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高官王武龙落马被市民称为砍树市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1:43 黑龙江日报

  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因严重违纪,收受贿赂,并干扰纪检部门办案,已涉嫌犯罪。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罢免了王武龙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依照代表法的有关规定,王武龙的代表资格终止。

  早在今年7月,关于王武龙的传闻就已经遍布整个南京城,8月7日,《财经》杂志首次披露了王武龙被调查的事实。文章称,因“涉嫌重大违纪问题”,被中纪委带走“集中谈
话”。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王武龙被谈话与其他案件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有关人士还是将其纳入到整个江苏政坛来看待。

  据知情者透露,此事事发突然。7月13日上午,江苏省召开全省环保大会,江苏省委、省政府等主要领导悉数出席,王武龙作为省人大领导还在会场第一排就座。17时左右,王武龙被中纪委的人带走,从此杳无音信。

  看似突然的事情似乎更像是有关调查部门的一种策略。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对此进行解释:“今年年初王以前的秘书被双规,在出事前几天中纪委找王谈话,问王关于他秘书的一些情况是不是属实。他向中纪委说:我以党性保证,我的秘书没有问题。结果才过几天,他的秘书就被正式宣布双规。王可能当时还没想到实际上这事情是冲着他来的。”

  然而,保证不能代替事实,该来的还是来了。7月16日,江苏省委在小范围内通报此事。通报称,王武龙因“涉嫌重大违纪问题”,被中纪委“集中谈话”,接受调查。而7月15日江苏省官方媒体关于省环保大会的报道已无王的名字。此后,“王武龙”三个字更是从江苏媒体上消失。

  尽管有关报道并未使用“双规”这样的字眼,但曾有一位与王武龙亲属关系甚好的知情人言之凿凿地向记者透露:“王武龙确实被双规了。”该知情人还提供了一个新的佐证。“8月30日,一位朋友通电话说南京市另有一名官员也出事了,后来通过关系打听到该官员是因为被牵扯进王武龙的案子被中纪委调查组叫去谈话。”同时,该知情人还表示了对传闻的否定,“王根本不在北京也不在天津,而是被带往福建”。

  ■有个房地产商弟弟

  2006年初,王武龙的秘书傅成在南京玄武区区长任上被纪检部门“双规”;2005年6月24日,南京市政府主管城建、房地产等工作的副秘书长魏竹琴被采取“强制措施”。据知情者向记者透露,上述两人“出事”亦与王武龙有关。然而,亦有传闻表明王武龙此番接受中纪委调查是受其弟王文龙牵连。

  王文龙1954年10月出生,只有中专文化,1970年至1991年供职于南京市电信局,1991年后担任南京军区兴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利源实业有限公司业务六部经理。据工商登记资料,1995年3月,经南京市计划委员会和南京市建设委员会批准,利源实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南佳发展实业有限公司分别出资750万元,成立南京佳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揽城建工程,并参与房地产开发。王文龙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被授权负责公司一切经营活动。权威渠道证实,王文龙后来因涉嫌经济犯罪已被刑拘。

  据悉,王武龙此番被调查,与江苏省政界数位高层人士实名举报有关。

  ■“砍树王”与“武龙洞”

  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是南京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些大树大多是清朝和民国的时候栽的,都是百年古树,在夏天的时候,号称在主干道马路中心是晒不到太阳的。

  然而如此好的大树却难逃斧钺之灾,纷纷被砍伐。许多南京市民反映,南京中山门外好大一片树,中山东路、中山北路、中央路、玄武湖附近等等都先后被砍掉了。许多市民认为,南京市砍树的始作俑者就是王武龙。当时王武龙恰好在南京市长任上,并提出了“亮化城市”的口号,而其亮化手段就是砍树。“当时有关领导说是南京的悬铃木太厚太大,把商场的霓虹灯光都遮住了,不利于塑造大都市形象。”一位知情人回忆道。

  有些市民认为,树砍掉后南京的原先道路、护城河与城门的关系完全被改变了,一个优美的地景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草坪、宽阔的马路,无遮拦的视线,使得城门变得分外矮小。砍树引起民愤,有些市民写信向上级反映情况,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而另有知情人反映,王在任徐州市长期间似乎也曾砍过树。王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林化系林产化工专业,提到王的砍树,南京市某高中教师不无幽默地说:“我看他是砍伐系毕业的吧?”王也因为砍树被戏称为“砍树市长”、“砍树书记”。

  2005年5月,南京一家媒体曾经在显著版面刊登了包括《鼓楼隧道明年又要大修了》在内的“检讨南京隧道”重点报道,报道不仅在南京建设系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让很多市民找到了共鸣。包括一些建筑专家在内的读者甚至提出,“鼓楼隧道不仅没有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还让鼓楼到珠江路这段路更堵了。与其再花一大笔费用修缮鼓楼隧道,还不如把隧道填掉恢复路面呢。”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差,常年渗水漏水,后曾多次维修,耗资数千万的鼓楼隧道,南京市民无奈地称之为“武龙洞”。而“武龙洞”也是王武龙的手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