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冯春梅、罗路云、郭贵生)当地时间1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视察遭地震破坏倒塌的联合国驻海地维和特派团总部时高度赞扬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的艰苦而出色的搜救工作。
视频:潘基文谢中国救援队找到联海团团长遗体 来源:CCTV新闻频道当地时间1月17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3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察了遭地震破坏而倒塌的联合国驻海地维和特派团总部。潘基文接过了该总部降下的联合国旗,亲切看望了现场的各国救援队队员。潘基文分别与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副队长握手,高度赞扬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连续60个小时艰苦的搜救工作。他说:“我们的特别代表和其他官员的去世是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重大损失,我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到这里实施的救援工作,并找到特别代表和其他官员的遗体,非常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艰苦而出色的工作。”
当地时间1月14日13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在联海团总部大楼的救援工作全面展开,35摄氏度的高温,几乎完全中断的交通和通讯,联海团总部办公楼粉碎性的垮塌,近乎苛刻的救援环境,是摆在救援队员面前最大的困难。救援队员们克服了远程飞行的疲惫和时差带来的不适,在极其恶劣的救援环境中迅速到达指定地域集结、全面收集信息、合理制定方案科学施救,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连续奋战60小时后,终于完成我8名维和警察的遗体挖掘工作,而且还挖掘出包括联海团特别代表安纳比在内的4具联合国官员遗体。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温宪、王新萍、李文政、席来旺、吴云和新华社报道: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海地实地了解地震灾情时表示,“这是数十年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是联合国历史上面临的最具挑战的灾难。地震造成的损害和人员伤亡无法估计。”
我医疗队夜以继日救治灾民
17日下午,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分队来到位于海地总理府花园的医疗点,对灾民进行救治。这里搭建了一些地震棚,收容了上百名无家可归者,在太子港算一个中等规模的灾民聚集区。排队看病的人主要是在地震中受外伤的人,如擦伤、创面感染等,也有一些平日无钱问医的当地民众来看慢性病。医疗队耐心细致地为他们处理伤口,发放药品,民众十分感谢。
当天医疗队为30多人看了病。之后,他们用消毒液对地震棚周围、垃圾站等处进行喷洒消毒,以防发生疫情。地震后,许多地震棚区卫生条件差,加上天气炎热,令人担心会发生疫情。
几个昼夜连轴转已让救援人员疲惫不堪,但在短暂休整后,他们还将继续投入工作。
我外交部全力帮助在海地同胞
中国外交部18日表示,如果在海地的中国同胞,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当地无法生存或无法前往第三国,有关部门将帮助他们撤离回国。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表示,领事司于13日15时开通了两部24小时热线电话。截至18日10时,已接听约1000次电话,帮助亲属们了解121名在海地中国维和人员、中资公司人员和在海地侨胞的情况。魏苇表示,港澳台同胞是救助在海地中国同胞工作的重要方面。外交部已通过驻港澳特派员公署向特区政府询问是否有两地在海地人员及其情况,目前两特区政府尚无有关信息反馈。“如果台湾同胞向我们求助,我们将提供全力救助,如果他们向其他方面求助,我们也乐见其成。”他说。一位台湾同胞已向中国大陆驻海地机构明确提出了救助要求并得到服务。
谈到在大陆和台湾地震灾情中都立下汗马功劳的两岸搜救力量,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沈智良表示,希望两岸救援队在海地救灾行动中加强联系,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沈智良说,中国政府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帮助海地重建家园。第一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抵达后,还会有后续的物资。
关于中国是否会向海地派出更多维和人员,外交部国际司参赞杨涛表示,如果安理会作出决定,中国将根据安理会决定和联合国要求进行考虑。
海地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由于水、食品、药品、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极度缺乏,首都太子港不断发生暴力事件,治安状况令人担忧。据报道,鉴于目前地震灾后混乱的社会治安状况,海地政府已于17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海地警方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天已联合宣布在太子港实行宵禁。据悉,联合国维和行动负责人阿兰·勒罗伊18日将向安理会申请增派850名维和人员和国际警察增援海地。联合国原有9000名维和人员在海地执勤,但地震造成的伤亡使维和力量损失严重。
一名海地政府官员说,海地地震灾区将从18日起开始设立约280个紧急救助中心,向灾民分发救灾物资和提供临时住所。地震以来,救援物资的发放一直不太顺畅,前两天曾发生过救援人员发放食品时遭到少数人哄抢的情况,不过目前有所好转。17日在总理府花园,海地政府为民众免费提供饮用水,人们排起长队,用各种容器打水,秩序较好。目前太子港的灾民食品供应还是不太够,参与海地灾区食品发放工作的巴西上校贝尔纳德斯17日说,发放食品和饮用水后,太子港因争抢食物而发生的暴力现象开始减少。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17日将食品分发给大约6万余人,而前一天这一数字约为4万人。据估算,目前海地大约有300万至350万人急需得到救助。潘基文说,救援工作目前有三个重点,即尽可能地拯救更多人,加快人道主义救援速度,做好国外援助物资的协调,不浪费每一分钱。
一些国际救援组织发言人称,救援物资无法很快分发下去,其瓶颈在于太子港机场仍然处于十分拥堵的状态。由于美军完全控制了太子港机场,优先允许美军用飞机起降,法国、巴西等国救援组织抱怨说,其他国家的救援飞机很难被允许降落。想要在太子港降落的飞机必须首先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廷德尔空军基地登记注册。
搜救工作仍在继续
来自世界近40个国家和组织的800多名救援人员以及160多只搜救犬,连日来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搜索了太子港受地震影响的近2/3地区。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女发言人拜尔斯说,国际救援人员共救出了70多人,创下了地震灾后救援的纪录。她说,直至18日在瓦砾中还可能抢救出幸存者。救援队从联海团总部废墟中成功救出了丹麦民政事务官员克里斯滕森,他很快恢复了说话能力,给他喝水时还能微笑。潘基文得知后表示,这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也是希望的标志。
17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将免去海地政府的4000万欧元债务。
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17日说,为帮助遭受强烈地震的海地人民战胜灾难,古巴愿意与“所有国家的人”进行合作。他还说,海地地震考验了人类的“合作精神”,希望“海地能够变成人们互相帮助的一个典范”。
地震发生后,加拿大政府立即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参与灾后救援工作,并提出接受7000名海地新移民。海地救灾基金会现已接受加各界捐款达1600万加元,预计总额将超过5000万加元。加政府还计划捐赠500万美元。
灾后重建渐成主题
加拿大外长劳伦斯·坎农17日说,商讨有关海地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事宜的国际会议将于25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议将重新评估海地形势,为海地的长期稳定和灾后重建作准备。
据报道,海地内阁官员17日在太子港一警察局外的空地上举行会议,商讨震后重建及恢复社会秩序等问题。由于政府机构建筑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海地内阁会议被迫移师露天场所,一条长凳和一些塑料椅子便成为内阁官员们的坐席。内阁会议由总理贝勒里夫主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援助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一些国家驻海地的大使也出席了会议。海地信息部长拉塞格对媒体说,政府正全力以赴进行赈灾,眼下首要任务是协调分配已运抵海地的国际救援物资。
地震后,海地通信系统一度瘫痪,不过目前已部分恢复,当地老百姓已经开始打手机。但国际通信联络还没有恢复,记者的手机无法使用国际漫游功能,在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地已可以无线上网,太子港电力供应还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