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扛着电台去救灾差点被当成敌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8:27  大众网-齐鲁晚报
扛着电台去救灾差点被当成敌特(图)
早年收发电报的模拟场景。

  扛着电台去救灾差点被当成敌特

  其实,在通信还十分落后的日子里,不但普通百姓间的重要事儿、企业间的经济信息往来都靠当时红得发紫的电报,就是抢险救灾行动,也离不开电报。

  今年74岁的陈继德老人跟电报打了一辈子交道,当过发报员,也担任了改革开放后济南市最早的电报科科长。他告诉记者,自己1959年从部队复员后,就到了电报科。凭着在部队学到的本领,1960年,他参加了东平湖抢险救灾行动,当时他背着电台到水库防汛大坝上发联络电报,差点被当成敌特。

  “1960年,黄河出现险情,必须往东平湖蓄水,那时,东平湖边住着23万老百姓,泄洪闸已经开了,需要转移老百姓和财产,情势非常紧急,通讯联系至关重要。就在这时接到通知,我和其他三位同事一起,带着八部电台赶到东平湖,负责抢险指挥部之间的电报联络。出发的时候才知道,还没有向省里申请批文呢。我们领导说他马上去省里备案,我们先出发。”

  陈继德说,电报联络几天后,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竟然把他们电报的呼号频率当成敌台信号,专门派人前去调查。“原来领导忙晕了,忘了到省里备案的事了。”陈继德自豪地说,当时没有更先进的通讯方式,抢险完毕,由于电报立下了汗马功劳,县委书记、县长把县里唯一的一个豫剧团请来,专程陪我们四位发报员看了一场豫剧。“在当时,那是最高规格的招待了。”

  电报史话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

  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美国人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

  1969 年,“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从电报局收到的电报,报文已经不是一组阿拉伯数字了,而是直接印出的汉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