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粮价上涨中获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0:26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 |||||||||
涨价 最近一段时间,河南省郑州市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馒头越来越小,油条越来越苗条。” 12月13日,在省政府东侧的政二街上,志勇清真拉面馆玻璃门上新贴出一张4A纸打印
河南思念有限公司的速冻食品还没涨价,思念销售总监朱泓冰担心涨价对销售有影响,因为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大家都硬撑着”。 “肯定要涨价,粮油涨价幅度已吃掉公司所有利润。”思念总经理助理郝强说。 至少在6个月前,粮食涨价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施国军的记忆中,大约20年没有这样丰收过了。“今年雨水好,麦粒饱。”44岁的施国军是河南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塔湾村民,今年6月份,他站在自己种的约7亩小麦地里,难抑喜色。但欣喜过后,他萌生几许“多收三五斗”之忧:丰年价格肯定会“落”。 一些面粉厂甚至以为每斤5角钱就可以收到麦子,这个价钱比去年每斤低1角钱。 但还没等到麦子收割,施国军就听到一个好消息:从今年开始,政府对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高2分钱,有多少收多少,还不打白条。 今年施国军收获了5000多斤麦子,除了预留2000斤的两年口粮,连同去年剩余的陈麦,施国军一股脑把6000 多斤麦子全卖了。 施国军所在的扶沟县,从1980年代开始就是全省产麦大县,现在也是河南省单产量最高的三大县之一。扶沟县粮食局副局长王和平估算,该县小麦总产量约7亿斤,收购了4亿斤,而去年全县只收购到1.8亿斤小麦。 郑州粮食市场总经理助理邱清龙对河南小麦的商品化率估计得更高:65%,往年正常的购产比例是40%。而今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委托收储企业301家,收购库点1590个,实现“全省布点,不留空白”。 直到9月底,全国收购的托市小麦达到4200万吨,其中45%产自小麦大省河南。政府几乎把市场流通的全部新麦纳入仓中。目前市场对这些粮有三种叫法:“托市收购粮”、“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存储粮”。 放粮 这些麦子一旦入库,谁都无权动用。 之后整整一个月,市场在消化民间的存量麦子。很快,面粉加工企业们发现自己的库存日渐减少,以往上门求他们买粮的各粮管所(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如今紧闭大门,按兵不动。市场看紧,一些地方有面粉涨价迹象。 11月3日,中储粮终于现身,在郑州、合肥两地开始试探市场。首次公开竞价销售100万吨最低价收购小麦,结果出乎意料,成交量不足一成。 洛阳面粉厂业务员牛志安参加了那次竞销会,牛志安原以为“政府开仓放粮,销售价格会比收购价低一些”,但价格公布出来后,发现政府不但对粮价不再补贴了,还在收购价基础上加了2分钱——顺价销售,所以“那次来了很多人,都选择了观望”。牛志安的厂不大,一个月只加工400吨小麦,他们还有一个月的小麦存量,他也选择了观望。 成交量不足,意味着小麦市场的饥饿度不够。在其后的3周内,中储粮再度选择了“闭关”,与小麦贸易加工企业展开“对峙”,市场可供流通的麦子越来越少。 政府试图用“市场饥饿法”,“硬生生地把小麦市场托起来。”郑州粮食市场一位人士说。 年关将至,正是小麦销售旺季。市场一方终于挺不住了。在第一次小麦竞价交易结束6天后,山东省小麦市场价格率先走高,紧接着几个小麦主产省的市场行情开始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 郑州当地一家媒体在11月21日写道:往年这个时候郑州小麦的收购价为每斤0.68元,而这两天却涨到了0.9 元。 11月25日,中储粮开始二次“放粮”,在郑州、合肥推出120吨小麦。 像一块骨头扔进狼群中。此次成交率高达91.2%,平均成交价为每吨1499元。没有成交的4万多吨小麦,多为品级较高、存储地点较为偏远的混合小麦。 这次的竞价销售吸引了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8个省份的218家企业、近2000人参加交易。骤然增加这么多人令郑州交易所始料不及,他们不得不把楼上的办公室腾出来,临时增加60多个场外交易席位。 12月14日上午,第五次拍卖会现场,郑州粮食市场前台接待陈小姐告诉记者,小企业主来得越来越多了,经常看到农民打扮的人,夹着破破烂烂黑胶袋来报名,胶袋里裹着现金。以前他们可能就近购粮,或有人上门送粮,现在他们必须到这里来买了。“这说明政府完全控制住了小麦市场。” 在连续数次的小麦拍卖后,目前,郑州小麦价格逐渐回稳,维持在每斤0.75元左右。此后,郑州、合肥粮食市场每周都可能举行一次粮食拍卖会,但这个“行规”并未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明文认可。也说是国家仍在有意控制销售节奏。这为许多粮商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预期。 牛志安说,有合适的他们就会多拍一些,压在自己库里,总比没米下锅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