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三位北大海外学者反驳丘成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22:15 环球时报

  这个夏天,中国公认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继香港几所大学高调北上与北大清华抢夺优秀生源,引发“北大清华还是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的讨论之后,7月,著名美籍华裔教授丘成桐在接受中国《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时更吐露惊人之语,说北京大学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北大是以虚假的“引进全职教授”骗取国家数以亿计的教研经费。

  之后,北大指责丘成桐歪曲事实,但国内媒体对北大的质疑声仍未平息。《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为此采访了丘成桐教授本人和三位北大客座教授。

  华裔数学家与北大过招

  “《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

  “有的所谓全职教授,应当来3个月,结果实际上只来了一两个星期,做一点儿二流的研究工作,却拿走不少于100万元的一流年薪!”

  这样尖锐地“炮轰”北京大学,在以前是不多见的。丘成桐何许人也?丘成桐原籍广东,17岁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随后由被称为“华人数学家第一人”的陈省身先生带到美国深造。他22岁即获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为止获得该奖的唯一华人。他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终身教授,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多年来,丘成桐热心于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成立了数学研究中心。邀请霍金来华讲学也是他一手促成。他也多次公开抨击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病,比如批评高考制度,质疑中国的基础教育等。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

  正由于丘成桐的身份非同小可,炮轰的又是中国最高学府,所以他的这番话立即在海内外引发巨大反响。

  经过半个多月的沉默之后,北京大学于7月31日首次对丘成桐作出正面回应。北大新闻发言人称,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这些人才绝大多数在海外具有很高学历,有过重要的学术任职和较高的学术成就;而且,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校任职时间有所不同,待遇也有所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澄清自己没有造假,北大随后还公开了部分海外长江学者的信息和资料。

  很多网友并不满意北大的回应,认为是“答非所问”,没有正面回应丘成桐所说的“用非全职充全职以向国家多要钱”。但也有一些网友和学者对丘成桐这样“打击一大片”的作法持不同看法,认为这无助于解决中国高校引进人才的问题。

  三位北大海外教授的反驳

  在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中,张有学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回应丘成桐的学者。张有学是密歇根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同时也是北大长江学者讲座教授。8月5日,他在美国一家网站上发表文章,题为《一个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看北大—丘成桐风波》。文章中写道:“从网上看到北大准备公布引进人才的数据,觉得该发言了。第一感觉是北大真的没出息。一位哈佛大学教授以‘莫须有’的方式认为北大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竟然引起网上如此多的讨论和北大准备公布数据,有点像麦卡锡时代的闹剧。北大怎会如此毫无大学风范?试想如果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攻击哈佛大学近十年招的教授大部分都不够资格,哈佛会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公开所有教授的资历、工作时间、成果和工资?”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张有学教授说:

  “丘教授称北大引进的全职学者都是假的,或者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但没拿出任何证据。我认为是言过其实。我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一位特聘教授就放弃了美国的副教授工作到北大任职。

  “丘教授说引进的教授一年能捞几百万,如果指的是几百万人民币,也是言过其实,夸大了十倍或更多。因为北大的名声,大家也许认为北大的教授待遇很好,但我看到的北大讲座教授和特聘教授的待遇,不一定比中国别的大学好,甚至有的方面还可能不如中国的高中老师或其他职业。如北大租给我的住房,比我知道的中国一些中等城市高中老师的住房要差,与公务员或医生更没法比。讲座教授按在中国的实际工作时间付工资,一个月1.5万元人民币,不可能一年捞几百万。”

  王存玉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牙医学院教授,也是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在丘教授看来,中国的学术界一片黑暗,似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大量投入,中国大陆的学者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多次邀请我参加国内的同行评审,我的感觉是,最近四五年来,中国大陆科学界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进步很大”。

  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海外长江学者告诉记者,丘成桐批评北大有很多不理性的成分,作为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讲话应该非常有根据,应该拿一个详细准确的名单出来,让人们知道到底有哪些引进人才是假的。

  丘成桐接受本报专访

  经过无数周折,本报记者找到了丘成桐教授。在电话中,丘成桐的声音很平静:“各方反应强烈,应该说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这样批评北大,一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会不高兴的。”

  丘成桐说,他之所以批评北大,是因为作为华裔科学家,他一直非常关心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希望帮助中国。“我从1979年起就开始为中国做事,20多年来我带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很多心血。但最近七八年来,我感到困难比过去大得多。为什么?就因为北大学生的水平普遍下降,而下降的重要原因,就是北大自己的很多大牌教授以及很多从海外引进的大牌教授都不再教北大的本科生。举个例子,几年前北大数学系一位最优秀的学生申请上哈佛大学数学系。为了考察这个学生的情况,我专程来到北大,结果发现25位北大的教授都说自己不认识这位学生,真是不可思议。后来这位学生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北大的大教授们都不带本科生,他们在忙什么呢?他们中间很多人在忙于政治、忙于搞钱。”丘成桐还是坚持他对北大的批评:“北大从海外引进的教授有一些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是兼职的,但校方却说他们基本上是全职的,这样可以从教育部拿到更多的资金。这是学校领导在公然作假。”

  全身心投入值得提倡,但打击一大片值得推敲

  难道兼职引进就不好吗?丘成桐对记者说,兼职引进只能起辅助性的作用,如果希望教授能够真正担当起导师的角色,最好是全职引进。他举例说,“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首位华人得主姚期智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但是在清华的邀请下,他已经辞掉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到清华教书,现在带了很多学生,“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成功例子”。

  记者了解到,姚期智在离开美国到清华上班前就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大有一去不归的气概。可以想象,他会比那些奔波于太平洋两岸的兼职教授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清华的教学和科研之中。但不少学者也认为,在不能全职引进的情况下,兼职引进也不失为一种引进海外人才的权宜之计。

  张有学教授也说,他敢肯定丘成桐教授的心意是好的,而且他也听说过一些长江学者工作时间不够的小道消息,但他认为,这样不拿出具体事实而打击一大片的说法既不负责任又有欠厚道。他强调,打击一大片不会帮忙,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说,以后国外学者们到国内短期或长期工作会更犹豫;北大和国内其他单位引进人才将会更困难。他说:“我觉得国人需要减少内斗。我劝大家还是多支持一些愿意在国内工作的学者。”▲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唐 勇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