
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奚岩先生,欢迎奚总!
火山引擎医疗行业高级经理刘博先生,欢迎刘总!
接下来,我会把主持话筒交给张伟总,请他为大家主持讨论环节,欢迎伟总
张伟:首先感谢各位专家能够参加我们今天的圆桌会议。
为了便于交流,请各位专家用简短的语言把自己的公司作一个简单介绍。
帅梅:大家好我是北航的教授,但是我自己创业以后做了外骨骼机器人,现在主要用于治疗截瘫、偏瘫、脑瘫,是非常高效的一个治疗方式。
我们也应用于康养,做与老年人关节炎的康复,可以做到一次有效,多次保持,一次就不疼了,多次可以行走得更健康,能让他的生命状态有很好的向更年轻的状态发展。另外我们还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还做了一些智能评估各方面的东西。刚才协和的陈主任也对我们进行了介绍,他在他的所有产品里面专门指了一个大艾机器人在他的ICU康复里面就可以让偏瘫患者、截瘫患者或者呼吸困难的患者,用大艾机器人以后能迅速改善他的氧和功能。所以大艾机器人是改变了过去偏瘫截瘫没办法治疗的当时的一个困境,所以在行业里面一直是处于一个技术领军的状态。
我的介绍完了。
张宁: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们这个联盟其实是非常有特点的,我们是医疗领域里面的十几个院士和三十几家研究型医院共同发起的,我们的目标是想真正在创新体系里面建一个医生和医疗机构能参与的创新的小的生态。我们的功能一块是服务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因为这个时候医疗机构的医生大家都很忙,并且他们以前对这块不了解,我们专门做这块的服务。第二块是对一些院士和专家做他们的专科的创新服务。我们每年还会发一个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的排行榜,应该说对全国的医疗机构和专家成果转化程度了解得比较多一些。
大概这样。
奚岩:谢谢大家,我是一影医疗设备的奚岩。一影医疗经常被人问说你们跟联影有什么关系,都是影像。联影是对标GPS,就是飞利浦、西门子这种大影像设备,是做各种的诊断类的影像设备。我们一影医疗聚焦在各种手术室和治疗场景,比如在骨科我们提供了三维C形臂,在神外我们提供了移动式的C臂CT,我们把影像设备变得小型化、移动化,用在各种的治疗场景中。
在今天这个AI的赋能下,我们也在影像设备基础上去延伸各种AI的应用,去帮助医生,其实我们更多是希望我们帮助中国的基层医生,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做到分级诊疗。这是我们整个一影医疗践行的从影像设备到AI的应用软件整套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刘博:谢谢张总。我是来自字节跳动火山引擎的刘博,我们字节系有六大模块,可能大家对火山引擎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刷过抖音,大家如果注意的话,现在就可以拿出手机把你的抖音打开,在打开的抖音底下的界面有一行小字是由火山引擎提供这些算力的。所以我们火山引擎一个是做云计算,包括为我们的客户包括我们做AI产品的提供基础架构的这样一个单位。
张伟:谢谢,通过几位专家的介绍能感受到大家来自不同的行业,汇聚到健康产业里面来,言外之意就是跨界。
从去年到今年大家如果关注的话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第一个事件大家都知道就是ChatGPT的应用,尤其ChatGPT4.0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对整个医疗行业的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一些变革。还有一个事件就是上周发生的,天津的一位肝胆外科专家在5G环境下利用手术辅助系统为新疆的一位肝癌患者做了一个远程的手术切除。这两个事件说明科技大潮下医疗一定会产生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应当是离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从帅总这边,还是其他几位各个行业应该来说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里面它的价值和作用到底是如何来看待的,我们想围绕这个话题请各位专家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帅梅:刚刚我正好看到了一个我的微信群,那里面都是各大高校以及各大医院的主任在里面,刚刚看到一句话说“AI永远不可能替代我们医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但是他们又特别期待ChatGPT,因为他希望能用ChatGPT相关的一系列技术来去帮他们辅助诊断,来辅助除了诊断之外的一些跟医疗相关的,比如我写病例,大家知道我们在院里面有一个非常重的工作就是要写病例,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医疗工作,他希望能帮助医生在大量繁重医疗记录,还有除了诊疗活动之外的其他医疗辅助活动里面,来起到大量的辅助作用。前面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但是后面又说我希望它能对我们进行大量的辅助,因为我是从2007、2008年开始就做移动医疗,那个时候就开始做各种物联网类的在医疗里的应用—那时候我就开始做移动护士站移动医疗站,所以我是当时2010年第一个Pad刚发布,我们两个月以后就开始做了移动医生站、医生护士站、移动精细化的管理系统,这个产品在北京的朝阳医院、宣武医院还有北大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北医三院都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技术当时的先进性,前一阵我还遇到了朝阳医院的信息主任说直到现在还没有遇到比你更先进的技术。
当然我这里面涵盖了除了AI技术以外,还要抽数据去进行分析,要给医院的领导去做决策要给他做辅助决策的一些功能。从十几年开始AI技术就在不断切入到医疗里面,为医疗行业的推进做帮助。
通过这么十几年的发展实际上我们能看到刚才大家在讲的这些技术里面,我们能看到AI已经是方方面面在推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大幅度的进展。但是我想说一下,医疗它其实是每个人都特别个性化的一个诊疗的方式,它不能说是把所有的方面都覆盖掉,我觉得AI能在每种病种80%的辅助,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他特别疑难杂症的一些地方还需要医生的精准判断进行治疗。但是我想说,经过这么长时间,AI实际上真的已经是方方面面对行业有了一个大的发展,我觉得前景是非常广大的。
张宁:因为我不是人工智能的专家,我就从临床角度来谈一下我的看法。确实人工智能帮助医疗很多,从现在往前追踪,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在实际的商业模式上,包括真正医用融合上,我感觉人工智能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呈现,无论是国外的这些机构还是国内一些大的机构,其实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减少了投资。
如果我们站在ChatGPT或者这种模式上,我们在重复原来的路,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我有一个这种理念上的认识,我感觉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跟医生的结合,还是医工的融合,我感觉大概有这么几个阶段,一开始我们科学家把东西做出来让医生和医疗机构用,这种程度下医生和医疗机构只承担了教育推动销售这么一点。后来大家讲无论怎么样医工融合,实际上最多的到目前为止还是医生提了需求,企业来做再来用。我觉得无论是在人工智能还是别的领域,需要有一部分先行者理念上有大的突破,要真正把高水平的临床医生和高水平的临床机构当成它产业研发和全流程的绑定支持的合作伙伴,只有在这种融合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路,无论是原来的医工融合产品,还是未来的把ChatGPT应用到整个临床场景上。
奚岩:我首先分享一句话,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可的,人们往往高估了5年的发展,往往低估了10年的进展,所以在AI的大方向下我非常认可AI的发展,而且今年年初有一个项目申报的部分内容,我就是用ChatGPT写的,当时好像下个月还要去答辩,这个是我对ChatGPT的第一个印象,当时我觉得这个革命真的来了。但是回到医疗场景中,回归几年前互联网企业都要说互联网医疗,我们要颠覆医院颠覆医生,全都取代了,但是现在来看互联网医疗依然盈利很难,一大堆的事情。
其实在AI领域我觉得可能有两种路径,是一枝独秀还是锦上添花,我们是做影像设备的厂家,我们做AI,我们在做软件,我们的观点是锦上添花。其实很多时候在一个诊疗的流程中很难有一个新技术让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因为医生要经过很多年的培养,医院整个的质控流程诊疗流程也是多年的积累,不可能是一个新技术就给它变革的,但是AI确实在我们整个诊疗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骨科用的术中用的三维影像设备,几乎所有的骨科手术机器人都是我的客户,我们跟骨科的手术机器人一块合作,在医生看来一个年轻的基层医生他就可以做一个复杂手术,甚至有的医生觉得怎么在我的手术过程中那个软件总是给我红色警报,说我脊柱置钉这个方向不对,其实这背后就是人工智能,只不过医生没有感觉。我感觉这恰恰是人工智能的价值,它没有去改变什么,但是它真正帮助了医生,尤其是中国的基层医疗。而且我个人的观点,医疗AI真正的场景是在中国的基层,那里有大量的医生他们没有非常好的经验,没有大量的手术培养,如何让他们完成手术,需要这些专家的经验,通过AI的方式,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整套解决方案的方式让他去完成手术,真正让这个社会受益,我觉得这是AI的价值。
刘博:现在这个大模型很火,我从两点来谈一下,一个是大模型的小型化,另外一个就是在医院或者医疗过程中的一些应用。因为大模型现在对于这个基础算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它的模型的训练,占的GPU也比较多。另外一个方面在医疗行业在数据安全这块要求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未来像我们火山引擎给大家提供这种计算平台,在我们平台上对大家训练自己的模型,把这个模型训练到按它的专业性来为患者服务,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方向。
因为十年前我就跟帅总在北大开始做AI做人工智能,从医疗的整个环节来说,从院前院中院后,比如院前,刚才在展会看到了京东方有一些院前的问诊,包括一些部位我也都试了,做精细化的分诊。院中像现在医生在用的CDSS,这块也是各个医院,不论是医院的评级也好还是医院的信息化要求也好,大家都在用。对于院后对于患者的管理,包括智能化的包括现在一些高端医疗,比如像明德医院也会有后期对患者精细化的关系,后面我觉得在AI机器人训练技术上的应用也会有一些发展。谢谢。
张伟:各位专家对AI的认知也是恰恰反映了目前AI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的一些普遍性的认知,应该来说医疗的发展都离不开跨界,当一个新生事物来临的时候让我们接纳它拥抱它,和它共同发展。
下面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帅总和奚岩,两位专家都是在做骨科包括机器人的一些设备,像核心问题是在做跨界的整合和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科研的创新和转化有没有一些困难,或者它的难点在哪儿?大家知道中国的创新应该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并不一定是落后的,但是在创新转化上有它的瓶颈,我们探讨探讨在这个领域大家的酸甜苦辣。
帅梅:创新转化方面,我觉得你能把一个产品做到非常细致,真正能解决临床问题,这个方面我觉得是我们作为研发人员,或者高校的科研人员如何去真正把这个能作为一个转化的可实用的产品,这是我们要特别着力来解决的问题。因为高校里面的老师,创业的真的是很多,因为我是创业比较早的,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性格也比较开朗,老是蹦蹦跳跳的,而且看着很年轻,所以他们都觉得好多老师都认为帅梅这个小丫头都能创业,我们也都能创业,觉得很简单,所以我们也有好多老师都创业了,但是我后来亲眼看着他们几个人从小鲜肉变成了大叔,其实创业做得非常艰难。其实创业里的转化,我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工科的是大型复杂设备的,因为我以前是做五轴五联动系统的,而且是国内唯一一个做这个系统的,所以我是一点点把它做成完完全全能工作的产品。
所以我有了这个技术以后我就带着我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从一个小细节一个小细节来解决问题,最后比如我们的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看似它让你站起来走就OK了,很多人说走走更健康,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外骨骼机器人里面它面对的很多患者都是有关节挛缩肌肉痉挛,不是说让你站起来走就OK了,一定是根据病人的状态给出合适的方案才能让他有好的改善。我这只是讲的处方。
但是他能不能穿上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比如外骨骼高肌张的病人,高肌张是世界的问题都治不了,但是我们大艾恰恰治了很多3-4级的高肌张患者,让高肌张很疼痛没睡觉的病人得到的缓解,其实这里面包括大量的产品细节。还有四肢瘫的老年人或者四肢瘫的病人,你想让他上到机器人,有些人家的机器会让这个人往下出溜,因为他没有任何的支撑,他是软瘫,全身瘫痪,这个时候怎么训练,这个时候大艾把这些细节解决了。
所以我们要想创新,要想转化,从真正复杂深度的控制系统这些方面去实现,必须一个一个细细节节地把它全部解决掉,才能解决临床问题,才能真正转化,才能被市场接受。所以我觉得对我们来讲,你能不能跨过这个坎儿,这个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问题。
奚岩: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大家都在讨论,各个孵化器各个高校都在讨论,我先说说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首先是我的背景,其实我的背景挺有意思,我是上海交大的本科和博士,我读博士包括我读博士后我发了好多文章,我好像发了20篇SCI文章,为什么发这么多文章,就是因为我的合作伙伴们就是地方的医院的医生们,大家想发文章,但是没有想法没有技术,我是做影像的当时就医工交叉了。医学文章里面还能多点公式,在工程类的文章里还能多点小白鼠的实验,我们就灌水了很多的文章,那时候是灌水,也是奠定了,其实我后来去美国做博后,我美国导师特别想让我留下来。一方面美国当时基金不好申请,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做科研没用,都是在灌水,我们发很多的文章,当时行业的顶级文章都能灌水,因为那些评审都不懂,但是我觉得还是想做点有用的就回国了,机缘巧合就创业了。其实在我读博士的时候就是医工交叉的过程,因为我当时觉得没意义,所以我决定跳出来。包括到现在我在做企业,其实做企业也不太懂,而且我们公司创业的时候特别奇葩,我们连一个临床专家都没有,虽然我现在天天说我们临床治疗临床方案,这是近两年才懂的,把设备卖了才懂医工结合的重要性。这个也是我现在非常大的一个体会,一个工程一个技术可能出自一个高校,但是它如何落地。
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骨科手术机器人,我们做术中的X光影像,很多人都问说你这个有辐射,对患者有伤害。我往往回答的是命更重要,你先把命救活了再想其他的东西,但是背后我也在发现这个X光有伤害,是不是有其他的东西能来实现术中的一些定位。我就找我的一个合作伙伴。我补充一个背景,我现在还是东南大学的校外导师和中科院的客座研究员,我有很多的资源,我找学校里,我说这个老师是研究超声的,超声没有辐射伤害,你看看超声能不能给骨科做定位。人家那个老师就在实验室鼓捣鼓捣,一个月之后跟我说行,那你去孵化个项目,你去把技术做出来,我帮你产业化,这就是医工交叉的例子。
第二个我们跟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合作,我们做出来一个产品,但是产品到临床到底怎么用,是否还有更好的用处,我们跟积水潭的周主任合作,我们一块来对接合作。我们出技术,出工程,他们出临床应用,这个也是一种医工交叉的合作,最终我们把产品一步一步推向应用。其实很多朋友在做孵化器都跟我聊,如何孵化产品孵化项目,其实我给他找一个思路,是不是我们换一个思路,从产业需求去找应用,而不是从应用找产业需求,但产业需求并不是说医院里这个科室干啥那个科室干啥,而是就围绕几个点,影像科有影像端的需求,治疗端有治疗端的需求,从客户去找技术,是否能够对接出更多的点,真正打造出生态出来。
前不久跟一位朋友在聊,我说讲做孵化器可能有很多的创业公司收到很多的BP,是否能把这些串起来成为一个生态,因为创业往往是九死一生的,成功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提高它的成功概率,先给它找到市场,找到一个生态圈,让这个生态圈内互相帮助,互相成为解决方案,大家一块活下来。因为不是所有的创业都是上市,可能会被并购,可能大家形成一个更大的公司。最终对这个社会是有价值的,我觉得这个就是有意义的创意,这个也是有意义的医工结合。
谢谢。
张伟:总结一下,应该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第二坚持工匠精神,实际上还有一项二位都没提,还有要相信资本的力量。
帅梅:这个特别重要。
张伟:谈到资本的力量应该知道前年和去年字节跳动也进入了医疗服务行业,尽管在投资方面刘博士不是负责的,但是从大数据的角度,如何看待数据为医疗行业来进行赋能这个话题?
刘博:因为我现在正好在贸大读硕士,我们有教大数据的老师那天也在问我,如果能把医院医疗的数据利用起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目前来说可能别的行业,尤其你看在消费领域,我们都会利用数据尤其我们的抖音有精准的推送,在医疗行业其实我们沉淀下来的这些数据如何利用,因为国家一个是对它有一个把控,第二个如果能把这些数据通过我们的机器人,通过我们的AI进行训练,能精准服务我们的医生,这个我觉得是未来可能我们要做的,也是我们跟京东方这样的优秀企业包括京东方下面的医院,包括我们前两天跟明德也交流了,明德怎么能触达我们优质的客户,让他知道我们有这么好的医疗资源,把这些高端的或者我们高净值人群吸引过来,来享受我们更好的服务,这个也是我们和京东方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谢谢。
张伟:谢谢刘博。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在医工创新转化融合方面,包括转化,尤其是转化,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张宁应该是中国医学创新联盟的秘书长,医学创新联盟无非做几件事情,搭平台,汇资源,创机制。能不能在这方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用什么样的机制能够加快医工创新融合产品的一些转化?
张宁:感谢,因为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话题,我们就说一下我们几个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实际上我们认为要打通两个机制,第一个就是把整个的临床的东西,从院内往外走,因为现在我们的感受是假设这个东西是非常干净完整,从院内剥离出来以后,后面有些企业做起来会很好做。但是现在有个问题,企业非常想和顶级医院的专家合作,但是有时候院内流程在最开始的时候走起来就非常非常费劲。所以我们现在第一项工作是在这儿做,我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在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医疗机构的共识跟指引。因为你看疾病需要共识跟指引,其实成果转化也需要,我们首先要让医疗机构所有的大佬以及大领导他知道现在的医疗机构必须要和产业界平等地融合合作,才能为中国的医学创新做出未来来,这是我觉得是第一个大方向。这种共识已经做出来了,让院里大领导知道这个事必须要干。否则下面很多的人非常想干,就是走不出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第二个还要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出医疗机构成果转化的一个指引,给谁看,给副院长、处长和具体办事的主任看的,大领导认了这件事情之后,到底成果转化的时候,从开始有想法,到后面有产权,到医工,到后面选择不同路径,因为有的适合开公司,有的适合做产业补充,这个路径到底怎么做,这个也需要一步一步来做。
总体来说我们觉得把这两个大的框架做好。
第二块确实要打造案例,我们打造三种案例,第一个是把医院当成一个整体,他把成果转化走通的案例,现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医院都跟我们合作。第二个是打造一些专科的创新生态的案例,这个非常关键,因为医院实际上是一个平台,最后都要落到小切口上,落到某一个专科,这个时候到底如何把一个专科小的生态构建起来,我们现在在心脑血管几个领域探索得比较好,就是以比较大的临床专家为牵头,调动其他的资源,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东西整合起来。
第三个我们做什么案例,就是做具体项目的案例,我们现在基本上大概弄清楚了,比如特别早期的怎么弄联合实验室来做,比较成熟的怎么用里程碑的方式,特别有价值的,怎么用股权的方式,这些我们在每一个点上都有案例。我们相信在前面国家的支持共识跟指引的框架下,通过医院专科具体项目的案例,应该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框架性的价值。
张伟:谢谢,四位专家都是行业翘楚,但是非常遗憾,因为今天时间的原因没法让各位专家充分来展示他们在行业里的一些见解,分享他们在整个医工创新融合方面的一些开发应用的心得体会,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去共同相聚一堂,来探索医工融合。
京东方健康十年,大家都知道应该是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就像今天冯强总所提到的,开放合作、创新共赢。从今天开始京东方健康医疗产业应该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后一个问题,几位专家对京东方智慧医工平台有什么期待或者合作的意向?
帅梅:我觉得我应该是这里面最开心的那个人,因为我今天看到了张伟总还有冯总刚开始说的全部是跟康复界合作,而我们是康复界最有效的支撑的一个智能工具,能把刚才讲的,把行业服务的人员的要求大幅度降低,服务的水平能大幅度提高。所以我期待能跟京东方在多个方面,包括康复,包括康养这些所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能成为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表达一个诚意,我们现在已经在用京东方的屏,在我们的机器人上已经在大量使用了。
张宁:我算是今天第一次来近距离了解京东方健康,算是一个新的伙伴。我希望能像京东方这样伟大的平台这样的企业,能确实在智慧医工这块,能真正依托我们的技术把应该发展的方向可能再稍微跟医疗界再明确一下。第二个最好能在京东方的技术上打造一个有京东方特色的医工融合之路,给大家所有的医院和医生更多的选择,谢谢。
奚岩: 因为我们是在细分的医疗领域,骨科神外,京东方肯定是搭平台,因为体量在这里。希望能在大的平台下有没有合作的点,因为京东方的医院,包括前两天京东方和天坛发布了一个脑卒中的合作项目,其实我们现在在和上海华山医院推了一个非常酷炫的用AI技术做脑出血引流的方案,看接下来有没有合作的点,真正地帮助中国的基层医疗。
刘博:我觉得火山引擎尤其字节这两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一直像我们的火山云在这些领域我觉得可以跟我们的京东方一起深入地合作,包括我们的一些算法,包括我们的一些客户应用软件。我看京东方的产品这么丰富,包括大模型的一些训练方面,我觉得都有好多细分领域的一些合作,后面我们也多交流,能找到这些合作的点,也希望我们字节包括我们字节系,包括我们火山也能为京东方提供很好的基础架构平台,包括一些好的软件我们可以一起训练模型。谢谢。
张伟:京东方智慧医工平台应该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包容的平台,生态的平台,共创的一个平台,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加入到这个平台,把智慧医工创新应用转化做成全球的一个典范。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四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谢谢。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也希望各位畅想的合作模式能快速落地,当然也希望大家快速地加入到京东方这个创新的大平台里。
通过今天我们各位专家的指导,专家的发言,以及主论坛各个专家的分享,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是受益匪浅的。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刚才圆桌论坛的环节结束,我们今天的论坛也接近尾声,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智慧医工论坛,也希望我们的伙伴能从今天开始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产生,有更多的未来产生。
各位尊敬的来宾今天的大会就到这里结束了,本着“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的理念,我们希望与各位共同打造医工融合新生态!感谢大家的莅临,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