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杰·摩尔主演是007最好的时代
在资讯并不发达的时代,太旧的片子看不到,太新的片子也看不到,跑到旧时录像铺里搜寻各种电影录像带,都是近些年来上映的。所以,我与许多80后同龄人一样,并不知道007有几代演员,只知道罗杰·摩尔,他就是詹姆斯·邦德。
▲晚年时期的罗杰·摩尔
这位刚刚因癌症去世的第三代007,也是到目前为止,历任007中跨度时间最长、出演影片数量最多的一位,从1973年拍到1985年,从46岁演到58岁。他的诙谐风趣,加上邦女郎的诱惑,还有神乎其神的装备,构筑了几近完美的特工梦。
如果站在当下回看007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那恰恰是007最好的时代。
在罗杰·摩尔之前,007已极卖座,却未赶上电影市场的全球化,口碑和票房仅限于西方世界,又限于拍摄技术,以今时眼光来看已嫌不过瘾。唯一能令人至今惊叹的,也许只有从《黄金眼》开始的座驾阿斯顿·马丁DB5。
▲阿斯顿·马丁DB5
罗杰·摩尔之后,电影市场开启真正的全球化,新兴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使得007系列不惜成本、更加夺目。但与此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题材的多样性、观众见多识广导致的挑剔,渐渐使得故事套路单一的007出现疲态,即使依然卖座,但不买账的人已越来越多,难掩没落之势。
2.细数罗杰·摩尔的007系列电影
罗杰·摩尔的007时代,正是该系列在故事背景和电影技术达到相对平衡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容易理解,故事背景呢?
前两年,007系列的第24部作品《幽灵党》上映,有影评人慨叹,在失去了冷战这一背景后,007系列也失去了最大的假想敌,因此故事每况愈下。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冷战背景确实是007系列所依托的故事富矿,在罗杰·摩尔的007时代更是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票房噱头。但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完成于冷战时期的007电影,即使能看到许多来自苏联乃至东欧的背景,苏联所代表的东欧集团也从未是终极大反派,这一规律直到2009年才被改写。
罗杰·摩尔的七部007电影中,《生死关头》的大反派是007史上首位黑人大反派,也是唯一拥有国家元首身份的反派,故事集中在加勒比海地区,苏东集团并未出现。
▲电影《生死关头》剧照
《金枪人》“基情洋溢”,出身克格勃但早已转型职业杀手的大反派与007倒也算是棋逢对手甚至惺惺相惜。
▲电影《金枪人》剧照
《海底城》倒是出现了较多的苏联元素,邦女郎便是苏联女特工,但与007却是合作关系,二者合力对抗野心勃勃的船运大亨,粉碎其用核弹摧毁纽约和莫斯科,消灭美苏两个大国,进而控制全世界的阴谋。
▲电影《海底城》截图
《太空城》同样基于冷战背景,但疯狂的航天大亨想毁灭的是整个地球,当然包括美苏。
▲电影《太空城》海报
《最高机密》有了苏联的直接参与,007必须抢在苏联之前夺回或摧毁可使导弹系统瘫痪的发射机,但大反派仍然不是苏联,而是想把发射机出售给苏联的中间人。
▲电影《最高机密》截图
《八爪女》一上来的架势,貌似苏联人成了大反派,将军买通恐怖分子,将核弹运入西德,打算炸死北约高官,令苏军可以趁机入侵西德,但随着故事演进,我们才发现终极大反派是流亡的阿富汗王子与另一位富商。
▲电影《八爪女》截图
这是相当完美的平衡,依托冷战大背景,突出美苏矛盾,但并不直接交锋,甚至时有合作。当然,苏联人时常成为被恐怖组织蒙蔽的对象,多少也有点美式歧视的味道。在罗杰·摩尔之后的《黎明生机》(1987)里,冷战末期的美苏双方更是联手出击,对抗两头赚钱又意欲两头嫁祸的犯罪组织。
▲电影《黎明生机》海报
冷战结束后的007,不再有克格勃这样的对手,他只能面对那些真正的亡命徒,沦为“高级的警匪片”。正如《幽灵党》里那句台词:“就像容易破碎的玻璃一样,间谍也在慢慢消亡,这是宿命。”
文/ 叶克飞
编辑:王磊 魏显勇 李凡宗 校对:郭利琴
责任编辑:李鹏