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雕像还立碑吗?
廖新波:抗非是人类大事件,多个纪念物更好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张璐瑶、林洁报道:连日来,羊城晚报倡议为抗击非典立纪念碑的事引起社会关注,绝大多数人赞成立碑;也有读者提到广州雕塑公园已有个大型抗非城雕,还需不需要再立纪念碑?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抗非作为人类史上的大事件,有多个纪念物更好。“并且选址很重要,放雕塑公园内多少人还记得?”
有了雕塑还要不要立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管理顾问、前党委书记王荣新看到羊城晚报报道后发来短信说,2006年6月广州雕塑公园建了一个大型抗非纪念塑像,揭幕时省市领导都去了。他提出疑问,有了抗非纪念雕像,还需不需要再立抗非纪念碑?
对此廖新波认为,对于抗击非典这样人类史上的大事件,多几个纪念物更好。“雕塑公园里那个雕塑揭幕时我也去了,不过由于位置原因,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很浅。”廖新波说,为此他专门随机问过很多人,他们对这个雕像都没什么印象。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也认为,有了雕塑也可以再有纪念碑。“虽然雕塑公园已有抗非典型人物雕像,但无法为非典事件中的每个人立像,做个纪念碑将是一种综合的集体纪念!”
“这种雕像和纪念碑就应该在城市街头,大家走路时抬头就能望见,并且要雅俗共赏,每个人看了都能想起一些事情。”廖新波说,大家对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碑印象很深刻,一个解放军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拿着献花,形象鲜明,看了就不会忘记。
立纪念碑弘扬社会正能量
无独有偶,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谈起为抗非立碑时,也提到了广州解放纪念碑。“广州就应该在这样醒目的位置、树立这样醒目的抗非纪念碑。让大家不忘这个事件,也弘扬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抗非精神!”
陈达灿非常支持为抗非立纪念碑,尤其是现在社会很需要正能量的时候,恰逢非典十周年,现在为抗非立碑很有意义。“建纪念碑既是纪念牺牲者,也是鼓励活者的人。医护人员舍身救人虽是本职,但也需要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而为非典立碑,正是促进医患和谐的正能量!”
“支持立碑!”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崔建星态度十分坚决。她说,她一直在关注羊城晚报这几日的报道,自己也在为五一节筹办一场大型的活动,主题就是纪念非典十周年和抗震五周年。“人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立碑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事!”
建议由工会代表大众牵头立碑
广东省民政厅在解释立碑程序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们会向民政部请示,同时需要找一个牵头单位。
该有哪个部门牵头?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当年抗击非典就是全社会的事情,如今为抗非立碑也不能由某个部门出来牵头,比如卫生部门出来不太合适,应该由一个能代表大众的部门,比如工会,由他们代表大家的意见牵头立碑。
“为抗非立碑纪念的不是具体某个人,而是整个事件,弘扬的是抗非精神。所以我们应该站在文化、文明的高度来看这件事!”廖新波说。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也很肯定为抗非立碑的精神层面意义。“抗非纪念碑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还是对整个事件的记录,另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去弘扬尊重生命、守护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抗非组雕——《保卫生命》
“这座抗非典纪念组雕《保卫生命》凝聚广东人民抗击非典的浩然正气,成为广东人民的精神丰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8日,广州雕塑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来此寻访的羊城晚报记者。
2006年6月19日,抗非纪念雕塑《保卫生命》在广州雕塑公园落成。由广东省六位著名雕塑家潘鹤、梁明诚、唐大禧、黎明、俞畅、钟志源集体创作。
记者看到,雕塑是由红棉树、半环形浮雕墙、医护人员雕像三部分组成。雕塑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18米高的红棉树,象征生命、象征春天、象征着南粤人民在抗非典斗争取和平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30米长的浮雕墙正面真实刻录了22幅有代表性的纪实画面,背面详细记载了抗非典大事记。”
在2003年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面前,抗非典英雄叶欣、邓练贤、范信德、陈洪光,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抗非精神”: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万众一心,敢于胜利。
羊城晚报记者 张林
(原标题:为抗击非典立碑倡议引关注 廖新波:多个纪念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