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考前的“心灵鸡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0:38 温州都市报

  

轻装,考前的“心灵鸡汤”

  心理医生戴王磊对前来求助的考生做心理测试。

  5月31日,一名外地来南京的学生突然在大街上脱光衣服,泰然自若地“裸奔”大约3公里。后被闻讯赶来的民警及附近市民拦住。该学生自称只有18岁,因快要高考了,学习压力较大,想“释放”一下。随着高考、中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市不少考生精神高度紧张,除了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外,甚至对考试产生恐惧感,出现常说的“考前焦虑”。

  一个典型的考前案例

  “宫医生,我感觉压力很大,我不想参加高考了……”对温州康宁医院心理医生宫本宏来说,这样的话他最近已听了不知多少次了。宫医生称,进入5月,随着高考、中考的临近,广大学子紧张备考的时候,因压力过大到医院接受心理咨询的考生,近期骤然增多。他一天最忙的时候都要接听20来位这样的救助电话,每天接待七、八位过来寻求心理治疗的学生及家长。

  5月25日,宫本宏接待了一位因高考压力大而患上抑郁症的学生。“这个女孩叫曹丽(化名),当时过来的时候泪流满面,嘴里嘟囔着‘活着没有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任凭家里人怎么劝说都没用。”

  曹丽是温州某中学的应届考生,平时在班级里成绩都在前几名。临近高考了,由于她给自己定下一定考取重点大学的目标,但又怕考不好,之后整天忧心忡忡,学习怎么也学不进去,由此心里造成巨大的压力,最后竟对家长说不想活了。家长十分焦急,苦口婆心地劝导:“你能考多少分就考多少分,我们都不怪你。”但曹丽死活不听,病情越来越重。家长万般无奈,只好带她来心理治疗中心看病。

  “其实最初在4月10那天,曹丽的父亲就曾带着她过来咨询过。”宫本宏回忆说,当时曹丽的病情并没有现在这么严重。

  “但当时曹丽的父亲可能是有所顾虑没有选择住院治疗,结果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现在看起来她肯定要错过这次高考了。”

  比考生更着急的人

  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尤其迫切,他们平时只希望把自己孩子打造成他们要求的那种,至于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恐怕谁也不会去考虑这一问题。”

  “此外,现行的学校教育也存在不足,一些学校为了出成绩,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并潜移默化把重点名校当作学生的唯一奋斗目标,最终学生被培养成一部“学习机器”,此种教育给学生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加上家庭的那部分压力,一些学子的升学生涯称之为‘苦难生涯’也不为过。”

  一些社会学家指出,目前传统教育还体现在挫折教育严重缺位,很多学子因为是独生子女,生活衣食无忧,对挫折失败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

  温州某中学的一名教师表示,越是临近高考,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会越大,特别是到了考前一个月,受考前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人数达到最大值。为此,他们学校特地请了一些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开讲座,为学生和老师做考前的心理辅导。

  “除了自身原因,相当部分的学生精神压力还来自于家庭。”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师董斐蓉曾接触过这类家庭的家长,印象颇深的是,不久前郊县一对家长带着女儿来做心理咨询。经询问,发现被家长认为心理上出“问题”的女儿,事实上一点也没问题,真正的问题却出在家长身上。

  原来这个女孩子在学校成绩优异,由于她天资聪颖,学习方法得当,所以即便上到初三,她学习还是显得比普通同学轻松,甚至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看上一个小时电视,听些流行音乐。

  高考临近,女孩的家长显得比女儿还要紧张,怕影响学业,他们开始给女儿下了多条戒律,不准看电视,不准看课外书,不准玩电脑……种种条规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地套在女儿头上。结果,女儿被束缚紧了,对中考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忍无可忍的她开始向老爸老妈宣告:我不读书了,我要放弃中考。

  心理医师宫本宏表示,像董斐蓉医生这样的案例他也接触过不少,不过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压力不仅来自家长,同时来自学校老师。

  对于这一现象,董斐蓉医生认为,高考临近,家长、老师比考生急是历年高考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要想考生的心定下来,家长,老师必须安静下来,即使内心充满焦虑和担心,千万不要表现出来,为考生提供一个宽松、冷静、温馨、零压力的备考空间是当务之急。

  轻装上阵克服“高压”

  心理咨询师李加波认为,中考、高考临近时,一些考生出现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压反应”,随着高考、中考复习的全面展开,“高压反应”的出现和存在比较普遍,各个考生经历“高压反应”的时间长短不一,轻重程度不同。

  李加波认为,对于症状表现比较轻的考生,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闯过高考、中考,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找老师和家长,同学倾诉。暂时从繁重的复习中跳出来,拿出一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充分放松,然后再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对于症状特别严重的考生,要及时找心理医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这样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市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认为,对于中考、高考,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都不必将其价值无限放大,成才的路并非只有读重点名校一条路。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生命之帆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本报记者 蓝盾 郑荣

  挫折教育缺位的结果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中考是一次“极限冲刺”。在高强度的复习中,不仅要面临心理、生理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理咨询科的戴王磊医师告诉记者,在他最近接待的前来咨询和求助的考生及其家长中,有不少“奇特”的考前心理障碍例子,他们之中,有一提高考、中考就心慌发抖、失望头痛的;也有为强迫字迹书写工整,写一篇作文要花几个小时的;其中很多患考前心理障碍的考生都是学校里的优等生。

  戴王磊认为,“考前焦虑导致考生心理障碍,究其原因还是高考、中考的考试价值被无形的放大,许多考生片面的认为,考上重点名校是人生的唯一出路,认知谬误最终导致了心理障碍的爆发。”

  那么,考试价值为何被无限放大?从事心理精神医学工作二十多年的宫本宏医师认为,“考试价值被无限放大主要体现在传统教育的缺陷。”

  宫本宏说:“教育可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家庭教育来说,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

  1、当心情紧张或学习累的时候,一是练习做深呼吸,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另一种方法将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从头至脚全部绷紧,然后慢慢吐长气,直至全身全部放松下来。

  2、当你觉得紧张时,想象美好的最开心的事物和情景,把自己最快乐的感觉找到,并陶醉在想象情景之中。可以是蓝天白云,或是一望无垠的大海。

  3、系统脱敏消除焦虑。考生把自己在考试时最担心的情形列出来,从最轻的开始打分,按着各项依次往下排至最怕的情形0、2、4、6、8……从最轻的开始想象当时的情形,再按前面的方法自己放松,再放松,这样的放松每天可做1—2次。

  ■相关链接:为考生减压支三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