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阳:科学救援和革命精神是一致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17:31 CCTV面对面

  记者:是军人的天职?

  李世明:是军人的天职,过去打仗是这样,为了人民的利益也应该是这样。所以这次我讲什么意思?就是下了一些平时不下的命令。

  记者:比如说。

  李世明:比如说必须到位,没有说的,不要讲价钱,就是有一股军队的狠劲,带部队在关键时刻要有狠劲,要有一股刚性,不能柔柔软软的。下命令的时候没有别的,必须到位,有问题你克服。

  解说:在黄金救援时间72小时内,为了让更多的官兵到达灾区,总参谋部下令,改铁路输送为空运,5月13日,上万人被空运到成都附近,创下解放军历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机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地震当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就出动直升机勘察灾情。 5月14日,15名空军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和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的情况下,从5000米高空伞降茂县,随后传回了茂县的第一份灾情报告。至此,所有受灾县都有了救灾部队。

  张海阳:这些同志,他们为了这样一个抗震救灾,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当时提出一个口号“人民养育”,就是我为人民敢献身,军队是人民养育,我为人民敢献身,是这样一个口号。当时提出完成任务第一,安全第一,两个第一。但是完成任务放在前面,部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记者:还有科学救援?

  张海阳:科学救援和革命精神这个是一致的。比如说打通映秀这条生命线,那个时候部队也有一点就是觉得困难很大,当时我和李司令员商量,按照军委首长的意图,限制时间,必须在那个时候里边,你们把这个路搞通。所以映秀的那个生命线通道是由我们军区的一个集团军的工兵团在57个小时里面,赋予任务以后,57个小时里面就把这个路搞通了,非常困难。如果说按照平时的节奏,它恐怕十天半个月拿不下去。

  解说:截止到5月17日22点,从各地赶来参加抗震救灾的13万大军全部部署到位,同时就位的还有5万民兵预备役人员。随着对于灾情信息的掌握,联合指挥部也不断调整策略。按照量情用兵、就近用兵的原则,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划出5个责任区,由各军区副司令、副政委负责指挥。在前期的救援阶段,部队在仅前四天的时间里就从废墟中挖出被埋群众3024人,从倒塌的房屋、被洪水围困以及被封闭的厂房等孤岛中救出群众4万多人。

  (胡锦涛进入灾区新闻资料,同期,稍后进解说)

  解说:2008年5月17日,胡锦涛主席作出指示:“在救援队伍进入所有乡镇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所有村庄,排查每一处倒塌房屋,竭尽全力搜救被困群众。”一声号令,70多位将军带领部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徒步进入崇山峻岭中的受灾村寨。进村入户的第一任务仍然是救人。

  李世明:我们先后到了两百多个乡镇,两千来个行政村,部队都到了,部队一到,群众的心马上就稳定下来了。我到了一个北川县坝底乡,当时交通、通信中断,我到那去检查的时候,我们部队到了四十多个人,将近五十个人,书记和乡长讲部队一到我们心里边就踏实了。再一个到了过后,部队马上展开搜救,救了不少老百姓。然后道路中断了,我大量地运动直升飞机把医疗队运进去,把伤员运出去。

  张海阳: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将军到士兵有很多英模个人,我也很感动,

  我们陆航团的官兵,这个陆航团团长叫余志荣,当时他家也是茂县的,他家就是汶川的,当时父母亲也情况不明,通信都中断了,后来了解清楚了,他父母亲没有伤亡。家里的房子有受到损失,但是当时这种情况下,他带着陆航团飞来飞去完成任务。后来问他怎么想的,非常朴实,就说:我在救不是我亲人的这些灾民,也会有解放军去救我的亲人。我们都是军人,他们也会这样做,都不是救自己的亲人,是救灾民,里面包括我的亲人。他就这么的。再一个我们那个18团,这次从云南赶到四川来,联合指挥部提出来说还有三个乡没去,那个地方情况不明,这个团全部去了,往那个地方走。正好那个时候有一个谣言,说那个山上有一池水可能要溃堤,老百姓非常的惊恐,都在往外面跑。这时候我们这个团来了以后,向那个灾区的方向走,这些老百姓慢慢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看到解放军了。这个团后来救出了一个被困了四天的,一个刚刚生了一堆龙凤胎的地方女青年,这个女青年的孩子原来的名字是另外的名字,现在改成什么呢?改成一个叫乌蒙,一个叫铁军。就是18团被称为乌蒙铁军,是乌蒙山的铁军。

  解说:在进村入户的前期,有2.8万军队深入到各个村寨,他们为村民带来了药品和粮食。官兵们细致入微,展开全方位拉网式搜救,不漏一屋一人,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从5月17日到5月19日仅仅两天的时间里,共搜救生还者119人,救治伤员567人,转移疏散群众6500余人,转移重伤员32人。5月31日,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再次增加6.2万名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进村入户,9万大军向边远偏僻的100个乡镇1000个行政村拓展救助面。同时部队也担负了建立临时安置点,帮助农民抢种抢收等任务。

  记者:在抗震救灾的初期,前10天的时候,救人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但是现在进入到一个重建的阶段,部队还是同样的部队,但是任务发生了变化了,怎么让部队仍然能够一种高度紧张的这种工作状态?

  张海阳:文武之道,一张一驰。这完成任务它也是波浪式的,不可能始终这个弦都绷得那么紧,绷得太紧就会断。现在我们战区还有一百多个军以上干部,都是将军。都在一线,身先士卒。再一个我们也很注意,搞好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你比如说我们原先有的部队是露营,没有帐篷,现在我们部队基本上都住进了帐篷。另外一开始,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也读不到报纸。总政很快发了17台收音机,有一种收音机是自己可以发电的,带着摇臂,摇一摇它就,不需要电池。还发展了一些带卫星天线的电视机,发了一千多台,将近二千台。这样把这些物质文化生活都解决好,医疗保障,首先保证胡主席关心我们战士,因为这个四川天气比较炎热,也比较潮湿,一些北方来的部队、官兵他不习惯这儿的气候,就出现烂裆的问题,胡主席亲自批示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解决洗澡的问题,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就是水袋,一个人一条,可以解决洗澡。另外呢还有一些药品供应,但是现在还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还要继续争分夺秒,这就是很重要的,通过很多有针对性政治动员、思想教育、宣传活动,使大家始终有一种嗷嗷叫的劲头,

  解说:在这一阶段,因地震形成的34座堰塞湖是灾区最大的威胁,截止到6月18日,已有33座堰塞湖成功排险,其中唐家山堰塞湖是最大的一座。

  记者:到6月10号为止,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个里面部队充当了什么角色?

  00:57:14

  李世明:这样,应该说起了重要的角色,唐家山堰塞湖的排险是军地结合排除的,我给你举几个例子说。第一,在坝上开挖泄露槽的是武警水电部队。第二,在坝上实施爆破,包括清理一些飘浮物,实施爆破是我们成都军区驻云南的工兵部队。第三,在坝上现场指挥的是我们解放军的郭副总长,还有我们成都军区的范副司令员,武警的席副司令员(音)现场实施指挥。他们昨天是最后一个撤的,撤离堰塞湖。第四,这个唐家山堰塞湖属于我们的第四灾震区,我们第四灾震区组织了三千多名官兵协助地方疏散群众。

  解说:6月10日16时,经过第二炮兵抗震救灾工程部队430名官兵7天7夜连续奋战,老鹰山堰塞湖泄流槽开挖成功,危及6万多名群众的堰塞湖溃坝险情被彻底排除。

  (同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王治民:这个很不容易,我们施工条件非常艰难,不通公路,直升机来不了,装备都是靠我们的战士抬上山。

  解说:目前,由于余震不断,导致大量山体滑坡,致使移修通的道路又反复塌方中断,现在部队正在抢修的道路有13条,其中几条已经接近打通。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然而,为了这份胜利,部队官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陆航团直升机失事新闻同期。)

  记者:这一个月以来,部队有没有换过岗,比如说有其他的部队进来,把原来参加抢险救灾救人工作的这些部队换一下,让他们休息一下?

  张海阳:据我知道呢,作战部队,就是解放军都没有换,兵力也没有减,特别是第一时间进入的,遗体,我们军队掩埋的有三万具左右。这个我们现在的战士,就是十七八岁、十八九岁。基层干部也就二十岁上下,营的干部三十岁上下,都这个年龄组的人。有的是第一次见到死尸,就是这种惨烈的景象,所以这样的工作对官兵心理上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记者:在来之前,您有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

  张海阳: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大家肯定知道会有伤亡,人人都有这个思想准备,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和调查,大概在一线执行这个任务的官兵,真正造成心理影响的大概有10%-15%,就造成心理影响。就是比较恐惧呀,出现了幻觉呀,出现了愧疚啊,出现自责,出现麻木,这样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那么严重一点的,必须严重就是晚上不敢站岗了,经常做恶梦,这个大概第一线执行任务的部队大概有3%左右。

  记者:您会不会跟他们直接面对面的接触?

  张海阳:说实在的,包括我们都有一些就是需要化解的一些心理。

  记者:那您看像一线的官兵,基层的官兵他们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由他们的领导或者教导员来解决,那您这样一个级别的政委,如果您心理的负担,心理的压力感到很重的话,谁来管您的心理问题解决呢?除了自己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人可以帮您?

  张海阳:军委和总部的首长对我们都很关心,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是给我们一个最大的精神安慰,我们这个联指挥组成以后,胡主席17号他在成都发表一次讲话,已经是深夜了。讲话以后,他专门接见了我们在场的所有的将军,一一握手,走到我和李司令员面前,他停留的时间最长,而且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海阳、世明这件事就托付你们了。因为我们过去,他曾经个别给我们做指示,都认识。就托付你们了,现在还是要救人,要把这个人,这个抢险救灾抢险救人的事情要进一步办好。再一个要从下级那里来汲取营养,我们那么多英雄的群体,英雄的个人都在义无反顾,都在第一线,在最前沿,都在拼搏,都在做事,应该向他们学习。

  解说:6月10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这架失事直升机残骸在映秀附近的密林中被找到,机上5名机组成员和13名受伤群众全部遇难。

  解说:6月16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失事直升机组5位烈士的追悼会在成都举行,在这一刻,人们缅怀烈士,也在经受着灵魂的洗礼。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正是这支军队的核心精神。

  记者:就说到这次抗震救灾这一个月以来,人们有一个普遍的感受,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媒体,都在评价解放军是一支最可靠的力量,

  张海阳:我觉得这个和我们军队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由军队的性质决定。人民解放军从一开始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个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尽管官兵一茬又一茬的换,但是这个传统代代相传。

  李世明:我们这支部队非常好,我们的战士非常好,那么艰苦,那么困难,洗不上澡,睡觉很少,翻山越岭,有的时候带的干粮很少。进村入户过后,老百姓给他东西不吃,我看到我们的战士真是非常好,有的时候真想掉眼泪,

  解说:13万大军在这块土地上执行着任务,军队是受灾群众的主心骨。看到军队,看到绿色的军装,人们就感到有了依靠。最近在彭州等地区,部队开来了军用洗澡车,让受灾群众经常洗上个热水澡。这样细致入微的关怀,平复着人们灾后受伤的心,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记者:对当地受灾民众的心理工作你们负责不负责?

  张海阳:现在那个群众见到解放军,特别是第一时间到达的解放军,那就像见到救星一样,那个当时的场面各地反应都是一致的。就是解放军来了,我们有希望了。平武这样一个藏族中心小学,那个12岁的女孩子,叫嘎里波,嘎里波藏语什么意思呢?我专门问了是:明天更美丽。《解放军报》5月30号发了她13幅画中间的4幅。因为她呢,她那个地方等于是余波,5月18号又弄了一次,结果她父亲还有两个小姐妹都被埋在里边了,军队是济南军区的部队在那儿,有一个装甲11师一个团的官兵就把他们救出来了,她很感谢解放军。她是一种自发地,由衷地自己画的一些画儿,当天下午我们就赶去了,赶去见到这个孩子,后来还送给我一幅,我还把它,我说这幅我不能据为己有,我说我要在《战旗报》,把你这幅给登在《战旗报》上,就这幅画,她送给我这个孩子。我关心这样一个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是期望千万个“嘎里波”灾区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做的是这样事。

  解说:这一次军队的抗震救灾行动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联合,多军种联合作战的救灾行动,规模之大、兵种之多、专业之全、人数之多都创下了我军抗灾历史纪录。

  记者:这次有13万大军,。和平时期的抗震救灾和战争有什么区别?

  李世明:这个区别比较大,抗震救灾有抗震救灾的特点,像这样大规模,这样大范围,而且我们授权指挥这么多的部队进行抗震救灾,对我们也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怎么办呢?就是边进行,边研究,针对一些新的特点,新的情况,研究一些新的办法。

  记者:13万大军来抗震救灾,在成都军区这个范围内,您现在回过头看的话,自己这样的一次调兵遣将怎么评价?

  李世明: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感到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起码决策、指挥没有大的失误,比较好地履行了联合指挥的职责。

  记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个抗震救灾的工作?

  张海阳:这个要根据中央统一的部署,中央做出什么决定,我们就相应的做出安排。所以现在我们就是要继续奋战,以竟全功。

  解说:一个月来,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有效有序地运转,目前部队官兵正全力以赴帮助灾区重建,恢复生产。截至目前,救灾部队已累计转移受灾群众133万多人,转送和救治伤员62.48万人次,搭建临时住房和帐篷30万间(顶),运送和空投救灾物资91万吨,清理废墟797万多立方米,防疫清洗消毒面积6.43亿平方米,抢修维护灾区道路11400公里。在各责任区内的部队还使用工程机械帮助当地农民疏通水渠,恢复农田水利设施,抢修电力设备,恢复供电。

  尾语: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军队迅速的行动,严明的纪律,高昂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就像一家外国媒体所评价的那样: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在面对灾难时候,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够像中国军队这样,在这场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中国军队再次证明了,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