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访香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8:52 南风窗

  “为推广香港,我们无所不用其极”

  □赵灵敏 发自香港

  4月27日下午3时,当记者和香港新闻界的朋友从湾仔会议展览中心的自动扶梯缓缓而下时,贸发局总裁林天福和几位贸发局职员已站在下面等候多时了。他们的身后,是即将启
用的博览道展厅。尽管这一由停车厂改建的展厅可提供额外7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但仍不敷应用,第二天开幕的香港礼品及赠品展,轮候参展的企业逾2000家之多。

  然而,曾几何时,“当贸发局组织香港商家出国参展时,曾被西方国家出于保护主义的目的拒之门外,我们就把货柜车停在展馆的门口展览我们的货品,后来,我们干脆租下了做展览的整座大厦。几年之后,他们投降了,让我们进去了。可以说,为了推广香港,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在主持完博览道展馆的开幕仪式,林天福在贸发局办公室接受本刊专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2003年,香港贸易发展局理事会就物色新总裁人选成立了专责小组公开招聘。小组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吴光正主持,成员包括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及其他3位理事,小组还委托两家国际人事顾问公司协助寻找合适人选。经过长达9个月的招聘过程,理事会一致通过委任当时的副总裁林天福为贸发局总裁。2004年5月1日,林正式上任。他创下了两项记录:是贸发局历来最年轻的总裁,当时只有45岁;第一个由贸发局内部晋升的总裁。

  收费是为了给自己压力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香港贸发局成立于1966年,当时成立这样的机构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有什么时代背景?

  林天福(以下简称林):香港的地理和资源条件,决定了它必须依赖外贸以求生存和发展。因此,进出口贸易是香港最早兴起的经济行业。香港的经济史,可以说主要是外贸发展史。从1841到1951年,香港主要是一个单纯的转口贸易港。朝鲜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急剧衰落,但加工制造业、轻工业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就发展起来,香港本地产品的出口成为香港贸易的主要内容。此时,大部分的香港企业还没有外贸经验,大部分香港人没有护照,没有去过外国,不会讲外语,不知道如何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而当时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还很严重,开拓市场很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出现了很多外贸推广机构,资源重叠浪费,有些很不正规。到60年代,香港政府成立了三个相关机构:上游的生产力促进局,下游的出口信用保险局,以及考虑到出口对经济的重要性而成立的贸发局。

  《南》:贸发局是受香港政府委托,推广香港对外贸易的半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变成完全的政府机构,是否会更有利于你们既定角色的实现?

  林:香港政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的理念,因此政府的规模很小。贸发局作为半官方机构,事实上承担了许多政府不想干但必须干、而私人无力去干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做得不好,会兼有两种弊端:既失去了私人机构的灵活性,也沾染了公立机构的官僚化;做得好,则不用光看赢利,可以兼顾长远利益,做一些短期无收获的事。

  从贸发局的资金来源来看,大概20%来自政府从出入口贸易中收取的从价税,1万元大概收2.5元;其他80%来自贸发局对举办的活动和提供的服务所收的费用。像明天的礼品及赠品展,每家参展商要交2.5万港元。这些收费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压力。不收费,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当然皆大欢喜,但大家都不珍惜,可能会造成浪费。收取适当的费用,会让我们注意检讨这些活动的成效指标。不收费,大家来了,这很容易;收了费,仍有这么多人来参加,这才能客观评价那些活动和服务的成果。而这些盈余,大部分也被用来补贴新市场的开拓,这样不断发展下去,新市场成为成熟的市场,补贴的幅度越来越小,我们就再去找更新的市场。

  “我们没有一天忘记存在的理由”

  《南》:贸发局的口号是“诚意为以香港为基地的制造商、贸易商及服务出口商服务”,请介绍一下这些服务的具体内容和你们的具体做法。

  林:这些服务的内容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做的不仅是出入口的推广,不仅仅是寻找订单。我们首先是为以香港为基地的企业提供服务,企业的老板是谁无所谓,只要这个企业是以香港为发展平台就可以了。我们关注的是香港经济的整体利益。

  一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香港也深受其害。像对企业的不公正待遇,不让你参展,即使勉强同意也给你不好的位置,这些歧视性的政策,单个企业很难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将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凝聚力量,进行谈判。2003年,瑞士当局曾以预防非典为名,禁止港商参加巴塞尔珠宝钟表展,后来我们代表数百名港商与巴塞尔当局彻夜谈判,终于争取到与主场馆仅十数分钟路程的6号馆作为“香港馆”,并且获得保证可以连用6年。

  另外,我们也是香港的“化妆师”和“形象顾问”,企业的推广不仅仅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好坏,也取决于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形象。一个城市要有独特文化和魅力,它售卖的产品,它提供的服务,才可能成为潮流,成为品牌,对推广产品或服务的人来说,才可以事半功倍。推动本地文化发展虽然并不是我们的工作,不过我们深信本土文化是香港未来竞争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会办书展之类看起来与贸易推广无关的活动。贸发局向外推广的不仅是某些企业和行业,它终极的推广产品就是“香港”。早年,香港的商品是“廉价”的代名词,这对香港的形象并没有什么好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可以说,最好的产品是“香港制造”这种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在进入新的市场时,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冒很大的风险。这时,贸发局是企业开拓新领域的尖兵,是全球化的“天文台”,我们的研究部门会定期不定期地出一些报告,告诉企业如何应对,提供市场预警。十几年前,日本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市场,而在日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中东、南美等新市场。

  贸发局每年要举办400多项活动,这些活动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进行商贸配对,为企业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有内地的品牌要到香港发展,我们会为它寻找设计师和供应商;有香港企业到美国,我们会为他提供简短的市场报告;有外国人来到香港,说要和内地企业长期合作,我们也会帮他们找合作伙伴。通常,我们会提供一个名单供企业挑选,而为了拿出这个名单,我们可能要拜访几十甚至上百家企业,先做好市场调查,进行筛选,之后会安排双方见面,这个过程我们会收几百块钱,这个钱完全是象征性的,是希望起到阻吓的作用,避免到时企业不出现而影响我们的声誉。

  《南》:40年来,贸发局在推广香港对外贸易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未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林:40年来,贸发局专注于提供服务,我们没有一天忘记存在的理由。如果说有什么经验,那就是从不放弃,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有足够的资源,但也会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做,像我们把货柜车放在展馆门口的例子,就是贸发局无所不用其极进行推广的最好写照。

  事实上,我们和企业的关系很密切,一直以来,我们以企业的利益为利益,以企业的成功为成功。尽管基本功能不变,但我们做事的方式一直在变,提供的服务也一直在变。早年,我们带领企业出去参展,后来,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我们发现香港企业98%是中小企业,能够有能力远赴海外推广业务的毕竟是少数,而参加香港的国际大型展览会,是他们接触海外买家、推销产品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所以后来我们在香港搞展览,吸引别人过来。

  在未来,内地将是香港的制造中心和内销市场,如果能应对好这个市场,香港商机无限,否则就会是发展的瓶颈。在70年代,香港在世界上外贸的排名是23,发展到今天是11名。在贸发局成立时,香港的总出口大概是每年70亿港元,但是现在发展到2万亿港元,增加了不止260倍。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主要是做出入口,一出一入,主要是和供应商经销商打交道,当地的情况怎样不用关心,只要控制成本,产品好一点就行了。而在内地市场,港商面对的不仅是供应商经销商,更有消费者,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他们的口味、需要和文化,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场网络。并透过传媒宣传香港,提升香港的整体形象。

  《南》:香港政府和企业如何评价贸发局的工作?是否主要是看一些数字指标?

  林:贸发局总裁的任命需经由19名商会代表、企业领袖及政府官员组成的贸发局理事会同意,并经特首首肯才能生效。总裁还需要定期向理事会汇报工作进度。另外,我们每年还会出年报,先提供给政府和立法会,之后会公开发表。理事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满意程度,当然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但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指标是:有多少人愿意付钱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事实上,我们对每一项活动都有自己的评价指标,并经常进行问卷调查,看看有哪些做得好,哪些还应该改善,特别是如果哪一项活动的参加人数略有减少,那我们更会进行认真的检讨。

  营造一个有利营商的环境

  《南》:贸发局致力于为香港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全球缔造新的市场机会,你们为何会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实上,在内地,大中型企业似乎更容易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有人认为,香港的中小企业数量太多,很难适应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不利于香港经济的转型,您对此有何看法?

  林:香港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所以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无可逃避的责任,当然, 大企业来找我们,我们也义不容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企业有自己的资源,帮助他们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中小企业的帮助则往往会起到雪中送炭的功效。当然,中小企业容易关门,帮助它们难度更大,要照顾的群体也很多,但没有小企业哪有大企业?微软、苹果这些大公司,最初还不是从车库里发展起来的?小企业再微小,也是香港经济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不息来源。中小企业这么多,恰恰说明香港是一个有利于创业的地方,这不是坏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关注中小企业,并不是给予直接的经济资助,而是致力于在自由市场的经济架构下,营造一个有利营商的环境,提供切合中小型企业多元化需要的支持服务,使这些企业能有效地营运,并提高其竞争力。

  《南》:您对内地由政府牵头搞的招商引资活动有何看法与评价?

  林:招商活动是否由政府牵头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看主办者和企业的互动关系。我感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种形式能否成功,有这样几个决定因素:

  首先这些活动要由切切实实的需求来推动,而不是为了追求成绩,任意举办或不举办某些活动;举办的活动和具备机构的宗旨是否符合,政府不能什么都干,有些活动没有需求了,要有勇气取消,把资源放在新的事情上;制度本身也很重要,不能由一两个领导个人说了算,要有制衡;另外,员工的培训也很重要,从贸发局来说,我们与私人机构竞争人才会吃亏,因为私人机构的工资更有弹性,所以,我们的请人条件,不单是成绩理想,更要求性格主动积极,要有承担感及对工作有热诚。香港贸发局每年都会聘请4至5名见习贸易推广主任,但每次都吸引逾4000人申请,差不多每1000人才选中一人。其后的3年,这些见习主任将定期在不同部门,甚至会派到海外办事处受训,并不时接受部门的考核。不少女同事结婚不久,就自愿离开丈夫,到海外办事处工作,一点也不讲价钱,这亦是贸发局多年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近期,关于香港经济边缘化的讨论很热烈,包括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在内的许多人都有此担心,您对此有何评价?

  林:香港的魅力,来自公平公正的制度、自由多元的社会价值、以及我们植根自移民社会的梦想及拼搏精神。过去几十年,香港的成功不是必然的,80年代中期中英就香港地位进行谈判时、90年代金融危机期间,都有香港边缘化的讨论,现在看来,这些说法都不攻自破。香港经济在过去半个世纪内数度转型,几番似乎面临困境,结果总是柳暗花明,重要原因是政府紧守本位,专注于缔造有利于个人和企业发展的环境,而没有试图越俎代庖,代商界决定未来的发展路向,事实上,每一次香港成功走上经济新台阶,都与政府的直接指导和经济规划无关。我觉得香港有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享有高度的法制,这也是经济发展成功的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