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旅 游——七彩云南人潮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0:05 云南日报

  这是昆明市民李凯文一家3口的旅游消费记录——

  2001年,全家花2800余元游览了大理、丽江;2002年,花3600余元去了西双版纳和罗平;2003年,花6000余元去哈尔滨过冰雪节;2004年,夫妇俩花近3万元游了一趟澳大利亚、新西兰。

  李先生和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有这种想法:日子好过了,就想出去旅游,而走了很多地方以后,才发现云南山水最美,让人不能不爱。从李先生一家的记录可以看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为旅游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十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凝聚全社会力量,取得了旅游总收入比“九五”超一番、旅游创汇位居西部首位并名列全国前列、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名列西部前茅的骄人成绩。旅游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省一大支柱产业。2004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把云南省建设成旅游经济强省,这在新时期给我省旅游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2005年,昆明接待海内外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38亿元;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待游客66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9.1亿元;丽江接待游客404.2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8.58亿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接待游客282.5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4.4亿元;保山接待游客38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2.73亿元……

  这组数字乍一看看不出多少内容,但深究会发现,它们的同比增长率都超过了10%,最高达33%;旅游业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显现;吸纳社会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十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还在全国创造了“云南经验”,即政府主导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依托资源建设旅游精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先行;创造热点强化市场促销;构建投融资平台,统筹社会力量全民办旅游;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强业固本培育人才。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就“十一五”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要实现二次创业,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区域合作,抓紧精品开发、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全面提升云南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之后,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滇西北、滇西、西双版纳州旅游现场办公会,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各地实施创新发展、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和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旅游二次创业的步伐。

  目前,省内六大旅游区即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的建设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精品景区建设项目逐渐投入使用。

  今年1至9月,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过夜)132.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9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751.3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16.88亿元;全省旅游业总收入355.17亿元。这五项指标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45%、18.22%、7.34%、9.99%、10.66%。从各地接待情况看,大理、丽江、迪庆、红河等主要旅游目的地,继续发挥其在资源、区位、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海内外市场共同增长的格局;昆明、版纳等地国内市场持续增长;保山、曲靖、怒江、临沧等新兴旅游地海内外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寄情云南山水,沉醉高原美景,感受着“七彩云南 旅游天堂”的无限魅力。

  点 评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基本建设成为云南省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国际交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十五”期间,云南旅游圆满完成了发展目标。现在,全省各地加快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发展大旅游、大产业的态势,旅游二次创业的热潮正在云岭大地上掀起。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只要发挥优势,上下同心,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就能获得成功,实现新跨越。

  张议橙 储东华(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