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9:50 云南日报

  ● 一个研究普洱茶者,如果不了解临沧茶,那他的调查研究是片面的;

  ● 一个爱普洱茶者,如果没喝过临沧茶,那他对云南普洱茶的认识体验是不完整的;

  ● 云南普洱茶楼台峥嵘,庭院深深,作为爱普洱茶者,不到临沧,您就没有真正意
义上登堂入室。

  ——摘自《普洱茶文化之旅·临沧篇》(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凤庆香竹箐大茶树,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采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树龄在3200年以上。随后,广州中山大学植物学博士叶创新对香竹箐古茶树进行考察,得出和王广志一样的结论。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对香竹箐古茶树做了测定,认为树龄在3200-3500年之间。

  专家考证,它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的迹象,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从其树龄超过3200年推算,其“年龄”甚至比商纣王还年长近100岁,比春秋时代的孔子年长近700岁,比秦始皇年长近1000岁……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在临沧,有树的地方就有古茶树,像图上这样依村护寨的古茶树市内8县均有。图为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古茶树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临沧双江勐库1号野生古茶树(树龄1700年)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临沧耿马野生古茶树(树龄1200年)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临沧永德棠梨山5号野生古茶树(树龄800年)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临沧云县幸福镇大宗山古茶树群落

  

临沧: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普洱茶寻根(上篇)

  省内外专家对临沧市双江县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科考

  关于茶树原生地在哪里,最早认定的是印度的阿萨姆。直到20世纪,在西双版纳发现勐海巴达贺松野生大茶树后,全世界的茶学专家才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国。在一轮一轮的专家考证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茶树起源于中国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印度阿萨姆的说法才从此平息。

  滔滔澜沧江,可谓是世界茶树的母亲河。这里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茶树原产地,茶树的故乡,分布于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同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然而,由于临沧野生古茶树发现的时间较晚,虽然其同样拥有众多古茶树群落,却因为种种原因被无意间冷落、遗忘了……

  茶源人缘源远流长

  翻开历史人们不难发现,其实临沧茶在寂寞中依然那么美丽。

  走进临沧,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第3纪临沧沧源芒回宽叶木兰(新种)的茶树始祖,还能看到混生共长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这些茶树的祖宗和儿孙们相依共生,郁郁葱葱,至今生机勃勃,被当地人采摘、品饮。云县漫湾镇白莺山古茶园,茶树类型多、规模大、栽培时间长,显示了从野生型到栽培型的进化过程,被茶学界专家形容为“茶叶栽培史的缩影”。

  在临沧绵延200多公里、遍布全市8个县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群众世代有采摘习惯的野生茶林超过40万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勐库1.2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10.0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另外,全市8县均有栽培型古茶树,现存100年以上的古茶园有11万多亩。

  是的,有太多太多的证据,可以考证临沧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

  临沧的凤庆县,有一棵树围5.7米、高10.2米的栽培型古茶树,据专家考证,已经有3200年的历史了。而这个时期,在我省的许多地方,基本上还是处于原始状态,还是蛮荒之地。

  临沧,这里独特的光、热、湿度、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它与思茅、西双版纳一起,共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树原产地中心。

  在这片堪称云南“茶乡”的地方,居住着人类最早的“茶农”的后代。当地原住民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的共同祖先——濮人,既是云南最早的原住民,也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民族。至少有3000多年,栽培型古茶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这里贫困的人们。这里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制茶、饮茶的习惯和方法各具特色。当地人不仅种茶、制茶、饮茶,而且知茶、懂茶、爱茶、善茶。他们以茶待客、迎亲、送礼,以茶祭祖、奉神、驱邪。他们发明了烧茶、烤茶、擂茶、糟茶、竹筒茶等多种喝茶方法。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初六,徐霞客到达凤庆,就喝了凤庆的太华茶,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在他的游记中作了记录:“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简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由此可见,明代凤庆的茶文化已有了相当基础。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习俗在临沧可谓源远流长。时至今日,这里的人们甚至还在饮用“酸茶”,用茶拌饭吃,用茶治病,用茶丧葬,用茶定亲。在茶树的故乡,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用于人们生老病死的方方面面……

  可是,在这片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村寨,甚至在新中国建立后还依靠马帮运输的地方,连很多云南本地人都未必访问过。因为交通阻隔,因为经济落后,因为缺乏交流,甚至连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好茶,都锁在深山,鲜为人知。就这样,临沧茶产业在寂寞中绽放着美丽。

  茶树资源的聚宝盆

  临沧有丰富的古茶树种质资源,是世界上茶树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根据专家考证,中国境内的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是世界茶树的发祥地,而临沧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临沧的茶树资源十分丰富,被专家誉为“茶资源历史博物馆”。临沧还是世界著名的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值得一提的是,凤庆大叶种茶是中国著名的大叶茶群体。

  在临沧,野生、半野生茶树南起糯良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从海拔1200米至2700米的范围内,全市8县均有。其中,海拔2720米、树龄上千年、面积800公顷的双江县野生古茶树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种群密度最高、能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凤庆香竹菁发现的3200年树龄的古茶树,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树龄最长、枝干最粗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白莺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古茶树资源被专家定义为“银生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种质资源库”。

  临沧是世界上茶树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古茶树资源是: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1997年被当地村民发现,位于双江县勐库镇五家村帮骂雪山的原始森林中,集中分布面积1.2万亩,每隔5-10米,就有株高15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生长,株高3米以下的茶树随处可见。

  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临沧还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其中对大叶种茶驯化栽培史有重大影响的,应首推云县白莺山古茶园、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双江冰岛古茶园和云县茶房大苞茶。

  白莺山古茶园。位于云县大丙山中部,背靠大丙山野生古茶树,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现存最粗的古茶树就生长在这里。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不仅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树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是茶的起源的历史见证,是开展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凤庆香竹箐大茶树。专家考证,香竹箐1号大茶树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的迹象,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有专家推测树龄超过3200年。

  双江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大雪山中下部的公弄村和冰岛村,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1984年,勐库大叶种茶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位排云南大叶种榜首。中国茶界专家认为:“勐库大叶种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正宗。”

  云县茶房大苞茶。1981年在云县茶房乡李家村发现,是已发现的茶组植物中临沧地区独有种。其有性后代现存400余株,1995年后开始种植。

  如今,临沧市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出口的滇红茶8000多吨,生产普洱茶成品10000多吨、普洱毛茶14000多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亿多元。

  面对如此丰厚的资源,市长刘明自豪地总结道:“临沧茶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四最’,第一是种植面积最大,到目前为止有90万亩,发展的目标是120万亩。第二是产量最高,今年3万多吨,发展目标是5万吨。第三是茶叶品质最优。还有第四个‘最’,就是茶文化的底蕴最深厚,没有哪个地方能与之相比。”

  “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

  当代“茶圣”吴觉农考察临沧后说:希望在临沧地区建立“世界第一流大茶园”。

  自古临沧就是大叶种茶的主产地,主要生产红茶和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全国有18个省(区)适宜种茶,临沧为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

  从世界大叶种茶主产区看,高海拔地区的茶叶品质明显优于低海拔地区的茶叶。当前,肯尼亚红碎茶的品质跃居世界第一,尤其以海拔1700-1900米的高地茶品质最好;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量世界第一,而以海拔1200-2400米高地高香茶为出口主打产品;印度的茶叶产量世界第一,其北印度高海拔的大吉岭高档茶被誉为极品,用于出口竞争。临沧茶园大都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其大叶种茶的品质能与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相媲美。这也验证了“高山出名茶”这一理论。

  临沧是“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较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茶树原产地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的无公害茶,其品质居中国大叶种茶之首。这里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工业污染,同时,历史上相对贫穷的茶农也不会对茶树施肥,保持了临沧难得的土壤质量,这恰好是一些发达省区发展茶产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临沧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吕炯赴滇南进行橡胶等热区作物的种植考察时,盛赞临沧茶叶品质优良,还论述了临沧具有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的特点,是“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80年代初,我国气象专家张坤、李继光、刘运章论证,临沧地处西部型云南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中间带,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全部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当代中国“茶圣”吴觉农先生对临沧考察后,在《中国财贸报》发表文章,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茶园”的设想。

  在农残超标令人担心饮茶安全的今天,在化肥、农药催生出更高产的粮食、蔬菜、茶叶的今天,在茶叶被誉为“绿色黄金”和“本世纪最文明的饮料”的今天,这里很多山区的农民甚至不知道怎样使用农药和化肥。在这里,人们依然用他们世袭千年的方法保护着古茶树,采摘着古茶树上的茶叶;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方法制作着茶叶,用他们特有的方式饮用着来自古老世界的古茶树制作的茶饮,相信着茶叶带给他们世世代代的传统福祉……

  临沧,作为云南第一产茶大市,普洱茶原料的最大产地,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其茶产业辉煌不仅仅体现在茶的原料种植和初加工上,它还是世界著名的“滇红茶之乡”,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茶叶供应地。临沧茶以其茶味较重尤其受到食荤啖膻的西藏同胞的追捧。

  现在,临沧这支茶产业中的奇葩,正在走出大山,走出临沧,创造继滇红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级品牌。在日渐走俏的普洱茶市场,临沧也要大有作为。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